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特色产业,如何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某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资源以及文化等优势,且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就叫做地方特色产业,比如义乌小商品就是地方特色产业通常想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需要根据各地的情况,掌握本地现有的资源以及特色后,并采取适宜发展的特色竞争战略,才可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一、地方特色产业
1、地方特色产业指某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以及成型的一种或者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等优势,从而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色且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
2、以浙江省的特色产业为例,该省从市到乡镇都有其特色产业,比如义乌小商品、东阳木雕、安吉白茶、梁弄灯具、汤浦铜管等。
3、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需要根据该地现有的优势,采取适宜发展的特色竞争战略,把握关键才能实施重点突破。
二、如何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1、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以及开发银行各分行要加强协调配合,并根据地方资源的不同以及产业优势,寻找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道路,不断的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及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多种形式产城的融合速度,达到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目的。
2、开发银行各分行要运用管理平台、借款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贷款模式,推动并建立风险分担以及补偿机制,用批发的方式融资支持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以及返乡农民工等各类创业者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从而带动周边广大农户发展,实现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目的。
3、在特色小镇中,积极推动开展土地、资金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在有条件的地区,把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以及集体收益分配权资本化,建立以及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证贫困人口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合理稳定的收益,推动发展特色产业。
二、如何运用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在现有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基础上,积极创新农村生产方式,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逐步提高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农业是农村的产业支撑,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技化。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思路,建设农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市场,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实施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工程,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技对高效农业的贡献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把推进“三大合作”作为创新农村生产方式的重要内容,一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支持和引导农技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利用技术优势组建合作组织,鼓励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工商企业利用资金、信息等优势组建合作组织;坚持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不断完善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实现由简单的“抱团取暖”、节约成本式合作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鼓励农民以资产、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二是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实行联组发展、整村推进的办法,扩大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单体规模,取得规模效益;把推进土地股份合作与发展高效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土地股份合作中高效农业所占面积达到60%以上。三是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充分利用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机遇,重点在那些经济实力较强、产业特色明显、地处城郊结合部和工业园区所在地的村组实行社区股份合作,建设标准化厂房、门面房和宿舍楼等,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带动农民增收。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切合实际的原则,使创新农村生产方式、发展农村经济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规划相衔接,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进。二是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通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等措施,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创新农村生产方式,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为了少走弯路,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树立一些先进典型,通过典型来示范和带动面上的工作。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探索发展高效农业和农村“三大合作”的新思路、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