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楼市新政:调整住房限购区域,哪些区域取消了限购?

2022年7月4日,东莞市楼市相关部门发出通知称,调整东莞市部分区域的住房限购,具体包括东城、南城、万江街道等五个区域东莞市此次推出楼市新政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炒房的势头,对房价增长也起到了一个有效的抑制作用,也能够减少商品住房的供应与需求的矛盾,有利于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2022年以来,我国的多个省市也采取了相似政策,调整了限购区域,放松对楼市的调控,这给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消费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取消住房限购有利于提升地方的经济水平,起到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的作用,从而让楼市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激活整个地区的市场活力。取消住房限购还能够防止房价快速下降,虽然国家一直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控房价是房价不再持续上涨,但是也不能让房价快速下降,因为快速下降会造也会造成消费者的购房行为受到抑制,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此外,人们是否购买房子,主要取决于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取消住房限购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有经济实力去购买住房,也就是说人们的购房热情并不会因为取消限购而出现上升。取消限购对消费者购房具有较小的刺激,所以不用担心取消住房限购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取消房子限购的政策也有利于调节贫富收入差距。因为在我国,有钱人他们拥有更多的房产税,取消住房限购政策有利于向高收入人群征收更多的税款,从而起到调节收入的作用。人们收入差距的减小能够缓解很多矛盾,从而有利于我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东莞楼市再“松绑”,多个区域取消限购,这为当地房地产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东莞已经对楼市多次进行松绑,而这次东莞市住房限购区域调整,为管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以及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除了限购区域外,东莞市其他区域都会暂停执行住房限购政策,也就是说外地市民可以购买非限购区域的商品住房,而且也不需要提供相应的购房资格核验,如果在东莞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就暂停向其销售限购区域内的新建商品住房。

取消限购就是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让楼市逐渐回暖,而且外地人在东莞购房变得更加的简单和方便,势必会刺激大家购房的积极性,很多外地市民都可以在东莞落户,这对于当地楼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消息,当地开发商的新房交易量也会得到明显的上升,暂时解开发商资金链短缺的燃眉之急。

其实不仅东莞楼市进行了双盘,就连上海也降低了落户门槛,其他一线城市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调低了房贷利率,甚至有的城市还提供购房补贴,毕竟现在的房子越来越难卖了,甚至有很多开发商出现了烂尾,所以政府推出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就是为了刺激大家的信心提升,房子的交易量,只要开发商的房子卖得出去才有钱,买政府的土地从而增加税收,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取消限购能提振当地房地产的信心,现在有不少市民有购房计划,但是鉴于现在国内经济不明朗,所以纷纷处于观望的态度,政府此举便能更好的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让大家对楼市充满信心,这样大家才会有购房的欲望,毕竟很多人买房就是买个预期,至少现在看来,房价还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

东莞新政:28镇取消限购 调控进入区域性限购新阶段

7月4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分类指导优化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东莞市住房限购区域调整为莞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区域性限购的新阶段。

同时,东莞市将继续实行住房限售政策,在通知施行之后网签的商品住房,无论位于限购区域还是非限购区域,均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后方可进行交易转让。

主城区和松山湖继续限购

随着年中已过,东莞楼市上半年成绩单也已出炉。据合富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一手住宅成交约10898套,成交金额约353亿元,同比分别下跌了53.2%、51.5%;二手房方面,2022年上半年全市二手房网签套数约6234套,同比减少约55%。

上半年东莞楼市处低位运行的同时,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化趋势明显。围绕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等都市核心区,东莞楼市呈现中心火热状态,向外递减的态势;其他非热点、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片区销售偏弱。

上半年楼市低迷,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救市政策。而距离5月14日发布的“莞七条”后,东莞楼市再次出台第三轮松绑政策。东莞本次新政划分限购区与非限购区,直接取消了28个镇街的限购,并且提到首付比例及利率等核心问题。

根据《通知》,东莞城区片区的南城 、东城 、莞城 、万江以及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均为限购区域,且在限购区域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暂停向其销售限购区域内的新建商品住房,对于非本市户籍家庭,新房与二手房均暂停销售。居民家庭购买限购区域内的商品住房,购房资格核验按原政策标准执行。

