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天来了》绘本故事内容有哪些?

1、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它们一边飞一边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2、小草钻出了地面,他们挺直胸,昂起头,向四面张望着:“咦?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呀?”

3、小河里,一朵浪花冲出薄薄的冰层,一跳一跳着急地嚷着:“哦?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呀?

4、桃树、梨树、杏树上一个个小花朵张开了笑脸,你问我,我问你:“听说了吗?春天已经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5、太阳公公出来了,大家一起问:“太阳公公,您早啊!请您告诉我们,春天在哪儿呀?

6、太阳公公笑了,他说:“美丽的孩子们,春天就是你们,你们就代表着春天哪!”

7、大家听了快活地欢呼起来:“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美丽地春天就是我们,我们就是美丽的春天!

二、小班绘本《找春天》教案

目标:

1.能细心观察,找寻,发现春天里美丽的景色

2.感知春天的美好,喜欢春天,能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

2.春天到了,春姑娘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给我们小朋友送礼物啦。

(播放课件出示一首歌和一些照片)

3.歌曲里面唱了些什么?

二.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美景

1.师:春姑娘变成了许多小精灵,藏在了这些图片中,请我们小朋友用你们的大眼睛找一找,把这些春天里的小精灵都找出来。

2.教师示范找一个小精灵

3.幼儿自由的寻找,老师做一些讲解。

4.小结:春天有……,真是太美了,看,有两个小朋友在春天里做游戏,真开心。他们说:"春天真是太美了,我们要拥抱美丽的春天。"你们觉得春天美吗?那让我们也来拥抱春天吧。

三.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幼儿与老师再次表演唱《春天》

三、关于春天的绘本有哪些

《花婆婆》、《彩虹色的花》、《春神跳舞的森林》、《遇见春天》

四、《春天的绘本课堂》读后感

齐帆齐微课  读读某本书专题

《春天的绘本课堂》是一本实战性的工具书,对于我个人而言,给了我更多的思路和方法,让我在推进课程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

      绘本阅读活动的“三大纪律”,即:

一定要以儿童为本

一定要简单有趣

一定要紧扣阅读

绘本阅读教学的“八项注意”,即:

不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不要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

不要只讲文字而忽略图画

不要给所有问题预设标准答案

·不要没有完整的故事讲读

·不能不读完整的信息

·不要受教学模式束缚

·不要企图通过一本书就教会学生阅读

    其中,不要只讲文字而忽略图画,就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在我自己没参加绘本讲师培训之前,我每次给自己的孩子讲绘本基本上都是照本宣读,至多是在语音语调上有些变化。

    阅读绘本必须从文字与图画的整体来入手,这点我感同深受。

    在我参加了绘本讲师培训之后,我就特意留心绘本中的图画,也学习通过读图来讲故事,而且和孩子一起读图采用互动的方式,这样的讲读方式,孩子特别喜欢。

    因此,现在我每次拿到新的绘本,就是通篇读图,读完后就有了自己的理解,然后把自己理解的内容讲给小孩子听,这样的讲故事方式也吸引到了我家的孩子。

      同样,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也用了这样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也让小朋友们学会观察图画,通过读图可以锻炼小朋友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讲读方法也有助于帮助小朋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的解读本身就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开展的。在这本书中,每个讲绘本的方法都会有两个方案,老师可以把她当教案,爸爸妈妈可以运用亲子共读的方法,而且后面的阅读活动,其实是特别适合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开展的亲子活动。在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解读方法。

      当孩子们也体会到了一本书的多角度时,可以帮助孩子们反复地读绘本,深入地读绘本,也帮助孩子发展了多角度思维。

      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不只是讲故事(以往没参加过培训就会有误区)。我们也可以反复欣赏某一张孩子特别有情感共鸣的图画,结合图文洞察人物的心理变化,了解作者及故事背后的深意。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将绘本作为一个起点,引导孩子开口说话,创编他自己的故事,发表对人物或故事的看法,引领孩子借助绘本去阅读更多的童书,养成阅读习惯。

          在这里,我将教学目标这部分进行重点阐述,绘本课件设计、绘本讲读之前,需要首先确定该绘本的教学目标,一旦教学目标明确后才能着手进行课件设计。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绘本课件的设计就会天马行空,绘本讲读更容易偏离主题。

        我们再来聊聊阅读链接,阅读链接是根据绘本内容而引申的其他绘本,这部分内容也有助于把链接的绘本和原本需要讲读的绘本联系起来,有助于家长或老师可以进行系列性的总结。有些阅读链接提到的绘本是一个系列的,那就需要我们对该系列绘本进行系统的分析,提炼这个体系课件的研发,而这些内容和技巧方面的锻炼有助于我们把系列课件作为自己独特讲读方式的训练,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形状变变变系列绘本一共包含《圆形骨碌碌》、《三角形滴溜溜》、《四边形哐当当》这三本绘本。

      首先,每本绘本讲述了不同形状的绘本,而这些形状又和我们小朋友熟悉的物品、小动物息息相关,那我在设计课件是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让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圆形,这是给这本绘本设定的教学目标,说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如何才能让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圆形呢?

   

      从绘本中我提炼了这两个图案,我就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暖场。

     

   

    由这些内容,我的导入部分就形成了:

1、用熊猫的手偶和小朋友们互动,让小朋友回答熊猫的耳朵、眼睛、嘴巴、鼻子都是圆形组成的。

2、用太阳花的手偶,引导小朋友太阳花由一圈黄色的圆、中间橘红色的圆、绿色的大圆组成。

     

    那实践活动,也就让小朋友一起来做熊猫和太阳花,于是手工延伸部分就和我的导入前后呼应了   

手工延伸:

    1、 把剪好的圆形(大胸猫的耳朵、眼睛、鼻子和嘴巴背面用双面胶贴好)让小朋友在A4纸上贴成熊猫。

  2、把剪好的太阳花(太阳花的外圈、底部绿色大圆、中间橘红色圆背面用双面胶贴好)让小朋友在A4纸上贴成太阳花。

    作为一名绘本讲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通过相关书籍的熟读,并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炼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多的是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理解,这样的讲读方式一定能收到孩子的喜欢。另一方面,在讲读过程中需要投入自己肢体语言和情感,让孩子沉浸在故事中。

齐帆齐年度写作营第13篇,字数1900,累计28120

     

五、有没有关于四季的绘本故事,比如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儿童绘本,帮忙孩子认知季节变化。

绘本故事推荐《四季转呀转》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发现,春天会花开、夏天会炎热、秋天结满果实、冬天白雪皑皑;是什么让我们的地球经历四种气候的变化?让我们在书上找到答案吧!

作者简介 金贞希曾在韩国成均馆大学专攻儿童学,现主要从事童书企划及恩子撰写工作。著有《扑通扑通去钓鱼,译作有《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吃苍蝇的老奶奶》《约瑟有件旧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