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冰冰为什么偷税漏税。
随着上海市税务局对郑爽开具2.99亿元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的处罚,一段时间的娱乐圈“大地震”告一段落。许多人不由想起了三年前的“范冰冰案”,范冰冰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少缴税款2.48亿元,其中偷逃税款1.34亿元,需补缴税款、滞纳金以及罚款共8.84亿元。范冰冰、郑爽偷税金额巨大,为何不判刑?下文为您详细解读。
一、范冰冰案情分析
1、范冰冰案的纳税主体涉及个人、工作室、关联公司
税务部门依法对范冰冰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追缴税款2.55亿元,加收滞纳金0.33亿元;对范冰冰采取拆分合同手段隐瞒真实收入偷逃税款处4倍罚款计2.4亿元;对其利用工作室账户隐匿个人报酬的真实性质偷逃税款处3倍罚款计2.39亿元;对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少计收入偷逃税款处1倍罚款计94.6万元;对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两户企业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和非法提供便利协助少缴税款各处0.5倍罚款,分别计0.51亿元、0.65亿元。
2、范冰冰案罚款倍数
对范冰冰采取拆分合同手段隐瞒真实收入偷逃税款处4倍罚款计2.4亿元;对其利用工作室账户隐匿个人报酬的真实性质偷逃税款处3倍罚款计2.39亿元;对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少计收入偷逃税款处1倍罚款计94.6万元;对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两户企业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和非法提供便利协助少缴税款各处0.5倍罚款。
二、郑爽案情分析
1、郑爽案个人是主要纳税主体
郑爽2019年至2020年未依法申报个人收入1.91亿元,偷税4526.96万元,其他少缴税款2652.07万元。
2、郑爽案罚款倍数
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郑爽案中,考虑到郑爽偷逃税案件发生在2018年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以后,主观故意明显,区分其不同的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依法从严进行处罚。其中,对改变收入性质偷税部分,处以4倍罚款;对收取所谓“增资款”完全隐瞒收入偷税部分,由于情节更为严重,处以5倍“顶格”罚款。
三、不作刑事案件的法理依据
1、补税——理所当然
税法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2、加收滞纳金——情理之中
税法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3、罚款——于法有据
税法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4、追究刑事责任——须视情节
(1)刑法规定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注:司法解释对此确定“5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关键事项
①偷税主体:纳税人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扣缴义务人;
②偷税手段:欺骗、隐瞒;
③主观意愿:必须是“故意”;
④关于结果:必须导致少缴税款。
(3)豁免条款
①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注:不适用免追刑责豁免条款的情形:如果“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则不适用“免追刑责”条款。)
②《关于进一步做好税收违法案件查处有关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7]30号)规定:“对未采取欺骗、隐瞒手段,只是因理解税收政策不准确、计算错误等失误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依法追缴税款、滞纳金,不定性为偷税。”
③《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规定:“对于首次发生清单中所列事项且危害后果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
5、联合惩戒
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对达到一定金额的涉税违法案件信息予以公布,并联合多部门进行联合惩戒。
四、结语和启示
综上所述,虽然范冰冰和郑爽案处罚金额较大,也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但由于豁免条款的存在,未被判刑具有其法理性。(尤其是《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强调了很重要的一点,这也是郑爽没有受刑事处罚的关键:纳税人有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由这两位明星的案件,普通人也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发:
1、限期内没有缴足税款、滞纳金、罚款,税务机关将根据《刑法》规定,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
2、一旦公安机关提起公诉,又证据确凿,行为构成逃税罪,法院将判定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成立。
3、企业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时,一定要态度端正,及时补缴税款滞纳金、缴清罚款,一旦移交公安机关便会面临更严重的刑事责任。
二、范冰冰为何被罚8个亿
偷税逃税。范冰冰案是我国税务部门近年来处理的个人偷逃税款金额最大的案件。
法学专家和文艺界人士认为,税务部门依法作出的处罚,有利于维护我国税法的权威性、严肃性,有利于促进影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
影视演员作为公众人物,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范冰冰的偷逃税行为也引发业内反思。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税务部门必须站在历史和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税收法治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推进依法治税的使命感、责任感。
范冰冰通过电影《大轰炸》获得3000万片酬,而她通过拆分合同偷逃税款730万元,另外,她担任法人代表的企业欠缴税款2.48亿元,偷逃税款1.34亿元。9月30日,税务部门向其发出巨额罚单。
人民群众对影视界的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反映强烈。税务部门的处罚决定顺民意、聚民心,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文学艺术健康发展。
范冰冰,1981年9月16日出生于山东青岛,华语影视女演员、制片人、歌手,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1996年出演电视剧《女强人》。1998年主演电视剧《还珠格格》获得广泛关注。2002年主演电影《一见钟情》涉足影坛。
2018年10月,范冰冰因涉税问题,被处罚款8.84亿元,并刊登致歉信 。2020年1月,因武汉 疫情,向武汉慈善总会捐款50万元。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范冰冰
三、范冰冰与富豪阔太聚会坐角落,她现在的经济收入来源是什么?
