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泾阳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

泾阳崇文塔景区

崇文塔,位于陕西咸阳市泾阳县城东南10公里的崇文塔景区内,巍然矗立于泾河北岸,建于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泾阳人尚书李世达倡导主持,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所建,是中国最高砖塔。

郑国渠国家水利风景区

郑国渠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咸阳城北40公里处泾阳县王桥镇泾水出山口附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都江堰、灵渠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的战国秦修郑国渠遗址就坐落在此。景区依托泾水资源,承传郑国遗风,在充分利用文化底蕴,资源优势、自然景观的情况下,在水资源开发、保护、生态治理、封山育林,遗址保护上积极工作。

泾阳龙泉公社

龙泉公社位于泾阳县安吴镇,总土地面积26350亩,龙泉公社占地15000亩,现已建成生态林8000余亩,经济林6000余亩。近年来,该村依托生态资源、关中人文民俗文化、公社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先后建成文化展示区、温泉养生区、生态家园区、休闲娱乐区、时令杂果采摘区、原生态养殖区、生态花卉展示区七大开发板块,成为当地村民就业创业。

泾河新城茯茶镇

茯茶镇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茶马大道与高泾中路交汇处,占地约2200亩,建成后核心区1平方公里,辐射区3平方公里;规划有茯茶生产、文化旅游、商业贸易、观光农业4个板块。突出泾阳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完善茯茶文化体验帮助了文化旅游及茯茶产业联动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增收,成为区域新型城镇化范例和建设优美小镇的项目。

