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阜特产有哪些
1、曲阜熏豆腐
曲阜熏豆腐驰名中外,既是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又是可登大雅之堂的“孔府宴”中名菜之一,其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因乾隆皇帝品尝后大加赞赏而名气大增
曲阜熏豆腐可凉拌,也可炖熏,其中把熏豆腐与肉块放入铁锅中,加水没盖,放入辣椒、茴香、花椒、桂皮等作料炖煮后,非常美味。2013年,在曲阜市工商局指导下,曲阜孔府菜研究会在熏豆腐、豆腐制品类别注册曲阜熏豆腐地理标志商标。
2、曲阜香稻
曲阜香稻产于山东曲阜市逵泉池周围地区,明清时期曾作为贡品闻名遐迩,至今仍享誉中外。曲阜香稻米粒呈长扁圆形,色白略青,米质油腻油亮,食用柔韧可口,清香扑鼻。素有“一家煮饭,十里飘香”之誉。逵泉水甘甜清洌,含有丰富的钠、镁、钙、铁等矿物质和10多种微量元素。优质的矿泉水,浇灌出清香的稻米。
3、九仙山葡萄
曲阜九仙山及其周边地区,林果资源丰富,为历代衍圣公府重要的果品供应地,主产葡萄、枣、苹果、樱桃等干鲜果品,尤以葡萄种植面积、产量最大。
本地区光照充足,水源清洁,土壤结构合理、营养丰富,加上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所产九仙山葡萄,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酸甜适口,穗型规整,色泽艳丽,晶莹美观,营养丰富,品质上乘,鲜食风味极佳,被誉为“果中珍品”。
4、楷雕
楷雕,即用楷木雕刻的工艺品,它与碑帖、尼山砚并称为“曲阜三宝”(楷杖、如意、蓍草为曲阜古“三宝”)。楷雕的材料是孔林中独有的楷木。
相传最早的楷树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奔丧时,从他经商的海南带回孔林栽植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它生在孔子冢上,“其干枝疏而不屈”,与生于河南山原县周公墓前的模树同具异质,因此而成“楷模”之典。
5、北山大枣
北山大枣产于曲阜北部九山前的峪口、龙尾庄、大河崖等村,具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就成为鲁国君臣的进补品。根据《续修曲阜县志·物产》记载,清乾隆年间,北山大枣年产干枣达15万公斤之多。
北山大枣有长红、圆红和脆枣之分,前两者多加工成干枣,后者以鲜食为主。北山大枣以长红质量最优,皮软、肉厚、核小,含糖量高,因维生素含量为诸果之冠,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生熟均香甜可口。
2013年,在曲阜市工商局指导下,曲阜市吴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在新鲜枣类注册北山大枣地理标志商标后,对商标统一管理和使用,使其知名度大增。如今,北山大枣不仅销往大江南北,还走_国门,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_家。
二、孔林简介及详细资料
建设沿革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曲阜 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
孔林 孔子
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 鲁相 韩勅 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到南北朝高齐时, 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
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 孔思凯 主修了林墙,构筑了林门。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将孔林扩为3000亩的规模。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 大修孔林耗帑银25300两重修了各种门坊,并派专官守卫。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增植树株5次,扩充林地3次。整个孔林周围垣墙长达7.25公里,墙高3米多,厚约5米,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其中柏、桧、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
自然环境
自泰山发脉,石骨走二百里,至曲阜结穴,洙泗二水会于其前,孔林数百亩,筑城围之。城以外皆孔氏子 孙,围绕列葬,三千年来,未尝易处。南门正对峄山,石羊石虎皆低小,埋土中。伯鱼墓,孔子所葬,南面居中,前有享堂,堂右横去数十武,为宣圣墓。墓坐一小阜,右有小屋三楹,上书"子贡庐墓处"。墓前近案,对一小山,其前即葬子思父子孙三墓,所隔不远,马鬣之封不用石砌,土堆而已。林中树以千数,惟一楷木老本,有石碑刻"子贡手植楷",其下小楷生植甚繁。此外合抱之树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辨其名者,盖孔子弟子异国人,皆持其国中树来种者。林以内不生荆棘,并无刺人之草。 摘自明张岱所著《夜航船》
