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特产有哪些方便送人

1.淮阳黄花菜

黄花菜,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百合、黄花、七星菜、镇定剂主要分布在东北东部,喜生长在干燥的山坡、荒地、干燥的草甸和路边的田野上。

2.顾嘉轩

沈丘老城面塑起源于沈丘县老城区南关居委会下湾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习惯叫它顾家磨。目前,有3000人从事顾佳莫的制作。古墨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影响广泛,大家都知道。每到春节和庙会,来老城赶上开会的都买。

3.襄城白芝麻

香柏芝麻皮薄、籽大粒足、口感醇厚、营养丰富、出油率高。品质优良,商品率高,并加工成芝麻精香油、水洗芝麻等。并出口国外,很受欢迎。项地处河南省东部平原,处于黄淮与黄淮之间的芝麻产区中心。

4、淮山羊皮

怀山羊皮是河南周口沈丘县的特产。沈丘县养羊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淮山羊发展迅速。1952年全省只有36万;1962年达到429万;到1990年已猛增至800多万只,分布范围从沈丘向周边地区扩散,广泛分布于周口、商丘、驻马店、开封、新乡等地区,使河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山羊皮出口基地。

5.逍遥镇胡辣汤

逍遥胡辣汤是中国著名的食品之一,色香味俱佳,提神醒脑,开胃健脾。它起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后期。当时的天子宋徽宗,儒雅风流,在军事上没有什么专长,但下棋、书画、吃喝玩乐,他无所不知。俗话说,上有好,下有好。所以从上到下,奢靡奢靡的风气遍布全国,尤其是汴京。

沈丘有哪些美食值得推荐呢?

沈丘特色美食,值得一提的便是马五牛肉。相传马五牛肉是在清朝咸丰年间由马一真研制而成的镇馆名菜,名声远扬,远近皆知。而今,马五牛肉也是远销国内外,其肉质劲鲜美道不腻,浓香而爽口,是家里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其次,值得一说的沈丘千层豆腐也是当地特色的美食。位于沈丘县颍河北岸的第五代传人所做的千层豆腐最负盛名,其豆腐浑厚如玉,酥软似蛋糕,口味适中略有丝甜,营养价值颇高,是当地的特色。不过,听说第五代传人已年过花甲,不知是否还在制作。

另外,沈丘的特色美食,还有槐山羊肉、顾家馍以及马四果子,都是当地特色美食

河南周口特产有哪些?

1、烧蒲菜是淮阳地区独有的传统名菜,属于豫菜系。被列为河南省地方名菜之一。它以龙湖特产蒲子下端的嫩芯为原料,加配佐料烧制而成。

2、叶氏猪蹄以清滑爽口,柔韧脱骨,味醇酥嫩,香气浓郁出名,独具风味,吃过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3、沈丘顾家馍是是一种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点。具有色亮如釉、形似宝葫、入口津甜香醇、回味绵绵不绝的独特风味。

4、项城白芝麻,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项城白芝麻”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5、槐山羊板皮,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06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槐山羊板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沈丘顾家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项城白芝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槐山羊板皮

河南沈丘的特产是什么?

槐山羊板皮、“顾家馍”,小磨香油、牛肉干、土豆,

刘庄店镇李楼村:麦芽糖,有数百年历史。

新安集镇三大夫营村:祖传接骨膏药。

老城镇:“兆丰”酒为乾隆御笔;“兆丰”酒、“顾家馍”均为清代贡品。

刘庄店镇:槐山羊板皮。

卞路口乡:“龙井贡酒”。

莲池乡:肉盒子,为沈丘一绝,在整个沈丘都小有名气!

