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余脉延伸地带,东经109°17′-109°54′,北纬27°04′-27°38′,东邻中方县、鹤城区,南接洪江市、会同县及贵州省天柱县,西连新晃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万山特区,北界麻阳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铜仁市县城芷江镇距怀化市仅39公里。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称。
芷江古属“五溪蛮地”,因著名诗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远在旧石器时代,舞水沿岸就有原始人类活动。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无阳县,明清时曾为川、黔、滇、湖广总督府和偏沅巡抚所在地,乾隆元年(1736年)始称芷江县,1986年改为芷江侗族自治县。总面积209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总人口36万,其中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0%以上。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遍布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编钟、青铜凤形器等珍品尚属罕见;宋代古城墙、护城河历历在目;明代所建的龙津风雨桥巍然横卧于舞水;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矗立于舞水之滨;文蕴丰厚的文庙和奎文阁等古建筑群分布于县城各处。另外,蜚声海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胜利的标志性建筑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坊以及盟军第二大机场芷江机场、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受降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塔、从文阁等一大批纪念性建筑在境内熠熠生辉。
这里山清水秀,风光幽雅。境内有“形似神农架、神如九寨沟”的小九寨五郎溪三道坑风景区,还有明山叠单、茅丛河漂流,更有那舞水生态长廊、蟒湖山水人家等等。
二、湖南省芷江县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去那旅游值得吗?
芷江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历史和受降历史使芷江形成独特的抗日文化。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在芷江开辟了远东第二大盟军机场。从此该机场成为对日作战的重要空军基地和立体之战的舞台。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中、苏、美、英等相继驻此,芷江境内驻军云集,各军队及军事机构多达220多个,驻军总数达10万多人,芷江机场停驻的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多达400多架,芷江不仅是盟军的重要空军基地,更是保卫大西南后方的钢铁屏障和迎接全国大反攻的前哨阵地。芷江机场的盟军飞机除经常与日机进行空战外,还主要担负对华北、华中日军驻地轰炸和切断后勤补给,封锁长江、湘江及京广铁路运输线,阻止日军进攻大西南的重要任务。芷江机场牢牢控制了江南地区的制空权。因此日军视芷江为心腹大患。1945年4月至6月,侵华日军集中81精锐兵力发动了"芷江攻略战",为保卫芷江机场将日军聚歼于雪峰山东麓地区,国民政府调集了8个军23个师10万余人,陆空并进展开著名的"芷江保卫战"。出动战斗机2500架次,投弹100万余磅,此役歼灭日军2.3万余人,生俘213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以中国爱国军民的胜利和日本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湘西会战(又称芷江会战),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进一步显示了芷江机场的威力。现芷江机场已纳入了全省的开发计划。
受降纪念坊
建于1946年2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军政要人的题词额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坊上铭文的文采、对仗、用典有着耐人寻味的赏析价值。
受降旧址建于1938年,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何应钦在这里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日本投降典礼,签发了载有投降详细规定命令备忘录24份,部署了全国十六受降区102处缴械点的受降工作;收受处理了与蒋介石、冈村宁茨、冷欣等人来往电函40余份;确定了日本投降各项具体条款,受降签字时间、地点,完成了接收日军投降全部实质性工作。室内陈列的桌、椅、沙发等均属原物。
此外,还有内地妈祖庙、蟒电风景区、侗乡文化城、龙津风雨桥、明山风景区、客仁棚侗寨、罗旧花山寨、千年云树王、茅丛河漂流、奎文阁等景点。
三、芷江侗族自治县的经济概况?
芷江垌族自治县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还属于国家的贫困县
四、芷江和新晃哪个发达
芷江发达,新晃县不发达。
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新晃县位于湖南省最西边、就是湖南省地图像人头像的鼻子尖、东连湖南省芷江县、北西南与贵州省接壤。新晃位于云贵高原边缘的多山地带、交通不便、资源匮乏。
五、湖南怀化市经济强县是哪个?
您好!从GDP方面看!我的排名:鹤城区.沅陵县.溆浦县.辰溪县.芷江县.洪江市.中方县.靖州县.会同县.麻阳县.新晃县.洪江区.通道县.
