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霞浦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举例说明

福建霞浦中秋曳石民俗400余年延续

中秋,在福建霞浦,除了吃月饼、赏月之外,一项至今历时400余年的传统民俗活动——曳石也如火如荼展开。

曳石源于明朝嘉庆年间,是为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而兴起的。相传,明朝嘉庆年间中秋夜,戚家军主力出援福安、宁德两地,倭寇企图趁虚攻占霞浦县城。战争一触即发之时,戚继光让后方百姓曳石,即将绳子绑住石头在青石板上拉动,发出巨响造成城内人多的气势。倭寇到达城郊,见满城灯火,城内喊声震天,石声隆隆,以为是千军万马在调动,不战而退,霞浦城得以保住。此后,每逢中秋,霞浦县便开展曳石活动。

“霞浦沙江曳石”已被列入宁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正致力于申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霞浦沙江曳石”代表性传承人俞孟申告诉记者,曳石活动,早期在宁德沿海各县(市)各乡镇十分盛行,现今其他地方基本绝迹,唯独沙江的曳石活动从未间断。

二、福建的世界文化遗产

有南平武夷山、龙岩土楼、漳州土楼、泉州南音、厦门南音、莆田妈祖信俗、宁德廊桥以及三明泰宁丹霞。

福建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以下8处:

南平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申请成功日期为:1999年12月1日;

龙岩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成功日期为:2008年7月6日;

漳州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成功日期:2008年7月6日;

泉州南音,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申请成功日期:2009年5月29日;

厦门南音,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申请成功日期:2009年5月29日;

莆田妈祖信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申请成功日期:2009年9月30日;

宁德廊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成功日期:2009年10月1日;

三明泰宁丹霞   世界自然遗产,申请成功日期:2010年8月1日。

补充说明: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类。

三、宁德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宁德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宁德太姥山、宁德白水洋、宁德霞浦、宁德鸳鸯溪景区、宁德翠屏湖、宁德九龙祭瀑布群、宁德高山明珠、宁德霍童古镇、宁德九鲤溪、宁德东狮山。

1、宁德白水洋,白水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白水洋被誉为“奇特景观”“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白水洋景区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浅水广场”,其平坦的河床长约2公里,最宽处182米,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一石而就,河床布水均匀,净无沙砾,人行其上,水仅没踝,阳光下波光潋滟,一片白炽,因而得名白水洋。

2、宁德鸳鸯溪景区,宁德鸳鸯溪景区位于屏南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总面积78.8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鸳鸯溪游览区,以野生动物鸳鸯、猕猴和稀有植物为特色,融溪、瀑、峰、岩、洞、潭、雾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综合性游览区。

3、宁德霍童古镇,霍童古镇景区位于蕉城区西北部,距宁德市区47公里,霍童线狮、霍童铁枝分别列为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有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全国佛教重点寺院支提山华严寺,现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相关内容解释:

宁德市,别称闽东,中国大黄鱼之乡,国家园林城市。素有“海上天湖,佛国仙都,百里画廊”之美誉。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南平,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

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拥有世界级天然深水港三都澳。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沿海为小平原,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四、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1、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包括福建各地区的方言及民间谚语、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传说等。如霞浦畲族小说歌、闽南童谣、陈三五娘传说等等。

2、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包括传统戏剧如歌仔戏、梨园戏、莆仙戏等。传统曲艺如福州评话、答嘴鼓、漳州锦歌等。民间舞蹈如泉州拍胸舞、邵武傩舞、龙岩采茶灯等。民间音乐如泉州南音、茶亭十番音乐、浦城闽派古琴等。民间美术如漳州木版年画、柘荣剪纸、惠安木雕技艺等。传统杂技与竞技如建瓯挑幡、宁德霍童线狮、自然门武术等。