孔林 文物遗存
孔林是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墓葬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孔林占地3000多亩,林墙周长5591米,坟冢10万余座,墓碑4003座,古建筑116间,历代石像、石仪85对。
曲阜历史悠久,碑刻文物资源丰富,保存有历代碑刻多达6000余块,是中国三大碑林之一。本次碑刻普查数量大,分布广,涉及孔庙、孔府、孔林、汉魏碑刻陈列展览馆、九仙山汉墓群、梁公林、孟母林、尼山建筑群、东颜林、寿丘、颜母祠、颜庙、四基山、周公庙、洙泗书院等诸多景点景区。碑刻类文物普查可全面掌握曲阜碑刻文物的分布及保存状况等基本信息,同时在建立健全碑刻文物资源保护体系,促进文物资源科学评价和整合利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世界遗产
孔庙、孔林、孔府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间金、元、明、清古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建筑规制和特点;1000多件汉画像石、孔子圣迹图、石仪、龙柱等反映了石刻艺术的变化和发展;5000多块西汉以来的历代碑刻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10余万座历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实物,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象学、生态学的活文物。10余万件馆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画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礼器最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国罕有的传世同类文物,对于研究古代服饰、纺织艺术具有重要价值。30万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是中国为丰富的私家档案,是研究明清历史尤其是经济史的重要资料。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主要景点 万古长春坊
位于孔林的林道上,石质结构,六柱五间五楼,庑殿顶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初建时所刻。坊长22.71米,宽7.96米。清雍正年间重修加固。石坊上雕有盘龙、舞凤、麒麟、骏马、斑鹿、团花、祥云等精美图案,气势宏伟,造型优美。
万古长春坊 孔林大门(至圣林坊)
孔至圣林门始建于元代至顺二年(1331年),大门牌坊为明代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添建,清雍正年间改称"至圣林"。位于万古长春坊北,大林门前。建于明代中期,清康熙年间重修。坊木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绿瓦顶,长11.35米,宽4.40米,坊明间花板上雕"至圣林"三字。坊前有明崇祯七年(1634年)雕镌的石狮一对。
孔林大门(至圣林坊) 孔林二门
神道长约400米,神道两侧整齐排列著苍桧翠柏,两旁围以红墙。神道尽头为孔林二门,门额石刻篆书"至圣林"三字,系清雍正十年(1732年)敕修。
孔林二门 洙水桥
洙水,原为西周鲁国故城的北墙外护城河,后成为泗水的分支合流,在曲阜北形成洙、泗二水,因孔子当年讲学于洙泗之间,故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随着孔林的扩建,洙水部分河段被圈入孔林内。孔林内有洙水桥三座对称而设,中桥拱起如虹,前有"洙水桥"石坊,为明嘉靖二年(1523年)建,桥上"洙水桥"三字传为明代权臣严嵩所书。
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刻立华表、文豹、甪端等神兽。
孔子墓甬道 孔子墓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卒后葬于此。
孔子墓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偏南地段,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墓前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后碑篆书"宣圣墓"三个字,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墓前有二石碑,前为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所立,黄养正书,后为元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孔子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立。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
