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物理什么仪器需要估读呀,怎么估读
刻度尺需要估读,其它仪器,包括量筒、托盘天平都不需要估读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三角尺的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线段,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二、物理上读数 什么时候要估读 怎么估读
就我目前了解的知识来说,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其他的都不用。就如质量啊,密度啊,都不用。估读很简单,估读到你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的下一位就可以了。比如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那么你就得估到0.1mm。我看到楼主的追问说为什么要估读。这是因为一般用刻度尺测量出的长度都是有误差的,就连最精密的仪器在测量时也会有误差,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而估读就是起了减小误差的作用。 欢迎追问。
三、什么时候要估读 怎么估读
就我目前了解的知识来说,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其他的都不用.就如质量啊,密度啊,都不用.估读很简单,估读到你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的下一位就可以了.比如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那么你就得估到0.1mm.我看到楼主的追问说...
四、物理学中什么时候要估读有什么具体原则
在物理学中的估读:
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
因为最终的读数要以有效数字的形式给出,而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字为估计数字,应和误差所在位置一致,在实际操作中,究竟估读到哪一位数字,应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即最小分度值)和实验误差要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可以分别采用1/2、1/5、1/10的估读方法,一般: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0.2、0.02等),采用1/2估读,如安培表0~0.6A档;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0.5、0.05等),采用1/5估读,如伏特表0~15V档;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0.1、0.01等),采用1/10估读,如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安培表0~3A档、电压表0~3V档等,当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或仪器精度不够高时,也可采用1/2估读。
如学生用的电流表为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误差出现在安培的百分位,只读到安培的百分位上,估读半小格,不足半小格的舍去,超过半小格的按半小格估读。
扩展资料:
一种估计读数的测量仪器
使用测量仪器将十进制的刻度,如刻度,分为每1cm10度,每度值为1mm;在千分尺的活动刻度部分,每十个刻度标上一个数字,每个小刻度为0.01毫米。读数估计与最小尺度值之间没有关系。习惯上用最小刻度值的十分之一作为读数估计的单位。
若最小分度值为2,则首先将最小分度值分成10个部分,估计待测零件的数量,再乘以最小分度值,即为估计部分。在测量时,需要对它们进行估计,在计算时,也需要对它们进行考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测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