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假期,在旅游和消费方面出现了哪些趋势?又有哪些新特点?

公园或者是说那些古城了,因为大家都是比较欣赏那里的生态环境的

红色旅游热情度高涨 

在国庆期间,太多人外出旅游,你来我的城市旅游,我来你的城市旅游,在这八天的假期里,很多人都安排得满满的,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节日,众所周知,除了春节,只有国庆节是一年中最长的节日,但春节是回家的日子,所以只有国庆日才是旅行的最佳时间,所以中国国庆期间的消费水平确实很高。2022年,国庆节旅游人数已达到4.22亿,国庆节假日期间可旅游的地方更多。

经济复苏更上一个发展台阶 

其中,红色旅游、夜文化活动、住宿酒店等新的旅游方式受到游客的欢迎。从市场反馈数据来看,这些新的黑马项目确实带来了大量收入。由此可见,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不同方式的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消费的新时尚,也将在疫情下对旅游业带来一波冲击,让旅游从业人员看到春天。此外,全国黄金周期间的机票价格也达到了过去五年来的最低水平,国内航线的旅客人数超过320万。

微旅游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的旅客人数比上一个中秋节假期增加了约15%。乘客人数急剧增加的原因也是由于机票价格下跌。随着机票价格的下降,乘客们继续探索新的度假需求,短途旅行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在此期间,短途旅行,特别是露营,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新的消费趋势上,国庆节给懒人的家用电器带来了提振。国庆节是消费时间。根据京东的数据,整个黄金周的家庭消费份额已经从详细的场景分割转变为改进的趋势整合。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国内旅游可能迎来哪些消费热点

消费热点一、拥抱奔涌后浪,深度起底95年——85后正在成为消费担当。消费热点二、二胎三胎政策推动亲子旅游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消费热点三、上升到综合素质教育国家战略高度,研学旅游千亿市场正待爆发。消费热点四、夜间经济点亮本地FUN生活

元旦旅游消费有哪些新趋势?

第一波“阳康”撑起了今年元旦的旅游市场,“阳康们去哪儿跨年”也成为旅游市场恢复的风向标。

据橙柿互动记者了解,马上要迎来的元旦和春节时段,携程海外酒店预订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元旦假期,平台上的海外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5倍,酒店预订均价同比增长近3成。日本的东京和大阪,跻身元旦假期海外酒店热门城市的前三;元旦假期的“最壕”海外酒店订单也来自日本,为大阪康莱德酒店,每晚客房间夜价格达3.85万元。

另据去哪儿数据显示,近期元旦期间出发的机票预订量逐日增长,单日增幅达30%,2023年的元旦或将迎来“新十条”后的首个旅游消费高峰。

随着疫情逐步平稳,各地的主题乐园也逐步恢复热度,成为2023年跨年的最热选项,多个主题乐园元旦放假前两日的门票预订,相较12月第一个周末翻番。

第一波“阳康”撑起元旦旅游消费

机票预订量日增幅最高达3成

12月7日“新十条”发布后首个周末(12月10日-11日),首批旅客涌向三亚、海口、昆明、厦门等旅游城市。随后,去哪儿平台上国内机票预订量经历了短暂下降后迎来稳步上升。12月19日,随着第一波“阳康”恢复正常的生活,元旦期间出发的机票预订量也开始逐日增长,平台上国内机票单日最高增幅达3成。

图片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分析,客源地的机票、火车票预订量增长变化,体现出城市消费能力的恢复情况。从目前的元旦机票预订情况看,一线、新一线城市率先进入恢复的快车道。

元旦将迎来“新十条”后的首个旅游消费高峰

“阳康”后年轻人最想在主题乐园跨年

“去主题乐园跨年”是年轻人“阳康”后第一想做的事。随着新十条发布后旅游的恢复,不少主题乐园将元旦跨年作为2022年最后的“重头戏”。

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日,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将开启限时新年欢庆,特别版城堡幻影秀、奇幻冬日巡游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游客前来。去哪儿数据显示,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的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门票最为热门,目前已开启分段销售。

