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淳化县美食

淳化县美食有荞面饸饹、淳化张口酥饺、臊子面、锅盔、甑糕等

1、荞面饸饹:淳化饸饹又称淳化荞面饸饹,是淳化县独具特色的地方吃食,其中以淳化的官庄、胡家庙、卜家、润镇等乡镇尤为着名。

2、淳化张口酥饺:张口酥饺自产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随着手工技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渐成了当地群众馈赠佳友的礼品。

3、臊子面:做饭时,前锅下面,后锅煎汤,臊子为荤,酸汤为素,佐料不同,风味各异,具有薄、细、长、筋、光、煎、汪、酸、辣、香的特点。

4、锅盔:外皮微黄透红,干而不硬,酥而不软,内里洁白如雪,绵而不虚,松而不柔。

5、甑糕: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米枣交融,色泽鲜润,绵、粘、甜,枣香扑鼻,食之则香甜如蜜,沁人肺腑,回味无穷。

淳化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08°18′—108°50′,北纬34°43′—35°03′。北接旬邑、南连泾阳、礼泉,东与三原、耀县毗邻,西隔泾河与永寿、彬州相望。

淳化县地处三秦腹地,泾水之阳,距离西安市75千米,咸旬高速、211国道穿境而过。远古时期,中华始祖黄帝曾在境内甘泉山筑明廷,在荆山铸鼎,祭天神,治天下。周秦汉唐为京畿之地,以“三辅名邑”誉满九州。

二、淳化有什么有名小吃

淳化锅盔,饸饹,臊子面,辣子蒜羊血,绿豆粉皮, 发面油饼, 白吉饼与肉夹馍

麻烦采纳,谢谢!

三、淳化的特色小吃作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的家乡漯河就有许多著名的风味小吃,如,炸臭豆腐干的、麻辣烫、土豆粉、白吉馍加腊汁肉、鸡蛋灌饼、串串香、酱爆鲜鱿鱼…数不胜数。其中,我觉得最好吃的莫过于酱爆鲜鱿鱼了。

酱爆鲜鱿鱼色香味俱全,好吃至极。你瞧,那外皮上抹着有些孜然味,又有些甜甜的酱,酱爆鱿鱼的味就出在这个酱上,酱还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拿一串刚烤完的鲜鱿鱼,不等着放入嘴中,一股香味就直冒进你的鼻孔。轻轻咬一口放进嘴里,满嘴的孜然味和甜甜的酱味在嘴里飘来飘去,慢慢的变成一滴水,如同雾变成水滴一样,滴进你的肚子里。鱿鱼肉咬一口后,细细地咀嚼,肉特别有嚼劲儿。你如果吃了第一口,那么这种味道绝对会促使你吃第二口。

酱爆鱿鱼的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顾客要的鱿鱼放在烤东西的铁板上,拿一个平平压一会儿后,刷上一层酱再压,过一会再翻过来刷一层酱,就这样反复地做几次,即把鲜鱿鱼烤熟了,又把酱的味道深深的融到了鱿鱼里了。把烤好的鱿鱼放在一张馍上然后卷起来就可以吃了。

鱿鱼的类型也很多,又大串的小串的,也有整片的…朋友你想吃酱爆鱿鱼么?如果想,就赶紧到我的家乡做客,我一定能让你吃到美味的酱爆鲜鱿鱼!

四、淳化镇有什么名小吃

淳化锅盔,饸饹,臊子面,辣子蒜羊血,绿豆粉皮, 发面油饼, 白吉饼与肉夹馍等。

淳化镇建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距今逾千年。镇内名胜古迹众多,其中南朝石刻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即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虎洞明曦”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集镇老街独特造型更是古风古韵。本镇地势奇特,北高南低,山水相依,黄龙埝库区碧水青山,景色秀美,梅龙湖犹如明境映月,风光旖旎,置身其间,如入画国。

五、淳化,一个很小很小的生态县城!

