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安夜和八国联军有关系吗?
即使没有关系那也是外国人的节日,跟中国人有什麼关系?中国人不过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节日,却美其名曰的过什麼“圣诞夜”、“平安夜”,简直就是一副奴才嘴脸,可耻可怜!你不是中国人吗?没有一颗中国心吗?特别是现在有些人富了,有几个臭钱,就琢磨怎麼嘚瑟找刺激,殊不知那叫“穷嘚瑟”!
二、平安夜真像网上说的是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吗?
不是
“平安夜和八国联军侵华有关”是网络上一些营销号为了获得关注而杜撰出来的,是一种不道德的营销手段。
平安夜也是圣诞节的前夜,圣诞节狂欢夜的习俗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远远早于八国联军侵华,所以这两者没有任何关系的。
扩展资料:
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降生而定的节日。西方传说正是因为耶稣基督的降生,人类才有了拯救的盼望。
所以才将这个伟大的夜晚定为平安夜。信众们认为,真正的平安是心里的平安,是在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平安。
到了现在,平安夜不仅代表了平安祥和,其背后团圆和希望的美好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大多数欧美家庭的平安夜会选择所有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
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期待着圣诞节的到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安夜
三、平安夜的来历是什么
平安夜的来历如下:
因为耶稣的出生,人们才有了幸福的生活,而耶稣出生在夜晚,所以这个夜晚也就是大家平安的开始,所以就叫成了平安夜,因为平安夜也是人们对于自己心里平安的一种说法,这一天,人们感谢这一年的顺顺利利,也期盼明年的平平安安。
所以,这一天晚上,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平安的夜晚,西方的平安夜也有阖家团圆的意思,就和我们的元宵节,春节一样,这一天大家一定会聚在一起一块吃顿晚餐,当然,火鸡作为他们平安夜的特有食物,就好像我们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火鸡也是西方平安夜聚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食物。
然后他们会聚在壁炉前,喝酒唱歌,开心的聊天,讲述这一年的经历,也会畅想一下明年的事情。当然,西方是很喜欢聚会的一个国家,所以他们也会开一个舞会或者化装舞会,将家人,朋友们都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在这一天,整个城市的夜晚都会传来人们欢快的笑声,歌唱声。
四、平安夜是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日子吗?
不是。平安夜是在每年公历的12月25日,和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日子不一样。
1900年8月14日 (农历七月二十),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清朝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日本帝国(日)、意大利王国(意)、奥匈帝国(奥)的八国联合军队。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扩展资料
平安夜由来
平安夜即圣诞前夕,在大部分基督教国家是圣诞节的一部分,但现在,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节日。平安夜就是圣诞节前夜,圣诞节是12月25日,平安夜就是12月24日夜晚。
平安夜这个习俗渐渐流传进中国,圣诞节的前一天,被称为平安夜。平安夜还没到,一种叫做“平安果”的礼物,开始在人们手中悄然传递 。
据了解,“平安果”是用一个个色泽鲜艳、样子好看的进口苹果装扮而成的,多为红蛇果、青蛇果,当然也有把国产的红富士苹果进行包装扮成“平安果”的。据说,“平安果”象征着平安、祥和之意,之所以把“苹果”当成“平安果”的首选,是取了“苹果”的字音。
不过,平安夜送平安果,这个习俗据说是中国才有的。因为中国人比较注重谐音,比如洞房花烛夜,把花生红枣和莲子放在被子下面,寓意“早(枣)生贵子”。
五、平安夜的来历。
耶稣诞生的那一晚,一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好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知道。后来,人们相互通知庆祝,在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就是现在平安夜。
到现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报人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 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
扩展资料:
平安夜这个习俗渐渐流传进中国,圣诞节的前一天,被称为平安夜。平安夜还没到,一种叫做“平安果”的礼物,开始在人们手中悄然传递。
“平安果”是用一个个色泽鲜艳、样子好看的进口苹果装扮而成的,多为红蛇果、青蛇果,当然也有把国产的红富士苹果进行包装扮成“平安果”的。据说,“平安果”象征着平安、祥和之意,之所以把“苹果”当成“平安果”的首选,是取了“苹果”的字音。
据说水果商装扮“平安果”是受年轻人的启发。开始时,有一些年轻人买一两个进口苹果,然后拿到礼品店打上包装,准备在平安夜当礼物送给好朋友,这一“商机”马上被精明的商人捕捉到。
六、八国联军火烧圆明与平安夜有关吗?有具体的时间吗?|
火烧圆明园和平安夜没有关系,火烧圆明园是在1860年10月18日,平安夜是12月24日。
1、火烧圆明园:
在1860年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卜鲁斯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
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2、平安夜:
平安夜即圣诞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会中是圣诞节日的一部分。传统上不少基督徒会在平安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通常在教堂内举行,以表示圣诞日的开始。一些教会则会在晚上较早时间举行烛光崇拜,通常会有耶稣降生故事的话剧表演,亦会享用大餐。
扩展资料:
火烧圆明园无疑是历史上最为野蛮恶劣的文化毁灭行为,或许亚历山大大帝图书馆的焚毁及哥特部落践踏罗马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法国人当时就已指出,这就如同卢浮宫和法国国立图书馆同时被毁。而且,这一暴行是两个国家所谓“教化”非欧洲世界的代表性行为。火烧圆明园充分说明了这一行动的伪善及其种族主义根基。
在欧洲文明国家间,此类文化毁灭行为甚至在战争期间都是不可想象的,但中国显然未被包括在这一道义原则之内。中国人没有忘记这个教训,它在今天仍记忆犹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