河南周口的特产有哪些

河南周口的特产有哪些

周口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东临安徽省阜阳市,西接河南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与开封、商丘市接壤。周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河南周口的特产有哪些?下面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1、淮阳黄花菜

黄花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针花、黄花草、七星菜、安神菜。主要分布于东北东部地区,喜生于干燥的山坡、荒地、干草甸子、田边路旁,具有“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的美称。它的胡萝卜素的含量不亚于胡萝卜,肉质肥大,花味清香,营养价值很高,是著名的碱性食品。黄花菜炒肉是东北家常菜之一,还可以打卤、涮锅。淮阳黄花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河南省淮阳县 《关于实施淮阳黄花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淮政文〔2006〕5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河南省淮阳县城关镇、冯塘乡、刘振屯乡、临蔡镇、大连乡、新站镇、葛店乡、四通镇、鲁台镇、安岭镇、黄集乡、郑集乡、朱集乡、齐老乡、豆门乡、曹河乡、王店乡、白楼乡、许湾乡等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2、顾家馍

沈丘老城面塑起源于沈丘县老城镇南关居委会下湾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习惯上把沈丘面塑称为顾家馍。目前,有3000人从事顾家馍的生产制作,顾家馍在当地及周边,影响广泛,人人皆知。每逢春节、庙会,凡来老城赶会的人均购买之。除此之外,在外工作的人回乡探亲时,都要捎些顾家馍,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现在顾家馍已是声名远播。顾家馍起源于当地一位姓顾的人家。明末清初,在沈丘老城南城脚边住着一家姓顾的人。顾家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卖馍卖茶为生。清朝末年,为扩大营生,顾家后人顾二别子,把顾家馍发展为工艺品,传承到今天已是第十七代。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家住沈丘老城的御医刘璐,带进皇宫敬献给康熙帝品尝,由此成为进贡皇宫的贡品。顾家在卖馍的过程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逐渐摸索出独具特色的蒸馍技艺来。

3、项城白芝麻

项城白芝麻色纯皮薄,籽大粒饱,口感香醇,营养丰富,出油率高,品质优良,商品率高,并且被加工成芝麻精制香油、水洗芝麻等出口到国外,很受欢迎。项城市地处豫东平原,位于黄淮之间芝麻主产区腹心地带。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度的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南部贾岭镇一带土壤属淮北平原砂礓黑土系,砂礓黑土是古老的耕作土壤,透水性好,保肥力强,含钾量高;该镇属“夏芝麻生长发育最佳适宜区”,芝麻种植历史久远。明清时期有“城南黑土地尤宜(种植芝麻)”,“芝麻茎山积于廷”之说。建国后,项城芝麻发展迅速。近十多年来,贾岭一带芝麻面积一般不低于秋作物面积的40%,最高可达70%,占项城市芝麻面积的1/4左右。

4、槐山羊板皮

槐山羊板皮是河南周口沈丘县的特产,沈丘县槐山羊的饲养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槐山羊发展很快。1952年,全省仅36万只;1962年就达到429万只;到1990年,已猛增到800万只以上,分布范围也由沈丘向周围扩散,并广泛分布于周口、商丘、驻马店、开封、新乡等地区,使河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山羊板皮出口基地。

5、槐山羊肉

槐山羊肉是河南周口沈丘县的特产,沈丘县槐山羊为中国著名山羊良种,因其板皮质量优良、为汉口路板皮“王牌”而驰名中外。其主要产于黄淮平原上的`沈丘县槐店镇。槐山羊有三大好处,即板皮质量高,成熟期繁殖率高,肉质及产肉性能好。

6、酱蒲菜

酱蒲菜,是淮阳县酱菜厂独家生产的调味食品。蒲子属多年水生植物,生长在沼泽地带。蒲叶呈扁片状,宽1-1.5厘米,高2-3米,露出水面,色泽青绿,可制各种编制品。根茎生长在水下或淤泥深处,直径2-4厘米,淮阳城湖淤泥深厚,土质肥沃,蒲菜生长条件得天独厚。根茎剥去外皮,呈银状,生吃脆甜无丝,味美可口;熟吃久煮发脆,鲜嫩芳香;酱制别具风味,更为独特。据《淮阳县志》记载,孔子于前489年到陈州(今淮阳城)时,在陈绝粮饥饿难当,其学生子路下城湖拔了几根蒲子,剥去根茎的外皮。试尝之后脆甜可口,于是仲尼师徒饥腹得饱。袁世凯的堂侄袁寿山久居淮阳,爱吃蒲菜。给袁寿山做饭的厨师为了投其所好,让他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蒲菜,便将剥好的蒲菜腌制在甜面酱内。数月后吃着脆甜,酱香浓郁,酯香纯厚,别具风格。后来美馥斋、四美斋等几家酱菜作坊也按上法腌制酱制,于是广大群众也吃上了酱蒲菜。

