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民族建筑特点

新疆民居喀什夯土民居、布尔津禾木图瓦人木板房、塔什库尔干哈萨克人毡房、吐鲁番高昌故城、尉犁罗布人村等。由于新疆雨水少,居住点一般分布在有地下水的绿洲。这里除生活富裕的人家用砖修建之处,一般人家就地取材,用土坯修造平顶住宅。以土坯外墙和木架、密肋相结合的结构,依地形组合为院落式住宅。在布局上,院子周围以平房和楼房相穿插。维吾尔族建筑空间开敞,形体错落,灵活多变。用土坯花墙、拱门等划分空间。由于大陆性气候非常明显,气温变化大,一般不开侧窗,只开前窗,或自天窗采光。新疆每年四五月都要刮二十多天的十级以上的大风,所以民居保持一定的密度,庭院也并不大。

维吾尔族热情洋溢,室内装饰格偏重华丽,带有明显伊斯兰风格

二、新疆的特色建筑有哪些

新疆的特色建筑有汉族民居、回族民居等。

汉族民居坐落在城市里,采用北方大木起脊飞檐形式,庭院呈对称布局,大门可随地形开在侧面或正中央。正房坐北朝南,正房、厢房都以单幢建筑形式四面围合呈三合院或四合院,围合是以正房的山墙和厢房的后墙为界,正房和厢房之间的距离为1.5m。院子低洼,设渗水井,以便排水。走道砖铺,院子里种花植树,有的设花台。基本采用汉族北方的木构架结构体系。屋面双坡和单坡,檐下未见斗拱,昂嘴,而是采用西北地区的习惯做法,用如意头。为适应当地气候与多地震情况。

回族民居的典型形式为三合院、四合院和二进四合院,结构体系为木构架起脊、飞檐硬山形式,小青瓦、草泥或方砖铺面,房屋呈对称布局,以单幢建筑方式围合空间。四合院由上房、厢房、下屋及厨房、厕所、围墙等围合成内向性院落。上房主要是房屋,供长辈居住,室内都为一个大空间,空间以木棂花落地罩分隔,内设火炕,前檐有廊。厢房位于上房前面左右两个小空间,为晚辈居室、库房或佣人套房。下屋即门厅左右的房间,一般做厨房、厕所用。

三、新疆维吾尔族民居有哪些特点?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有几个特点:其一是用很厚的土墙,砖(或土)拱顶。墙上的门窗用细密的花格子装饰。其二是室内一般用地炕、灶台,土墙上设有拱形的壁龛,用壁毯、地毯作室内装饰,其内容多为葡萄之类,形象晶莹欲滴,可以乱真。其三是宅旁多设晾葡萄干的凉棚,用砖砌出漏空花纹(晾葡萄须干燥,有好的通风条件,但又不能直接让阳光照到)。其四,由于这里的气候温差甚大,阳光下有时十分炎热,因此多设院子,用大树或凉棚来遮荫,在此可以乘凉。

四、新疆省本民族的建筑风格是什么 ?

维吾尔族传统的庭院式的住宅大致可分为“外间”、“餐室”、“后室”三种基本平面组合形式。各地区大都以一种形式为主,但同一形式在具体布局上也有较大差别。

浩瀚的沙漠、剧烈的风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的生态环境,使维吾尔族非常注重对环境的改造和美化,因而庭院式的住宅往往开辟有果园花圃、白杨、葡萄棚。

维吾尔族重视房屋的装饰,呈现出多样化的装饰手段。不过,每个家庭墙壁上都挂有壁毯,土坑上都铺有地毯,这是其共同的特点。

扩展资料

维吾尔族普遍认为宾客盈门是令人羡慕的事。通常客人如果同时到来,要分男女长幼进门,上炕入座,最尊贵及最年长的客人,要坐在炕中间主人特意铺的褥子上。饭前饭后主人都会提着洗手壶为客人冲洗双手,一般冲洗三遍,客人不得将水乱甩。

主人先给每人斟一碗茶水,双手敬上,然后在客人面前铺开一张餐布,摆上各种点心、瓜果及美食,有条件的还要宰羊款待来宾,让客人尽情享用。有时主人会弹起都塔尔、热瓦甫等民族乐器,以歌舞助兴。

用餐结束时,在年长者的带领下,要念“都瓦”祈祷。如果天晚了,主人总要热情挽留,拿出最好的被褥给客人用。客人临走时,主人总要送出大门以外,目送客人远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吾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