除上述限购区域外,东莞市其他区域暂停实行住房限购政策,居民家庭在非限购区域购买商品住房,无需进行购房资格核验。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商业银行要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本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合理增加房地产信贷投放额度,提高审批效率,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通知》中明确,此次限购政策的优化调整,将有利于向中心城区和核心区域以外疏导住房需求,也有利于更好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合理购房信贷需求的支持力度。

市场有望逐步升温回暖

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出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在全国多个城市得到落实和推行。

二季度以来,东莞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楼市注入“强心剂”。4月29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购房资格条件部分内容作出调整,其中包括在恢复个税购房政策、优化人才购房政策、取消新入户购房“双半年”限制等方面举行了调整修改,新政于5月1日起实施。

半个月后,东莞楼市政策再次松绑。5月14日的“莞七条”中,东莞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的可以进行交易转让。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居民家庭(含本市户籍及非本市户籍),允许其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解决“一房多证”历史遗留问题,对居民家庭持有或购买“双(多)证房”但实质作为一套住房使用的,在核验购房资格时,该“双(多)证房”视作一套商品住房。

密集出台的楼市调整政策,降低了购房者在东莞购房的门槛,也加速了房产的流动性,市场逐渐升温回暖。

楼市松绑后的 5 月,东莞楼市成交量开始小幅增长,一手住宅网签约 22.7 万平,同比 2021 年微增 2%;二手房住宅网签面积 15.2 万平,约 1460 套,签约面积同比 2021 年增加 16%。与此同时,东莞二手房的挂牌量还在连续增长。诸葛找房数据显示,东莞5月二手房挂牌量为5.8万套,环比上涨1.5%,挂牌量已经连续上涨四个月。

东莞中原战略发展中心总经理车德锐分析称,7、8月份是传统的淡季,出台政策的时机是很好的,虽然新政起到刺激楼市的作用,但市场肯定不会过热。未来两个月市场的预期会逐步转变,市场预期将逐步趋稳,成交明显好转。

东莞本轮政策主要是核心的区域保留限购,银行的信贷政策维持不变,而其他区域取消限购,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降首付,降利息。车德锐表示,在区域方面,预计核心限购区域市场变化不明显,而对于非限购区域,成交将明显好转,特别是环城区,环松湖区和临深片区。

东莞放松楼市限购、入户即可买房?

4月29日,东莞住建局在莞e认购上新增了“温馨提示”,对购房套数认定、住房限购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整说明。

划重点:

1.认社保,也认个税。

2.社保可累计缴纳。

3.非户籍,首套,累计缴纳12个月以上;二套4年内累计缴纳36个月以上。

4.非户籍的人才(本科,初级,技师),首套房,2年内累计缴纳6个月以上;二套房,3年内累计缴纳 24个月。

6.2022年5月至7月期间完成补缴。

7.取消新入户购房“双半年”限制。

但目前东莞该消息,并没有文件流出,仅为文字形式流传,官网也并未公布,真实性有待进一步确认。

一、调整目的

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加大疫情纾困力度,优化人才购房政策,吸引人才留莞发展。

二、调整要点

1、恢复个税购房政策,既认社保、也认个税。

2、“逐月连续缴纳”调整为“累计缴纳”。

3、非户籍首套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购房之日前2年内累计缴纳12个月以上(含)社保或个税,二套房,购房之日前4年内累计缴纳36个月以上(含)社保或个税。

4、非户籍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技师以上资格,首套房,购房之日前2年内累计缴纳6个月以上(含)社保或个税,二套房,购房之日前3年内累计缴纳24个月(含)以上社保或个税。

5、当月缴纳的个税款须大于零,方可计入“累计缴纳”范围。

6、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我市疫情防控期间补缴的社保或个税,计入“累计缴纳”范围,非疫情防控期间补缴的社保或个税,不计入“累计缴纳”范围。对疫情防控期间未缴的社保或个税进行补缴的,应在2022年5月至7月期间完成补缴。

7、取消新入户购房“双半年”限制。

上述措施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详细如下:

东莞政策组合拳

今年以来,东莞楼市政策不断:

