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字加一笔是什么字?
王字加一笔的字有:丑、玊、玉、玍、主、五、玌、手、丰、毛
1、丑
读音:chǒu。
释义:
(1)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如长相太丑;
(2)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如丑态,丑闻;
(3)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如家丑,出丑;
(4)戏曲角色行当,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也叫小花脸或三花脸
2、玊
读音:sù。
释义:
(1)有疵点的玉;
(2)琢玉的工人;
(3)姓,后人以玊为姓,如后汉的玊况。
读音:sù。
释义:
(1)有疵点的玉;
(2)琢玉的工人;
(3)姓,后人以玊为姓,如后汉的玊况。
3、玍
读音:gǎ。
释义:
(1)方言,意为(脾气)怪僻;
(2)方言,意为调皮无赖。
4、玌
读音:qiú。
释义:玉名,一种古老的玉。
5、丰
读音:fēng。
释义:
(1)作为形容词,指草木繁盛;
(2)作为动词,增大,扩大;
(3)作为形容词,指人的体态丰满,容貌好看,如丰妍;
(4)作为名词,通“风”,风度神采。
二、王字加一笔能写出几个字
王字加一笔能写出10个字,分别是玉、主、五、丑、丰、毛、手、玌(qiú)、玊(sù)、玍(gǎ)。
一、王
1、释义:
王(拼音:wáng、wà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指事字,其甲骨文像斧钺之形,“王”便是以斧钺象征王权。本义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秦汉以后,帝王改称为皇帝,“王”就成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最高项,如:诸侯王、亲王、郡王等。也指在某个领域、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等。以上义读wáng。“王”一般作为名词,但有时也作为动词使用,指称王,多用于古代汉语中,读wàng。
2、组词:
小王、王国、王公、王爷、王子、王法、天王、王后、君王、大王、蜂王、猴王、龙王、封王等。
二、王字加一笔
1、玉
玉,汉语常用字 ,读作yù,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为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后引申为色泽晶莹如玉之物、形容美好、形容洁白等。
组词:
玉石、玉米、玉笏、玉成、玉骢、玉醅、玉簟、玉色、白玉、玉带、玉雕、玉佩、玉器、玉照。
2、主
(拼音:zhǔ)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灯中有火炷的样子,是“炷”的初文。对于灯来讲火头是最主要的,因此引申指最基本的、最突出的,又引申转指君主,再引申指对奴隶或仆役拥有所属权的人,还引申指当事人。主也用作动词,义为负主要责任,即掌管、主持。一说,主的古字形像神主的牌位,引申指君主,也可以引申为“为首的”。
组词:
主意、主力、公主、主办、主机、主要、地主、车主、主动、做主、主人、主因、店主、主席。
3、五
五,汉语常用字,读作wǔ,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金、木、水、火、土等宇宙的构成要素,代表天地间万物构成元素的极限数,大于四,小于六,后引申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等。
组词:
五常、五谷、五官、第五、五帝、五经、五服、五古、五金、五更、五洲、五代、五脏、五绝。
4、丑
丑,汉语一级字,读作chǒu,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揪扭,后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二位,又指十二生肖中的“牛”,作为“丑(繁体)”字的简化字则可以指厌恶(《说文解字·鬼部》所谓的“可恶也”),引申指相貌难看,又引申指不好的、污秽、侮辱等。《说文解字·丑部》认为是“纽也。
组词:
美丑、小丑、丑事、出丑、丑化、丑行、丑剧、丑时、丢丑、家丑、武丑、丑态、文丑、丑话。
5、丰
丰(拼音:fēng),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丰和它的繁体原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丰”最早和“封”是同一个字,始见于甲骨文,古字形像在土堆上种树。“丰”的基本义是草木繁盛,引申指人的体态丰满,容貌好看。繁体字“丰”亦见于甲骨文,古字形像豆(一种高足器皿)中盛放着物品的样子。“丰”本义指丰盛、多,引申为大的意思。“丰”和“丰”常通用,现合并为“丰”。
组词:
丰产、丰满、丰富、丰碑、丰收、丰润、丰硕、丰腴、丰姿、丰韵、丰沃、丰实、丰采。
6、毛
毛(读作máo)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文字中 。本义是指人和动物身上的毛发 。引申义是细微、微笑的意思。
组词:
毛巾、皮毛、毛笔、毛病、毛竹、毛衣、毛线、鸡毛、毛纺、羽毛、毛毯、眉毛。
7、手
手(拼音:shǒu)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象形字,其古字形像人的手,有五指
。在古文字里,手作偏旁通常写作侧面形(“又”)。手本义指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引申作动词,表示手持、用手拿着,又引申为自己亲手做,还引申指小巧易拿的,又指代人。手也作量词用,用于技能、本领。
手是汉字部首之一,序号80 。手作左偏旁时写作“扌”。用手作意符的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名词,指手的部分,如:拳、掌、拇、指;一类是动词,指手的动作,如握、持、打、攀。 “手”与“扌”在《汉字部首表》中同属一个部首序号,但分别列部。
组词:
洗手、出手、手写、放手、对手、手心、跟手、左手、手边、选手、旗手、能手、伸手、水手。
8、玌
qiú,玉名。
笔画数:5;
部首:王;
笔顺读写:横、横、竖、提、竖弯钩
五笔输入法:GNN
