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粗蛋白质
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和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是食品、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其中,真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凯氏定氮方法测定的蛋白就是粗蛋白值。
什么是粗蛋白质?蛋白质对鸡体有什么作用?
粗蛋白质是饲料中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纯蛋白质和氨化物。氨化物在植物生长旺盛时期和发酵饲料中含量较多(占含氮量的30%~60%),成熟子实含量很少(占含氮量的3%~10%)。氨化物主要包括未结合成蛋白质分子的个别氨基酸、植物体内由无机氮(硝酸盐和氨)合成蛋白质的中间产物和植物蛋白质经酶类和细菌分解后的产物。鸡体只能消化吸收纯蛋白质,而难以消化吸收由饲料中无机氮组成的氨化物。纯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有20多种,由于种类、数量和组合排列方式不同,就构成了多种性质不同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也就不尽相同。凡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较高,如肉、蛋、奶等。凡含有部分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较低,如玉米、马铃薯等。
在鸡的生命活动中,蛋白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它是形成鸡肉、鸡蛋、内脏、羽毛、血液等的主要成分,是维持鸡的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和生产的极其重要的营养素,而且蛋白质的作用不能用其他营养成分来代替。如果日粮中缺少蛋白质,雏鸡生长缓慢,成鸡产蛋减少,蛋重减轻,严重时体重下降,甚至引起死亡。相反,日粮中蛋白质过多也是不利的,它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会使鸡体发生代谢紊乱,出现中毒现象。
要知道哪种饲料含有多少粗蛋白质,首先要测定该饲料的含氮量,再换算成粗蛋白质含量。换算时,因一般饲料的粗蛋白质平均含氮量是16%,所以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等于饲料含氮量乘以6.25。根据饲料分析测定结果,各种饲料含粗蛋白质的数量,以动物性饲料最多,为40%~70%;其次是植物性饲料中的油饼类,为35%~45%;豆类子实为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