六、芷江侗族自治县近几年的经济数据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余脉延伸地带,东经109°17′-109°54′,北纬27°04′-27°38′,东邻中方县、鹤城区,南接洪江市、会同县及贵州省天柱县,西连新晃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万山特区,北界麻阳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铜仁市。县城芷江镇距怀化市仅39公里。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称。
经济概况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打造江南名镇、构建和谐芷江”的总体思路,抓产业促调整,抓项目促发展,抓开放促引进,抓协调促和谐,抓作风促落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力行发展第一要务,实现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主要目标。综合
经济总量与增幅创历史新高。芷江县GDP达21157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较上年加快3.3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37万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74801万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73637万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为29.8 :35.4:34.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031元,比上年增加1020元。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357028万元,同比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863万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6019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22146万元,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为10066元,增长24%。
“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59543万元,占GDP总量的28.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916万元,增速达35%。全县建立了优质稻、芷江鸭、无公害蔬菜、植物油、生猪、水产等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小康建设步伐。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水平上升到25.7%。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省市考核验收,芷江县为民办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20项考核指标全面和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力转移、通乡公路建设、乡镇敬老院、医疗和养老保险、沼汽池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八件实事100%的完成目标任务。
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611万元,增长7.9%,增幅为近10年最高。其中农业产值47393万元,增长8%,林业产值8299万元,增长17.1%,牧业产值40702万元,增长6.3%,渔业产值2324万元,增长1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92万元,增长1.4%。粮食生产有较大的恢复,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46.58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粮食生产喜获丰收,保持了稳产高产,粮食总产达16.34万吨,增加4609吨,增长2.9%。生猪生产在猪肉市场价格上涨的刺激下,发展较快,养殖大户594户,比上年增加129户。出栏生猪40.8万头,比上年增加3.1万头。其他主要农林牧渔产品也获得较快好的收成,其中棉花产量57吨,增加19吨,增长50%;木材采伐量6.95万立方米,增长18.1%;菜牛出栏量0.72万头,增长1.4%;山羊出栏2.59万只,增长4%;水产品总产量3240吨,增长2%。
工业、交通、邮电业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全县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9543万元,增长2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0916万元,增长35%,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8979万元,增长119 %,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700万元,增长.21 %。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大于减。其中化肥17273吨,增长10.5%,水泥152981吨,发电量43035万度,增长0.2%,塑料制品6881吨,增长22.3%。工业企业效益整体出现好转,运行质量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103 %,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781万元,其中:股份制企业效益较好,实现利润3469万元,增盈1758万元。
交通运输业恢复增长。全社会客货周转量11606万吨公里,增长1.6%,货运量119万人,比上年增长6.0 %,货运周转量1018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 %.客运量455万人,比上年增长13.0 %,客运周转量1425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0 %。个体私营运输业保持较快增长。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稳定增长。
邮电通信业保持发展。邮电业务量实现28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全年累计定销报纸115万份,订阅杂志45万份;年末固定电话拥有量34258部,比上年增加3499部,移动电话31776部,新增6796部。邮电业务不断拓展,宽带入网及“小灵通”用户发展较快。
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6765万元,同口径比较增长30.1%,其中:城镇以上投资61773万元,增长29.4%;农村投资4992万元,增长39.29%。城镇以上总投资项目达53个,比上年增加23个。
重点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投资530万元的县城二、三期防洪堤改造顺利完工,全长4.5公里。投资1.5亿元的在建工程,长泥坪电站2005年完成投资5260万元;投资1600万元的新店坪110伏变电站圆满建成,缓解了当地的电力供应紧张状况。芷江机场实现顺利通航。
建筑业发展加快。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2386万元,增长11.2%。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工程产值3660万元,建筑业施工面积87746平方米。
商贸、财政、金融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541万元,增长23.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4955万元,增长23.6%;餐饮业零售额7361万元,增长23.5%。
商品销售价格水平总体上升,零售价格指数达5.6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购买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农村地区的零售额增幅达15 %。商贸经营理念悄然发生变化,购物环境不断改善。超市商店、品牌商店、连锁商店及专业化市场发展势头迅猛。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在政策性减收、增资缺口大的形势下,确保了财政收支的稳定。2005年,累计完成财政收入899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7.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62万元,增长25.5%;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2599万元,增长14.9%。分征部门看:国税累计完成3777万元,增长15.29 %;地税累计完成3388万元,增长8.9%;财政累计完成1825万元,增长43.59%。财政支出27815万元,比上年增长37.59%,社会保障、党政机关工资的正常发放、增资政策的兑现和重点工程建设等支出基本保证及时到位。
金融机构存款较快增长。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4.3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35%,各项贷款余额77303亿元,比上年末下降0.88%;存款增幅高于贷款增幅20个百分点。银行累计现金收入483073亿元,增长9.11%,累计现金支出47.98亿元,增长9.75 %。银信部门继续加大对不良贷款清欠力度,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不良贷款比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