二、谁帮我介绍一下泾阳县?大神们帮帮忙

【泾河】 泾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产,全长455.1公里,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有两个源头,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弯镇。西源流至甘肃平凉市八里桥汇合,东流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流经彬县、永寿、淳化,在泾阳县张家山界入关中平原,于高陵陈家滩与渭河汇合。 泾河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包括宁夏东南部、甘肃陇东,陕西关中西北部33个县市,总人口570万,有耕地2025万亩。流域内地貌有山区、丘陵、高源、平原四种类型。山区占4.31%、以六盘山、关山为代表;高原沟壑纵横、沟壑面积占50%以上。泾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雨量和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左右。 泾河主要支流有马莲河、蒲河、黑河、泔河等,干流平均比降2.47%。宁夏,甘肃两省区支流集中区,干流深切黄土高原和丘陵100-150米,干流自甘肃平凉至陕西彬县早饭头,河谷条1-3公里,跌水少,多沙滩;以早饭头到泾阳县张家山,为100公里的急流峡谷段,穿越沙岩和石灰岩的土石山原区,谷深山陡,水流湍急,多有险滩,为八百里秦川冲积平原区,地势地坦,水流平稳,比降仅1%,土壤肥沃,宜于灌溉。 泾河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居全国江河支流之冠,是渭河和黄河主要洪水,泥沙来源之一。泾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4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分配不均匀。据张家山站观测,一般是夏丰(占年径流量42.75%),秋平(占31.6%),冬少(占10.1%),洪水和枯水相差悬殊。该站1933年8月5日,最大洪水流量为9200立方米/秒(洪水总量达14.6亿立方米,酿成陕县特大洪水);1977年4月15日最小流量只有1.94立方米/秒。洪枯相差4742倍。泾河流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平均输沙总量3.09吨。最大含沙量1430公斤/立方米,年均含沙量141公斤/立方米,为黄河的3倍多,年均输沙模数为7150吨/平方公里。 泾河流域土地平坦,农业发达,矿藏丰富,经济开发潜力很大。耕地占全流域面积近1/3,是西北地区著名的产粮区。甘肃的董志原素有“陇东粮仓”之称。陕西泾河两岸黄土讥源各县及泾惠渠灌区是陕西主要商品粮油基地。全流域生产小麦、玉米。这里又是著名的水果、药材、烤烟之乡、水梨、红枣、苹果、柿子、沙辣等都有大宗出产。猪鬃、羊毛、肉蛋、兔肉等产量也很可观。这里也是著名的秦川牛,关中驴的集中产区。流域内还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母页岩、建筑材料等矿产,仅彬县的煤储藏量就达100亿吨之多。石油量也不少,有被命名长(武)庆(阳)的油田。流域内的采煤、石油、水泥、烟草、机械、电力、皮毛、面粉、食品工业初具规模,乡镇企业突飞猛进。公路干线四通八达,促进了物资交流。 泾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毛主席的“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早已脍炙人口《关山月》、《陇头吟》诗词多得不胜枚举。高源景色如画,如清代谭嗣同《邠州》诗(今称彬县): 棠梨树下鸟呼风, 桃李溪边白复红。 一百里间春似海, 孤城掩映万花中。 对这里的美丽景色作了生动的描绘。 泾河流域的文物古迹之多久已驰名中外,1973年在甘肃合水县西北8公里处莲河西岸发现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距今约有250万年。华池县城西南45公里赵家岔旧石器遗址,是世界公认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平凉市西崆峒山道院建筑、泾川县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东方洞)。庆阳县西峰镇南的北石窟寺等都是甘肃有名的古刹名寺。陕西长武县的唐代昭仁寺,大殿建筑别具一格,寺内有唐初大书法家虞世南的书刻石碑。彬县城西的大佛寺,是唐贞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为其母庆寿所造。大佛高达24米。水口乡有秦天苻坚的墓葬。此外,还有周部落姜嫄墓、公刘墓。礼泉县唐太宗的照陵更是中外驰名,“昭陵六骏”石刻是举世皆知的瑰宝。在昭陵周围尚有魏征、李靖、房玄龄、尉迟敬德等157座名臣武将,妃子公主的陪葬墓。泾阳县有郑固渠遗址、明代崇文塔和惠梁寺等名胜。西兰公路大体上是汉唐以来丝绸之路的关中北线的途径。所以泾河流域是陕西甘肃两省主要旅游胜地和热点之一。 泾河流域的历史贡献,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发迹和郑国渠的兴建。周王朝发迹于豳(今陕西彬县),从公刘至周太王(古公亶文)十余代在豳居住,开发农业后来受到戎狄的侵略,周太王由豳迁岐,才由泾河流域迁徙到渭河流域,定居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扶风县一带)传至文王,武王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终于建立了西周王朝。周先祖居豳,其文治武功对伐纣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诗经·豳风·七月》对农事活动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说明当时西周农业在全国曾起先导作用。历史把“重稼穑、殖五谷”称为豳风遗训。至今北京先农坛还保留着古建筑“诵豳堂”,颐和园内还有座“豳风桥”,可见泾河农业对我国农业影响之深远。 到了秦代,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开始兴建郑国渠,用十年时间建成、渠道选在仲山(张家山)西麓谷口(今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引泾水入渠,沿途接纳冶峪河、清水河、浊峪河、漆水、沮水等,东通洛河。渠成后“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史记·河渠书》),为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而后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王朝,提供了给养保证。郑国渠连同灵渠、都江堰,前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后来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民国的泾惠渠都是因袭郑国渠的遗迹修建的。 泾河地处黄土高原。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破坏和农业上的滥垦,使泾河流域的森林遭到破坏,沃野千里的黄土高原被切割支离破碎,形成千沟万壑。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泾河浊流滚滚,使农业遭受摧残。唐代诗人杜甫曾有“秦山忍破碎,泾渭不可求”的感慨。泾河流域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形成十年九旱。民国十八年(1929大旱)关中陇东饿殍载道。当时仅陕西省即饿死250万人,逃亡40万人,泾河流域也是田园鱼裂,十室九空。 全国解放后,泾河经过30多年的治理,开发、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家支援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利水电建设,兴建了1000多亩的水平埝地和水平梯田,把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不少原面实现了方田林网化,并涌现出甘肃正宁县、陕西长武县、淳化县等一批以县为单位的水土保持先进典型。淳化县全县造林30多万亩,绿化了70%以上的荒山,建成了8万亩经济林,成为全国先进林业县,先后有16个国家和地区来这里参观考察。水利建设也在逢勃发展,在泾河千支流上先后兴建了绎山、枣曲、朝阳、巴家咀等水库。井、站更是星罗棋布,使部分高原得到灌溉,并且初步解决了人畜用水的困难。泾患渠建改建了渠首大坝,引水流量由16立方米/秒扩大到50立方米/秒,并且实现了井渠双保险,灌区面积由63万亩扩大到132万亩,成为亩产上千斤的高产灌区。 泾河流域解放以来改善了交通。先后在泾阳在渡、礼泉北屯、彬县火石咀及甘肃的泾川、平凉等地建造了泾河大桥、在西峰建成机场,大大方便了交通。近几年工业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同时对流域内名胜古迹进行了良好的保护和修葺。陕西先后维修了旬邑塔、彬县塔、永寿塔和彬县大佛寺、水帘洞。在礼泉县建了昭陵博物馆,成为陕西第二个“碑林”,是西安地区旅游的新热点,旅游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甘肃平凉泾川县穷吗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不穷,泾川县进年来旅游业发展的相当不错,基础建设也不差,有温泉,并且西王母宫离的也近。

四、陕西泾阳县未来有什么好的发展前景呢?

