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桃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松桃县属于贵州省铜仁市

松桃苗族自治县(简称松桃),贵州省铜仁市辖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县之一。松桃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的花垣、凤凰相连接,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素有“黔东门户”之称。古有“地接川楚,位遏三湘”之名。

全县辖5个街道、17个镇、6个乡,其中建成区面积24余平方千米以上。是铜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县。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0年3月3日,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

松桃特色美食

松桃卤鸭:松桃卤鸭被誉称为“南方烤鸭”。在制作卤鸭时,讲究选、泡、配、看四法。选,即选鸭,鸭宜老,无病无残,个头一般,匀称。

苗乡社饭:社饭的原料,主要是粘米、糯米(比例视米质而定)、蒿菜、野葱、蒜苗、腊肉。其制作过程:粘米在锅里稍稍煮后(不等米开花)滤干,糯米浸泡四-六小时后滤干,蒿菜洗净切碎,适当挤出苦水后焙至稍干,野葱蒜苗洗净切碎;腊肉煮熟后切成颗粒,再将以上原料放油盐一起和匀,然后制熟。

松桃锅巴粉:传统的锅巴粉,用料是二比一的油粘米和绿豆。绿豆褪皮,浸泡三五小时,再与米同泡10小时左右,然后磨成浓浆。铁制平底锅文火烧热后,抹上熟菜油,用木瓢或铁勺舀了浆汁,使之均匀地摊平在锅底,然后用木质锅盖盖上,少顷即可揭取食用。

蒿菜粑:通常又叫粉粑,清明粑、绵菜粑,是祭祀祖宗的一种常备佳品。清明时节,家家都要做上几碗米的粑粑,既供先人歆分享又可为今人品尝。蒿菜粑韧绵糯滑,有一股浓郁的野蒿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松桃苗族自治县

二、贵州松桃有什么特产

松桃十八箭红米 松桃绿茶 松桃卤鸭 松桃蒿菜粑 松桃烂糊桥米豆腐 松桃桐油 松桃金果牌花生脆片糖

三、松桃苗族自治县的特色美食

松桃卤鸭被誉称为“南方烤鸭”。在制作卤鸭时,讲究选、泡、配、看四法。选,即选鸭,鸭宜老,无病无残,个头一般,匀称。泡,即将鸭宰杀去毛打理干净后,须用生水浸泡,泡出血水,除去腥味;配,即配料,松桃卤鸭的药料相当复杂,一般常用山茶、白冠、草果、桂皮、丁香、八角、大茴、花椒、生姜等30多味,具体配制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对各类药作适当增减;看,即看药料火候、看节令温湿、看卤锅大小、看药水比例等等。

社饭的原料,主要是粘米、糯米(比例视米质而定)、蒿菜、野葱、蒜苗、腊肉。其制作过程:粘米在锅里稍稍煮后(不等米开花)滤干,糯米浸泡四-六小时后滤干,蒿菜洗净切碎,适当挤出苦水后焙至稍干,野葱蒜苗洗净切碎;腊肉煮熟后切成颗粒,再将以上原料放油盐一起和匀,然后制熟。

传统的锅巴粉,用料是二比一的油粘米和绿豆。绿豆褪皮,浸泡三五小时,再与米同泡10小时左右,然后磨成浓浆。铁制平底锅文火烧热后,抹上熟菜油,用木瓢或铁勺舀了浆汁,使之均匀地摊平在锅底,然后用木质锅盖盖上,少顷即可揭取食用。

通常又叫粉粑,清明粑、绵菜粑,是祭祀祖宗的一种常备佳品。清明时节,家家都要做上几碗米的粑粑,既供先人歆享,又可为今人品尝。蒿菜粑韧绵糯滑,有一股浓郁的野蒿香。

四、贵州松桃小吃什么最出名?

苗族酸鱼 苗族菜肴喜酸食,且腌酸的不仅限于蔬菜,水中肥鱼,也腌酸存之,自食或用以飨客。

松桃地区苗族群众历来有稻田养鱼的习惯,秋收时,养鱼多的人家,可收鲜鱼数百斤。家里一时食用不完,加之以往又无向市场出售的条件和习惯,于是就将鱼剖开,去掉内杂,放上适当的食盐后风晾,待水分稍微挥发后,再裹拌以玉米面(或米面)和香料,装入陶瓷罐中密封。一两月后,鱼味微酸,即可食用。鱼变酸后,大小骨骼几近酥软。酸鱼可以生吃,也可加放姜丝葱末,装入碗中置于饭锅内,饭熟鱼亦熟,味道鲜美,实为既方便又难得的佐食佳肴.苗家若有远客,常以之相待,深受宾客欢迎。

苗族“务叭笑” “务叭笑”即酸汤,是苗族人民早期在生活实践中发明的一种菜谱,也是一种保健治疗饮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制作“务叭笑”,先用生包谷(玉米)约半市斤磨粉,撒于约三千毫升煮沸的开水中拌匀成浆,以二至三公斤嫩萝卜菜洗净切成一至二公分长,放入锅中与包谷浆搅拌片刻,速取出贮坛中,坛口以桐树叶密封,石板压盖,置于火炕或灶边,保持微热,二日后即可取出汤菜,生熟两用均可。食用过半后,又将生萝卜菜切好,直接放入坛中即可,不必重作前法。每日可在坛中添加三百毫升左右清水汤以保持鲜味,若鲜味不变,则不必新制作,若需制作,可按前法。

