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丰味道】品青团,忆乡味——记家乡小吃“鼠壳棉粿”

清明节前后,南方人相继吃起了青团,青团是一种带着艾草香气的传统小吃,有些地方也称作“清明果”在海丰有些人家也吃清明果,是用鼠壳棉做的,也叫鼠壳龟。

海丰的鼠壳龟以花生、芝麻和糖做馅,是甜口味的,也有咸口味。它包好之后不需要果印印出花纹,像包子一样,形似龟,这正是名字的由来。

鼠壳棉粿一般在清明节吃,我要介绍的鼠壳棉粿则充满年味。鼠壳棉粿也叫公平印粿(印桃)、甜印粿(印桃)。在海城,有咸口味的印粿,馅料有虾苗、赤豆、炸花生碎,胡椒粉等。

鼠壳棉粿作为春节的回礼,是公平镇习俗。嫁到别镇的女儿,或是别镇的亲戚朋友,通常不做鼠壳棉粿,拜年时,镇上居民就会送上十来个鼠壳棉粿作回礼。如果家里备得多,自然也是可以多送一些的。在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投入到鼠壳棉粿的制作过程中。

以前不知道做鼠壳棉粿的准备工作,只知道两三口吃下肚也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除了用做回礼,自家人也是要吃一些的。上学时放寒假在家帮忙做粿时,就觉得准备粿皮和馅料很麻烦了(量多&纯手工),没想到更难的是鼠壳棉的准备。

通常,家里的长辈会在年后摘好鼠壳棉,挑去粗枝,洗去泥土,煮熟,装进网袋,揉搓掉有苦味的水,剩下制粿的“棉絮”,冰冻起来备用,在年前就可以取出来用啦~

去年年后我还在家,就和妈妈一起去摘鼠壳棉。去年雨水比较少,鼠壳草长得不太茂盛,摘起来很是吃力。就我而言,第一次摘,两三个小时下来也就采了一斤多,我妈说,我摘的这些也就能做七八个印粿吧。

每年过年都能吃上鼠壳棉粿,不怎么稀罕,爱吃甜食的我只知道挺喜欢吃的,但是经历过摘鼠壳草之后,吃印粿时都觉得格外好吃~

好吃的鼠壳棉粿,粿皮和馅料都非常讲究。粿皮的鼠壳棉、糯米粉以及水的比例不对,和面团的力度不够,这些都会影响粿皮的口感。以前的馅料只有黑芝麻和白砂糖,掌握好两者比例和蒸熟时间的人家,能让甜印粿咬一口呈现爆浆的状态。

鼠壳棉粿的馅,基调是黑芝麻和白砂糖,有些人家会加瓜丁,或者加芋蓉(也是芋泥)和猪油葱花(这里的葱不是绿色的葱,而是类似大蒜的那种红葱头),或者加椰丝椰蓉,或者发明一些前人尚未制作过的馅料,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上个月,表婶家试着把鼠壳棉粿的粿皮加上咸印粿的馅,真别说,吃上一口也是十分惊艳的。

黑芝麻,也是提前洗好、晒干,储存起来备用的,在用时把黑芝麻炒熟,加上白砂糖一起搅碎。不能搅得太烂,那样吃起来没有嚼劲,也不能搅得颗粒感太明显,那样香味挥发得不够。黑芝麻单独搅碎的时候,它的香味只能闻到,吃起来却感觉不到香。当它和白砂糖同时搅碎,简直是完美搭配,不仅闻起来香,吃起来也是很赞的。

猪油葱花,主要是利用其香味,大人们常说,鼠壳棉粿香不香,就看葱花了。一大堆沾满泥土的红葱头,洗净、剁碎(搅拌机解放了双手!还防辣眼睛!)剁碎的红葱头就是葱花啦!把葱花和些许猪油放进锅里煸炒,把葱花煸炒出油。现在很多人用花生油代替了猪油。此时需注意火候,必须是小火慢慢地翻炒,手酸了也不能停下,稍不留神,就该焦了,有一丁点焦味,都会影响一整锅葱花。

猪油葱花煸炒出来的油会留些用于做芋泥。香芋要选那种蒸熟后粉糯粉糯的,切小块蒸熟后碾碎,放进锅里和刚刚的葱花油一起翻炒。葱花的存在可以带出芋泥低调的香味。

材料备好,接下来就是考验家庭战斗力的时候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在长辈们说着往事的时间里,一个又一个的鼠壳棉粿就闪现在我们眼前。印好的粿有圆形,有桃形,垫上剪好的香蕉叶放去蒸笼蒸,香蕉叶可以防止鼠壳棉粿粘锅、粘手,也防烫,而且出锅时自带叶子清香。慢慢地,在很多人家里,差不多尺寸的珍珠纸(迷你烧烤纸)代替了香蕉叶。

