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消费属于什么消费

第三产业,是服务行业属于人个的消费,旅游的功能就是给人自然美景欣赏,和人文文化的熏陶。旅游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保健性旅游消费,基础性旅游消费,文化性旅游消费,享乐性旅游消费和纪念性旅游消费。同旅游者收入水平、旅游者结构密切相关,也同旅游产品结构与产品质量密不可分。

更多关于旅游消费属于什么消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二、简述旅游业的性质

1、主要资源的政府所有。

2、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3、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性与旅游项目的区域依赖性。

4、跨行业的综合复杂性。

5、多环节配合的服务消费特性。

6、异地预先销售与本地现场消费的结构。

7、资源的独特性不等于产品的独特性。

8、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且随时代变化。

9、自助化趋势与深度服务化趋势同时并存。

10、可进入性门槛与可持续性要求都越来越高。

三、旅游消费的作用是什么

(1)

旅游最直接最具特色的是其消费的特征。从供求角度来看,旅游业表现为在供需上是一种不对称的偏斜结构,即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对需求的拓展和组织,其根本特征是一个以市场为中介,对旅游需求和供给要素进行再组织的过程。因此对于旅游经济特征的把握不能从一般产业的供需等式中寻找,而要在供需不对称的偏斜结构中去寻找,从市场需求的作用过程来认知旅游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巨大的旅游消费,这从历年旅游收入的统计数据就可得以证明。因此有必要对旅游消费的作用进行重新认识。

一、重新认识旅游消费的作用

目前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给予极大的关注,对发展旅游业并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寄予厚望,许多省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来培植,而且在有的省市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云南、海南、西安、桂林等地,因此应站在产业的高度来评价旅游消费的作用。

1.旅游消费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旅游业不仅直接对第三产业中金融业、保险业、服务业和通讯业等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作用,而且作为先导产业,还能间接影响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2.旅游业是关联度较大,发展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工业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国民收入可以扩大1.36倍,就业可以扩大0.79倍,投资可以扩大0.25倍。在发展中国家其作用相对更高一些,分别可以扩大3.7倍、2.7倍、0.9倍、0.9倍。1998年我国旅游收入3438.60 亿元,照此测算,其中旅游业对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的间接贡献达9312.6亿元和4676.5亿元。

3.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社会安定。一般说来,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比发展其他行业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随着旅游业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更多的从业人员将加盟旅游业。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旅游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要比其他经济部门低36.3%,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数, 就可增加有关联的间接就业人数5个以上。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发展旅游消费,大大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社会安定。

4.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别。旅游活动衍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的流动,使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趋于一种动态的平衡,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经济增长为旅游消费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旅游消费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的推动。这是由于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力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而经济增长作为一国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就其本身来说,实际上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一般地说,经济增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旅游消费的发展创造条件。

1.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居民收入的高低与旅游消费具有密切的关系。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人均GNP超过300美元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旅游欲望,当人均GNP超过1000美元时, 就会产生洲内跨国旅游的欲望,当人均GNP超过3000美元时,就会产生洲际旅游的欲望。二战后, 一些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GNP迅速增加, 居民手中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多。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同时也不断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这就为旅游消费创造了前提条件,我国近几年国内旅游、东南亚、港澳等区域性国际旅游方兴未艾,正是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良好表征。

2.增加居民的闲暇时间。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公务时间缩短,家务劳动减轻,娱乐、休闲等闲暇时间延长,每周五工作制不仅在许多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现实,带薪休假制度亦在许多国家推行,为家庭旅游消费提供了可能,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家庭青睐。

3.促进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交通与通讯手段的日益完善,地球空间相对缩小,世界各地间的距离相对缩短。海、陆、空交通运输条件的极大改善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使旅行成本下降,旅游消费质量提高。近几十年来,通讯技术发展迅速,现在,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几乎世界上所有地区都可以进行直接的、可视的、便捷的联系,这进一步为旅游消费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改变居民的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结构中的耐用消费品基本上呈饱和状态,物质享受基本上得到满足,相应的精神文明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必然逐渐上升。旅游消费作为精神生活和生活享受的组成部分,作为增加知识的源泉,也就随着人们的消费结构的改变而得以迅速发展。