松桃卤鸭 松桃卤鸭,亦称蓼皋卤鸭,为松桃地方民间名特食品,数百年来,不仅为地方群众喜爱,且已经扬名境外,受到中外食客的亲睐。

制作蓼皋卤鸭,讲究选、泡、配、看。选:即选鸭。每选一次,须形成批量,以便于加工。鸭宜老,无病无残,个头一般,匀称。泡:即将鸭修理干净后,须用生水浸泡,将血气泡出,免去腥味。配:即配料,卤鸭药料较复杂,一般常用三耐、白扣、草果、桂皮,丁香、肉桂、葵香、干葱、花椒、生姜等三十余种。看:即看药料火候,看节令气温,看锅大小,看药水比例等等。药料配制既讲经验,又看实际情况,比方有的主药如三耐,放多了易闷头,少了不出味,其量极难把握。节令气候与卤色紧密联系。比如冬季气温低,光照弱,色宜加重,春夏气温高,光照强,易蒸黄,色宜放淡。药、水比例须根据锅的大小来定,使药、盐、色比例的淡浓成份从始至终保持均匀。

蓼皋卤鸭历来以色香味享誉四省边区。近年由于贸易来往、文化活动、旅游观光等诸多因素,了解并热爱蓼皋卤鸭者日趋增多.怀化商客称之为“南方烤鸭”,筑城朋友称之为“松桃板鸭”。外人每莅松桃,必袋裹箱装。以致县外游客称言:“到松桃不带卤鸭等于没来过松桃。”数十年前,蓼皋卤鸭以杨芳路“罗宣卤鸭”为最,现在,蓼皋亦有官田街姜老二等十数家师傅秉其传统,并创以新法,使这一独特地方食品得以发扬光大。

烂糊桥米豆腐 “烂糊桥米豆腐”,始产于清光绪末年,以色鲜味美出名。其主要原料,采用世昌响水洞“油粘”米和响水洞泉水磨浆熬煮而成,故又名“油粘鲜味米豆腐”。

响水洞乃松桃八景之一的“响水泉飞”。此地得天独厚,气候温和,水质清纯,从洞口下限三公里所产“油粘”米,具有“色如玉,粒如珠,香如粽”的特点,清代曾作“贡米”,上献朝廷。昔人曾作诗赞:“人杰地灵水飞泉,得天独厚产油粘,色味俱佳称珍品,奉旨进贡民献鲜。“贡米”称谓历时虽久,却一直不衰,今每逢秋收,上级特令专仓储藏,不分别种混杂,可见非同一般。当地人用该米做米豆腐,稍加佐料,则别具风味,移至集场试销,食者无不赞誉,“油粘鲜味米豆腐”以此得名。

民国二十年左右,蓼皋镇南门厨师黄昌贵(绰号“烂糊桥”),善烹调,他将米豆腐加工工艺从打米磨浆到上锅制作等一系列程序进行改进后,使其色泽玉绿,富有弹性,切成小方颗,久煮不老,色形如初,再佐以胡椒粉、姜、葱、红辣椒面、精肉脆哨,食之细嫩可口。每日一旦上市,顾客盈门,争相购食,供不应求,如落后一步,即因无口福而留下遗憾。县城过去请客,常为早面(鸡汤银丝面)、夜酒(席面)、中午茶(糕饼水果),自烂糊桥米豆腐出市后,客人则要求吃他的米豆腐以代替早面午茶,至晚上开席,即便满桌珍肴也显乏味了。本地出外深造的学子或远居商旅,即今在港、澳、台、美、欧的松桃人,每每来信念及烂糊桥的米豆腐,以为珍贵。

解放后,黄昌贵师傅不幸病故,其家中无人从事饮食经营,使此风味小吃几近失传。后官田街老厨师龙碑,凭当时印象,并经黄昌贵老伴回忆,再加自身多年摸索实践,终将此特色风味继承下来。一九八七年,龙师傅以此参加省、地举办的风味小吃评比大赛,获“铜仁地区风味小吃”大奖和“贵州省风味小吃”二等奖,并受约参加了五省区食品制作展示会。

五、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特色小吃油香粑的做法

油香粑主料:面粉400g、鸡蛋2个。

油香粑调料:植物油500ML、盐1匙、发酵粉2克、泡打粉10克。

油香粑所需厨具:炒锅

二、油香粑的做法:

1、食材:面粉500克鸡蛋1个酵母6克植物油苏打粉0.5克盐。

2、用温水把酵母化开,加入面粉盐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团,盖好发酵2小时以上,膨大到两倍以上,把鸡蛋打散。

3、加入发好的面团里,再加植物油苏打粉和少许的面粉。

4、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团,再醒一会。

5、把醒好的面团,分成20克左右的小剂子。

6、用手搓圆擀成小圆饼坯。

7、热锅凉油,加入圆饼坯。

8、炸到两面金黄色捞起沥油即可。

三、烹饪技巧

1、面加入鸡蛋植物油以后,一定的醒好再炸。

2、炸的时候不能用大火,中小火慢炸。

六、松桃县特色包子有哪些

松桃县特色包子有:

1. 咸肉馅包子:由五花肉拌上葱姜蒜蛋酱为馅料包制而成,风味独特,口感鲜嫩香毛。

2. 虾肉馅包子:将新鲜的虾米挑去头尾,配以其他配料一起搅拌捏成馅料,制作出松桃县特色的虾肉包子。

3. 香菇馅包子:用新鲜的香菇搭配鲜蔬作为馅料,将食材搅拌均匀,制作出松桃县特有的香菇馅包子。

4. 猪肉饭肉馅包子:将大葱、姜、蒜、香菜、花椒、胡椒粉等香料放入猪肉饭中一起搅拌成糊,再将其制作成松桃县特色的肉馅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