鼠壳棉粿开水上锅,蒸上15分钟左右,不能蒸太久,太久会让花纹模糊,蒸熟的粿颜色会深许多,花纹依然清晰可见。出锅后稍微晾凉,吃起来便十分Q弹。把冒着烟儿的粿端去给左邻右舍尝尝,问道,今年的粿做得怎样,不比去年差吧?

鼠壳棉粿,收到的是一份心意,吃下的是不变的亲情和友情。现在的鼠壳棉粿,不只是过年才能吃到了,老家很多小吃店都会批量制作、出售,为的就是缓解在外打拼年轻人的思乡之情。写这篇文时,正好和几个朋友聊天,提到鼠壳棉粿,他们说想吃粿了,想回家了。

此时的你,想家吗?

二、海陆丰特色小吃

海陆丰特色小吃大全

海陆丰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闽南接近,同时又受广府地区和客家地区的影响,渐渐地汇三家之所长,风味自成一格。其小吃种类有近百种,花样繁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海陆丰特色小吃大全,欢迎阅读!

海陆丰特色小吃大全

公平牛肉脯

公平镇特产的牛肉脯作为海丰县城最有名的头号特产,以其独具的家乡味道、极佳的口感而享誉海内外,常作为汕尾地区人们出行必带特产。公平牛肉脯选料讲究,原料取之于优种牛的前后躯之主要肌肉群,即选择肌腱和精肉,剔出筋等结缔组织,切成条,经盐渍,加香料与名贵药材和成的调料,天然日晒而成。牛肉质鲜嫩,脂肪分布均匀,味美色鲜,内含水分较多。肌腱部分富有弹性,显得辣味十足,感觉是越吃 越带劲,口感极佳,香、辣,同时保持了牛肉的原味,韧劲十足很有嚼头,是拌面、汤、粥、下酒佳品,品味独特的休闲小吃。

   汕尾虾蛄吃法

立冬前后,是虾蛄(也叫濑尿虾、皮皮虾、虾爬子)时令的季节。虾蛄分鲜虾蛄和熟虾蛄两种,那么肥的、有膏的虾蛄该如何挑选呢?

(1)靠目测。首先是鲜虾蛄要活的,其次是头部稍尖尾部较大(呈三角形状),身体略带弯曲(即蜷缩状)。在背部,能隐约看到一条粗状呈黄色或紫色的脊椎或身体部位颜色比较深的。

(2)用手按。用大拇指和食指在虾蛄中部轻轻一按,肉身厚实、无松弛的感觉是肥虾蛄,其实用手逐个掂一掂虾蛄的份量,一般手感沉甸甸的则相对来说比较肥壮。如挑真正有膏的虾蛄,民间说法是需等天上下了雪散子以后才能如愿以偿,具体的挑选方法是:鲜虾蛄,将其腹部朝上,胸节部位有三条白线,呈王字,即雌虾,如果肥的话带膏的。熟虾蛄:同样的将其腹朝上,如腹部左右各长出一只细小的短脚系无膏,反之即有膏。

陆河油茶

油茶即是油茶树,是一年四季常绿的小乔木。油茶喜欢生长在低丘陵的山上,且土壤为酸性红土壤和黄红壤,比较耐寒耐旱。陆河县就是地处低丘陵地区,山地不高,酸性红土壤,气候较温和,种植油茶条件得天独厚。每年农历九月霜降过后,油茶的果实就可以收获。采摘它的果实不能过早。若过早,油茶籽就不够饱满,出油率低:若过慢,油茶籽就会自然掉到地上,造成损失。农民们把采摘的油茶果实给太阳晒。它干后就会爆裂,把油茶籽析出。油茶籽晒干后就可榨油。以前,陆河人自制榨油机榨油。这种榨油机是用一根1米长、直径60厘米的大树杆平均锯成两块。在一块的中间挖一个直径30厘米、深15厘米左右的圆柱的坑;把另一块削成中间凸起一个直径29厘米、高10厘米左右的圆柱。