1、屏蔽认购人数

2月初,原本公布楼盘认购人数,迎来新变动。"莞e认购"小程序直接屏蔽,首轮认购人数未超房源量的楼盘。

2、土拍条件松绑

3月12日晚,2022年东莞首批居住用地集中公布出让时间,竞拍规则、资金门槛等土地出让条件都有所松绑。

东莞首次纳入集中供地城市,取消新房销售限价;竞买保证金比例下调,房企参拍门槛降低;部分地块取消无偿配建安居房要求。

3、确权直转现售

3月24日,东莞住建局发布《关于调整商品房预售转现售合同文本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表示,自4月1日起,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新盘项目,在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确权)以及房产交易平台可获取不动产实测权籍数据后,需使用“现售”合同成交。

4、供地计划锐减

2022年3月31日,东莞市自然资源局正式公布《东莞市202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2022年,东莞计划供应住宅用地190.9万㎡,比2021年锐减40%,直接降低119万㎡。加快盘活存量土地资产,缩减住宅用地市场规模,进而降低住宅供应,为当前日增的库存提前布局。

5、放松购房资格认定

4月2日深夜,东莞又一次发布楼市新规,放松疫情期间购房资格认定。

2021年12月以来,受疫情防控影响无法按时缴纳社保的市民,买房可视为“连续缴纳”。

6、放松购房资格认定

4月11日,东莞先是发布新版房价地图,直接显示楼盘成交价,取消“住宅用地限房价出让的重要参考”字眼,正好对应东莞第一批集中供地取消楼盘限价,代替的作用是二手挂牌、贷款评估参考。

7、放松楼盘限价

2022年4月15日,东莞住建局再次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提升商品住宅项目建设品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该意见稿内容显示,为提升东莞商品房质量,鼓励新房分档次提质建设,增加的建造成本可在限价上增加,将变相放松楼盘限价。

东莞楼市再“松绑” 限购区域缩至5个

东莞楼市调控正在进入全新阶段。

7月4日凌晨,东莞市住建局官网发布《关于加强分类指导优化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东莞市住房限购区域调整为莞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向其销售限购区域内的新建商品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向其销售限购区域内的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居民家庭购买限购区域内的商品住房,购房资格核验按原政策标准执行。除上述镇街以外的东莞其他镇街,则均为非限购区域,无需进行购房资格核验。

东莞住建局方面表示,此次限购政策的优化调整,将有利于向中心城区和核心区域以外疏导住房需求,也有利于更好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合理购房信贷需求的支持力度。

而根据东莞此前的购房政策,本地户籍购买新房限购2套,二手房不限套数;非本地户籍,购买东莞新房和二手房合计限购2套,并且首套房需缴纳社保或个税2年内累计1年,二套社保或个税4年内累计3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东莞楼市新政频繁。先是5月恢复个税购房政策、优化人才购房和新入户购房政策;5月14日,东莞进一步出台“莞七条”稳楼市,其中,包括进一步放松限购政策,多孩家庭可新购一套房等。

合富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一手住宅成交约10898套,成交金额约353亿元,同比分别下跌53.2%、51.5%;全市二手房网签套数约6234套,同比减少约55%。

7月4日上午,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东莞政策,说明7月份各地依然会有政策放松的做法,延续了今年二季度各地政策放松的思路。同时也说明东莞在原有政策放松基础上,通过放开限购区域,继续鼓励购房消费。

在严跃进看来,从放松的操作看,东莞政策比较全面和详细,包括了本地人和外地人购房政策的放松、多孩家庭的购房政策放松、增值税政策的调整、限售政策的放松、分区域限购政策的放松等,属于全国城市中政策放松比较全面、政策工具比较丰富的城市。

“东莞政策的持续放松,说明市场压力还没有完全解除,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做优化和调整,对其他城市也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乐有家营销副总裁郭凤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7月4日上午,郭凤敏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东莞新政划分限购和非限购区域,是对东莞楼市审慎研判后的精准出击,有利于东莞楼市的长效稳健发展,促进楼市真正回归居住属性。”

郭凤敏提到,东莞楼市自2020年调控以来,市场一直处于调整期,成交低迷且市场分化严重,购买需求被大量积压。此次调整,对环城区、环松山湖区、临深会带来一波机会,对于东莞楼市的均衡发展更为有利。

2022年以来,东莞一手和二手房月均成交量未超2000套,这与东莞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的定位极不匹配,长期以来压抑的刚性需求急需释放。目前东莞市场缺乏购买力和购买信心,东莞新房可借助这次政策利好加速去库存,促进资金回笼;二手房市场经过这两年的调整,价格回归理性,这次政策也有利于二手房市场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