图片

王女士“阳康”后首个跨省游目的地就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她提前一周预订了门票,预订了陆家嘴五星级酒店,准备享受跨年夜景,为2022年——也是疫情三年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除了迪士尼,元旦期间北京环球影城主题乐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预订同样火热。在去哪儿平台上,北京环球影城主题乐园延续了上周末的火爆,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的预订量环比12月3日、4日增长达1倍以上;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因跨年烟花表演,平台上12月31日、1月1日的预订量环比增长达2倍。主题乐园的升温也带动了周边酒店的预订,特别是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的带动效应最为明显,元旦放假前两日,北京环球影城周边酒店预订量环比12月3日、4日增长近30倍。

春运出行市场再迎利好

机票燃油费1月5日起大幅下调

12月30日,市场又迎好消息:国内机票燃油费将迎来一轮大幅下调。

自2023年1月5日起,国内航班燃油费收取标准调整为: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成年旅客收取燃油附加费80元,800公里及以下航段每位成年人收取燃油附加费40元。这是今年8月以来燃油费的第三次下调,此前,国内800公里以上和以下航段成人旅客的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分别为120元和60元。

图片

据悉,调整后的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为: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名旅客收取4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名旅客收取80元。较2022年最高点(7月5日)分别降低了60元、120元。

同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明阳分析,11月底以来,国内旅游出行市场迎来多重政策利好。春运出行高峰临近,燃油附加费的大幅下调,将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出行成本,吸引更多长线旅行者选择搭乘民航客机出行,刺激市场需求复苏。

境外之旅从2023年元旦开始

有人迫不及待开启3年来首次出国之旅

春江水暖鸭先知,早在卡塔尔世界杯刚结束,各大旅游平台上国际酒店的预订就开始热闹了起来。提前囤低价国际酒店出国跨年,成为跨年旅游“早鸟们”的新选择。

实际上,自12月26日出入境政策优化后,就有旅客在去哪儿平台上预订了元旦飞往泰国的机票,开启3年来首次出国之旅。预订了5天4晚泰国酒店的李云,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将年假延长到2023年1月8日,有望成为首批出入境政策放开的受益者。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国内旅游可能迎来哪些消费热点市场需求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灵魂,旅游是文化实现资本化、产品化、走向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文旅融合从交互到共生,从简单融合到深度融合经历了数次发展、演变与迭代。如今,时代赋予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

图片

随着文旅消费需求迭代升级,融合、跨界、创新,引领消费大规模回流,带来了文旅产业结构性调整、重塑和升级的新机遇。一是“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文化研学、夜间休闲等正成为引领文旅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二是散客自由行、近郊亲子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三是年轻的、活跃的和更拥抱互联网、数字化的人群将成为引领文旅产业新消费的重要群体;四是疫情促使消费者对文旅服务和网络结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五是文旅产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更受注重,求新、求变、求趣味等新特点正在引爆产业倍增。

图片

在新的消费趋势之下,我们的文旅融合如何创新驱动,适应新发展格局与态势呢?

PART1

构建文旅融合新模式

推动网红经济、夜间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通过与市场融合、与文化融合、与数字融合,全景、全业、全时聚合各类文旅要素,实现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整合、价值链融合,融合新媒介、新技术手段拉动文旅“破圈效应”。

图片

PART2

丰富文旅产品新形态

结合旅游市场消费新变化、新特征,着眼满足游客品质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坚持聚焦主业、内容为王,开发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对全域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创意策划和数字化转型,打造覆盖全域、全时、全龄的“目的地”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推出文化主题型、休闲度假型、沉浸体验型高品质产品。

图片

PART3

拓展文旅融合新业态

发展康养旅游、体育旅游、智慧旅游、文旅金融、非遗文创、民宿产业新融合、房车自驾旅行等文旅融合的新业态。

图片

PART4

做好文化旅游融合新文章

文旅融合创新在“旅”,当旅游方式变得生动,对文化的感知也更为深刻。要推进文化旅游多元融合发展,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统筹做好文化旅游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资源、平台、项目、产品、活动等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文旅资源转化为文旅产品,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加大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林业、体育、健康、互联网、科技、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加快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图片

PART5

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

受疫情影响,线下传统旅游受限制,在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文旅逐步落地,迅速成长。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旅游场景的应用,尤其是要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借助全息投影、夜间灯光秀、5G、AR、VR等现代技术,推动VR、AR、机器人在导游导览、景点解说、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升级文化和旅游产业智能化运营能力。

受疫情影响,线下传统旅游受限制,在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文旅逐步落地,迅速成长。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旅游场景的应用,尤其是要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借助全息投影、夜间灯光秀、5G、AR、VR等现代技术,推动VR、AR、机器人在导游导览、景点解说、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升级文化和旅游产业智能化运营能力。

今年元旦旅游消费有哪些趋势?

