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色小吃 云南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1、沾益辣子鸡

沾益辣子鸡作为滇菜代表作,不仅是云南比较著名的小吃,也是中国著名餐饮特产,同时也是曲靖、沾益的宣传名片,有百年历史,因其选料精殊挑剔、制作工序复杂、味道辣香爽口而名震四海。较具代表性的是龚氏辣子鸡。

2、富源酸菜猪脚

富源酸菜猪脚是曲靖的一道地方特色菜,店面遍布云南各地,外省少数地方也会有几家,但味道肯定还是当地比较正宗。酸菜猪脚营养丰富,适合广大人群食用,具有很多的食疗作用。

3、红豆酸菜汤

红豆酸菜汤,也不是云南所独有的,贵州的毕节地区有,四川宜宾也有,整个乌蒙山区,很多地方都有。都是人们百吃不厌的极品佳肴,无论是星级宾馆还是路边小店,饭桌上几乎都有红豆酸菜汤,无红豆酸菜汤不成席!

4、汽锅鸡

汽锅鸡一定要用云南昆明南部建水出产的紫陶汽锅,高温烧制后汽锅有自然调节的功能,根据食物的苏醒自然补充缺乏的矿物元素。食物本身多少都有点偏性,被汽锅一蒸就变成了中性,非常合适人食用。文山的三七汽锅鸡也是很有名气的。

云南特色美食小吃,到了云南一定要吃这几种

云南菜即滇菜,中国八大菜系中并无滇菜,但滇菜属于中国菜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地方系,主要擅长烹制野生菌、淡水鱼,以酸、辣、香为主。那么云南特色 美食 有哪些,就让我和大家分享一波云南的经典 美食 小吃。

大救驾是云南著名小吃之一,也就是炒饵块。饵块用米制成,为云南所独有。典故来自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昆明,明朝永历皇帝的小朝廷一路奔逃至腾冲,饥饿难忍时,当地人炒了一盘饵块送上。皇帝就连赞:“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炒饵块由此改名。

过桥米线是全国闻名的 美食 ,发源于蒙自,距今已经有百年 历史 了,很多人说过桥米线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特色 美食 了,更是红河州的一个名片。在蒙自的街头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过桥米线店,而且大多在饭点时都是座无虚席的。过桥米线用的都是超大的碗,碗里是熬制的骨汤,所有的配菜都摆在桥上(价格不同,配菜不同),趁着碗里汤的热劲,把桥上的配料一一放入碗中,最后加入米线。

昆明酸腌菜是老百姓的家常腌菜,凉拌、爆炒,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有点酸酸的,很开胃的。酸腌菜的做法:冬春季节,将青菜洗净晾干。青菜变蔫后,切段,撒上粗盐,拌上辣椒、花椒、生姜、八角、小茴香和些许料酒。装入陶罐,封严,腌制一个月就可以了。

石屏包浆豆腐,除了经久不衰的云南米线,随着 美食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风靡,云南石屏的包浆小豆腐也闯入了大众的视线。 水点琼浆世上奇,神龟豆腐天下香。作为中国国际地理标志产品的云南石屏包浆豆腐,浑圆小巧、色呈熟黄、外皮焦脆,内里却是暗流涌动,像是腐皮里裹着一团嫩滑的豆腐脑。

夏河蹄筋是一道菜品,主料是羊蹄筋,配料是木耳等,调料为胡椒粉、花椒粉、食盐等,通过去腥膻味后炒制的做法而成。 传说,夏河蹄筋在明代已经相当有名了。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大将徐达西征吐蕃时,对夏河蹄筋非常欣赏,“常单车就舍而食,”自此夏河蹄筋声誉更高,名传遐迩。岁月沧桑,历经数百年,经无数高厨的烹饪实践。

曲靖蒸饵丝,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在曲靖市学院街口有一家餐馆,虽然门面不大,但因该店供应的主要小吃品种蒸饵丝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故每天都引得顾客盈门,几年间便声名大振。喜欢吃辣的顾客还可以自行放上油辣子,最后拌匀就可以食用了。等顾客吃完饵丝,再喝上一小碗撒了葱花的筒子骨汤,那才叫回味无穷哩!

