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3年来首次消费负增长、收入少增储蓄多增万亿,真买不动了吗?
#消费#
2020年以来有两点与我们的期望有非常大的距离:一直希望疫情应该走的没有走,而不断期望的报复性消费应该来的却没有来!
首先,2020年三组数据看我国经济,率先超出疫情影响的数据让人振奋并值得自豪,但世界性的影响远远没有散去并仍然持续
回顾2020年也许要说的太多,但应对疫情我们是认真的,经济的恢复和韧性增长是实在的,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是明确的,说数据我们是有依据的
第一组数据是我国的经济率先走出了疫情的影响,并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2020年我国GDP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全年经济同比增长2.3%,从第一至第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3.2%、4.9%和6.5%,经济显现出持续恢复势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上年水平。
第二组数据是 社会 消费虽然支撑了我国的经济稳定恢复,但仍然出现了43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从而对我国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2020年我国的保民生、促发展的前提下,确保了 社会 商品零售的持续恢复,全年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4.3%,仍然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并成为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但是仍然要看到,我们一直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来,而且出现了43年来的首次负增长,2020年全年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119亿元,比上年下降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62亿元,下降3.2%。说明疫情对消费的整体冲击仍然有巨大的影响。
其次,我国居民消费的恢复慢于预期、消费出现负增长,是否是预示着我国居民买不动了、买不起了呢?
2020年我国居民虽然收入恢复但确实出现增长缓慢的现象,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出现明显的下降,这是导致 社会 商品零售增长减缓和下降的原因。
数据告诉我们,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实际下降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实际下降0.1%。
面对疫情的影响,消费下降和储蓄增加虽然看起来并不相关,实际上却是一个跷跷板的两端,在面对疫情影响而导致的收入下降时,减少消费和增加储蓄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根据央行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疫情开始的2020年第一季度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的比例占53%,比上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比例占22%同时下降6个百分点。到2020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51.4%,倾向于消费的居民占比23.3%上升了1.3个百分点。据某金融机构测算,上半年居民储蓄率比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超出10个到12个百分点。
很多人因此会得出结论,我国的居民真的是买不起、买不动了。难道这是真的吗?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而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疫情的影响仍在并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消费。
实际上由于疫情影响的持续,我国的消费在理性和压抑中难以得到释放,但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消费现象,因为生活在继续而消费就必须继续:
根据相关报道,春节假期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火旺人气爆棚,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销售超过7个亿,2月11日至17日海南离岛免税店7天接待购物人数超过20万人次,销售额超15亿元,比正常的2019年春节假期的销售额实现了翻番。
从受疫情的影响最大的 旅游 情况看,虽然各地喜乐不均,但都表现出恢复性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仍然是以本地 旅游 为主,这与以前的情形有非常大的不同,同时既影响 旅游 业相关的收入,也影响 旅游 业的销售。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本地游、周边游、近郊游取代了往年的异地长线游,接待 旅游 总人数663.2万人次,同比增长3.5倍; 旅游 总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2.9倍。春节本地游需求旺盛,预定量同比增长660%。 旅游 由景点游转变为本地 美食 游,年夜饭、下午茶和自助餐的预订大幅增长。
四川省文化和 旅游 厅发布的 旅游 数据显示,春节7天期间四川接待游客4365.87万人次,实现 旅游 收入285.53亿元,分别只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2.9%和49.2%。可见,四川 旅游 依赖于外地游客的情况导致本地 旅游 受到较大的影响。
山西则推出以“欢乐中国年·地道山西味”为主题的“春节”假日 旅游 系列活动,共接待国内游客1907.47万人次,实现 旅游 综合收入112.14亿元人民币。其中56.26%的游客来自省内,43.74%的游客来自省外。山西省 旅游 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春节假日专项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近90%的被访者不同程度地受到疫情影响改变出游行为,仅有10%的被访者表示没有受到影响。有21.96%的被访者受疫情影响临时取消了出游计划。
广东全省春节假期期间共接待游客3964.3万人次, 旅游 总收入204.8亿元,其中接待过夜游客953.4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010.9万人次;省内游客(含市内游客)占比达到93.3%。
广西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229.90万人次,同比增长434.9%,与正常年份的2019年相比恢复到了91.2%;实现 旅游 消费140.87亿元,同比增长453.1%,比2019年恢复到94.6%。其中区内游客成为假日文化 旅游 主力市场,占国内游客比例超过70%;本地亲子游、短途自驾游、周边休闲游成为本地人的首要选择。
由于就地过年、 旅游 消费受到抑制,网购年货备受青睐,线下消费持续火热,定制化、智能化、品质化成为的消费新趋势,并预示着较强的市场潜力。商务部17日发布数据,2月11日至17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
实际上,虽然我国的经济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疫情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居民收入增长减少的阴影仍然存在、居民储蓄增加防范风险的意识仍然很强,但事实上我国居民消费的热情一直处于压抑和抑制状态,只有当疫情完全过去、经济完全恢复以后,报复性的消费才能真正到来。(麒鉴)
二、2020至2022年广东省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影响危机大体现在哪
1、广东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数量骤减,为421.86万人次,同比下降百分之88.8。
2、广东省国内旅游收入下降至4524.85亿元,同比下降百分之67。
3、广东省旅游景区行业受疫情影响以5A级景区自然类景区为主。
4、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既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圆满完成的有力推手。
三、广东的旅游业水平怎么样?
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城乡居民比较富裕,出游能力很强。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我国入境、出境旅游的门户,以致广东在全国旅游业中具有特殊地位,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星级酒店数等统计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多项指标占全国总量的20%以上,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详见表8-1)。
表8-1 广东省旅游业发展概况一览表
广东旅游配套条件好,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配套服务。以生猛海鲜、原汁原味为特色的粤菜,获得“食在广州”的美誉。广州花园酒店等一大批高档酒店为旅游者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新白云机场、京广铁路、京九铁路、武广高铁及蛛网式的高速公路为旅游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以人造景观、温泉度假为突出特色的A级景区让游客流连忘返;北京路步行街、天河城广场等商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令各方旅游者竞相选购;豪华影剧院、夜总会内的粤剧、粤曲等娱乐节目更为旅游业增添了色彩
到2020年,广东将建设成为辐射华南、服务全国、影响亚太、面向世界的具有较高国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将把珠三角、粤北、粤东和粤西,培育成各具特色、互相呼应的四大旅游区。其中,珠三角将被打造成亚太旅游胜地,与国际旅游业全面接轨,强化粤港澳旅游协作,重点发展商务游、会展游、美食游、高尔夫游、主题公园游、古城新韵游等六大旅游精品;粤北将建成广东山水大观园,以韶关、清远为中心,以“青山、温泉、风情、佛韵”为主题,重点发展以丹霞山、民族风情、温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民风游”及民俗文化旅游;粤东将突出“两圈一带”,即潮汕文化圈、客家文化圈与山海旅游带,突出文化旅游优势,增强客家、潮汕文化的旅游吸引力;粤西将开发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是海滨和温泉旅游,并加强与海南、越南和广西的联合。
四、2021年 广东 旅游 人均消费
旅游人均消费约为899.28元。
2021年全年人均旅游消费约为899.28元,同比增长16.17%,较2020年同期增加125.14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33%。
五、广东2020年12月接待旅游人数
57273500千人次。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省公接待旅游人数23059.46万人次,12接待人数为57273500千人次。广东,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