子贡手植楷
孔子死后,弟子们带来各自家乡树种栽植在孔子墓周围,孔林内树种很多。子贡所植楷树在明代枯死,仅存树桩,后人立碑建亭以示纪念。
孔林 享殿
位于墓门后,孔子墓前。五间九檩歇山黄瓦顶,前出廊,长24.18米,宽13.18米。明弘治十年(1494年)始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清雍正九年(1731年)、1977年重建。殿内现存清帝弘历(乾隆)手书"谒孔林酹酒碑"。
享殿
享殿的甬道旁,有四对石雕,名曰华表、文豹、甪端、翁仲。华表系墓前的石柱,又称望柱;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用以守墓;角端,也是一种想像的怪兽,传说日行1万8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翁仲,石人像,传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均称翁仲,用以守墓。两对石兽为宋宣和年间所刻,翁仲是清雍正年间刻制的,文者执笏,武者按剑。甬道正面是享殿,殿广5间,黄瓦 歇山顶,前后廊式木架,檐下用重昂五踩斗栱。殿内现存清帝弘历手书"谒孔林酹酒碑",中有"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等诗句。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殿内召开过军事会议。
孔令贻墓
位于孔林东北部林路东侧。封土东西13.00米,南北9.00米,高2.8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孔子七 十六代孙袭封衍圣公燕庭先生之墓"。碑雕麦穗额、龙边,前设石雕供案、石鼎、帛池、酒池各一件。(注:实际上孔令贻是孔子的第75世孙)
孔零贻墓 孔尚任墓 孔尚任墓
沿环林路东行,在孔林东北方向,过一石坊后,路旁立一巨碑,上写"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这就是清初茂名剧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的墓碑。
孔尚任墓距林北墙约150米,封土东西8.43米,南北7.70米,高3.13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圆首,雕二龙戏珠,碑文正收"奉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四月立石。墓前有石供案。
由此向西,有一座上书 "鸾音褒德"的墓群,孔子的后裔孔谦、孔宙、孔彪、孔褒等均埋葬于此。自汉墓群西行还有明墓群,那里墓冢点点,碑碣累累,石兽成群,明代名书法家李东阳、严嵩等所书写的碑石立于其间。
于氏坊
为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
于氏坊 碑林
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 重修、增修过13次,增植树株5次,扩充林地3次。整个孔林周围垣墙长达 7.25公里,墙高3米多,厚约5米,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2000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株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其中柏、桧、
孔林碑林
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外,墓碑。因此,孔林又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碑林。
神道
北出曲阜城门,就见两行仓桧翠柏,如龙如虬,夹道而立,这就是孔林神道。道中巍然屹立著一座万古长春坊。这是一座六楹精雕的石坊,其支撑的6根石柱上,两面蹲踞著12个神态不同的石狮子。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初建时所刻,清雍正年间却又在坊上刻了"清雍正十年七月奉敕重修"的字样。石坊上雕有盘龙、舞凤、麒麟、骏马、斑鹿、团花、祥云等,中雕二龙戏珠,旁陪丹凤朝阳纹饰,整个石坊气势宏伟,造型优美。
坊东西两侧各有绿瓦方亭一座,亭内各立一大石碑。东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明代官僚郑汝璧及连标等所立,上刻"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十个大字;西为次年二人立的"阙里重修林庙碑"。两碑均甚高大,碑头有精雕的花纹,碑下有形态生动的龟肤。
洙水桥
由至圣林门西行为辇路,前行约200米,路北有一座雕刻云 龙、辟邪的石坊。坊的两面各刻"洙水桥"三字,北面署明嘉靖二年衍圣 公孔闻韶立,南面署雍正十年年号。坊北有一券隆起颇高的拱桥架于洙水之上。
