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字中间加一点念什么????????
井字中间加一点可以组成丼,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分别为jǐng和dǎn
丼读音及释义:
1、读作jǐng时,同“井”,即井字的古字。
2、读作dǎn时,一为投物井中所发出的声音;二作姓。宋 邵思《姓解》卷一:“丼,蕃姓也”(译文:丼是少数民族的姓氏。)
字源考究:
中文丼字来源甲骨文,甲骨文即有丼字,或为今“丹”字,井中的一点,为丹砂的象征符号。又因为从“井”得字,所以也指井,金文则又通作“形、型”等字。东汉《说文解字》从小篆字形观察,以为是井的初型,其实失其本意,至于后代更是以讹传讹,不知古为“丹”字。只是读音尚且保留丹声。唐代传入日本,后来日本人引申此字,加以想象,就有了盖浇饭的含义。(实指器皿深厚,而一点恐指饭上的浇头)
日文里,丼字是来源江戸时代,说「悭贪屋(けんどんや)」是一家充满着单份的食品的店,这里使用的钵叫做「悭贪振り钵(けんどんぶりばち)」,于是就把这种钵简称为され「どんぶり钵」(比盛食物的碗更深的陶制钵)。
悭贪指吝啬,贪得无厌的意思,所以在「悭贪屋(けんどんや)」吃「どんぶり钵」,可以引申指那些为人又吝啬又充满欲望的家伙。
日文字典中同样解释说:汉字「丼」是「井」的本字,字面意思为向深井中投入物体时产生的拟音词,日文中采用「丼」作为どんぶり的中文写法更进一步表示了「大碗钵」(的深)。
二、井字中间一点念啥
丼 【拼音】:[jǐng] 【字义】:1.古同“井”。
在「井」字中间加上一点便成了「丼」,为古汉字,原意一是古“井”字,另一则为投物井中所发出的声音。日本自唐后引入汉文化,此字后在日文中便为饭盒之意。
三、井中间一个点是什么 井中间一个点是什么字
1、是丼,读作:dan(第三声)、jing(第三声)。
2、一:丼(jing,第三声),为古汉字,古同“井”。二作姓。“丼饭”的“丼”日文发音是[don](どんぶり),在普通话里的正确发音为“dan(第三声)”。
3、日语的发音为:丼(どん) ,可以指盛装饭或面的食具,又称丼钵;丼物,以碗盛装的饭上浇盖各式食材的日本庶民料理;另一则为投物井中所发出的声音。日本自唐后引入汉文化,此字后在日文中便为饭盒之意。
四、"井"字里面加一个点念什么?
井字中间加一点
1、 丼
拼音:jǐng
部首:丶,部外笔画:4,总笔画:5
五笔86&98:FJYI
仓颉:TTI
笔顺编号:11324
四角号码:550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3C
基本字义
●
丼1
[jǐngㄐㄧㄥˇ]
〔《广韵》子郢切,上静,精。〕
◎
古同“井”。
丼2
〔dǎn
ㄉㄢˇ〕
〔《集韵》都感切,上感,端。〕
◎1.象声词。东西投入井中的声响。
◎2.姓。
汉语很少见这个字了,
只有日语里也有
但是像日本料理店的菜单里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字
没这个字的日文发音是中文的[冬]的第三声
中文译作「盖饭」,
其意是指以有盖的瓷碗来盛装米饭的料理,在碗中盛入三份二的饭,再铺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