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三个字的好词?
三个字的好词有:
1、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2、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杜甫有诗云:“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3、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4、杵臼交:杵臼,舂东西的木棒与石臼。后称交友不嫌贫贱。
5、掉书袋:掉弄书袋,指言谈中喜欢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
6、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7、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8、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9、父母官:古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10、父母国:古时称自己出生的国家。
11、父子兵:上下关系亲如一家的军队。
12、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13、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14、紧箍咒:《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传授给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后来比喻束缚人的框框。
15、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16、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17、每事问:遇事多做调查研究。陶行知有诗《每事问》云:“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18、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19、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20、绵里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也比喻小心珍护。
21、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22、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23、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后来指凭空捏造罪名。
24、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25、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好词好句三字词语大全
1、人才济济,喜气洋洋,大腹便便,得意洋洋。
2、衣冠楚楚,可怜兮兮,微波粼粼,波光粼粼。
3、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4、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
5、金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注进万顷碧波,使单调而平静的海面而变得有些色彩了。
三个字的好词有哪些?
黑黢黢、尖溜溜、冷丝丝、血淋淋、胖墩墩等。
一、黑黢黢 [ hēi qū qū ]
状态词。形容很黑。
刘波泳《秦川儿女》第十五章:“黑黢黢的南庙和那高大的围墙,已隐约可辨。”
二、尖溜溜 [ jiān liū liū ]
状态词。形容尖细或锋利。
吴组缃《山洪》十:“小小的渔船上哄起了二官的笑声和富黄瓜带着悲哀的尖溜溜的叫嚷。”
三、冷丝丝 [ lěng sī sī ]
状态词。形容有点儿冷。
天气凉了,风吹在脸上觉得冷丝丝的。
四、血淋淋 [ xiě lín lín ]
1、形容鲜血不断地流的样子。
2、比喻严酷或惨酷。
茅盾《子夜》十六:“她又看见女儿的头血淋淋地滚到竹榻边!”
五、胖墩墩 [ pàng dūn dūn ]
状态词。形容人矮胖而结实。
《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张阿二身子胖墩墩的,但一双脚却小笃笃的,走起路来不太方便。”
三字好词
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黑黝黝,慢腾腾,阴森森,皱巴巴,亮铮铮,笑嘻嘻,香喷喷,乱哄哄,黑漆漆,轻飘飘,湿漉漉,红彤彤,骨碌碌,雾朦朦,喜盈盈,亮晶晶,黄灿灿,孤零零,毛绒绒,胖乎乎 一颗颗 一簇簇 绿油油 黄澄澄 红彤彤
笑眯眯 金灿灿 亮晶晶 香喷喷 水灵灵 水灵灵
笑哈哈 红艳艳 黑乎乎 圆溜溜 笑嘻嘻 黑洞洞
蓝幽幽 响当当 笑呵呵 脏兮兮 阴森森 胖嘟嘟
傻乎乎 顶呱呱 白皑皑 白花花,绿莹莹,黄澄澄,绿油油,明晃晃,慢腾腾,
沉甸甸,红彤彤,白蒙蒙,黑黝黝,黑糊糊,黑洞洞,
毛茸茸,乱蓬蓬,清凌凌,水凌凌,湿漉漉,笑吟吟,空荡荡,红艳艳,白皑皑,明晃晃,恶狠狠,赤裸裸,野茫茫,蓝湛湛,红彤彤,碧澄澄,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乱腾腾、慢腾腾、热腾腾 喜洋洋,乐呵呵
红彤彤,白蒙蒙,黑黝黝,黑糊糊,黑洞洞,
冷冰冰
白茫茫
轻悄悄
金灿灿 不是有很多吗?
三个字的好词
毛茸茸,乱蓬蓬,清凌凌,水凌凌,湿漉漉,笑吟吟,空荡荡,红艳艳,白皑皑,明晃晃,恶狠狠,赤裸裸,野茫茫,蓝湛湛,红彤彤,碧澄澄,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乱腾腾、慢腾腾、热腾腾 喜洋洋,乐呵呵 红彤彤,白蒙蒙,黑黝黝,黑糊糊,黑洞洞,冷冰冰,白茫茫,轻悄悄,金灿灿,酸溜溜,水灵灵,不是有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