烤洋芋又是泸西最具代表的特色小吃,尤其近年来越来越火了,凡是到这里的朋友必吃烤洋芋。在泸西,中午饭——烤洋芋;晚饭——烤洋芋;宵夜——烤洋芋。来亲戚——烤洋芋;来朋友——烤洋芋;来同事——烤洋芋。

剁生用新鲜马鹿肉,先切成片,后剁细,与切细的葱、蒜、芫荽、大芫荽、花椒、辣椒面、盐等作料拌拢、搅匀。再放入少量的柠檬水,调匀。然后将生猪皮刮洗干净,放在火炭上烤,待肉皮变成乳白色,带点透明度,即取出切成薄片和马鹿肉拌合,即可食用。

宣良烤鸭是别具一格的美味佳品,尤以狗街烤鸭为佳。早在60多年前就在滇中一带享有盛名了。宣良烤鸭制作考究。先将“汤褪”干净的鸭,从腋下开洞,剔弃内脏和脚爪,配以佐料,在鸭的皮肉间吹气,把鸭身吹鼓,再用铁丝钩吊住鸭脖将鸭挂于炉壁内侧慢慢烧烤。烘烤时,以松毛结为燃料,待其燃到烟尽,适时翻转鸭身,涂沫蜂蜜水、猪油和鸭唷扑于表皮。这样烤出的鸭,皮黄脆不焦,肉酥松软,甜嫩离骨,色鲜味美,香气四溢,非常可口。

鸡肉烂饭是普洱地区西盟县佤族待客的上品,具有清香酸辣,和胃生津,山野味十足的特点。其主要原料为鸡肉、大米、酸笋等,加之姜、芝麻、辣子、花椒、木浆子、香茅草、细盐、大烟子、苏子等位料,并不断地搅拌,待饭煮成稠糊状即成鸡肉烂饭。

乳扇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中吃的一种奶酪。用牛奶制成。乳白色,片状,成卷,状如折扇,故得名乳扇。生吃、干吃、油炸均可。是下酒的好菜。也可与云腿等材料一起用于烹调。切碎后也加进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里饮用。

云南特色小吃——小锅米线

【导读】 米线是我们全国人民都非常爱吃的一种食物,但是其实米线是云南省的一种特色食品,而云南小锅米线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云南小锅米线中往往会加入鲜肉来增加米线的鲜味,用小铜锅在炭火上慢慢煮沸,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云南小锅米线的做法

云南人民十分喜欢吃米线,当地民谣中唱道:“看不见的战线,打不尽的毛线,吃不完的米线”,云南小锅米线非常具有云南当地特色,味道很鲜美。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云南小锅米线的做法吧。

主料:米线1碗

辅料:鸡腿2个,猪肉1块,娃娃菜1把,生菜1把,酸黄瓜1根

酸菜1大勺,蒜苔1把,猪大骨头1大块

调料:食盐,酱油,鸡精,葱,花椒,豆瓣酱,鲜花椒,芝麻油,香菜

做法:

1、猪大骨一份洗净备用;准备泡椒黄瓜和酸菜备用;

2、将洗净的猪大骨放入锅内,加入足量的水;加盖煮2个小时以上,取大骨汤备用;

3、鸡腿剁小块;炒锅放火上,放入适量食用油,下入花椒和青花椒炒出香味;

4、放入豆瓣酱炒出红油;放入鸡丁翻炒;

5、翻炒鸡丁入味后,加入酱油和生姜汁;加入适量的水;

6、加锅盖后焖煮;至汤汁浓肉烂入味后,关火,加入适量鸡精调味备用;

7、猪肉剁碎末备用;香菜和蒜苔切碎备用;

8、酸黄瓜切片备用;取小锅,放入肉末、酸黄瓜和酸菜;

9、加入煮好的大骨汤;煮开汤后,放入生菜、娃娃菜烫熟;

10、另取一锅加入清水烧开;放入提前泡好的米线煮软即可;

11、将煮好的米线放入煮汤的砂锅内;加入鸡肉酱汤汁调拌均匀;

12、放入切碎的蒜薹和香菜;最后浇上鸡肉酱,即可成就一锅美味米线。 ...