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包括福建民间添丁庆寿旧俗、婚嫁旧俗、丧礼旧俗、民间节日、庙会、民间传统信仰习俗等。如闽西客家春耕习俗、惠安女服饰、丰泽虫寻埔女服饰、闽东畲族婚俗、仙游枫亭元宵游灯习俗、闽西客家元宵节庆、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等等。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包括各种具有福建特色的生产生活技艺与工具等。如福州同利肉燕制作技艺、福州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福州永和鱼丸制作技艺、泉州传统竹编工艺、明溪肉脯干制作工艺、沙县小吃制作工艺等等。

5、传统手工艺技能。

包括福建各种工艺美术制品的独特制作技艺。如德化瓷工艺、泉州李尧宝刻纸、安溪蓝印花布、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将乐西山造纸技术、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及习俗等等。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包括福建民间各种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南安英都拔拔灯、石狮蚶江端午海上泼水习俗、龙岩适中盂兰盆节俗、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周宁浦源护鱼习俗等等。

五、宁德特产 宁德特产有哪些

1、福安芙蓉李

福安芙蓉李,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福安芙蓉李是福安市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优水果,是在长期的风土适应过程中培育出的地方优良品种,素有“李中珍品”的美称,具有果粉多、颗粒大、果肉厚、果核小、不粘核、耐储存、甜酸适中等综合性状极佳的品质特性,不仅可以鲜食,更是加工供出口的上乘蜜饯原料。以芙蓉李为坯制作的加应子、玫瑰李、芙蓉李干等系列蜜饯,口味独特、具有原果鲜味。

2、古田水蜜桃

古田水蜜桃 是福建省水蜜桃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而闻名省内外。古田水蜜桃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公元1700年),距今300余年,当地群众自古就有种植水蜜桃的传统习惯和丰富的栽培经验。古田水蜜桃多分布于翠屏湖畔,兔耳岭景区周围,空气清新,气候温暖湿润,优越的生长环境为古田水蜜桃生长提供理想的栽培条件。

3、宁德大黄鱼

大黄鱼是我国“国鱼”,又称黄花鱼、黄瓜鱼、大先,以其肉质细嫩鲜美、高蛋白、低胆固醇,并富含EPA、DH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我国沿海传统的滋补海产品。因其体色金黄,唇部桔红,群众视之为吉祥物,赞为“长命鱼”、“黄鱼小姐”。福建省宁德市以其独有的“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与无工业污染的“海上天湖”三都湾地理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成为我国大黄鱼人工养殖的发源地和国内的大黄鱼育苗与养殖基地,创造了网箱、土池养殖模式,养殖网箱30多万口,同时正推广围网、大网箱等新模式,产品通过了无公害食品认证。年产量4万吨,产值10多亿元,产量占全国的70%,出口量占80%,出口韩国、中国香港、美、日等国家和地区。2020年7月27日,宁德大黄鱼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4、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是福鼎工夫红茶,以主产地福鼎白琳命名,其以高超的纯手工制作技艺和独特、优秀的产质,在海内外享有盛名,曾与福安县“坦洋工夫”,政和县“政和工夫”并列为“闽红三大工夫茶”而驰名中外。而白琳工夫茶制作技艺是创制工夫红茶的中心工序,也是茶芽原料到制作成品的关键环节,且传承久远,独具制造魅力,是福鼎历史的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福鼎槟榔芋

福鼎槟榔芋,福建省福鼎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福鼎市借助当地特殊的母岩、母质、土类、土层厚度、肥力和土壤养分、质地、酸碱度,以及独特的管理方法,形成了福鼎槟榔芋独特的风味与体大形美的外观。其母芋呈圆柱形,形似炮弹;表皮棕黄色,芋肉乳白色带紫红色槟榔花纹,易煮熟,熟食肉质细、松、酥,浓香可口,风味独特,食不厌口,营养丰富。

6、洋中香菇

洋中香菇是宁德特产。菇叶厚、香味浓,价格适中。改革开放以来,宁德洋中香菇生产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