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合流,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春秋时孔子讲学洙泗之间,后人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但洙水河道久湮, 为纪念孔子,后人将鲁国的护城河指为洙水,并修了精致的坊和桥。桥的南北各有历代浚修洙水桥的碑记。孔林内有洙水桥三座,中桥单孔拱起如虹,上有青石雕栏,前有"洙水桥"石坊;东西各有一平桥,按其形分别称为东平桥和西平桥。桥北东侧有一方正的四合院,称作思堂,堂广3间,东西3间厢房,为当年祭孔时祭者更衣之所。室内墙上镶嵌著大量后世文人赞颂孔林的石碑,如"凤凰有时集嘉树,凡鸟不敢巢深林","荆棘不生茔域地,鸟巢长避楷林风"等等。此院东邻的另一小院,门额上刻"神庖"二字,是当年祭孔时宰杀牲畜之处。
子贡庐墓处
孔子墓西的3间西屋为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3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3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3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享殿之后,另有一座灰瓦攒尖顶的方亭,称"楷亭"。亭内石碑上刻着一棵古老的楷树,即摹自其南侧的"子贡手植楷"。相传子贡奔丧来后,将一棵楷树苗栽于其师墓旁,后成大树。清康熙间遭雷火焚死,后人将枯乾图象刻于石上。
楷亭北有3座四角多棂碑亭,为驻跸亭,北面绿瓦所复的碑亭是为纪念宋真宗赵恒祭祀孔子所建的,中间及南面黄瓦所复的二碑亭为 纪念清帝玄烨及弘历祭祀孔子所建。"跸"是黄帝出行的车驾,此三亭即黄帝祭祀驻车之处。亭内尚有当时的石碑。
扁鹊行医图
扁鹊行医图,采自曲阜汉画像石,其中的扁鹊是人首鸟身,这说明,人们在追怀一代神医时,都不约而同地根据"扁鹊"二字,将他神话成了一只不辞辛苦、走遍天下、处处为人留下福音的"鹊"。
扁鹊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其精湛的医术不仅惠及当时,他所总结出的科学的中医理论,更是泽被后世。见过他的人,当然不会把他当作鸟;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容的人,特别是他身后的历代人民,在追念神医时,根据传统的文化积淀,将其神化为"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孔林坟坛刻石册
孔林坟坛刻石册纵:19.5cm,横:25.5cm,为清拓本。墨页,三开跋二开半,黄易鉴藏,题跋并钤"小松所得金石"、"汉画室"印。 此册包括况其卿坟坛字与上谷府卿坟坛字。石刻年代为新莽居摄二年(7年)。石上铭文记汉上谷郡丞和况其县丞造坛祭祀之事。篆书古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体皆方扁,笔益茂密。"石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此石系我国发现的最早刻石之一。宋时虽有著录,但未有宋拓本流传。字文刻在石中深坎下,小不易拓,拓本多不精,明拓与清拓无大差别。书体汉篆少又漫漶。其官职年月也可作资料,颇具历史研究价值。
当地特产 楷雕
楷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楷雕始于西汉初年,清代,楷雕工艺渐臻完美,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1851年(清咸丰元年),曲阜有徐、颜、李、孔四家从事楷雕业。1911年曲阜的楷雕作品群仙祝寿、百子如意,在巴黎博览会得金牌。1922年,文楷手杖、百寿如意,在山东省博物展览会上分别获得甲乙奖牌。建国后,楷雕艺人逐步组织起来,实现集体化生产,创造了一批优秀作品。1954年,雕刻品群仙降龙、五谊、八仙祝寿、鹿鹤、手杖等,在上海、北京及国外展出,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奖励。1958年,园雕品"西厢记、惊艳"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青年作品展。1979年楷雕工艺品仕女、罗汉、如意等,参加广交会,进入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尼山砚
尼山砚因取材于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乾隆时的县志中,就有生产尼山砚的记载。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杜花纹,石面精腻,抚之生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尼山砚质朴大方,一方砚石,巧用自然,略加点缀,情趣盎然。杜花砚,石色褐黄,遍布青黑色的杜花纹,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开墨堂墨池,砚额得杜花纹剔成浮雕,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1976年,曲阜工艺美术厂在尼山五志峰下又找到了这种砚石,于是采用新工艺继续生产。1978年,尼山砚作为直砚的一个品种,在北京直砚汇报展览会展出。1980年,尼山砚到日本的东京、大阪进行展销。
