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国四大才女是哪四位?

民国四大才女是:

1、张爱玲:

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

2、石评梅:

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3、萧红:

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4、吕碧城:

吕碧城是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

二、民国四大才女​ 民国四大才女是哪四位

民国时期是我们新文化与文言文交替的热点,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才华横溢的女性,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学创造,其中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被后人称为“民国四大才女”,那么接下来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民国四大才女,人物简介,著名语录,以及唏嘘的感情经历。

民国四大才女

1.吕碧城

2.萧红

3.石评梅

4.张爱玲

1.吕碧城

1883年出生,她的父亲吕凤岐是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年轻时所作“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几番海燕传书到,道烽烟故国冥冥。忍消他、绿醑金卮,红萼瑶簪……”,是名曰《高阳台》的上半阙。

动荡的时代,新旧擅递,社会剧烈的变革,个人不同寻常的境遇,使碧城的词别开生面,多姿多彩,倍受世人瞩目,也许今天,提起吕碧城已经少有人知了。但是,吕碧城,这个屡遭变故、经历风云百态的女人,却是民国四大才女之首。她的才情是一座无法超越的丰碑,可谓后来女子无越之者。

2.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每个人的生命本是一条清澈纯粹的河流。眼前,一条唤作呼兰的河流波光粼粼。泪水、叹息、美丽的忧伤似那缓缓河水一般,流淌出了寂寞与荒凉的灵魂”

一生感情经历坎坷,有四次婚姻,她的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的“第一苦命女子”。萧红曾把自己比作红楼梦里的香菱,的确,萧红身世坎坷,特别是她的情感经历波折复杂,她渴望爱情,却又一次次被抛弃,她的一生都在奔波劳碌和时局动荡中挣扎,文学创作虽然部分成就了她,让我们读到这为奇女子,却没有彻底改变她的悲惨命运。于1942在医院病逝,时年三十岁,成为文学界一曲悲歌。

3.石评梅

石评梅(1902 ——1928),原名汝壁,出生地是山西省平定县城关。父亲石铭,字鼎丞,清末举人,其家庭为平定城内一个书香门第,喜爱梅花之俏丽坚贞,取笔名石评梅,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

在当时社会人认为“一个女孩子,中学毕业就可以了,何必费劲的深造呢!”她却不畏艰难,奋斗求学,她一生有大量创作,有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其中诗歌尤长,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年少时父亲严苛的四书五经教学,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4.张爱玲

张爱玲(1920.9.30—1995.9.8),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著有《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等。

出自张爱玲的散文:《爱》“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正巧赶上了,那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说,唯有轻轻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她的感情经历还算明朗,与胡兰成,乃至后来的赖雅,年龄跨度有20岁呢,还有他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张爱玲多少有恋父情结,这个可能与过早的失去父爱的原因,

三、民国时期四大才女

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等人是民国时期涌现的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那么,她们最终的人生结局又是如何呢?大家一起来深入学习下:

吕碧城,作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闻名20世纪初京津地区。她的诗词创作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才华,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石评梅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仅六年,但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关于张爱玲,1961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夏志清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高度评价这位中国现代女作家,认为《金锁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出色的中篇小说”。

吕碧城(1883年-1943年) ,安徽旌德人,生于1884年。吕碧城和她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吕碧城12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很高水准,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当有人告诉他这其实只是一位12岁少女的作品时,他惊讶得不能相信。

在吕碧城的许多文章中,她都谈到怎样建立一个强国的想法。她认为在这竞争的世界,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强国就必须四万万人合力,因此不能忽视二万万女子的力量。解放妇女,男女平权是国之强盛的唯一办法。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世人,济世救民。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出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吕碧城被聘为总统府秘书,她雄心勃勃,欲一展抱负,但是黑暗的官场让她觉得心灰意冷,等到1915年袁世凯蓄谋称帝野心昭昭时,吕碧城毅然辞官离京,移居上海。

1943年1月24日在香港九龙孤独辞世,享年61岁。遗命不留尸骨,火化成灰后将骨灰和面为丸,投于南中国海。与她交往的社会名士中,不乏才子和高官,但她在婚姻一事上,早期被弃的阴影一直困扰不散,再加上她自恃清高,始终觉得身边无可匹配之人,所以宁愿独身终老。当友人问及她的婚姻,她回答说:“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于是,吕碧城虽姿容优雅,但终身未婚。

