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年是什么意思
天命之年就是指的人五十岁之后的称呼。五十岁,有五十肩的普遍疾患,有关节风寒的人,预先知道下雨即知天气变化(文雅的说法就是知道上天的命令)。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话文的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扩展资料
1、初度:是指生日之时。
2、赤子:刚出生的婴儿。颜师古注:“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髪,其色赤。”
3、襁褓:代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4、汤饼之会:指孩子出生第三天举行宴会。
5、加冠: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6、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7、弱冠:年满20岁的男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 知天命
什么是天命之年
天命之年是指五十岁。
论语中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天命之年是指五十岁。
五十而知天命,并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努力作为,但是对结果看待的相对五十岁以前看淡很多,虽然仍然是废寝忘食,但更加看重的是一切随缘。
五十岁,有五十肩的普遍疾患,有关节风寒的人,预先知道下雨即知天气变化(文雅的说法就是知道上天的命令)。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话文的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天命之年 花甲之年 古稀之年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1、古时男子在20岁要束发立冠,以表示成年,所以20岁的男子称为弱冠之年。
2、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天命之年,出自《论语》,孔子说他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体,到四十岁的时候用成为知者,无所迷惑,到了五十岁的时候 ,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
3、六十在中国天干地支里刚好是一个甲子,所以花甲之年指60岁的时候 。
4、古有语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古稀之年指七十岁的老人。
出自:《论语》
扩展资料:
不满周岁——襁褓;
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