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国家不禁止皮蛋生产?
过去在腌制皮蛋时,要加些氧化铅等重金属,为的是促使蛋白质凝固。如今改良工艺后,用硫酸铜、硫酸锌等代替氧化铅,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含铅的物质,“无铅皮蛋”出现了,对身体没有好处。无铅工艺的强制使用将皮蛋安全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针对松花蛋的营养成分,建议老年人每天吃1~2个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2个;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2~3个。
挑选松花蛋
所挑选的松花蛋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外壳包泥或涂料均匀洁净,蛋壳完整,无霉变,敲摇时无水响声;破壳后蛋体完整蛋白呈青褐、棕褐或棕黄色,呈半透明状,有弹性,一般有松花花纹。蛋黄呈深浅不同的墨绿色,略带澹心或凝心。具有皮蛋应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
松花蛋不宜低温储存,低温条件会影响松花蛋的风味和色泽,使其品质变差,因此松花蛋不宜放置在冰箱中保存,应在室温下,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光保存,保质期为3~6个月。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食药总局发布松花蛋消费提示 不宜放在冰箱里
二、为什么国家不禁止皮蛋生产?
因为正规生产的皮蛋没有危害。
传统工艺制作的松花蛋含铅量较高,这是因为其制作过程会用到氧化铅,这种物质会起到密封效果,能让松花蛋表面的小孔堵住,从而阻止强碱进一步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随着工艺进步,2008年后,国家出台了松花蛋新标准,规定了其中铅的含量。
如今,正规厂家制作松花蛋已经开始使用“无铅工艺”,也就是利用氯化锌或者硫酸铜代替氧化铅,在减少铅含量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封住洞孔的功效。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几年公布的信息,抽检的松花蛋制品很少铅超标。总之,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松花蛋,都可放心食用。
以下人群禁食皮蛋:
1、生长发育的儿童。
皮蛋中的铅被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吸收后,会滞留在肝、肺、肾、脑等组织及红细胞中,导致骨骼与牙齿中的钙流失,造成儿童发育不良、食欲减退、患胃肠炎等不良影响,甚至影响智力发育和神经系统,一旦伤害形成便不可逆转。
2、孕妇。
皮蛋中的铅、砷等重金属对孕妇以及胎儿的影响都很大,容易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营养不良、大脑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行为缺陷等危害。孕妇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皮蛋。
3、体弱多病人群。
皮蛋易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污染。体弱多病人群的抵抗力较差,容易被细菌感染,诱发各类肠道疾病;敏感人群可能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而且皮蛋性凉,脾胃虚寒者食用后易引发腹泻,建议体弱多病人群少食或不食。
4、肝病人群。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但不能分解代谢重金属。肝病患者食用过多的皮蛋可能引起重金属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另外,皮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氨基酸,如果肝病患者一次性进食过多,可能引发氨中毒和肝昏迷,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5、高血压人群。
皮蛋钠含量较高,是普通蛋类的5倍,而胆固醇含量跟普通蛋类相比并无差别,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少食。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松花蛋到底安不安全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五类人群慎食皮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