提起陕西都应该不会陌生,最近这些年经济总量很出色,排名处于前沿的位置。如今境内发展最好的就是西安,毕竟它是一座古都城市,还是秦汉文化发源的地方,素来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自从西安的经济总量提升之后,周边的城市和县城都在慢慢凸显出来。今天要说的是陕西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县城,未来有望撤县立市,紧紧挨着西安。

它就是泾阳县,属于咸阳的管辖范围之中,跟西安之间相隔不是很远,大概只有54公里,就在西安西北的方向,乘车前往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同时它跟咸阳之间的距离也很近,大概就只有37公里,由于受到了西安和咸阳的辐射之后,如今它的经济实力正在不断提升,未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泾阳县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气息,相隔至今大概有2200多年的时间,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它的身影。同时它的交通网络也很出色,周边就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跟机场之间只有26.8公里的距离,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还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在这里穿过,内部也有很多的河流分布,更好促进了和其它城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除此之外泾阳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在境内可以观赏到众多的美景,比如汉阳陵和张家山风景区等都是理想的去处,每年都会带来很多的游客量。加上便利的交通,使得更多的人都愿意过去留下足迹。总体来说泾阳县各个方面的优势都很明显,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下去,未来想要撤县立市的希望性很大。对于陕西最有发展潜力的县城,人文资源丰厚,未来有望撤县立市,不知你看完后有什么想法呢?

五、泾川旅游景点有哪些

王母宫

王母宫景区位于丝绸古道重镇——甘肃省泾川县城以西一华里处。景区山势主体远呈昆仑,左依泾水,右绕汭河,怀抱瑶池,西望六盘,东揽秦川,是中国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和国内现存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所在地,被广大信众誉为“天下王母第一宫”。

1999年,被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授予“国家民俗文化重点景区”;2002年,在中华世纪坛取土仪式上被定名为“中华西王母祖祠”;2008年,泾川西王母信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6月,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联合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

大云寺

泾川境内佛教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佛教遗存丰富。1964年,城关公社水泉寺村群众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了唐塔地宫,五重套函盛装的十四粒佛祖舍利惊现于世,被评为“196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之后被送往甘肃省博物馆保存。

2015年8月28日,出土于1964年的十四粒佛祖真身舍利中的四粒,迎请回泾川大云寺供奉。

3

城关镇凤凰村

城关镇凤凰村紧盯整村脱贫、全面小康这一目标,大力培育富民产业,多方改善基础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着力打造生态与产业互促共进、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脱贫与小康一体推进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4

泾明乡白村

泾明乡白家村位于泾川县东部,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154户645人,耕地面积1980亩。1974年,该村牛角沟出土距今约5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命名为 “泾川人”,牛角沟遗址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家村现为甘肃省“千村美丽”示范村、泾川县乡村旅游示范村。

5

汭丰镇郑家沟

汭丰镇郑家沟村立足资源禀赋,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山水资源,着力构建特色旅游带动、现代农业支撑、品牌电商扶持、多元素融合配套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新格局。

6

王村镇完颜村

王村镇完颜村是全国关内现存最大的完颜后裔聚居区、国内完颜姓氏聚集的最后一个部落所在地,也是金朝末代皇帝完颜承麟的墓葬地。村内现存完颜承麟墓、芮王墓、完颜宗祠、完颜古井、皇甫圣母庙及明代韩王墓等文化遗址10余处。央视四套、七套《远方的家》、《乡土》栏目组相继对完颜村进行过报道。2017年,完颜村被列为县列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7

党原镇高崖村

党原镇高崖村以美丽乡建设为统揽,按照“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富民产业发展、村风民风和谐”的建设要求,深度融合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等元素,着力在规模扩张、绿化美化、内涵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8

党原镇城刘村

党原镇城刘村依托独特的地域人文特色,按照“留住乡情,记住乡音”的思路,深度融合了生态、历史、民俗、红色、旅游等理念,还原建成了党张地下党支部遗址、陇东民俗地坑庄基、当原古城遗址等,依靠四个战略全力打造城刘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