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时间叫法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23:00-00:59 01:00-02:59 03:00-04:59 05:00-06:59 07:00-08:59 09:00-10:59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11:00-12:59 13:00-14:59 15:00-16:59 17:00-18:59 19:00-20:59 21:00-22:59
在现代生活中,时间是通过“时分秒”来记录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时间记录方法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那就是十二地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每一时辰的前一小时为初,后一小时为正。比如7时叫辰初,8时叫辰正,9时叫巳初,10时叫巳正。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午时三刻”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分12秒。俗话说“女孩难得午时贵”,意思是说午时出生的女孩是最为好命的。又传说子时、寅时、辰时、酉时这四个时辰出生的人必定人中龙凤,日后必能成大事,有成为达官贵人的好命。晨曦破晓是什么时辰?破晓是指早晨刚开始发亮,朝阳或好似朝阳发出光亮,他并不是精确的时间名词而是一个时刻。一般是4、5、6点钟天刚亮的样子。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生活之美,被古人融入十二时辰点点滴滴。吃货的十二时辰,北京十二时辰,杭州十二时辰、晋江十二时辰,珠海十二时辰,大理十二时辰,高校十二时辰
日晷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中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但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中国古代的计时器:圭表、日晷、漏壶、浑天仪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没一个夜儿不梦见。”《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耽搁了时辰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这就叫:不是不报,时辰不到。”
宋朝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清朝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天干地支
干支本源于“干枝”,可以想象成茂密的大树,大树有树干——“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有树枝——“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22个汉字就组成了一套记录时间的工具。
二、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子丑寅卯全部口诀是什么?
提起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子丑寅卯全部口诀是什么?另外,还有人想问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十二时辰顺口溜,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子丑寅卯全部口诀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
1、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子丑寅卯全部口诀是什么?
2、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十二时辰时间表。
辰时:07:00-08:59,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时:09:00-10:59,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时:11:00-12:59,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这时候太阳最猛烈,阳气达到极限,将会产生,而马类动物。
未时:13:00-14:59,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羊在这段时间吃草。生辰八字犯查法。
申时:15:00-16:59,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快速背。
酉时:17:00-18:59,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时:19:00-20:59,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狗开始守门口。
亥时:21:00-22:59,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年十二时辰时间表年12时辰查询对照表一辈子旺夫的出生时辰。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
1、口诀一:
夜半者子也,鸡鸣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男孩最怕什么时辰出生。
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
十二时辰顺口溜
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12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男孩命的三个时辰。
2、口诀二:
一二丑未,三四寅申,五六卯酉,七八辰戌,九十巳亥,十一十二子午。
子、丑、寅、卯、辰、巳、是夜里11点至上午11点前的时间,例如子是指夜里11点至凌晨1点前的时间;午、未、申、酉、戌、亥是上午11点至夜里11点前的时间,例如午是上午11点至下午1点前的时间。每隔两小时为一个时辰。
年十二时辰时间表年12时辰查询对照表十二时辰顺口溜朗读。
十二时辰十二时辰记忆法。
12生肖与12时辰对照表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时辰与24小时对应表。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时(即“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慢、,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据古书载,这时候,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十二时辰吉凶口诀。
兔:清晨5-7(即“卯时”)。这时,太阳还没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惟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龙:早晨7-9时(即“辰时”)。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十二时辰怎么背。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了。时辰排天干口诀。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依据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渐渐增加,在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十二时辰气血流注歌诀。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据说羊在这时候洒尿最勤,洒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种惊疯病,因此,未时属羊。
猴:下午3-5时(即“申时”)。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猴。
鸡:下午5-7时(即“酉时”)。这时候,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归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24小时中有寓意的时间。
狗:晚上7-9时(即“戌时”)。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以上就是与子丑寅卯全部口诀是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子丑寅卯全部口诀是什么?的分享。看完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古代一天十二个时辰分别叫什么?