范冰冰参加一个富豪阔太聚会,一改从前霸气亮眼的风格,显得非常低调,不仅在衣着方面很随意,甚至只是坐在角落默默当陪衬,完全没有了往日“范爷”的姿态。
话说范冰冰自从逃税被处罚之后,便停止了所有演艺工作,处于被迫隐退状态,几次想尝试复出都无果,直到现在依然还是没有复出成功。所以,很多网友会感到好奇,这么久没有工作的范冰冰,经济收入来源靠什么?
第一、名下房产
范冰冰在1996年就已经出道了,在1998年凭借《还珠格格》受到关注,随后便一路走红,一直到2018年被查出逃税之前,在娱乐圈闯荡了22年的范冰冰积攒了不少产业,除了投资 经商之外,就是投资了很多房产,所以,即便如今的她没有演艺工作,但是名下房产,单单租金也有不少收入了。
第二、名下经营的企业
曾经范冰冰身边的朋友,就称赞过范冰冰是一个非常有商业头脑的人,范冰冰在出名不久后,便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始创业,陆陆续续开办了十来家企业,主要针对影视文化行业,企业名下已经培养或签约了不少艺人。虽然不久前,有传闻说范冰冰名下企业陆续关闭,仅剩下两家企业,但是就算只剩下两家企业也足够创收了。
第三、其他投资项目
据知情人爆料,范冰冰除了投资房产和自己熟悉的影视行业之外,也经常留意身边的其他资源,而且眼光非常好,所以,投资了不少朋友开办的其他行业的企业,虽然不参与管理,但是投资了就有分工,所以,这也是范冰冰如今一块非常大的收入。
所以,虽然范冰冰因为逃税被处罚了8.8个亿,但是并没有涉及没收其他产业的处罚,所以,即便如今没有复出,她依然还是有以上三个经济收入来源。
四、范冰冰被踢出娱乐圈,她偷税漏税背后是谁帮她还了8个亿?
范冰冰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因为她的行为让人很不耻,现在她只能出演一些小的广告代言。范冰冰想尽了办法,依旧不能够进入演艺圈,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她偷税漏税。
范冰冰被踢出娱乐圈,范冰冰偷税漏税的背后可能是穆晓光替她还了这8个亿,还有可能是范冰冰的前男友李晨出资了一个亿。
范冰冰偷税漏税。
有群众举报范冰冰涉嫌偷税漏税问题,于是国家税务局便对此事进行了调查,税务局查实范冰冰偷税2.55个亿,确实令人感到震惊。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范冰冰因为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想要通过不交税的方式来进行逃税,范冰冰一部电影取得的片酬是3,000万,但是却只申请了1,000万元作为纳税的数目,另外的2,000万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偷逃税,总共偷逃税618万,加上应该缴纳的营业税和附加税112万,所以总共是730万元。
在范冰冰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时候,应该缴纳2.48亿,其中偷逃税1.34亿。
范冰冰偷税漏税以及罚款总价值达到8.48亿,如果范冰冰还不起这个钱很有可能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作为一个长期奋战在娱乐圈的主流明星,所以不可能还不清这些钱。
谁帮范冰冰还了8个亿。
网友们总是比较淡忘,因为范冰冰偷税漏税已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基本上也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了。
首先李晨作为范冰冰的前男友,所以肯定会帮范冰冰还一部分的钱。作为一个老戏骨,能够长期待在娱乐圈中,自身的实力是一部分之外,更多的是她有自己的资源,所以也不排除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之下,还清了这个钱。
结语。
人不应该太贪,如果太贪,最后可能会自食其果,而且会断送自己的演艺生涯。
五、范冰冰点赞为自己发声:望公布补税的700多位艺人名单,你怎么看?