上周在淳化出差,见识了一个离西安很近的小县城。

淳化以饸饹出名,在来之前我就在车站垫吧了一下,刻意没有吃太饱,等着到淳化品尝美味饸饹面。

一出车站,对面就有饸饹面馆。走进去发现这里只卖饸饹面。分为大中小份来卖,小碗只卖三块。我们自然选了小碗。看到旁边桌子上的食客桌子上有三个小碗,我立马会意,这个或许跟我们臊子面相同,讲究吃小碗(面少汤多吃味道),看谁吃的多。心里就暗暗盘算:先品尝一下,好吃就多吃几碗。

谁曾想小碗饸饹上桌后才发现这个量并不小,像我们两个女生一碗就吃饱了。但我意犹未尽,还是点了个干拌饸饹,吃完真是饱的不能再饱。味道怎么形容呢,鲜、劲道,货真价实,淳朴美味。

晚上,同事心心念念要买淳化苹果,并继续去吃饸饹面。

我因为中午吃了两碗,想到接下来的几天还有机会吃饸饹,所以晚上想吃点别的。陪她吃完饸饹面后,在买水果的路上就一直目光搜索可以吃的食物。但发现,一路路过的为数不多的几家饭店,80%以上是饸饹店。最后,在返回的路上碰到一家店,才买到了手抓饼,将就吃了下。

在后来几天跟当地同事的沟通中才得知,淳化确实很小很小。不能跟一般的县城去比。

有多小呢?据说开车三分钟就可以走完。刚到的那天,大约晚上七八点去买苹果,我们沿着街道走了十几分钟才看到两家水果店。

你可能会说一般的县城不都小,但淳化真的是比一般的小县城还小的一个县城。因为我偶尔出差,参加工作这十年来也算去了不少县城。淳化真的是我见过的几十个县城里最小的一个了。

听同事说,淳化的夏天很舒服,一点都不热,不用开空调。我想:虽然这个县城很小,购物不方便,逛街不方便,美食种类也不多。但这里开窗即见湖,跑步可见湖,散步有山与湖,甚至无处不在的淳朴气息,是生处繁华城市,钢筋水泥的牢笼中人所羡慕的。或许,这就是他们能留在这里,并怡然自得的原因。

在这个窗外有湖的酒店,我抽空刷了电视剧:风犬少年的天空。莫名的被一句话感动:让我们决定彼此靠近的,也许是表面的笑容和优点,但让我们渐渐亲近的却是相似的脆弱(缺点)。

这句话不就说的我的婚姻生活吗?在生活琐事上的争吵、指责、委屈,让我们互相心生嫌隙,但同时又在不断地反思总结中成长成熟。

当初吸引你的少年不再闪闪发光,而是身边的柴米油盐。长久的生活在同一个空间,摩擦出来的不是火花,而是一地鸡毛。

你看到他的懒惰、拖拉、小心眼,他看到的你又是什么样?婚姻生活有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鲜衣怒马下的鸡零狗碎。

谁没有缺点呢?

谁又是完美无瑕,无可挑剔?

亲情不就是互相迁就妥协,与生活和解?

这么看,缺点貌似也变得可爱起来。毕竟,我也有不想改的缺点。

六、淳化的美食

淳化饮食属于北方汉民族之风俗,以面食为主,喜酸辣,这是汉代迄今形成的饮食传统。面、馍为其主食结构。

馍类主要有蒸馍(馒头)、花卷、油饼、锅盔、饽饽、油旋、煎饼等不下20种。

面类中,家常以擀面为主。分细面、宽面、四楞、卜刀,还有搓搓(棍棍面)、餈儿等20余种,最有地方风味特色当属臊子面(也叫细面)和荞面饸饹。

淳化饸饹

淳化饸饹,久负盛名。红白喜事,生日满月,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头一顿上等饭是饸饹。煎汤时加臊子、葱花、豆腐、木耳、黄花、辣子等,豆腐白,辣而不呛,油而不腻的特点,为地方风味吃食一绝。一般配上凉拌豆芽或粉丝等凉菜,这样、饸饹香汤热,菜凉味鲜,准保叫人解馋满意。