碑贴
碑贴,是从碑石上用纸和墨捶拓而成的。曲阜是我国碑贴的主要产地之一 。这里碑贴资源丰富,存有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是我国石碑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
曲阜拓碑的技法很多,但不外乎擦拓和扑拓两种,而且是以扑拓为主,其拓本清细精美,深受人们喜爱。
旅游信息
景区类型:历史文化
景点级别:AAAAA
门票价格:40元
适合人群:家庭,朋友
最佳时间:三月,五月,六月
出游方式:参团,自助,自驾,旅游专线车
三、曲阜有什么特产美食
问题一:曲阜有什么特色小吃 曲阜也没什么好吃的 特产也就一个咸煎饼
如果说小吃的话就多了 几条街都是饭店集中的地方 想吃什么看你自己喜欢什么啦
旅游的话就三孔吧 孔府 孔庙 孔林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 周公庙 夫子洞什么的 不过没有什么意思啦 不知道玩去
还有六艺城啦 很多旅游的地方
来了别坐人力三轮车 做出租车打表
吃饭别听导游忽悠 别在旅游的那附近吃饭 千万别信什么孔府菜 都是假的
大概就这么多吧 真不行 你来到就找我 我给你介绍介绍
问题二:曲阜有什么特色美食 10分 孔府宴
孔府宴是当年孔府接待贵宾、袭爵、祭日、生辰、婚丧时特备的高级宴席,分为五大宴:寿宴、花宴、喜庆宴、迎宾宴、家常宴,菜品以北方菜为主,是现在山东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逐渐发展成一种独具风味的家宴。现在,孔府宴的主要菜品有:神仙鸭子、一品海参、孔门干肉、花篮鳜鱼和一品豆腐等,是经过数百年不断发展充实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具风味的家宴。孔府宴是吸取了全国各地的烹调技艺而逐渐形成的。数百年来孔府宴不断翻新,留传至今。,[22]
孔府糕点
孔府糕点也像孔府宴一样,是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一种独具风味糕点。特别是明、清两代,孔府糕点要比市面上出售的名点好得多。孔府的糕点讲究现吃现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楷雕是曲阜独有的一种工艺产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楷雕的原料是楷树。孔府珍藏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二尊圆雕立像,相传是子贡为孔子守墓时用楷木雕刻而成的。曲阜楷雕的传统产品是手杖和如意,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22]
曲阜香稻
色白而略露青头,米质粘细油韧,清香醇口,有“一家煮饭,十里飘香”之誉,又因它是进献皇帝的贡品而名闻遐迩。[22]
地方特产-曲阜三宝
曲阜盛产的曲阜香稻、果旦杏、矿泉水被誉为“曲阜三宝”。生产的孔府家酒、楷雕如意、全毛地毯、龙头手杖和尼山石砚被誉为“鲁中五绝”。“孔府煎饼”成为来曲旅游的又一美味和馈赠佳品。“熏豆腐”也是曲阜的一大美味。
阜人民一向以煎饼、面食为主食,煎饼种类较多。面食有馍馍、烧饼、油饼、包子、面条等。居民就餐一向有喝糊粥的习惯,待客以茶为主。
曲阜的特色风味小吃主要有熏豆腐、孔府糕点、山东煎饼等。这些小吃,在曲阜市内几乎随处可见,味道好吃,而且比较经济,只需花上3元-5元就可以大快朵颐。不过想要携带这些小吃,最好到正规的商场,购买已经包装好的,可以放心吃的产品。
问题三:曲阜的著名小吃有什么 黑豆腐、馓子是曲阜有名的小吃 曲阜当地的煎饼也很有名,分带馅的和没馅的
问题四:曲阜特色小吃 曲阜特色小吃都在地摊上,至于胆想把店铺做大,开饭店的话,估计会没什么亮色。你可以去五马祠街那里去看看什么受欢迎,建议楼主可以开一个多产品的店面,现在受欢迎的小吃无外乎白吉馍,鸡蛋灌饼,夹饼,凉皮,不过几乎饱和了,最后建议楼主去街头暗访一下,呵呵,问问年轻人的口味。 还有去大学那边看下。
问题五:曲阜小吃 孔庙小吃 鼓楼大街特色小吃有哪些? 你好
百度贴吧
曲阜吧
发帖交流
谢谢采纳
问题六:曲阜哪有小吃一条街啊? 曲师大东门的小吃街不错哦!有麻辣烫,曲阜特产煎饼,沙冰,凉皮,盖浇饭,面条,菜煎饼。。。
问题七:曲阜三孔附近特色小吃 呵呵 巧了 我今天就住在孔庙附近的花园宾馆 隔壁就是个煎饼作坊 做的菜煎饼的确美味啦 老板介绍的张记煎包也挺不错的 据说是老字号了 从宾馆往东走几十米的一个叫半壁街上 好像是弟埂俩开的店 有时间去试试吧
问题八:山东曲阜哪里的小吃最好 曲师大门口的西关街,东西比较好吃,也便宜,一般大学生都在那吃。五马祠街也可以,购物完了可以好好吃一顿。买点曲阜的咸煎饼吃,要买正宗的哦。
问题九:【曲阜美食】下午六点以后,曲阜哪儿的烧烤比较好? 满汉烧烤、和龙虎洗车城那附近
问题十:曲阜哪里的饭店比较出名,哪里的小吃集中啊 鼓楼门向东工商银行向厂拐【十步酒巷】烤鱼、炒粉条
东104和327交界处【老尹地摊】炒腐竹、炒蘑菇
327国际饭店东边【二轻餐厅】鸡翅、煎包
有朋路杏坛学院对过【云南风味】炒笨鸡
有朋路【宝金阁】、【孔老大烧烤】、【二林烧烤】、【石鼓桥水饺馆】
有朋路一直向东在开发区那有个【胶东庄户城】 不孬,就是贵点
逵泉路有个卖青岛啤酒扎啤的忘了什么饭店了,在批发街南头西边路北
逵泉路西边【大唐炒鸡】、【勤丰锅贴】、【老干部接待处】,
布依侯粥铺的:风味蹄皮、红烧粉条,超级好吃!
