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妃子封号 和妃子等级

古代妃子的等级和封号情况如下:

【皇太后等级】

正一品:母逸皇太后

从一品:圣母皇太后

正二品:护国皇太后

从二品:御尊皇太后

正三品:贵皇太后

从三品:御皇太后

正四品:尊皇太后

从四品:皇太后

正五品:贵太后

从五品:御太后

正六品:尊太后

【嫔妃等级】

正超品:皇后(1位)

正一品:皇贵妃(2位)

从一品:贵妃

庶一品:妃[德妃、端妃、令妃、宸妃、敬妃、瑾妃、宜妃、姝妃、珍妃、柔妃](各1)

正二品:夫人

从二品:贵嫔

庶二品:嫔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

从三品:修仪、修容、修媛

庶三品:充仪、充容、充媛

正四品:淑仪、淑容、淑媛

从四品:贵仪、贵容、贵媛

庶四品:月仪、月媛、月容、月华

正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婉华

从五品:德仪、德媛、德容、德华

庶五品:丽仪、顺仪、佩仪、芳仪

正六品:贵姬

从六品:姬

庶六品:容华

正七品:婕妤

从七品:贵人

庶七品:常在

正八品:美人、佳人、良人

从八品:顺人、才人、淑人

庶八品:小仪、小媛、小娣

正九品:承徽、承荣

从九品:宝林

庶九品:采女

正十品:选侍

从十品:答应

庶十品:秀女

【长公主等级】

正一品:御尊兴/监/辅/定国皇长公主

从一品:御皇固伦长公主

正二品:固伦长公主

从二品:和硕长公主

正三品:和孝长公主

从三品:和宁长公主

拓展资料:

妃嫔,是一种用来代指所有皇帝之妾的总括之称,妃嫔等级是用来区分她们之间的地位和级别的不只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只要有过后宫制度的国家之君主,他们所有的妾都可以广泛的被称做嫔御,这样的代称之词比较常使用在东方国家。

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

二、唐朝后宫群等级

大唐后宫等级

注:唐朝选秀时是没有秀女一说的,称这秀女叫:家人子

皇后

皇贵妃

正一品: 贵妃 德妃、贤妃、淑妃 (各一人)

从一品:华妃、容妃、惠妃、丽妃、(各一人)

正二品:昭仪,昭容,昭嫒(各一人)

从二品:修仪,修容,修嫒,充仪,充容,充嫒(各一人)

正三品:婕妤 (九人)

从三品:容华 (九人)

正四品:美人 (九人)

从四品:贵人 (九人)

正五品:才人 (九人)

从五品:淑人 (九人)

——————————————————

正六品:宝林 (二十七人)

从六品:宛才 (二十七人)

正七品:嫔 (二十七人)

从七品:训仪 (二十七人)

正八品:彩女 (二十七人)

从八品:常在

正九品:答应

从九品:御女

正十品:待选**娘子

从十品:更衣

正十一品:家人子(小主)

女官等级

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宫局,掌管 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掌管 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掌管 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掌管 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掌管 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掌管 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六尚之中司乐、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

各司下又分设典及掌,以贰其职。

大尚宫一人,正五品

六尚六人, 从五品。

司二十八人,从六品。

典二十八人,从七品。

掌二十八人,从九品。

宫女不计数目,无品级,进群则是宫女!(六局官员称为姑姑)

皇亲国戚称位

公主等级

正一品:孝定国公主 孝安国公主(此二职位公主暂不批准,请勿申请!)

长公主、带称谓公主

从一品:郡主

正一品;姊妹为长公主,女为公主,皆视一品;

皇太子女为郡主,从一品;

亲王女为县主,从二品。

凡王、公十五以上,预朝集,宗亲女妇、诸王长女月二参。

内命妇,一品母为正四品郡君,

二品母为从四品郡君,

三品、四品母为正五品县君。

亲王等级

皇太子

正一品:封“国”字亲王 圣安国亲王圣定国亲王 圣泽国亲王 圣乐国亲王

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皇兄弟、皇子,皆封国 为亲王;

从一品:嗣王、郡王、郡公、国公

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皇太子子,为郡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

以恩进者封郡王;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袭郡王、嗣王者,封国公。

正二品:圣亲王

从二品:贵亲王

正三品:安亲王

从三品:定亲王

正四品:乐亲王

从四品:贺亲王

正五品:加封号亲王

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王妃、皇子妃等级

正一品:圣安国亲王 圣定国亲王 圣泽国亲王 圣乐国亲王妃/ 皇太子妃/皇子妃

从一品:嗣王、郡王王妃 郡公、国公夫人

正二品:圣王妃

从二品:贵王妃

正三品:安王妃

从三品:定王妃

正四品:乐王妃

从四品:贺王妃

正五品:加封号王 王妃

从五品:侧妃、偏妃

正六品:昭仪、昭训

从六品:才林、淑人

正七品:娘子、更衣

从七品:小妾

唐代文武官一品及国公之母、妻均封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之母、妻则封为“郡夫人”。国夫人又加国名以区分,如魏国夫人、虢国夫人、荣国夫人等。凡外命妇有六;王、嗣王、郡王之母、妻为妃,文武官一品、国公之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君,勋官四品有封者母、妻为乡君。凡外命妇朝参,视夫、子之品。诸蕃三品以上母、妻授封以制。流外技术官,不封母、妻。

外命妇等级

正一品:虢国夫人、韩国夫人、魏国夫人、荣国夫人

从一品:**国夫人

正二品:**郡夫人

从二品:**郡夫人

正三品:**郡夫人

正四品:**郡君

从四品:**郡君

正五品:**县君

从五品:**县君

正四品:**乡君

三、在唐朝的时候,后宫妃嫔等级怎么算的?

