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后,旅游市场也进入了传统的淡季,机票的价格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

春节后,旅游市场也进入了传统的淡季,机票的价格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

春节过后旅游市场也进入了传统的淡季未来30天的机票,北京到南昌最低打0.7折,100元;北京到三亚打0.9折,276元。而同一天北京到南昌的火车票硬座173.5元,北京到三亚的火车票硬座436元,一张机票比火车票硬座还要便宜几十甚至上百元。不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出发,前往银川、沈阳、南昌的春运返程反向航线机票价格均低至2折甚至1折以下。

业内人士表示,票价大幅下降,是因为春运期间,航空公司增加运力,部分热门航线的反向航线出现了供大于求。另外,春节后到3月份是传统的旅游淡季,票价都会比较便宜。

CAPSE发布的《2021年春节后旅客出行意愿分析》,超半数春节未返乡旅客节后有返乡计划,预计清明和五一假期将再次迎来返乡小高峰。

据携程旅行APP显示,3月份,北京到昆明的机票还保持在360元的低位,临近清明节的3月底4月初已上涨到750元,涨了一倍还多,而五一小长假前也上涨到700元。

航空旅游交通是一种现代化的先进的运输方式,在20世纪迅速崛起和发展,在长距离国际、国内旅游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快捷、舒适、安全,并且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在当今时代,高速性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低迷了近1年的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按下启动键。这一令旅游业振奋的消息出自刚刚出炉的《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2021年,中国旅游业将从全面复苏走向高质量发展,全年预期相对乐观。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人次41亿,国内旅游收入3.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48%。在新冠疫苗普及较为顺利、疫苗有效性相对乐观的情况下,入出境旅游市场有望在下半年有序启动,全年恢复至疫前三成左右,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超五成,实现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六成五,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次有望同比增长达七成。

2021年下半年后,国际旅游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有序重启。中国经济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特别是居民收入没有在疫情防控期间出现显著下滑,居民‘找回失去的旅行’意愿强烈,2020年一至四季度居民出游意愿并未因疫情发生显著下滑。随着疫苗接种范围不断扩大,2021年居民出游意愿将保持在85%以上,旅游市场复苏步伐势必更快。疫情发生以来,住宿、机票价格降幅明显,景区门票降价甚至免费、旅游消费券发放等优惠政策仍可能在一些地方延续。2021年将是近年来旅游性价比的高点,旅游需求将沿着需求曲线向‘价低量升’方向移动,为疫后旅游市场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旅游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相比国际旅游,国内旅游的回暖更早一步。报告认为,2021年,中国旅游经济将从全面复工复业走向消费、投资全面复苏。

在大众旅游新阶段、小康旅游新时代,智慧旅游将持续推进产业迭代和服务升级,为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奠定稳定的发展基础。应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旅游经济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完善旅游发展环境、增加优质产品供给等,将成为2021年旅游工作的新格局和主旋律。

今年,旅游消费升级趋势将愈发明显。未来,中国旅游市场将呈现客源地由中大型城市向中小型城镇的梯度下沉,更多的人有条件和闲暇时间加入到旅游行列中。

从供给侧看,城市和乡村的旅游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也从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机场高铁的旅游目的地,走向从菜市场到戏剧场的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相较于以旅行社为中心的观光旅游时代,散客化和自由行主导的休闲旅游时代的市场基础更加雄厚,产业空间更加广阔并要求旅游发展动能、产业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随之变革。

国内航空市场新机遇

2020年的中国航空业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预期好转、政府多项支持举措以及行业创新经营思路,已率先走出低谷。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经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中国成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同时,世界银行此前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21年将攀升至7.9%。

中国宏观经济的触底反弹,为前期饱受疫情重创的部分行业,尤其是航空业恢复生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尽管受2020年末二次疫情的影响,民航旅客运输量再次下滑,但据中国航协预测,随着政府部门对疫情的有力管控,从2月开始,民航业将再次触底反弹。在稳步复苏的过程中,中国航空业的市场格局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低成本模式与货机市场或将迎来新机遇。

二、2022春节假期山西旅游收入

2022-02-10 00:32黄河新闻网官方帐号

关注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张文娟)2月7日,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太原市春节期间文化旅游市场运行情况》。春节期间,太原市文化旅游市场总体呈现繁荣、祥和、安全、有序态势,全市主要景区、景点、公园、街区(包含免门票景点、公园、街区)共接待市民、游客252.47万人次,门票(营业)收入3538.03万元。

线下 本地游周边游为首选

春节期间,太原市旅游市场从2月2日(正月初二)开始升温,2月3日至5日(正月初三至正月初五)进入高峰期,2月6日(正月初六)热度不减。

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太原市旅游市场以玩乐、亲子、夜游为主要特征的本地游、周边游为主,外省游客大多为回并、回晋探亲人员。随着冬奥会的开幕,含冰雪类项目的旅游景区、景点异常火爆,采薇庄园、玉泉山等景区,无论是人数还是收入,较之往年均有大幅度增长。

综合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线上旅行服务商和市场主体数据,经统计,太原市主要景区、景点、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中,钟楼街和食品街53.36万人次、迎泽公园18.97万人次、太原古县城13.32万人次、稻田公园10.74万人次。春节期间,列入重点监测的7家景区共计接待游客24.07万人次,门票收入424.1万元。