逵泉路中间杏坛剧场后边那几家不用说了吧
鸭煲。(旭日升的) 一家人经常去吃,四口人要份48的,最后要上两包方便面,吃的肚子都撑得上。
体育场南门那的泰安庄稼锅
体育场南门向东50米路南海记牛肉汤--曲阜店
汇泉小区门口的 [三国烤鱼] 新开的
大成路上最近开的【诸葛烤鱼】、【贵宾楼广式餐厅】、【家常菜馆】、【烧鹅仔】的鹅不错,贵宾楼南边胡同里的【青青园水饺馆】
春秋路东边六艺城西边【六亿骨头馆】、【鑫城米线】、【礼嘉宾馆】
移动公司西边的东海饭庄
春秋路【三孔啤酒城】、东边对面有个拉面馆也不孬
华联那里有个 胡家菜馆 的鸭头和鸭掌味道不错
春秋西路【天香烧烤】、【笨鸡店】
仓庚路的米线馆的梅菜扣肉和煎昌鱼挺好吃的
东门大街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对过 [ 鲁丰餐馆 ]也不错,感觉挺好的
东关大街头上~老钟豆腐锅
西104国道的【庆民羊汤】、【建军羊汤】
327大酒厂那个【牧】不错
大同路上的【顺风肥牛】、【经典川味】、【忆江南】、【王记粥铺】、【天翔鱼馆】、【接待处酒家】、【满汉烧烤】 逵泉路和大同路的路口 其实我觉得一般~不如以前天香的烧烤好吃,谁知道以前那个天香搬哪去啦~?还有以前红顺的烤鸡翅~香~~~虽然没有那些好吃,但是也是个吃烧烤的好地方,那的生意很不错呢呵呵~
大同路鲁都市场里面有个【欣欣酒楼】、【洛阳沙锅居】的大盘鸡不错,很久没去了
大同路经典川味
大同路上南面的庄户人家啊
大同路南边的【大大饺子】、圣城国贸大厦四楼的【德庄火锅】
菜不错的除了【名雅杏坛宾馆】还有【机关招待所】,菜很有特色。【阙里宾舍】的菜也不错
半壁街南头【张记煎包】、【拉面馆】、北头的那几家烧烤不错、最北头【张记干饭锅】豆瓣鲶鱼不错
西104橡胶厂对面有个【韩记水饺馆】很实惠、还有104和校场路上的【三孔啤酒大酒店】、校场路上的【电业宾馆】菜还可以
华灯街上南边的【小圣地】也可以
五马祠街南北路上的“如意饭店”也不错
博文街的大骨头馆...最近天天在那吃,大骨头很好吃,吸着骨髓,喝个凉啤酒,和朋友聊聊天,爽~~~另外还有炒鸡,炒茄条,蘑菇炒肉,都很好吃呢~呵呵绝对是好吃不贵的地方.只是骨头有点贵呵呵.
诚信 后座街西头 可能不少人都知道 喝糊涂的地方(HU DU不知道怎么打嘿嘿) 咸糊涂很好喝呢~炒鸡好吃的连辣椒都吃光,还有炒豆芽,吃个煎饼,喝个糊涂,不错不错~不过好象菜价有点贵哦~
吃火锅批发商城东边【小天鹅】、327与仓庚路交界的【安荣火锅】、西104国道的【蜀正园】
练地摊的地方太多了,五马祠街有点乱,还是华联那边现在搬到圣城国贸大厦路南去了
吴村饭店的里烧鸡跟猪蹄
王庄那边有个荷花苑渔村 里面有道特色菜
曲阜北~转盘路~福萍饭庄~!炒苯鸡~蕉麻鲤鱼很好
东104盛果寺那边的【解放区】不错、要是吃野味去姚村市场北头的【福聚德大酒店】
时庄有家姚树人的鱼不孬...>>
四、孔子的原籍有什么特产?