唐朝后宫的嫔妃名称和等级在唐玄宗前后有所不同。

在唐玄宗前期:

后宫中有皇后一名,皇后在利益上与皇帝平等,在一些重大节日要和皇帝一起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负责管理后宫,皇帝的所有嫔御、后宫的宫女都是她的臣属,在后宫中具有超然的地位。

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居正一品,在理论上她们是同级,但实际上可能在地位上还是有所出入,贵妃可能地位更高,贤妃可能会稍低于其他三位。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名,她们都是正二品,同样在理论上同级,但实际可能有所区别。

十八世妇:婕妤九人,居正三品;美人四人,居正四品;才人五人,居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居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居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居正八品。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人数并不会达到这么多人。

但是在《新唐书》的记载中里没有世妇和御妻的说法,这里只是在名义上对应了一下《周礼》的制度,而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加以区分。

其余六尚诸司,分典乘舆服御。

唐玄宗之后后妃的制度就有了一些改变:

夫人:惠妃、丽妃、华妃,同样是正一品,理论上各一人。后来又增加了贵妃。

嫔: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正二品,理论上各一人)

世妇:美人四人(正三品)

御妻:才人七人(正四品)

其他的参照之前的称号。

四、唐朝后宫分为几等?

每个朝代后宫的等级制度都是非常的严格的,每一个位分的权利差距是非常之大的。而唐朝也是如此,在唐朝,除了皇后以外,分为四等,一等的是四个妃子贵妃,淑妃,贤妃,德妃,二等的是嫔,具体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三等的则是美人,婕妤,才人,四等为宝林、御女、采女。后宫等级森严,和家世背景也是离不开的。

所站的位置不同,地位权利也会有所不同,但这主要还是依靠皇上来定的,皇上说你不是那么你什么也就不是,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也可以运用到古代的嫔妃制度上,比如四位妃子遇见了皇后是要行礼,其他人见了妃子又要行礼,一级一级的等级森严,不可越界。

传说后宫佳丽三千,所指的也是除了正妻皇后外的所以妾室,就是皇上的妃子,虽然统称为妃子,但实际妃子只有四个,贵淑贤德四妃,古代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后宫也不例外,出去四个妃子,其他的妃嫔,也会有正式的册封,册封后会拥有不同的位分和称号,所谓天下都是皇上的,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也不是说说的。

唐朝嫔妃的来源是选秀,但参加选秀的大多都是名门望族,百官子女,都是地位高贵,气质优雅的才女,家世背景都是非常雄厚有力量的,都是从小当做帝王妃子培养的其中的用心也不用说了。后宫的地位不同,见到皇上的几率也是不同的,所以,如果你见不到皇上即是在漂亮有什么用呢?在后宫有些妃子一年甚至一辈子都见不到皇上也是正常的。

五、唐朝嫔妃等级排位表,要最详细的。

根据唐制:皇后是皇帝的唯一合法的“正妻”。她母仪天下,是后宫“三千佳丽”的“第一名”。(李世民的头号老婆——长孙氏,就被封为文德皇后。)

皇后以下,才轮到形形色色的“小老婆”。按照品级,依次是:贵妃一名;淑妃一名;德妃一名;贤妃一名——这个档次归为“正一品”,称为“夫人”。(著名的杨玉环,民间称为“杨贵妃”——这并不是虚指,而是仅次于皇后的显位。)

夫人以下,依次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这个档次归为“正二品”,称为“九嫔”。(16岁的上官婉儿,最先倒在唐中宗李显怀里,她的名号便是“昭容”。属于地位略高的小老婆。)

九嫔以下,才轮到:婕妤九名——正三品;美人九名——正四品;才人九名——正五品。这27位,统称作“代世妇”。(鼎鼎大名的武则天,初入宫门,伺候李世民,她的名分是“才人”。显然,地位较为卑贱。后来搭上唐高宗这条大船,立刻荣升为“昭仪”。直到后宫争宠,武则天占了上风,永徽六年,被册立为皇后。)

接下来还有:宝林27名——正六品;御女27名——正七品;采女27名——正八品。总共81位。这个级别称为“代御妻”。(这是一个入门级别,大概偶被皇帝宠幸一次,有可能;至于专房擅宠,完全是白日做梦。皇帝跟前围着一大群花枝招展的美人,他早挑花眼了。甚至,把这些可怜的小女孩儿忘得一干二净了。)

以上都是记录在案、祖制认可的老婆。对于身体健壮、荷尔蒙旺盛的皇帝来说,如此庞大的美女队伍并不能满足他们膨胀无度的性欲,皇帝喜欢谁,总有不计其数的办法,比如,废除封号、打入冷宫等等手段,足以重新洗牌,形成“美人流水”、无休无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