   汕尾风味美食——扁食

扁食,是不同于饺子的一种美食。扁食又称为馄饨,各地的形状也不尽相同。汕尾扁食的.皮是面粉加番薯淀粉,福州肉燕的“扁食”皮则是猪肉加番薯淀粉。皮的传统纯手工做法都是撒上一层淀粉折叠擀一次,反复多次,把皮擀得很薄,做出的皮薄而韧。一碗好吃的扁食破有讲究。好的面皮必须用精制面粉手工擀制,不仅要厚度纤薄,煮后才能近乎透明状,还要薄厚均匀并有较强韧性。汕尾扁食的馅料由鲜猪腿肉手工捣烂,辅料可根据不同情况自行变化。一般来说,扁食都是用汤煮熟。一碗热腾腾的汕尾风味“扁食”端上桌,皮薄馅鲜,嫩滑爽口,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甚是诱人,让人忍不住还想继续多品尝一碗!

   公平“印粿”

“印粿”是公平人最盛行的食物和礼品,有咸、甜两种。甜的用糯米粉加糖冲开水后搓揉成粉团作衣,用芝麻粉、白糖、肥肉、瓜冬、陈皮做馅,包好后,用木雕刻的桃形印模,印制而成,然后放在锅、鼎蒸熟,即可食用。平时,尤其是春节,每家每户都要做许多印粿,供奉“神明”或作礼物;另一种是咸印粿,用粳米粉做皮,配白米豆、赤豆、花生、虾米、猪肉、胡椒等做馅,包好后加印,蒸熟而成,这种粿只供食用,少以送礼,近几年来咸印粿成了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食品,颇为热销。

   重糕粿

糕粿是海陆丰小吃的一大特色。粿料用米粉、面粉、薯粉等,有咸甜两味,可分为岁时节日粿和平时粿点。

   纸牌糕

公平纸牌糕,香甜爽口,层层薄如纸。由于做工精炼,据说点火即燃,是本地的名牌产品,是人们喜爱的点心。制好的“纸牌糕”携带方便,成为当地人送礼的手信之一。其制作是以糕粉、白糖、猪油等为料,经有力度的调匀,放置金属盘里蒸熟,切成纸牌形状而成。

   大粒参

“大粒参”是公平人喜欢吃的肉丸之一。逢年过节,各家各户都要制作。它以猪肉为主,再佐以剁碎的虾仁、冬菇、章鱼还有鸡蛋,掺入盐粉、生粉、烤鱼粉等做成鸡蛋果般大小圆状,用生油炸熟而成。其味道香脆可口,营养丰富,吃起来齿颊留香。而备用的“大粒参”加热时也有讲究,它不比其他肉丸可以蒸、煮、煎,是要放在沙煲里加汤料先用大火,再用小火炖热的。在当地,除了年节,不论红白喜事,“大粒参”成为宴席上必备的佳肴。当地市场上出售的“大粒参”按粒计算,每粒3至5元。

   牛肉饼

选用新鲜的牛腿肉(注:必须新鲜且无注水的牛肉),加上适量的配料,经传统的手工制作而成。海丰牛肉饼不同于牛肉丸,不是圆的是扁扁的。海丰的牛肉饼吸引人的关键就在于它的汤,其诱惑人的全部功夫就在于它的一碗汤。牛肉饼汤,手打牛肉Q弹很香,汤里放胡椒面,具有驱寒去湿热的功效。

   小米(薯粉饺)

海丰最有名的小吃,选用上等的蕃薯粉、精选的五花肉、大地鱼粉、盐、糖、等配料,经传统的工艺制作而成的饺子,海丰方言叫“饺子”。

制作方法:用薯粉透上适量开水搅匀制作成饺子皮,然后用选用精选的五花肉,加上适量的大地鱼粉和配料,做成一个个像小荷包状而成饺子,海丰话叫小米。蒸熟以后醮上特制的佐料,吃起来很美味可口。最喜欢打开锅盖的那一刻,热气腾腾,馨香扑鼻,一颗颗饱满而晶莹的小米如黑珍珠般,光是看就让人流口水了。

菜稞

滨海小城汕尾市的小食,早已远近闻名。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每近中午时分,各类食店摊档,遍布街巷;各种风味小食,纷纷上市甜的、咸的、酸的、辣的,诸味俱全,引人垂涎;蒸的、炒的、煎的、炸的,香气扑鼻,催人食欲。

菜稞推荐:猪肠稞、重糕稞、菜头稞、薯粉稞、油炸稞、鼎溜稞、升煽稞、鸭蓝稞、铜盘卷、发稞、菜包稞、碗仔稞,还有各式各样的稞条汤,糯米丸、尖米丸等也很不错。

;

三、菜包粿从何而来?

