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年是指哪个年龄段?

问题一:中年人的年龄是指哪个年龄段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比较实际的划分该是,揣5到45岁至于啥子世界组织好象挺时髦,但却不实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穷苦人来说。

问题二:中国人的中年是指什么年龄 两种解释: 1 辞海解释:指四五十岁的年龄。

2 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划分44岁以下为青年,45―59为中年人。

问题三:人到中年是指哪一段年龄? 中年是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年龄段,一般是指四五十岁的年龄。依我国国情,男子以35岁-59岁作为中年阶段,女子以30岁-54岁作为中年阶段较为符合实际。

问题四:中年,老年,成年分别指的是哪个年龄段啊~? 年满18周岁算成年;60岁以上为老年.至于壮年比较模糊,通常将青壮年连在一起.即18到60都算.但一般将30到50称之为壮年.这只是约定俗成的叫法,不具有法律和政策意义.

古代有30而立,40不惑,50不谷,60花甲,70古稀,80以上耄耋之年.

问题五:中年人指多大年龄 婴儿0-3.小儿3-6.儿童6-9。少儿9-1。3少年13-15.青年15-18。壮年18-30.中年30-50.中老年50-60.老年60-75.大老年75-95.古稀年95-120.

问题六:中年指什么时间段?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

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问题七:算命中年指的是哪个年龄段 10分 亲,45一59岁为中年人。

问题八:古代中年指哪个年龄段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之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 80,90 岁 耄耋之年

100岁 颐之年...

二、中年一般指多少岁

中年一般指的是35岁到50岁 。18岁到34岁为青年 ,35岁至50岁 为中年,50岁至65岁 为壮年 ,65岁以上为老年 。

三、30到35岁属于什么年龄?

30到35岁属于青年。

世界卫生组织对青年人的标准是16-44岁的人为青年,也就是说45-60岁之间的人才称为中年人,满26周岁不满30周岁的,有种说法叫做“大龄青年”。

中国国家统计局对青年人的标准是11-34岁的人为青年,也就是要35-60岁之间的人才算中年人。

年龄通常使用的界定

0周岁为婴儿。

1周岁-6周岁为幼儿。

7周岁-12周岁为儿童(与少年期重合,也可称少年儿童或少儿)。

13周岁-17周岁为少年(也可称青少年)。

18周岁以下在联合国儿童公约中属于儿童。

20周岁-39周岁为青年。

40周岁-59周岁为中年。

60周岁以上为老年(也可称晚年、暮年)。

四、中年的年龄段是多少?

中年人年龄段的划分是45岁到59岁。

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中青年组、中年组、中老年组。

中青年组年龄段是30-39岁,而其他的青年组是指29岁以下,中年组指40-49岁,中老年组指50岁以上,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是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中年人的年龄特点有:

1、人到中年,胖了。人到中年,我们的身体大部分开始出现发胖的状态,哪怕你一天只是粗茶淡饭,一天只是三两小菜,但是,我们的身子还依然会不受控制的发胖,这是我们身体机能在下降,消耗能力在下降,消化系统在老化。

2、人到中年,淡了。人到中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样的年龄,是从容的年龄,是天高云淡的年龄,是沧海桑田的年龄,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年龄。

3、人到中年,善了。变得更加友善,变得更加理解他人,善待他人,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改变,也是一种人到中年的睿智和品性的提升。

4、人到中年,开始藏了。人群聚集的时候,你喜欢躲到人群后面,笑看大家说唱逗乐,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你开始“藏”了,这样的一种“隐藏”,其实,不是坏事,而是一种年龄特征,更是一种沉稳的表现。

五、中年是多少岁到多少岁?

中年组是在40到49岁。

在中国按照年龄划分可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为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到39岁,中年组是在40到49岁,中老年组50岁以上。

中年人的心理能力发展始终处于动态过程,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所以心理成熟的标准很难界定,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和思维,组织自己的生活,决定并调整一生的目标和道路,则不必依赖长辈的训诫和保护。目标和道路的决定绝非臆造,而是以符合社会进步和民族利益的个人抱负为前提,依条件而灵活地选择时机和决定方向。

2、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能进行逻辑思维和作出理智的判断,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绪趋于稳定,有能力延缓对刺激的反应,能在大多数场合下按照客观情境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4、处世待人的社会行为趋于干练豁达。能适应环境和把握环境。能接受批评和意见,并按正确意见调整自己的行为。

5、自我意识明确,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才能和所处社会地位,并以此为立足点,决定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6、意志坚强。对既定目标,勇往直前,遇困难、遭挫折、均不气馁、不退缩,有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容忍耐受能力。当既定目标失去实现的客观可能性时,能理智地调整目标并选择实现目标的通途。

中年人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历史背景的条件下,以中年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一代中年人,在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为了实现自己历史使命,他们不畏艰辛、任劳任怨,希望振兴中华、富国强民。

这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激励着他们奋发图强,夜以继日地劳动在各自岗位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年人的精神支柱并形成了最美好的心理状态,造就了他们的献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