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鄙”的意思是什么?

鄙    bǐ

①边境。

如: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②卑微。

如: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

③自谦,代词

如: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中山狼传》

④浅陋、庸俗。

如: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⑤看不起、轻视。

如: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昭公十六年》

组词

1、鄙薄 bǐbó

(1) 【shallow】∶浅显微薄(多作谦辞);

鄙薄之志,无以奉酬。——唐· 元稹《会真记》

鄙薄之见

(2) 【despise】∶鄙视菲薄;

鄙薄体力劳动。

2、 鄙夫 bǐfū

(1) 【burn;vagrant;a vulgar person】∶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

鱼悬兽槛,鄙夫知之。——《晋书·董京传》

(2) 【I】∶第一人称的谦称。

3、 鄙见 bǐjiàn

【my humble opinion】 谦辞,称自己的见解粗俗浅薄。

4、鄙贱 bǐjiàn

(1) 【be mean and low】

(2) 卑贱

(3) 谦词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鄙陋 bǐlòu

(1) 【shallow】∶粗俗浅薄。

学识鄙陋

(2) 【ugly】∶丑陋

书迹鄙陋

6、 鄙弃 bǐqì

【loathe;spurn;reject with disdain】 轻视;因厌恶而嫌弃。

7、 鄙人 bǐrén

(1) 【I;me ;my humble self;your humble servant】

(2) 对自己的谦称。

(3) 边鄙的人。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北蛮夷之鄙人。——《战国策·燕策》

8、鄙视 bǐshì

【despise;disdain】 轻视,看不起。

鄙视他因为他是胆小鬼。

鄙视不诚实的政客们。

9、 鄙俗 bǐsú

【low;mean;vulgar】 庸俗;粗俗。

诗句鄙俗

10、 鄙夷 bǐyí

【despise;disdain;scorn】 轻视;鄙薄。

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安也)我楚邦。—— 宋濂《燕书》

二、鄙什么意思

见识浅薄,品行恶劣。

释义:1、(见闻)浅薄,(品质)恶劣。鄙陋、卑鄙。2、看不起,可鄙、鄙夷。3、边远的地方:边鄙。4、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见。

组词:鄙视、鄙人、可鄙、鄙夷、鄙俗、鄙薄、卑鄙、粗鄙、鄙弃。

三、鄙拼音和意思组词

以下是鄙拼音和意思组词:

鄙:bǐ。

释义: 1、(见闻)浅薄;(品质)恶劣。 2、看不起。 3、边远的地方。 4、谦辞。用于自称。

鄙组词 :

鄙视、可鄙、鄙人、鄙俗、鄙薄、粗鄙、边鄙、芜鄙、鄙陋、卑鄙无耻、鄙见、鄙俚、鄙意、鄙吝、鄙夷、鄙背、西鄙、卑鄙龌龊、鄙谬、乡鄙、烦鄙、侨鄙、廉鄙、鄙闇、鄙况、异文鄙事、鄙啬、鄙人不才、鄙倍、鄙悖、鄙斥、老鄙、蚩鄙、鄙讯、穷鄙、鄙弱、鄙促、鄙争、酇鄙、鄙诈。

鄙造句:

1、尽管他的工作遭到周围许多人的鄙视,但他仍投入了最大的热情。

2、她用鄙夷的目光扫了众人一眼。

3、他是个卑鄙小人。

4、他的脸上露出一副鄙夷不屑的表情。

5、你是我见过的最卑鄙无耻的小人。

6、让那卑鄙的畜生见鬼去吧。

7、汤姆确实是个卑鄙的懦夫。

8、他们肯定会极端鄙视他的。

9、这样威胁老太太太卑鄙了。

10、真主敬爱武士,鄙视强盗。

11、他用鄙劣的手段欺骗了我。我会向他报复的。

12、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3、豪杰之夫,屈于鄙生之议者,人诵先王言也,下畏逆顺执也。

四、古文中的鄙是什么意思

1、鄙野、鄙俗

先帝不以臣卑鄙----引自《出师表》 (出身鄙野)

2、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引自《曹刿论战》 (浅陋)

3、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引自《为学》 (边境)

扩展资料

1、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2、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

3、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

4、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

5、品质低劣,阴险狡诈:卑~。

6、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

7、吝啬:~吝。~诈(贪吝诈伪)。

参考资料鄙_百度百科

五、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鄙野、鄙俗

先帝不以臣卑鄙----引自《出师表》 (出身鄙野)。

2、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引自《曹刿论战》 (浅陋)。

3、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引自《为学》 (边境)。

“鄙薄”的近义词介绍:鄙视。

1、读音:bǐ shì。

2、表达意思:解释是轻视,看不起;对人一种很不尊重的口头用语,小看人、轻视、看不起对方。

3、出处:出自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七章四:“许贞懂得了,这是城里某些青年对农民轻视、鄙视的称呼。”

4、例句:鄙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是不健康的思想。

六、鄙的意思

鄙 bǐ

〈名〉

(1) (形声。从邑,啚( 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 同本义 [Bi,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 采邑;小邑 [city;small city]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4)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5) 边邑;边境 [border]

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7) 郊野;郊外 [outer suburbs;outskirts]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8)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词性变化

◎ 鄙 bǐ

〈形〉

(1) 小;狭 [small;narrow]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3)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mean]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5) 粗俗,庸俗;质朴 [vulgar;simple]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6)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7) 自称的谦词 [my]

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

(8) 又如: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 鄙 bǐ

〈动〉

(1) 视为浅陋 [belittle;despise]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如: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3) 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be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