石评梅(1902 ——1928),原名汝壁,山西省平定县城关人。石评梅自幼聪颖好学,很受父母喜爱,从三、四岁开始,父亲就教她认字,每晚坚持不断,有时她没有认熟,虽是深夜,也不许去睡,直到念熟为止。1919年暑假,石评梅从太原女师毕业,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迈出这一步,是对石评梅思想和意志的考验。因为在当时社会里,一般人思想认为:“一个女孩子,中学毕业就可以了,何必费劲的深造呢!”然而她却不断求学、奋斗着。她在父亲支持下,走出山西,到北京求学。

1928年9月18日,石评梅在北京西栓马桩八号寓所开始发病,剧烈头痛,但她以为身体不舒服是常有的事,所以还是照常去附中教书,但病情日益加重。友人庐隐等送石评梅进旧刑部街日本山本医院,师大教授兼附中主任林砺儒和庐隐等均在医院守护,不久开始昏迷。23日由日本山本医院转到协和医院,诊断为脑炎。9月30日石评梅即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

她的逝去,对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她才情并茂、文华出众、极有见地。她的文学创作体悟非常,在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涉猎也相当广泛和深入。她的全面修养和综合的审美眼光激发了她们的艺术创造力,这对加强作品厚度,提高作品品位,使文化氛围达到更浓郁的效果以致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张瑛。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张爱玲成就,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3年她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被周瘦鹃发在《紫罗兰》杂志上。随后接连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代表作。此后三四年是她创作的丰收期,作品多发表于《天地》、《万象》等杂志。她23岁与胡兰成结婚,抗战胜利后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1950年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国新闻处工作,曾发表小说《赤地之恋》和《秧歌》。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1995年9月8日夜(中秋节)瞩目中国文学界的才女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公寓内去世,享年七十四岁。生前指定林式同为遗嘱执行人。9月19日,遗体在洛杉矶惠泽尔市玫瑰岗墓园火化。9月30日,骨灰由林式同、张错、高全之、张绍迁、许媛翔等人携带出海,撒于太平洋。

四、民国四大才女分别是谁 民国四大才女的简介

1、民国四大才女分别是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2、吕碧城的文学写作风格既可豪放又可婉约,早年的优越生活为她的后面成为才女埋下伏笔,却不料父亲的去世让这位国民才女的一生变的坎坷不平。

3、萧红则是四位才女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位,一生遭受别人白眼,因此文学风格也是比较接近现实而又悲剧的。

4、石评梅的文学风格更加偏向哲学和清冷悲哀的色彩,鼓励中国全民族的人类共同与黑暗的现实进行斗争,实现解放,但是自己却是红颜薄命。

5、张爱玲在那个悲凉的现实社会中,来透彻的描写悲剧的发生,其经典语录也被后世所广为传诵。

五、民国四大才女分别是谁?

 1、吕碧城出生于1883年, 1904年,成为《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她兴办女学、提倡女权、出国游学,吕碧城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新女性,也是近代杰出的女词人,代表著作有《信芳集》、《吕碧城集》、《欧美漫游录》等

 2、萧红出生于1911年, 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代表作有《呼兰河传》,《生死场》,《孤独的生活》,《小城三月》,《马伯乐》等。

3、石评梅出生于1902年,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而自取笔名石评梅。石评梅出生于山西一个清末举人家庭,自幼受“四书”、“五经”熏陶,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代表作有《偶然草》《涛语》《石评梅选集》《石评梅作品集》等

4、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瑛。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是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代表作有《流言》《张看》《传奇》《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圆》《雨》等

六、民国四大才女是哪四位

民国四大才女分别为:吕碧城、萧红、石评梅以及张爱玲四人。民国四大才女,一般是指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三四十年代之间、中国文坛上出现的一大批女作家女诗人,她们中的代表人物。学界比较一致的说法应该是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并没有大多数人熟知的冰心以及林徽因这两位杰出女性。

吕碧城:其生于1883年,父亲吕凤岐是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曾任国史馆协修、山西学政等,家有藏书三万卷。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作家。

石评梅: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

张爱玲: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