菜包粿是汕尾地区特色小吃,是广东省汕尾地区最有名的特色风味小食,极具地方特色,远近闻名汕尾市梅陇一带的时节粿品。在梅陇镇,农历正月二十是一年中第一个盛典,汕尾市梅陇圩内居民叫“开市日”。街道上一片喜气祥和:五彩牌楼高耸,彩旗蔽日;狮班、曲班、戏班、唢呐班、八音班轮番表演……家家户户也都忙着大摆宴席,忙着赶做“菜包粿”。汕尾市这座滨海小城,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每近中午时分,各类食店摊档,遍布街巷。

历史由来

有说清雍正年间,发动民工修筑海堤保家园,梅陇有位青年(王坣),劳碌奔波,经常食不果腹,身体消瘦。其老母见状把仅存的一点米碎捣粉揉成粿坯,里面包些菜叶等让儿子充饥,儿子食得津津有味。不幸的是,在一次台风海潮中为保「王坣」牺牲了。后人为纪念他的劳绩,菜包粿便流传下来。

有说很久很久以前,汕尾市是一个海滩,渔民从福建、从香港各地出海打鱼,途经此处,或上岸歇息,或晒网卖鱼,慢馒地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一个埠市。许多渔民因中午不能及时回家吃饭,便在埠市上买些点心吃。这佯,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包粿便应运而生。可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一般只是渔民上岸,或村民赴圩,或亲戚朋友来家做客,或来不及回家吃午饭,人们才到街市上买点菜包粿回家吃。而今,生活改善,人们讲究工作与休息,一般都不花时间做饭,并逐步成为习惯。

四、潮汕米粿的做法大全

潮汕米粿(红印粿)

space

潮汕米粿(红印粿)的用料

自家种的大米磨的粉 适量自家种的番薯磨的粉 适量自家种的花生 适量自家种的蒜 适量自家种的萝卜刨后晒的丝 适量土猪肉 适量盐 适量开水 适量

潮汕米粿(红印粿)的做法步骤

将做法保存到手机

步骤 1

space

来不及拍到妈妈搓粉过程,这是搓好的粿团及做好的半成品,请注意,在潮汕媳妇做粿活不一定个个都棒的,我们从小就知很多妈妈做的成品里面是没真空气的,也就是说吃起口感会硬实。

步骤 2

space

粿团制作中:通过这样转圈扩大装馅空间,使皮薄馅足。

步骤 3

space

用自家荔枝柴大鼎蒸煮后的成品,放凉,抽真空就可速递给我们了。

步骤 4

space

我收到后喜欢用文火少油煎焗方式

步骤 5

space

粿解决后滴少油后放入平底锅

步骤 6

space

文火,加上盖

步骤 7

space

两面煎脆或热透即可

步骤 8

space

皮薄馅多的蒜香肉沫味就开吃了,这个做法我家小吃货就天天都想吃,要知他可是个平时不吃蒜的小主哦。萝卜丝混花生碎也是念念不忘的,图以后补了。

步骤 9

space

这是三妹太思吃买别人做的

步骤 10

space

一切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是得再夸夸我妈做的精品粿让我们有得幸福享受。

步骤 11

space

补充萝卜丝干+花生碎馅

步骤 12

space

满满的香,你口水没?

五、潮汕红印粿做法大全

用料

市场买的红粿条    三张  

糯米    1000g  

大葱    2根  

香菜    3根  

香菇(乾)    100g  

豆腐乾    100g  

花生仁    100g  

乾虾米    100g  

潮汕红粿的做法

在盆子裏放上糯米粉(500g)和事先市场买好的红粿条,然後就不停地揉合在一起,全过程不加水喔!

要有耐心和力道喔,揉到变成面团

同时,另外一边讲大葱、香菜、香菇泡水切成丁

将切好的各种丁丁放入煮好的糯米饭中喔,然後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调味,然後搅拌均匀,搅拌均匀

搅拌好就是这样哈,还闹好看的

然後准备包了哟!很有成就感的一道工序,就是捏一团,用手揉开然後包饭进去,像包包子一样捏好,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模子哟,小心让它填满,形成红粿桃的印

包好的样子喔,然後烧锅开水,放进去蒸10分钟就可以出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