臊子面

臊子面多为待客家常上等便饭。讲究巧妇擀面,“擀成纸,切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挑不断”。尤以润镇、十里塬“刀剺面”为最好。做饭时,前锅下面,后锅煎汤,臊子为荤,酸汤为素,佐料不同,风味各异。农家长面,具有薄、细、长、筋、光、煎、汪、酸、辣、香的特点。细长面浇汤,宽面干调。旧时,吃面不喝汤,倒回锅里轮回浇面,俗称“涎水面”。解放后,妇女手工擀面逐渐由机器压面代替。佐汤蔬菜更加丰富,吃面不喝汤的旧习惯得以改变。一般农庭待客,酒肉之外,主食则是面或馍。各类面食美味飘香,令人常吃不厌。

锅盔

锅盔,陕西十大怪,锅盔像锅盖。淳化锅盔是用精细麦面,搅拌稍硬,用压杠反复揉匀,擀成大饼,直径约50公分,厚约3公分,浅锅文火烙烤而成。外皮微黄透红,干而不硬,酥而不软,内里洁白如雪,绵而不虚,松而不柔。用刀一切,立即香气扑鼻。吃到嘴里,越嚼越香甜,越嚼越可口。泡到羊肉泡、水豆腐里耐煮耐泡,越煮越有筋丝,越嚼越有味道。它耐贮藏,酷暑炎夏,三两天内也不会变质。淳化锅盔成为了淳化人馈赠亲朋好友的一大地方特产。

淳化本地小吃不胜枚举。豆腐脑、油饼、油糕、甑糕、酥饺、凉皮、御面……

凉皮

麻花

油饼

油条

油糕

甑(zèng)糕,淳化地方食品。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甑糕是从我国最古老的“粉糍”演变而来,唐代趋于定型。因为甑糕是用“甑”蒸成的糕,故谓之甑糕。

甑糕

甑糕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原料为江米和大枣。制做时,取一定数量的江米,用凉水浸泡2~4小时,待米心泡开后,用清水淘洗干净,控干水份。另取一定比例的大枣洗净,备用。先在铁甑篦上均匀铺一层枣,取江米的三分之一铺在枣上,如此反复。最后再均匀铺一层枣,在枣上盖一层白布,加上锅盖,即可焖蒸。蒸焖过程中,火功和添水十分重要,初用旺火猛烧,间隔30分钟向米上浇洒少许的温水,一小时后用文火蒸焖,约3~5小时即成。制做成的甑糕,米枣交融,色泽鲜润,绵、粘、甜,枣香扑鼻。食之则香甜如蜜,沁人肺腑,回味无穷。

御面

御面又称玉面、淤面。御面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先将上好的小麦面粉和成团,置盆中反复揉搓水洗,待水混浊后,过滤倒入大容器中,如此反复,直至将面团中的直链淀粉全部分离出来(剩下的为支链淀粉、蛋白质等,蒸熟后即为面筋)。待淀粉全部沉淀后,滗掉多余的清水,将淀粉水搅拌均匀,倒入锅中,快火加热搅拌,成团后出锅,在案板上揉匀,分成小块,搓成长约40厘米、宽约5厘米的条型,用手压成扁平状,并在上面用木梳压出鱼鳞状花纹,然后用大火蒸熟,出锅冷却后即可食用。

御面食用时,先切成薄片,然后佐以熟猪肉(或熟牛肉)、葱花、香菜、蒜泥、芥末油(或香油)等凉拌。御面片白如玉状,薄似蝉翼,其佐料或绿或黄,形色俱佳,味道极美。

肉食以猪、牛、羊三牲为主。大部食用则于宴饮。宴饮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婚丧、年节、贵客远临等重要场合,是体现门户的首要之事。以“十全”、“九魁”席为主,普见于婚嫁。以丧事宴席规格为高。“十三花”、“十五观灯”等不拘一格。

淳化人不仅注重美食、美味、美肴,更讲美器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