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净水器中的RO反渗透是什么意思

RO反渗透就是指反渗透膜(RO)具有浓缩、提纯和分离的功能,同时又具有无污染、易操作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回用、高纯水制取、自来水净化、海水淡化以及苦咸水淡化等领域。

但是,反渗透膜的制造技术是公认的高科技,研发难度大、技术起点高,全世界只有美、日、德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攻关、研发,但产业化水平和产品性能和国外比相距甚远。

2009年,中国蓝星与日本东丽合资成立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引进东丽公司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套自动化制膜和卷膜生产线。2011年1月,反渗透膜生产线在北京正式建成投产。

该生产线是中国目前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技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生产品种最全的反渗透膜全自动化生产线。全系列反渗透膜产品的市场投放,不仅改变了中国反渗透膜市场供应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格局,还改变了全球的市场格局。

从此,反渗透膜也有了“中国制造”,国内反渗透膜的市场价格也逐年下降,回归理性,不再为几个跨国公司高度垄断。

扩展资料:

蓝星东丽根据中国的水质状况、水处理系统的特点以及用户的需求,先后开发出了具有高脱盐、高产水量、高化学耐久性、抗污染、低压节能等性能的新一代系列反渗透膜“拓夫TM”,因为膜片呈淡红色,所以简称为“红膜”。

“红膜”系列产品推出以后,因其良好的产品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污水回用等工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蓝星东丽销售总监刘向东表示,蓝星东丽作为中国最大的反渗透膜生产企业,将为解决中国的水问题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不远的将来,中国制造的反渗透膜将走得更远、更好。

扩展资料:人民网——蓝星东丽:让RO膜有了中国制造

二、RO反渗透原理?

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溶解-扩散模型

将反渗透的活性表面皮层看作为致密无孔的膜,并假设溶质和溶剂都能溶于均质的非多孔膜表面层内,各自在浓度或压力造成的化学势推动下扩散通过膜。溶解度的差异及溶质和溶剂在膜相中扩散性的差异影响着他们通过膜的能量大小。其具体过程分为:第一步,溶质和溶剂在膜的料液侧表面外吸附和溶解;

第二步,溶质和溶剂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他们在各自化学位差的推动下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反渗透膜的活性层;第三步,溶质和溶剂在膜的透过液侧表面解吸。

溶质和溶剂透过膜的过程中,一般假设第一步、第三步进行的很快,此时透过速率取决于第二步,即溶质和溶剂在化学位差的推动下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膜。由于膜的选择性,使气体混合物或液体混合物得以分离。而物质的渗透能力,不仅取决于扩散系数,并且决定于其在膜中的溶解度。

三、RO反渗透的原理是什么?

RO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

当半透膜稀溶液侧与浓溶液侧压力相同时,稀溶液中的水透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侧使浓溶液浓度降低的现象称为渗透。此时,单位时间内从稀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侧的水分子数多于从浓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稀溶液侧的水分子数,使得浓溶液浓度降低。

当单位时间内,从两个方向透过半透膜的水分子数相等时,渗透即达到平衡。若在浓溶液侧外加一定的压力,恰好能使稀溶液侧和浓溶液侧的渗透达到平衡,这个外加的压力即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溶液系统,且与溶质浓度及温度有关,若在浓溶液侧的外加压力超过了渗透压,则会使单位时间内从浓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稀溶液侧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稀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侧的水分子数,此过程称为反渗透。

RO反渗透膜分离技术:

RO反渗透膜技术的分离过程是利用半透膜只允许水通过而截留溶解固形物的性质,以膜两侧的渗透压差为推动力,使水从浓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稀溶液侧从而实现浓溶液侧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的膜过程。因此,RO膜技术的分离过程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所用的半透膜应具有渗透性高和选择性高的特性,

二、半透膜两侧的净压差大于零。

四、RO反渗透是什么?

RO反渗透工作原理 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常指水)通过反渗透膜(一种半透膜)而分离出来,方向与渗透方向相反,可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进行分离、提纯和浓缩溶液。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反渗透膜的主要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无需化学品即可有效脱除水中盐份,系统除盐率一般为98%以上。所以反渗透是最先进的也是最节能、环保的一种脱盐方式,也已成为了主流的预脱盐工艺。 RO反渗透的发展概述: 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Reid等人最早提出反渗透海水淡化,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Loeb和Sourirajan研制出第一张可实用的反渗透膜。从此以后,反渗透膜开发有了重大突破。膜材料从初期单一的醋酸纤维素非对称膜发展到用表面聚合技术制成的交联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操作压力也扩展到高压(海水淡化)膜,中压(醋酸纤维素)膜,低压(复合)膜和超低压(复合)膜。80年代以来,又开发出多种材质的纳滤膜。 RO反渗透设备的特点: 由于其无需加热、能耗少,运行过程连续稳定,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对环境不产生污染而逐步取代传统的离子交换工艺。我公司研制的BSWRO系列反渗透装置是采用专用RO技术设计,关键部件,设备采用进口名厂名牌产品(如HYDRANAUTICS、DOW-FILMTEC等公司反渗透膜,COLDLINE、WAVECYBER等公司反渗透膜壳,GROUDFOS、LOWARA、NOCHHI等公司加压泵),不仅工艺先进,而且产品质量可靠,可扩展性强,结构合理占地小,水利用率及产品寿命取得很好的平衡,能耗低,全自动运行,操作维护简单。 RO反渗透设备的应用范围: ☆ 制药、医药行业无菌、无热源纯化水制取;☆电子、电力行业用超纯水; ☆ 生物医药用水; ☆ 化工、化妆品配料用水; ☆ 苦咸水、海水淡化; ☆ 电镀涂装行业所用溶液配给,零件清漂洗; ☆ 精密机械、特种材料,光电材料,石英制品行业用的清洗,配给,冷却水; ☆ 饮用纯净水、食品饮料用水。 统一的干闭湿开反渗透机理模型 有几个经典模型 1.Sourirajan的优先吸附毛细孔模型:弱点干态电镜下,没发现孔。湿态膜标本不是电镜的样品。 2.溶解扩散模型:不认为有孔。 3.干闭湿开模型:上个世纪80,90年代,邓宇等提出的,能够解释1和2模型的统一的现代最贴切的逆渗透机理模型。既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统一了两个最经典的反渗透机制模型,细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即 膜干时,膜空收缩致密,孔隙闭合,电镜下看不到; 膜湿时,膜材料溶胀,膜的孔隙被溶剂溶胀,孔打开。合并就是干闭湿开脱盐模型。

五、ro反渗透净水器是什么意思

RO逆渗透是一种通过国际流行的反渗透等办法,对原水进行过滤处理(物理法)后不添加任何化合物而生产出可供人类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机器(也称为终端净水设备)。

反渗透净水机一般需要五级过滤:

第一级PP棉滤芯,5μm孔径滤芯,去除水中残留的泥沙、铁锈等杂质。

第二级前置颗粒碳滤芯,多用木质、煤质、果壳等含碳物质。它有非常多的微孔和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污染物。

第三级压缩活性炭滤芯:进一步去除水中余氯、异味及固体杂质。

第四级RO反渗透膜滤芯:有效去除水中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

第五级后置活性炭,改善口感,晶莹清澈、甜美甘醇。长期饮用RO膜过滤过的水质,不含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将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保存了下来,长期饮用不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