肄业是什么意思

肄业意思有三种说法,一是指虽已离校但并未学到规定毕业的年限或并未达到规定毕业的程度,二是指正在学校学习,三是指各就其业。现多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未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的情况。肄业生是由培养单位颁发自制的肄业证明。

肄业生、毕业生、结业生的区分

毕业生,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格或修满学分,准予毕业者。毕业生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结业生,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一门主要课程(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及格者。结业生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大多数肄业生走向社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社会没有形成一个缓冲带。在工作上,他们与毕业生竞争没有竞争力,学历上又因为没有大学学历,只能拿出高中毕业证。使得他们进退两难。在情感上很多肄业生担心被亲戚朋友鄙视,缺乏关爱。

毕业结业肄业各是什么意思 毕业结业肄业名词解释

1、毕业: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校学习。

2、结业:完成学习或训练任务而又达不到毕业要求。

3、肄业:在学校学习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的为“肄业”。

4、毕业生指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已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的学生。

5、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政策中提到的“毕业生”,一般特指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的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定向、委培、成人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其他培养方式的毕业生以及留学归国人员按有关政策执行。

6、结业生指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的学生。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由学校规定。对合格后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结业生若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列入学校的就业方案,但报到证上注明“结业”字样,且日后换领毕业证后不再重新纳入就业方案。

7、肄业生是指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学校不负责其就业推荐,并将其档案和户口转回其生源所在地自谋职业。

肄业是什么意思?

不少的朋友在媒体上,看到某位人物的个人介绍时,有时候会出现肄业这个词,究竟肄业是什么意思?是指一种职业还是学业证书?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简要回答

肄业是个汉语词语,通常是指在学校学习没有取得毕业证或尚未毕业,可以指正在学校学习或者是各就其业。

详细内容

修习课业。古人书所学之文字于方版谓之业,师授生曰授业,生受之于师曰受业,习之曰肄业。

《左传·文公四年》:衞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

《陈书·吴兴王胤传》:胤性聪敏,好学,执经肄业,终日不倦,博通大义,兼善属文。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考过,宗师着实称赞,取在一等第一;又把他题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

晋陆云《言事者启使部曲将司马给事复校诸官财用出入启》:选众官材,庶工肄业。

《周书·权景宣传》:景宣至,并除之,唯修起城楼,多备器械,寇盗歛迹,民得肄业。

《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今东作既兴,人须肄业。

肄业的意思 肄业是什么意思

1、肄业是指在学校学习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的为“肄业”。

2、肄业生,是指具有学籍的学生未完成教育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者(被开除学籍者除外,被开除不给予肄业,无肄业证);亦可指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成绩合格,但未完成毕业论文者(包括未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