与此同时,近年来,太原市大力开展大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及相关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和开发建设,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市民出游信心增强。晋商博物院、太原植物园、太原古县城、晋阳里、滨河自行车专用道、五一广场等景区景点陆续竣工开放,成为市民、游客网红打卡地。太原古县城被“美团臻榜”评为全国必打卡名胜古迹第3名、全国著名景点人气榜第18名、太原省心全家游景点榜第1名、太原陪爸妈游玩景点榜第1名、太原自驾出游景点榜第1名。

线上 门票订单比去年增长273%

春节期间,太原市线上整体旅游人次同比2021年增长17.46%,旅游收入增长9.17%。

从各产品订购比例来看,机票业务占比56.14%、酒店业务占比15.86%,机票、酒店为春节期间主要业务来源。春节假期返乡是机票业务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各业务人均消费来看,度假、用车及机票产品人均消费较高,用车业务人均消费1003元,比2021年春节增长46.8%,用车消费的迅速增长对应了今年春节“不出远门”“周边过年”的需求。

在严格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各景区纷纷推出春节游玩项目,营造浓浓的新年气氛,线上门票订单同比去年增长273%。从受欢迎程度来看,春节期间太原市最受欢迎景区TOP5为:太原植物园、太原方特、太原动物园、稻田公园、太原古县城。

春节期间,中长途的省外游客占比46.63%,省内游客占比53.37%。从热门客源地来看,排名前五的客源省分别为山西、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其中,山西本省游客贡献近62%的旅游人次。排名前五的客源城市分别是太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五个热门客源城市贡献了近82.5%的旅游人次。

随着本地周边游成为今年春节的重要消费趋势,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当天入景区,玩到晚上尽兴归家。从游客停留时长来看,春节期间太原游客停留1天占比86.68%左右,停留2天占比7.98%左右,停留3天占比3.42%。

从游客年龄分布来看,“90后”占比最高,占比突破46%,“80后”占比30%左右。今年春节带娃出行更普遍,“00后”“10后”占比提升显著。

全市旅行社从1月14日开始,严格执行市疫情防控办“暂停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的要求,2022年春节期间,旅行社未开展跨省旅游业务。省内游、市内游基本以自驾游、自助游为主。

280场活动惠及1837万余人次

春节假期,太原市文旅系统采取 “线上+线下”的方式,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文化活动280场,惠及群众1837万余人次(含线上)。

其中,在线上开展“文化进万家太原市2022年庆新春文化惠民优秀剧目展播活动”,演出晋剧、舞剧、话剧、儿童剧等剧目,播放量393.4万人次;开展“锦绣太原城——主播带你看非遗”优秀非遗短视频抖音展示活动,播放量108.4万余次。太原市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新创小戏小品”线上展播、“讲太原故事·品美好生活”线上图片展等活动,并通过短视频平台发起“小布老虎过大年”“新青年老传统”“卧虎藏龙全球年夜饭”等话题,全网点击播放量1051.7万次;太原市图书馆组织开展了“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迎新春·作品展——文化名家作品展、《红楼梦》里过大年等活动,节日期间借还图书共4.33万册次,到馆2.33万人次;太原美术馆通过线上举办福虎迎春好运来—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创意美育活动、“中华一脊·风骨太行”20世纪山西木刻图像作品展等活动。

太原各县(市、区)结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也组织开展了“瑞虎迎春”楹联展、“情味柏林年·巧手绘新春”非遗拜新年、“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线上村晚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前,太原市文旅局联合晋中、忻州、吕梁三市文旅局,联合推出了山西中部城市群8条 “玩冰雪助冬奥,赏民俗庆新春”旅游线路攻略,并登上头条热搜榜,省内及周边城市的游客纷纷来到太原赏民俗、玩冰雪。

截至2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朝闻天下》等主要新闻栏目,连续4次对太原春节期间文化旅游、传统民俗、群众欢乐过节的情况进行了报道。1月29日晚,作为原创节目,国风舞蹈 《宋时芳华》在太原市春节联欢晚会首次亮相,已成为太原文旅新IP。

太原市文旅局强化责任意识和守土意识,提前谋划和启动春节期间文化旅游市场工作,多次召开2022年省两会、春节、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及市场秩序工作视频会议,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工作的通知》,制定《2022年春节前文化和旅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督查安排》和《2022年春节假日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市场秩序督导安排表》,对节前疫情防控隐患排查和节日期间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市场秩序督导检查做出具体安排,确保了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下一步,太原市文旅局将全面构建“锦绣太原”旅游品牌体系,进一步加大文旅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扩大群众性文化供给,依法规范市场秩序,筑牢安全和疫情防控防线,为将太原市打造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作出积极贡献

三、旅游行业数据分析:2021春节38%消费者旅游偏好1-3天

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从“全世界最大的人口迁徙”到“就地过年”,再加上去年疫情期间被“压抑”已久的出游需求,随着人们对于“周边游“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本地游一跃成为“新年俗”。人们消费需求的增长加速 旅游 行业的回温。

从2021年春节中国消费者 旅游 市场偏好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 旅游 时长偏好1-3天;偏好 旅游 4-5天的消费者占比35%;其他的消费者占比为27%。2021年“周边游”、“短途游”成为人们春节 旅游 的热门选择。

在线下“周边游“、”本地游“火爆的同时,各大 旅游 景点利用5G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 科技 ,积极延伸拓展行业新服务,多方位展现各地风俗习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休闲 娱乐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