7、固墙热豆腐

固墙热豆腐在点制过程中不用石膏,全用清浆,豆腐精细、鲜嫩、松软,浇上特制的辣椒汁(主要原料有辣椒、香油、精盐、味精、香椿叶、焦花生、焦芝麻、生姜等),美味可口。

8、固墙手擀面

固墙手擀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遇水不散,出水不粘,温润凉爽。观其形如玉带临风;察其色若飞雪鳞鳞;品其味似玉兰入口;可谓面中极品!倘若用一细白瓷碗盛之,配以番茄鸡蛋,蒜泥黄瓜,佐以凉啤,美极!爽极!享此美味,此乐何极! 其实真正懂得面条的人还是应该去尝试一下手擀面的味道,当然,要吃到上等的手擀面,必须去尝一尝固墙手擀捞面。 固墙手擀面虽籍籍无名,但亦非泛泛之辈。精通手擀面者多出于韩屯、徐屯等地,传说项城袁家喜食手擀面,聘有一来自韩屯的师傅,专门为其做手擀面。一次,有一来自韩屯的亲戚来看望韩姓师傅,到袁家时天色已晚,只好留宿,刚好师傅才擀好一案板面条,以供袁家人第二天食用。师傅便在面上铺一棉布,上覆一草席,便让客人睡在上面。第二天早起,师傅揭起草席,面条仍不粘不连,韧性十足,令人叹为观止。

9、民间泥玩

淮阳,古称陈州,是中国历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 都之地。淮阳城北有“太昊陵”,俗称“人祖庙”。“太昊”是形容伏羲像日月那样光明,以赞美他在茹毛饮血的人生之始,教民"作网罟,以佃以鱼,以赡民用;养六畜,以充庖厨的圣德(《史纲评要·太昊伏羲篇》),”太昊陵”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为“人祖庙会”,当地人又称“二月会”。在二月会期间,每天有炎黄子孙10万人云集淮阳,在伏羲陵和女娲观前朝祖进香,祈盼国运昌盛,民富国强。    太昊陵“人祖庙会”的原始主题是祭祀人祖伏羲和女娲,以求子孙繁衍。所以,至今仍保留着远古初民“生殖崇拜”的遗俗,如颂扬伏羲、女娲的“履迹舞”,再现“生殖崇拜”上古遗风的“摸儿洞”、“献旗杆”、“拴娃娃”以及各种动物下部的女阴符号等等,展示了人类的生命意识和种族繁延的永恒主题。

10、太康肘子

太康肘子是享誉中原的风味名吃,用料为上等猪肘,辅以特制名贵材料和独特制作工序,特点“肥而不腻、色泽鲜亮、浓香怡人、酥烂可口。”被誉为“天下美味之大成”而驰名中原。太康肘子由太康籍人士---宋友华先生研制而成。宋先生原是1领导的专职厨师,于1986年转业到河南省太康宾馆,担任厨师长职务。宋先生先后到过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地学习烹饪技术。他拜师求技,虚心好学,潜心钻研,经过多年探索,溶古今中外红烧、烹饪技术为一体,不断创新研制出了这道佳肴。因主料精选上等猪肘,加上首先诞生于河南省太康县,故名曰:“太康肘子”。

;

沈丘县卞老家村有哪些特产食物?卞老家的小吃一绝是什么?

1、玉洪牛肉。以村中卞玉洪家的牛肉招牌为甚,其味咸、香、厚实。卞玉洪在屠宰行业干了大半辈子,作为村里唯一的综合性屠宰牲口人,其所占据的位置不可轻觑。牛肉最原始的腌渍,到纯木的熟煮,无不透露着乡村在制作特色上保留的淳朴气息,同时也保证了自然独特的风味。除了在周边河南、安徽地区常年销售,也有远销至上海地区。

2、乡村豆腐。以村中卞洪彬家及卞富强家的豆腐为好,是典型的北方豆腐。豆腐的制作过程全是人工进行,保留了自然特色,而且种类多,厚薄不一,可供选择,村中人爱喝豆腐花,便是来于此。

3、芝麻烧饼。村子炕出来的烧饼,嚼劲十足,表面撒上芝麻粒,满口香。 [1]

另外,炸馓子、炸麻叶、炸丸子都是村中特色小吃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