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黄姚古镇玩两三天,不懂花费多少
古镇门票68一位,当然如果是在保安下班之后也就是下午6点之后才到达的话,而且在逛的时候不被发现没买票,就可以逃票啦。。。学生证不打折的
住宿20到60一晚不等,古镇内就有住宿,口碑比较好的是古老师开的和兴驿站,在三星楼内,可以在古老师家吃到农家饭,味道很好,当然,饭是要花钱的。口碑比较好的还有迎秀路的泊客驿站,是深圳年轻人开的,店内很有feel。
吃饭大概15块以上一顿饭。古镇内以农家饭为主,从原料到做法都是纯农家的,比较有特色的是豆腐酿、苦瓜酿等各种酿,还有豆豉、豆豉辣椒酱、黄精酒。黄瓜很美味。豆豉辣椒酱5块左右一小瓶,建议买农家做的,不要买摆出来卖的。
路费:黄姚到贺州八步区之间相隔2个小时车程,17块钱。贺州到柳州不知道有没有直达车,价格也不明。。。
去了可以先找地方住下,出去逛的时候不要背包,也不要打扮得太像游客,就不会有保安问门票了。黄姚只有一个入口进门时候要查门票,就是正门,如果从三星楼进去,或者锁龙桥,或者迎秀街,都是不要门票的。但是会有保安一直在古镇内查票。。。白天保安上班的时候就不要从黄姚正门出入就好了。PS:黄姚的古镇外面是新街,不属于旅游范围的
黄姚古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黄姚古镇旅游攻
黄姚景区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既有寺观庙祠,又有亭台楼阁,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有文明阁、孔明岩、宝珠观、兴宁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佐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全镇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人文景观还有韩愈、刘宗标墨迹。古镇没有设关卡收费,人们可以从很多路口自由出入古镇。古镇中的几处景点,如带龙桥、且坐吃茶、村口。古镇旁边沿河而行,一直到文明阁,一路田园,风光无限。在古镇紧挨着的那座山上,可以看到整个黄姚镇的全景。此外,黄姚古镇也是 电影《面纱》 、《月光恋》的拍摄地点。黄姚古镇于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2013年尚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并以“梦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享誉区内外。中洞孔明岩、吊岩、风窟和界塘出气岩等一批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1995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以来,黄姚古镇先后被授予“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国家4A级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 2013年1月16日,昭平县黄姚古镇成功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顺利摘取“五星级广西乡村旅游区”桂冠。
景点
文明阁
这是一个建在山上的小庙,当地村民拜神的地方,到了文明阁继续往上爬,有一个平台,是当地人求雨用的,爬上去可以看到小河和田园农庄。文明阁下面有一块草坪,黄姚的孩子一定会怂恿你晚上去放烟花吃烧烤,在这里看星星也不错。不过烧烤完了不要忘记把带来的垃圾袋和烟花弹筒收拾起来,把纸巾之类的杂物一并带走。
孔明岩
孔明岩于黄姚古镇8公里的中洞村三宝山的半山腰上,洞内的钟乳石瑰丽无比,让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是一个尚未开发而又有极大开发价值的岩洞。
周家水库
在往昭平方向约三四公里的地方,乘车电三轮1元,走路也可以。这个水库有20个公用的竹排,可以随意使用,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往水库途中,两边的田园风景很好,该地区特有的黄泥砖墙,配上纵横阡陌,感觉柔美。回程遥望古镇,镇子后面喀斯特地貌群峰耸立,古朴秀美。
节庆
在黄姚时查了一下当地的老月刊,见到两个节日,一个是农历三月初三,在古戏台唱大戏;另一个是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两日,有一个祭河神的习俗(晚上点了柚子灯放到河里),仪式大概进行2-3小时。总之,黄姚不是一天就可以玩下来的,也不是住一晚上就可以感觉到的,需要花点时间去体会。这里民风淳朴,古意浓浓,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东门楼