玌,是一种古老的玉,他的光芒时而飘忽千里流光溢彩,时而隐隐如萤火虫般若隐若现平淡而认真,或许可能也只是个传说,因为他太久远 。太神乎。
9、玊
玊
,拼音:sù,形声字。字从王从丶,丶亦声。“王”指“王室”、“王公贵族”。“丶”字音、义同“主”,读为“入主”、“进驻”。“王”与“丶”联合起来,且“丶”位居王字右上部,表示“在手、肘部琢玉”。释义:(1)有疵点的玉。(2)琢玉的工人。(3)姓。后汉有玊况。见《后汉书·侯霸传》。后人以玊为姓。
10、玍
玍(gǎ),意为(脾气)怪僻,调皮无赖等。
部外笔画:4;
总笔画:5;
繁体部首:玉;
部外笔画:1;
总笔画:6。
组词:
玍古、玍几。
三、汉字的造字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
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
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
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dài)、“锿”(āi)是形声字,
“凹”、“凸”、“氹”(dàng)是指事字,“畑”、“奀”(ēn)是会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
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
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
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
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
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三、王字加1笔是什么字?
王字加1笔是:玉、玍、主、五、玌
一、王拼音:wáng
释义:
1、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2、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二、玉拼音:yù
释义:
1、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2、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
3、姓。
三、玍拼音:gǎ
释义:
1、方言,(脾气)怪僻。
2、方言,调皮。
四、主拼音:zhǔ
释义:
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五、五拼音:wǔ
释义:
1、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六、玌拼音:qiú
释义:玉名。
四、王加一笔有哪15个字
王加一笔构成的字只有11个,具体是:玉、主、五、毛、手、丰、丑、玌、玊、玍、发,部分词语具体解释:
一、丑
1、地支的第二位。
2、(Chǒu)姓。
3、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媳妇。长相太~。
4、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态。~闻。
5、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家~。出~。
6、坏;不好:脾气~。
7、戏曲角色行当,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也叫小花脸或三花脸。
二、手
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枪。
3、拿着:人~一册。
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拖拉机~。能~。选~。
5、亲手:~植。~书。
6、指本领、手段等:妙~回春。眼高~低。心狠~辣。
笔画
三、发
1、送出;交付:~货。分~。印~。~了一封信。
2、发射:~炮。百~百中。
3、产生;发生:~芽。~电。~水。~病。
4、表达:~表。~布。~誓。~言。~议论。
5、扩大;开展:~展。~扬。~育。
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家。暴~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了。
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了。~海参。
8、放散;散开:~散。挥~。蒸~。
9、揭露;打开:~现。揭~。~掘。
10、姓。
四、五
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2、姓。
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
五、毛
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如:羊毛、鸡毛
2、东西上长的霉。如: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
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如:毛坯
4、不纯净的。如:毛利
5、粗略。如:毛估
6、小。如:毛孩子
7、指货币贬值。如:钱毛了。
8、做事粗心,不细致。如:毛手毛脚
9、惊慌。如:心里有点儿毛。
10、.发怒;发火。如: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
11、一元的十分之一;角。
五、"王"字加一笔是什么字
王字加一笔能写出10个字。
分别是玉、主、五、丑、丰、毛、手、玌(qiú)、玊(sù)、玍(gǎ)。“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
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是一把大斧的斧头部分的轮廓图形,象征权力。王wang。《新华字典》第十一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王字在字典512-5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