古代一天十二个时辰分别称呼如下:
1、夜半
23:00-01:00丨子时
释义: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此时,灯火幽暗,夜色阑珊。
2、鸡鸣
01:00-03:00丨丑时
释义:
鸡鸣,或曰荒鸡。此时,轻风拂过梦境,万籁俱寂。偶有几点寒鸦惊起,绕树三匝,飞掠皎皎明月。
3、平旦
03:00-05:00丨寅时
释义:
平旦,又称黎明、日旦。此时,天色朦胧,尚未破晓。大地漆黑幽暗,天上微微发白。
4、日出
05:00-07:00丨卯时
释义:
日出,亦称破晓、日晞。此时,太阳跃出地平线,光耀大地。古代官员上早朝。衙门口点名时,恰是卯时。故而将“点卯”称为上班报道的说法,沿用至今。
5、食时
07:00-09:00丨辰时
释义:
食时,亦称早食、宴食。这一时段,正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秦汉时期,民间一天两顿,以”朝食“为主餐。
6、隅中
09:00-11:00丨巳时
释义:
隅中,也叫做日禺。此时,临近中午,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7、日中
07:00-09:00丨午时
释义:
日中,又名日正。此时,太阳行至中天,烈日当头。上古时期,人们把这一时段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
8、日昳
13:00-15:00丨未时
释义:
日昳,又名日央、日仄等。此时,太阳偏西,以中天为界,与隅中相对。
9、晡时
15:00-17:00丨申时
释义:
晡时,或曰夕食、馎时。是古时汉人吃第二顿饭的时段。
10、日入
17:00-19:00丨酉时
释义:
日入,又叫日没、日沉。此时,太阳即将落山,夕阳西下。古人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
11、黄昏
19:00-21:00丨戌时
释义:
黄昏,亦称日暮、日夕。此时,夕阳沉没,万物朦胧,一更欲黑而未黑。
12、人定
21:00-23:00丨亥时
释义:
人定,即人静。也叫定昏、夤夜。乃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此时,二更夜已深,人们安歇入眠。
扩展资料:
养生方法:
1、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睡眠的好坏,胆“值班”情况的好坏,关系到脏腑,全身气机的生发。胆气,阳气生发的顺畅,人的胆气就壮,胆量就足,人的精神状况就好!
常见症状:头晕目眩、口苦、善叹息。
时辰宜忌:宜:睡觉。
忌:熬夜,吃夜宵。
2、丑时:1:00~3:00——肝经最旺
肝主藏血,肝主筋,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因此丑时好好睡觉,可以养血,养筋,可以使人才思敏捷,决策力强。丑时是阳气生发的重要阶段,丑时阳气的生发对全天阳气的生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见症状: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
时辰宜忌:宜:熟睡;
忌:熬夜,生闷气,久视。
3、寅时:3:00~5:00——肺经最旺
寅时深度睡眠是对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对人体气血的输布,对人体经络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寅时养生,重在确保深度睡眠!确保气血的输布,确保经络的气血动力,确保人体由静向动的过度,确保新一天工作和生活。
常见症状: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疼痛
时辰宜忌:宜:熟睡或导引吐纳,调理肺经;
忌:熬夜。
4、卯时:5:00~7:00——大肠经最旺
卯时排大便,是排大便最佳时间。身体经过一夜的代谢,将废物传至大肠,若此时不解,身体会将毒素和废物重新吸收。同时,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这时,肺气实,最容易解出。因此,养成卯时大便的习惯,是卯时养生的重要方面。
常见症状:牙齿疼痛、颈部肿大
时辰宜忌:宜:起床喝温热的白开水,排便;
忌:饮酒,睡懒觉。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正文> 【时辰古韵】一日思君十二时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 正文> > 军医详解十二时辰如何养生(一)
四、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
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
1、子时,北京时间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2、丑时,北京时间凌晨1点到凌晨3点。
3、寅(yín)时,北京时间凌晨3点到凌晨5点。
4、卯(mǎo)时,北京时间凌晨5点到早上7点。
5、辰时,北京时间早上7点到早上9点。
6、巳(sì)时,北京时间早上9点到上午11点。
7、午时,北京时间上午11点到下午1点。
8、未时,北京时间下午1点到下午3点。
9、申时,北京时间下午3点到下午5点。
10、酉(yǒu)时,北京时间下午5点到晚上7点。
11、戌(xū)时,北京时间晚上7点到晚上9点。
12、亥(hài)时,北京时间晚上9点到晚上11点。
十二时辰的由来: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五、古代十二时辰分别叫什么?
分别是;
1、【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2、【丑时】: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3、【寅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4、【卯时】: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7、【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8、【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9、【申时】: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10、【酉时】: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11、【戌时】: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2、【亥时】: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划分方法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
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
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
六、古代十二时辰怎么说?
中午:11~13点 下午:13~15点 晚上:19~21点。
更明确的划分可分为:早晨7-9点.上午9-11点.中午11-13点.下午13-15点.傍晚15-17点.黄昏17-19点.晚上19-21点.深夜21-23点.子夜23-1点。
都是以现在24小时制北京时间计时,是全国的标准时刻划分。
24时制与十二时辰:
1、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2、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3、在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制里,晚上又被划分为五更,一更为戌时(19:00-21:00)、二更为亥时(21:00-23:00)、三更为子时(23:00-01:00)、四更为丑时(01:00-03:00)、五更为寅时(03:00-05:00)。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