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宫的景点概况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涉县中皇山上, 是全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始建于北齐,也就是公元550年到公元57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

娲皇宫俗称“奶奶顶”,位于涉县西北唐王峧山腰。这里群山叠翠,流水环绕,风景秀丽,为涉县古八景之一,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娲皇宫依山就势,巧借天然,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涉县娲皇宫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6年,涉县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并挂牌成立了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女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涉县还将是联络国内各女娲遗迹地和专家学者,成立中国女娲文化联谊会,加强沟通交流,联手互动举办学术研讨活动,深入发掘和研究女娲文化,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10月31日,国务院关于发布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娲皇宫风景名胜区获批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3年娲皇宫游客接待量171.4万,海外游客5.6万次。

河北邯郸女娲皇后宫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为中国神话传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地。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离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娲皇宫现今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共6部,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为女娲诞辰,女娲祭典之日。是时全国多地的人以及海外华侨前来祭拜华夏族人文先始,是中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为全国祭祖圣地之一。

1990年娲皇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15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娲皇宫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女娲山的娲皇宫简介

娲皇宫是中国最大的女娲庙,位于中皇山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起源于三皇治世。三皇是天皇伏羲,人皇女娲,地皇神农。在三皇中,女娲排在第二,在三皇中居中,固此称为三皇。中皇山原名女娲山。

娲皇宫始建于此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文宣帝所建。《涉县志》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城(今邯郸市临漳县,内有铜雀台)为都,以晋阳为陪都,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娲皇宫占地面积1503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32平方米,计房屋135间,碑刻75通。亭台楼阁依山而建,红墙绿瓦隐在苍松翠柏之中,风景优美,环境幽静、典雅,是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

娲皇宫共有四组建筑群组成。

娲皇宫山门,坐东朝西,有三孔砖砌拱门组成。两边儿对联写着:凤山名隆仙岛;神仙势压十洲。横批是:蓬壶仙境。进了门是木牌坊,上额书写“娲皇古迹”。牌坊西是皮疡庙,塑着皮疡王和鲁班的神像。牌坊东树一通古牌,上写《古中皇山》。走过牌坊,东面峭壁上有北齐时的磨崖刻经。刻经共六部:有《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诚经》、《佛说孟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妙法莲花经》。

邯郸市有什么特产呢?

涉县核桃

涉县核桃,邯郸市涉县特产,涉县"三珍"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涉县是中国核桃之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其产量高,品质优,被评为"中华名果",入选"2008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

涉县核桃品种很多,其中以石门和温村产的薄皮核桃品质最佳。其特点是皮薄仁满,色泽金黄,含油量高达60%左右,如果两手持核桃一碰,皮破碎,整个核仁自然脱出,呈大脑纹路状,恰如一件精心雕制的古玩。放在嘴里越嚼越香,滋津生液。

涉县核桃经济价值很高。果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A、B、C等。除生食外,可作糕点、糖果的原料,还可用来榨油。核桃仁性甘温,对某些疾病疗效甚佳。据《本草纲目》记载,它可"补血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

涉县花椒

涉县花椒,木本香料和油料品种,河北省涉县特产。涉县是"中国调味品原辅料(花椒)种植基地"、"中国花椒之乡"。所产的黄金椒、白沙椒栽培历史悠久,素以产量高、品质好著称,享有"涉县花椒十里香"的美名。

花椒用途广泛,果皮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的芳香油,是制作香精的原料,麻辣清香,又是很好的调味佳品,能去腥臊,开胃健脾,麻香宜人,风味别致。种子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能榨油,出油率25-30%。椒油色清味浓,可食用也可做工业用油。花椒又是贵重的药材,有除湿散寒、理气止痛、明目生发、消食暖胃、消毒杀虫灭菌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霍乱,牙痛等症。嫩枝、幼叶腌食或炒菜,均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木材硬美观可做手杖等。它还可以用于储藏和医疗。

涉县柴胡是涉县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涉县柴胡产地范围为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现辖行政区域。

经河北省食品药品检验院检测,涉县柴胡含柴胡皂苷a、d总量0.69%,是药典规定(0.30﹪)的2.3倍;浸出物为18.3%,是药典规定(11.0﹪)的1.67倍。

"涉县柴胡"是涉县特产,是邯郸市唯一获农业部批准的中药材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志范围涉及涉县偏城镇、偏店乡、鹿头乡等17个乡镇308个村。由于其品质上乘,一直是药材市场上的抢手货。但其栽培中产量低、质量不稳、病虫侵害等生产实际问题严重制约了柴胡种植效益的提高。针对"涉县柴胡"药材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2011年开始对"涉县柴胡"生物学特性及其规范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攻关研究。

魏县鸭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魏县种植鸭梨的历史非常悠久,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中国鸭梨之乡的美誉。据专家考证,孔融当年所让之梨就是魏县鸭梨。有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孕育了魏县鸭梨独特的品质,以个大皮薄、色艳肉细、核小渣少、酸甜适宜、果型端正而享誉海内外,著名的"天津鸭梨"最早就源于魏县。兼具食用和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在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有良好声誉。

魏县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孕育了魏县鸭梨独特的品质,以个大皮薄、色艳肉细、核小渣少、酸甜适宜、果型端正而享誉海内外,著名的"天津鸭梨"就产于魏县。魏县鸭梨平均单果重225克,最大达到65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1%以上,最高达16.3%,具有生津润肺、解酒醒脑、清心降火、润肤美容之功效,极具保健价值。[2]

魏县鸭梨,号称"一梨三味",即具有香、甜,酸--梨冠闻起来有清新的香味,梨腹吃起来有蜜一样的甜味,梨的尾部有甜酸的味道。梨质非常脆嫩,从梨柄处撕开,可以将鸭梨一撕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