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名字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介绍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东方红一号发射的历史意义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研制东方红一号,毛主席可是提出了4点要求:

第一点:要能上得去

而且一定要能顺利进入轨道;当时担任组长的钱学森带领科学家们使用手摇计算器整整计算了一年时间,才为东方红一号卫星计算出一条能够绕行的轨道,真是佩服科学家们的毅力。

第二点:要抓得住

意思就是在卫星进入轨道之后,我们要能够随时清楚它的位置,并可以预报接下来的轨道。

第三点:要看得见

人造卫星都是在大气层之外运行,我们没办法用肉眼看见,但毛主席表示,这颗卫星必须要让老百姓肉眼可见,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提出卫星能够看得见的要求。

第四点:听得见

这也是东方红一号最大的特点,人们可以听得见,让《东方红》这首音乐在“太空中”唱响。

这是由卫星外侧的5根天线发射信号,传送到地面进行接收转码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送了这首来自中国的音乐也让宇宙第一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什么?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东方红1号。

1965年,自动化所与其他兄弟所共同承担了我国第一个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自动化所承担了其中姿态控制系统、《东方红》乐音装置、调制器和短波发射机的研制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21时50分传回了《东方红》乐曲。

东方红1号的意义

虽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功能十分简单,其成功发射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一颗卫星本身。可以说,它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

“东方红一号”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打破了西方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为国人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什么?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成功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介绍: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运行28天后,电池耗尽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结束了其工作寿命。不过卫星的轨道寿命并没有结束,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到2009年2月东方红一号还运行在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四、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名字?

第一颗人造卫星叫斯普特尼克一号。斯普特尼克一号(Спутник-1)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为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球体,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升空后发射了3个星期信号,在轨道中度过3个多月,围绕地球转了1400多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消失。斯普特尼克一号是航天启蒙时代的产物,是冷战时期太空竞争的标志。

扩展资料

主要构造:斯普特斯一号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的构造很简单,卫星本体是一只用铝合金做成的圆球,直径58厘米,重83.5公斤。

圆球外面附着4根弹簧鞭状天线,其中一对长240厘米,另一对长290厘米。卫星内部装有两台无线电发射机——频率分别为20.005及40.002兆周,无线电发射机发出的信号,采用一般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斯普特尼克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