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是哪个省

哈密市是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密位于新疆东部,地跨东天山南北,东西相距约404千米,南北相距约440千米,总面积14.21万平方千米。东与甘肃省酒泉市为邻,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市毗邻,北与蒙古接壤,设有国家一类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口岸之一。

哈密地形轮廓可概括为四山夹三盆,中间高南北低,地势差异大,中部是天山主脉,呈北东-南西走向延展;南北两侧是中低山区,整个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哈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但由于天山山脉的影响,造成各地气候差异明显,大致上山南干热,降水极少;山北阴凉,降水稍多。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哈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新疆向祖国内地开放的门户、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具有东联、西出、南通、北拓的区位优势,被列为全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新疆铁路枢纽城市,G30(连霍高速)、G7(京新高速)横贯哈密,兰新高铁、哈罗铁路、哈临铁路建成投运。

哈密属于新疆哪个地区

哈密属于新疆的北疆地区。哈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级市,地处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

哈密

哈密,古称西漠、古戎地、昆莫。汉称伊吾或伊吾卢。唐称伊州,元称哈密力,明以后称哈密。

哈密设有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

哈密曾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地处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汇之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自然景观星罗棋布,融南北疆景色和气候于一地,有“新疆缩影”之称。

哈密属于新疆哪个地区?

哈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级市,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东与甘肃省酒泉市相邻,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西与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设有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

截至2016年,哈密地域辽阔、人口少(61.97万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辖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

扩展资料:

哈密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天山山脉横亘于哈密,把全市分为山南山北。山北森林、草原、雪山、冰川浑然一体,山南的哈密盆地是冲积平原上的一块绿洲,被气势磅礴的戈壁大漠环抱萦绕。横跨天山南北的独特地貌使哈密素有“新疆缩影”之称。

2、气候

哈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少雨,晴天多,年平均气温9.8度,年降水量33.8毫米,年蒸发量3300毫米,年均日照3358小时,无霜期182天。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酷热、蒸发强,秋季晴朗、降温迅速,冬季寒冷、低空气层稳定。

3、土壤

哈密土壤共分13个土类、31个亚类、39个土属。其中戈壁平原分黑钙土、草甸土、灰色森林土、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冰渍土,灌耕土、潮土、栗钙土、棕钙土主要分布在耕地,沼泽土分布于巴里坤湖。全市有荒地70.46万公顷,其中比较肥沃的一、二级荒地有11.46万公顷,宜用的三、四级荒地59万公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密

哈密是属于哪个市?

哈密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密市,被称为伊州,哈密卫,哈密地处新疆东部,东与甘肃省酒泉市相邻,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西与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级市,截止2020年末哈密总面积14.21万平方千米,下辖1个区,2个县。

哈密的特点

两汉时期(前206年~220年)西汉时哈密称伊吾卢,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伊吾卢和蒲类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伊州、蒲类归属西辽。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哈密直隶厅为哈密县,改镇西直隶厅为镇西县。

三国、魏晋时代,魏在哈密仍置宜禾都尉,东晋咸和二年(327),位于河西的前凉国张骏功取伊吾后,把伊吾划属敦煌郡治理,伊吾建置相当于县。张骏委派参军索孚为伊吾都尉被视为设置郡县之始。

南北朝时,西凉残部唐契、唐和兄弟二人和外甥李宝率余部,历尽艰辛从武威(凉州)逃来伊吾依附于柔然,有众2000余家。柔然命唐契为伊吾王。

北魏太安二年(456年),北魏敦煌镇将尉眷率兵曾一度功占伊吾。随着北魏势力的进一步扩大,柔然汗国的瓦解,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柔然伊吾城主高羔子降附,北魏置伊吾郡。这是哈密最早的行政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