成语田父野老解释
【成语】:田父野老
【拼音】:tián fù yě lǎo
【简拼】:tfyl
【解释】:泛指民间百姓。同“田夫野老”。
【出处】:《宋史?苏轼传》:“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
【近义词】:田夫野老、田父野叟
【反义词】:达官贵人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农民
成语接龙 田夫野老
【顺接】:老三老四 老不晓事 老之将至 老于世故 老人星图 老僧入定 老儒常语 老八辈子
【顺接】:白发偕老 白头偕老 白头到老 百年偕老 百年到老 百年谐老 宝刀不老 宝刀未老
【逆接】:笔耕砚田 渤澥桑田 沧海桑田 焚林而田 焚薮而田 海水桑田 解甲归田 解组归田
【逆接】:田夫野叟 田夫野老 田月桑时 田横笑人 田父之功 田父之获 田父献曝 田父野叟
田父之功的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指不预其事而轻易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成语简拼: TFZG
成语注音: ㄊ一ˊ ㄈㄨˋ ㄓ ㄍㄨㄥ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田父之功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两者相争,第三者得利。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田父之获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准备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天下第一快狗韩子卢去追天下第一狡兔东郭浚,追了一山又一山,双方筋疲力尽,都被累死。一个老农刚好路过,捡到快死的狗和兔子。现在齐国和魏国相持下去,别国就会有田父之功。”
包含“田”字的成语有哪些?
包含“田”字的成语有:田父献曝、田父之功、田月桑时、 田连阡陌、 笔耕砚田
田父献曝 [ tián fǔ xiàn pù ]:田父:老农;曝:晒。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
出处:《列子·杨朱篇》:“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緜纩狐狢。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田父之功 [ tián fǔ zhī gōng ]:比喻两者相争,第三者得利。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田月桑时 [ tián yuè sāng shí ]:泛指农忙季节。
出处:南朝齐·萧子良《谏射雉启》:“且田月向登,桑时告至。”
田连阡陌 [ tián lián qiān mò ]: 阡陌:田间小路。形容田地方袤,接连不断。
出处: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笔耕砚田 [ bǐ gēng yàn tián ] :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出处: 汉·许慎《说文解字》:“庶有达者理而董之”句下段玉裁注:“每诵先王父诗句云:‘不种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贫。’”《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