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牢和太牢的区别是什么?
少牢和太牢的区别是:
一、含义不同:
少牢旧时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古代祭祀燕烹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二、出处不同:
少牢出处:
1、《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祭以特羊﹐殷以少牢。”
2、《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
太牢出处:
1、《大戴礼记·第五十八·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牲特豕,曰馈食。”
2、《礼记王制第五》:“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
3、用途不同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祭祀牲畜的类别也有不同。根据牲畜搭配的种类不同而分别不同的等级。其中等级最高的是“太牢”牛、羊、猪三牲全备为。而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早期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太牢和少牢是什么意思?
太牢和少牢意思如下:
太牢是牛、羊、豕(shǐ),也就是猪,三牲全备。
少牢:只有羊和猪,没有牛。一般来说,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才用太牢。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
史料记载:
《诗经(毛诗)·周颂·清庙之什·我将》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大戴礼记·第五十八·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牲特豕,曰馈食。
《礼记第十七少仪》其礼,大牢(与太牢同)则以牛左肩、臂、臑折九个,少牢则以羊左肩七个,犆豕则以豕左肩五个。
太牢就是大牢。
《礼记王制第五》——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
《本草纲目兽一牛》——﹝牛﹞《周礼》谓之大牢。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故皆得牢名。
“少牢”和“太牢”分别指什么?
祭祀的等级 少牢:羊、猪各一只,叫做“少牢”。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 太牢,牛、羊、猪各一只,叫做“太牢”,太牢是天子祭祀宗庙所用的牲畜。
求采纳
太牢和少牢是什么意思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被称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须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劳,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简单来说就是,旧时祭礼牺牲牛羊豕时叫太牢,如果只用羊豕二牲则较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