东门楼建于清朝初年,为单座城门楼,平面为正方形,砖瓦结构。清朝时黄姚是湘西、桂北出海通道的名镇,门楼上的对联体现了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姚江水经过桂江、西江直到珠江、南海,是连接外面世界的桥梁通道,把东门楼比喻为京城的五凤楼,还有螺峰、文峡作屏障,是雄镇南关的古镇。
广西省工委旧址
1944年冬,日本侵入广西,桂林沦陷(桂林是当时省工委所在地),广西省工委在钱兴的领导下迁至黄姚,以宝珠观做隐蔽地开展工作。当时随省工委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等大批知名人士。为纪念这一段历史,广西省人民政府把宝珠观定为广西省工委旧址,并于1990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偏厅一楼早年是何香凝居住过的地方,受廖仲恺影响,何香凝于1905年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开始投身革命。1944年8月,何香凝随地下党从桂林沿漓江桂江疏散到黄姚,继续开展敌后抗日活动。
一楼展厅还记载了美国飞虎队的事迹,一块残缺的墓碑,上面还刻有英文,记载了二战期间,美国陈纳德将军所领导的飞虎队第14航空大队的一架轰炸机飞到广州沦陷区执行任务,任务完成后在返回桂林机场的途广西省工委旧址中,不幸被日机击中,在黄姚古镇上空坠落,机上有7人跳伞,其余3人因受重伤与飞机同归于尽。当地群众闻讯赶来抢救7名跳伞的美军,并将他们送到昭平县城妥善安置,还将三名为中国人民抗日事业捐躯的烈士按当地的习俗用棺木安葬在黄姚,并刻了这块墓碑。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派人到黄姚把烈士的骸骨运回美国,只留下这块墓碑作为中美友好的历史见证。
古戏台
古戏台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也就是1524年的黄姚古戏台。清乾隆、光绪年间曾多次重修,1983年昭平县人民政府再次重修。每逢节庆,当地的民间艺人会在台上演出助兴,这一习俗延续至今。被列为广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面面积约52㎡,占地面积约94㎡,是一座亭阁式的戏台它属单檐歇山木石砖瓦结构,整座戏台平面呈“凸”字形,是一座八柱式,带后台、厢台、边栏的亭阁式戏台。
黄姚古戏台带有广西乡村古戏台文化鲜明特色,一是使用带有中国古典大屋顶的殿式建筑造型。是典型的歇山式大屋顶。不使用王府中歇山顶的绿色琉璃瓦,改用小青瓦,表明了这个戏台的级别是民间的戏台;二是这个戏台的正脊、戗脊、挑手、封檐板上彩塑如画、雕刻精美,分别装饰有双狮戏珠、双凤奔月等吉祥图案,特别是正脊上复杂古戏台精美的大型连贯彩塑脊饰是岭南古建筑有别于北方的标志之一;三是戏台装饰有名士的匾额楹联,使整个戏台古色古香,流露出书香墨宝之气,增添了建筑的文化品味。正中匾额上“可以兴”三字出自黄姚举人林作楫之手,外侧这副对联“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观其色人焉瘦哉正须继以心思。”建议人们不但要竭尽耳力仔细听戏,还要用心思索剧中人物剧情的因果,从中获取教益;四是当年台底四角摆有四个大水缸,台上唱戏,台下回声共鸣,以致声传十里,充分显示了岭南民间工匠与艺人的聪明与才智。
黄姚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黄姚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一、古镇石板街
黄姚石板街是黄姚古镇较出名的景观之一,目前有8条,分别为金德街、迎秀街、天然街、中兴街、安乐街、连理街、龙畔街、山磅街。
二、带龙桥
带龙桥右岸为见龙祠,累了可坐在石凳上歇息。桥边多怪石嶙峋,眼尖的不妨寻找,乌龟、骆驼和巨蛇每一个都惟妙惟肖,自有传说。
三、仙人古井
仙人古井是黄姚古镇景点之一,古井的泉水常年翻腾而涌,无论多旱多涝,始终保持不变。
四、龙爪榕
龙爪榕因其气根形似龙爪而得名,已有500多年树龄。从正门进入沿右岔路寻去即可见。
五、郭家大院
郭家大院是黄姚古镇典型的平地庭院式建筑,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院子祖先可是盛唐有名的将领郭子仪。
占地面积约20多亩,有接龙门、太平门等四处门楼,门前有池塘和花园,四周有高高的石砌围墙,屋舍近百间。宅第设计巧妙、严谨,所用的砖,每一层都是用一大一小两块砖砌成,层层码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