近期,郑爽一家因涉嫌偷税逃税的事闹得议论纷纷。4月28日晚,好几家主流媒体陆续发音报导称,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针对郑爽这事,已予审理,已经按照会计法律制度政策法规开展核查。中央电视台还对这事作出评价,称““谁偷逃税谁就得凉凉”,罪有应得。
而郑爽在4月29日中午,社交网络平台回复1.六亿演员片酬、偷税漏税、偷漏税等难题,称:“税收单位早已在核查我的合同、本人税收、一切相关合同,我愿接受并相互配合一切调研,结果会公之于众。”此次郑爽偷漏税事情现阶段仍在调研中,一切也有待调研。但这件事情,再度让范冰冰被大伙儿提到,变成了“经典案例”。
2018年6月初,范冰冰被检举“偷税漏税”税收难题,江苏等地税务局核查,范冰冰在影片《大轰炸》摄制组拍摄全过程中具体获得演员片酬三千万元,在其中1000万早已纳税申报,其他2000万以分拆合同书方法偷逃个人所得税618万余元,少缴增值税及额外112万余元,累计730万余元。
这还并不是大部分,税务局还查出来范冰冰以及出任法人代表的公司少缴税金2.48亿人民币,在其中偷漏税款1.34亿人民币。最终税收单位对她给出高额罚款单,范冰冰必须补交的税金、税款滞纳金和处罚加在一起,超出8亿。
不清楚是否这三年来心存怨恨无从发泄,今晚,范冰冰居然关注点赞了一条相关大牌明星“逃税缴税”的文本,首次开腔暗戳戳给自己发音。这名网民的全篇为:“那么就期待将范冰冰以后缴税的117亿名册发布,不必逮到一个人往死里搞,所有公布出来整顿,别把限薪令用来欺骗观众们。我认为天价片酬是现况,能处理这种现况才算是出色。”
他们的含意挺显著了,便是暗示着演艺圈偷漏税的人多着,期待一视同仁不必只调侃范冰冰一个。因此范冰冰点了赞,是不是也很愿意这句话?实际上这也怪不得的,尽管2018年范冰冰出过后,由于新刑法的改动,补缴税金后就无需入狱,但这以后,她的工作或是一落千丈,参加活动也被主办单位一刀切,从一线女明星平行线降低到网络红人。
但是2018年由于范冰冰事情后,影视界发生了地震,许多大牌明星都担心出事了,积极自纠自查申请,补足税金。2020年5月导演赵冬苓曝出圈里缴税117亿共涉及到了700余名明星,但针对实际的缴税明星名单,对群众而言迄今全是密秘。
因此范冰冰补足了税却或是一直被用来当典型性,内心不平衡也是免不了的。但是此次郑爽事情产生后,再度震惊演艺圈,由于依据张恒出示的直接证据看来,郑爽方实际操作“偷税漏税”的方式 ,便是私底下成立公司,将演员片酬合同书分为若干份,以做到不超过“限薪令”的要求额度。
因而最近,有好几个明星工作室被销户。这也造成了网民的留意,期待我国能顺带查一查这种明星是不是有“内幕”。实际上明星成立公司无可非议,她们身旁除开艺人经纪人也有一大群商务接待电影宣传和助理这些的职工,成立公司也可以能够更好地对集团旗下职工开展管理方法和学习培训。只需遵规守纪、合规管理,粉丝们都是会适用。
假若是为“偷税漏税”、分拆收益获得“天价片酬”、偷漏税等违纪行为“打掩护”,那麼等候她们的必定是法律法规的惩处。大家怎么看呢?
六、范冰冰偷逃税和刘晓庆当年有何区别?
范冰冰偷逃税和刘晓庆偷税的区别:主要是当时的法律和现在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
当时刘晓庆偷税,采用的是1997年的刑法,犯的具体罪名是《刑法》第201条的偷税罪,注意,这里是——偷税罪。
"偷税罪"从本质上说具有“双重违法性”,即同时违反了税收行政法规和刑法法规,因此,从法理上讲,偷税罪的行为人(自然人或单位)必须同时承担“双重责任”,也即必须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也就必须同时接受行政处罚和刑罚。
而范冰冰偷税时,这个"偷税罪"已经取消;国家在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本罪已被逃税罪取代。此时法律条文已经修改为:如果是初次逃税。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或义务纳税人进行税务行政处罚,及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就行了。
因此,范冰冰偷税时,非常幸运。虽然同样是——偷,如果在2009年之前(刘晓庆偷税的年代)偷税数额巨大,很可能会被判死刑或无期徒刑。
法律是公正的,也就是说,现在国家法律规定初次偷税(几千个亿或更多税款),万一被发现,可以补缴税款,不属于——偷!首次偷——补缴可以免罪,不属于违法行为。
这里的首次免罪是指:第一次被税务机关抓包被罚,不论之前逃税多少次,只要一次被抓之后全部补缴,就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