正因为经济增长为旅游消费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旅游消费在近几十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据统计,1960年国际旅游市场仅有690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仅有68.67亿美元,经过36年的发展,到1996 年国际旅游人数达到5.92亿人次,世界旅游收入达到4231亿美元。

三、提高旅游消费质量,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政策探讨

1.塑造和完善旅游消费体系和保障体系,营造宽松的旅游消费环境。旅游消费体系应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不应相互割裂。旅游消费的各个环节之间应该合理配置,形成一个具有完善功能和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体系从旅游投资体系的建设、旅游信息传输体系的完善、旅游咨询体系的健全、旅游保障体系的建立应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样旅游消费体系和保障体系才能发展和完善,进而才能促进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2.对旅游消费主体而言,决定旅游消费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一是有钱,二是有闲”。目前对国内市场来说,耐用消费品已趋于饱和状态,人们的旅游动机和需求日益旺盛,这就要合理地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向,旅游消费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出台相应措施鼓励人们进行旅游消费,如大连市出台的旅游信贷,就是一项很好的措施。关于有闲,就要制定相应的休假制度,如作为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旅游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增长员工的见识等。

3.对旅游消费客体而言,即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均是旅游消费的客休所在,这些环节为旅游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每个环节的服务总量均受制于旅游客流量,因此对一地旅游消费客体而言,其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间应有一个合理的“量”的比例关系。就每个环节内部系统而言,也存在一个内部档次结构和“量”的比例关系。一地的旅游业能否健康发展,上述“量”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发展是否协调至关重要。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就应体现在这些方面。一方面通过研究当地的优势和不足,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通过信息的发布和咨询,引导投资的取向,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限制措施,对各环节的发展进行相应调控。

四、旅游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

从消费目的看,属于享受资料消费。从消费对象看,属于劳务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是以注重物质生活享受为主要目的的消费类型,这种类型的顾客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经济实力”,以显示自己的地位或富有的形象,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

劳务消费又称服务消费。以服务为性质的消费,没有实物的交换。人们的劳务消费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自给到社会化、市场化、自由化,从占生活消费的较小比例到占比重越来越大的发展变化过程。

更多关于旅游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五、什么是旅游业?旅游业的性质表现在哪方面?具备哪些特点?

第五章

旅游业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

1

)旅游业:旅游业就是以旅游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并

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2

)直接旅游企业

:

指那些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企业,因而没有旅游者的

存在便无法生存的企业。

3

)劳动密集:为生产一定量所必须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投入的比例高于其它生产要

素比例。

4

)旅行社: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

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

5

)旅游批发经营商:是那些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

6

)旅游零售商:泛指那些主营零售代理业务的旅行社,以旅行代理商为其中典型代表,

还有其他有此类零售代理业务的服务商。

7

)包价旅游:是指旅行社经过事先计划、组织和编排旅游全程的活动项目,向旅游消费

者大众推出的包揽全程服务工作的一种旅游产品。一般规定全程活动的日程、目的地、行、

宿、食、游的具体地点和服务等级,并以总价格的形式一次性地收取费用。

8

)旅游产品:是以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期间的访问活动为核心,构成一次完整旅游经历

的各种有形因素和无形因素的集成或总和。

9

)旅游景点:指专为供来访公众参观、游乐或增长知识而设立和管理的长久性休闲活动

场所。

2.

试析旅游业的性质。

答:

旅游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一项经济性产业。

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

其根本目的在于发

展旅游经济。

虽然旅游业的经营会将某些社会、

文化或环境事物作为其产品素材,

但对于这

些素材的使用只不过是旅游产品的生产特点。

换而言之,

所有这些派生结果或生产特点都不

能改变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的营利性质。

旅游业的细胞是以营利为目的并需要进行独立核算

的经济组织。

同样,

由这些基本细胞集合而成的旅游业也是以营利为目的,

因而也需要进行

经济核算。

正因为如此,

我国才明确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而不将其列为文化

事业。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旅游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一项经济性产业。

3.

同制造业相比,旅游业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

特点一:

综合性产业。

特点二:

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

特点三:

政策性较强的产业;

特点四:脆弱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