【曲阜香稻】 曲阜香稻是清香型水稻,其米细质佳,营养丰富,醇厚可口,有“一家煮米,十家闻香”之誉。产地城南沂河北岸、池蓑、南关、南泉、南池、二张曲、店子、龙虎、阙里、一张曲、三张曲、北息陬、西息陬。 【纪庄青梨】 又名纪庄槎子梨。产于防山乡的纪庄、万柳庄一带,种植历史悠久。该梨青黄色,斑点稀肥细短,个硕大,肉质细白,核小无渣,清香脆甜,能去积除郁,清热理肺,化痰止咳,健脾利尿,酥脆香甜。 【大胡果旦杏】 又名“巴旦杏”,是肉仁兼用的名贵稀有品种,为曲阜一项特产。这种杏果实漫长,呈桔黄色,个头较大,单果平均75克,大者80余克。果肉丰厚,质细面嫩、甜酸可口,含糖量高,杏核圆而壳薄,与肉分离,杏仁甜而无异味,食、药兼用,可食率达93%以上。主要分布于南辛、防山两乡镇的大胡、万柳庄、东河套一带,而以大胡村所产最好。 【北山大枣】 产于曲阜北部九山前的峪口,龙尾庄、大河崖等村,故名。北山大枣有长红、圆红和脆枣之分,前二者多加工成干枣,后者以鲜食为主。长北山大枣以长红质量最优,皮软、肉厚、核小,含糖分高,尤其维生素含量为诸果之冠,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生熟均香甜可口。 【杜花砚】石色褐黄,遍布青黑色的杜花纹,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开墨堂墨池,砚额得杜花纹剔成浮雕,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 【孔府家酒】 以精选高粱为主要原料,以高温麦曲为糖化发酵剂,沿用孔府酒坊老五甑混蒸工艺进行生产,经长期存放,勾兑而成。具有无色透明窖香浓郁,绵软回甜,余味悠长,醇厚甘冽的特点。 【楷雕】是曲阜特有的工艺产品,与尼山砚、琉璃瓦、绢花并称为曲阜的四大传统工艺,又与碑帖、尼山砚并称曲阜“三宝”。楷雕的原料名楷木,是孔林特有的名木,相传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庐墓时从南方带进孔林。其叶经霜变红,木质坚实柔韧,纹理细密,色呈金黄,久藏不腐。刻制成杖,古朴可爱,不会暴折;雕成如意,玲珑剔透,如丝不断。古为朝贡及社交的贵重礼品,经创新所制笔筒、镇纸、仕女、佛像,尤其孔子像,备受赞赏。 【尼山砚】因石料取材于孔子出生地尼山而得名。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松花纹,石面精腻,抚之生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尼山砚以古朴大方见长,一方砚石,巧用自然,略加点缀,情趣盎然;而且发墨如锉,舔笔如油,拭不损毫,为鲁砚之奇葩。
五、曲阜有什么特色小吃
一、熏豆腐
曲阜熏豆腐,可是闻名中外的曲阜特色小吃,风味那是绝对的独特。
对于这个还有一段传说:据说是当年孔子太专注于看书了,把豆腐放在炉子上热一下,结果把豆腐烤焦了,但是又节俭舍不得扔掉就只好回锅一下,然后放上佐料,结果别有一番风味。现在的熏豆腐是先煎一下,然后再油炸,到外焦里嫩的程度,最后炒一下就好了。
二、孔府糕点
孔府糕点,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独具风味。色香味俱全的糕点讲究的是现吃现烤。早在明清时期。孔府糕点就闻名于市了,比其他糕点都火爆于市场。
三、曲阜煎饼
曲阜煎饼有自己带点特色,其实最适合老年人食用了,因为比较松软,入口即化,相当可口,不像莱芜泰安的煎饼,非常有嚼劲。不过各有各的特色。小麦粉和玉米粉调成糊状放入锅内平摊烙好,然后放入花生,香椿,香脆可口,非常好吃。
六、了解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规模及收藏品等情况
曲阜位于山东中部。公元前11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乡,他曾在此著书讲学。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孔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英文名称: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2)。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