云南小锅米线的特色

米线是云南人民很重要的一种食物,其中以过桥米线最为出名,但是过桥米线现在被过分的夸大和炒作,随处可见,但不一定都是正宗的,反倒是小众一些的小锅米线更能够保存云南当地的一些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吧。

正宗的小锅米线一定要使用小铜锅,十八公分直径的黄铜带直把的小锅,大小也就一吃面条的碗一般,每只锅里的内容各有千秋,却全都是五彩缤纷热气腾腾,用炭火慢慢烧,汤汁可以用新鲜猪排骨2根加入适量冷水和老姜片熬制而成,如果怕麻烦用水代替也可以,但味道肯定会大打折扣,不那么正宗了。

正宗的云南小锅米线是一道“工夫菜”。其中高汤一定要货真价实,否则做不出小锅米线的味道,配菜也很丰富和讲究,姜末、腌酸菜、韭菜、豆芽、豌豆尖、芫茜葱花,缺一不可。颜色艳丽、香味浓郁,恰到好处的酸味、鲜味、甜味和辣味,深得中庸之道。云南小锅米线是到云南以后不可错过的一种美食。

云南小锅米线放什么配料

云南小锅米线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汤鲜味美,那么,制作云南小锅米线时要放一些什么样的配料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云南小锅米线的配料十分丰富,小小的铜锅中五彩缤纷,制作起来也比较繁琐,非常讲究技巧。做小锅米线首先需要半勺肉末和一点猪油来提升米线的香味和鲜味;另外还需要姜末、韭菜、豌豆尖、腌酸菜和豆芽等配菜,这些配菜能够丰富米线的口感,同时也能够使米线的营养更加丰富和全面。当然,这些配菜并不是固定的,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增加一些其他的食材,比如加入一些鹌鹑蛋、黄瓜丝等。但是,为了保证味道的正宗,原有的配菜建议大家尽量都保留。

正宗的小锅米线味道酸、甜、鲜、辣,非常美味。

云南小锅米线有没有营养

米线虽然是十分受欢迎的一种食物,但是近年来的口碑却不太好,很多人都认为米线属于不健康食品,那么,云南小锅米线到底有没有营养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吧。

正宗的小锅米线其实是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的,米线是经过用大米发酵,磨浆,澄滤,蒸粉,压制,漂洗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口感爽滑,容易消化,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而且小锅米线的配菜十分丰富,有肉类,可以为人体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另外还有很多蔬菜,比如韭菜、豌豆苗、娃娃菜、蒜苔、酸菜、黄瓜等,这些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小锅米线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补充。

所以,总的来说,云南小锅米线还是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的。

云南小锅米线吃多会不会发胖

云南小锅米线非常美味,使人一吃就欲罢不能,但是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可能会担心,云南小锅米线吃多了会不会发胖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吧。

米线是用大米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每100克的热量大约是在92大卡左右,这样单看,大家可能会觉得米线的热量并不算太高,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米线往往是作为主食来食用的,一碗米线的重量一般是在500克左右,这样算下来,一碗米线的热量大约是在460大卡左右。而且,云南小锅米线中往往会加入肉类来增加香味和鲜味,肉类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对于减肥的人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总体来看,云南小锅米线的热量还是比较高的,吃的过多的话肯定会造成发胖,所以建议正在减肥的人还是少吃为好。

云南小伙制作当地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