第一波“阳康”撑起2023年元旦旅游消费

机票预订量日增幅最高达三成

12月7日“新十条”发布后首个周末(12月10日至11日),首批旅客涌向三亚、海口、昆明、厦门等旅游城市。随后,去哪儿平台上国内机票预订量经历了短暂下降后迎来稳步上升。12月19日,随着第一波“阳康”恢复正常的生活,元旦期间出发的机票预订量也开始逐日增长,去哪儿平台上国内机票单日最高增幅达三成。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分析,客源地的机票、火车票预订量增长变化,体现出城市消费能力的恢复情况。从目前的元旦机票预订情况看,一线、新一线城市率先进入恢复的快车道。

在去哪儿平台上,北京出发的机票、火车票预订量率先增长,自12月23日起,成都、广州、上海出发的预订量增速加快。郭乐春分析,深圳、杭州、重庆的机票预订快速增长期在12月25日后。

而他们的跨年热门目的地集中在哪儿?去哪儿数据显示,成都、北京、三亚、上海、海口、重庆、昆明、深圳、广州、西安是最热门的元旦跨省游目的地。

机票价格怎么样?在去哪儿旅行App上,目前仍有1折左右的元旦低价票在售,裸票价格在100-250元之间,如12月30日上海-北京、长沙-厦门,12月31日北京-沈阳、青岛-上海,1月1日广州-上海、武汉-广州。

境外之旅2023年元旦伊始

春江水暖鸭先知,早在卡塔尔世界杯刚结束,去哪儿平台上国际酒店的预订就开始热闹了起来。提前囤低价国际酒店出国跨年成为了跨年旅游“早鸟们”的新选择。预订了5天4晚泰国酒店的李云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将年假延长到1月8日,有望成为首批出入境政策放开的受益者。

12月26日出入境政策优化后,就有旅客在去哪儿平台上预订了元旦飞往泰国的机票,开启三年来首次出国之旅。去哪儿平台上,12月27日一天,搜索元旦前出发的国际机票人数,环比上周增长8.5倍,预订量环比上周同一时间增长1.8倍。

与此同时,国际酒店的预订量也快速增长。在去哪儿平台上,26日晚11时至27日,国际酒店预订量环比前一天同时段上涨40%;从搜索量来看,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新加坡、韩国和美国是热门目的地。

受限于入境在1月8日前仍需隔离,对大多数人而言,出境到澳门跨年难度更低。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12月26日至28日期间2023年元旦澳门酒店搜索量环比上周同期增长达1倍以上。

郭乐春分析,随着12月28日民航局发布恢复国际客运航班工作方案,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航班75%客座率限制,更多入境航班座位被放开,这也增强了旅客预订出境旅游的信心。

元旦将迎来“新十条”后的首个旅游消费高峰

“阳康”后年轻人最想在主题乐园跨年

在去哪儿旅行App上,“去主题乐园跨年”是年轻人“阳康”后第一想做的事。随着新十条发布后旅游的恢复,不少主题乐园将元旦跨年作为2022年最后的“重头戏”。

北京的王女士“阳康”后首个跨省游目的地就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她提前一周就预订了往返上海的机票,两人共计3000元;陆家嘴五星级酒店每晚1200元,享受跨年夜景,为2022年——也是疫情三年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日,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将开启限时新年欢庆,特别版城堡幻影秀、奇幻冬日巡游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游客前来。去哪儿数据显示,12月31日、1月1日的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门票最为热门,目前已开启分段销售。

除了迪士尼外,元旦期间北京环球影城主题乐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预订同样火热。在去哪儿平台上,北京环球影城主题乐园也延续了上周末的火爆,12月31日、1月1日的预订量环比12月3日、4日增长达1倍以上;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因跨年烟花表演,去哪儿平台上12月31日、1月1日的预订量环比增长达2倍。

主题乐园的升温也带动了周边酒店的预订,特别是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的带动效应最为明显:元旦放假前两日,北京环球影城周边酒店预订量环比12月3日、4日增长近30倍。郭乐春分析,主题乐园门票预订量、周边酒店预订量均有明显恢复,预计元旦将迎来“新十条”后的首个旅游消费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