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消费成绩单来了!出游人数超疫前 哪些新趋势需关注?

转眼间,“五一”小长假已过,作为就地过年后首个长达5天的假期,“五一”小长假在促消费方面被寄予厚望。

从文旅部及各地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五一”消费明显复苏。

5月5日晚,文旅部发布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全国国内 旅游 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已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同时,“五一”假期共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此外,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数据显示,假日期间,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45.6亿元,同比增长10.1%,较2019年增长4.2%。

“五一”全国景区交易额同比涨200% 游客更看重品质出行

不少“五一”期间出行的小伙伴已经在“抢票”以及各 旅游 景区的人流量上感受到了民众的出行热情。

消费数据也表现不错。5月5日,支付宝平台发布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景区交易额较2020年同期上涨200%,酒店住宿等行业增长翻倍,甚至远超2019年同期,强势反弹。

同时,“五一”期间的消费也呈现新趋势,比如支付宝数据表明,“小镇青年”成为“五一”假期拉动消费新动力,三四五线出游消费人次占比6成。并且,这一届“小镇青年”花钱更注重消费品质和文化生活享受。相较2020年同期,三四线人群对博物馆、剧本杀、线下演出、密室等搜索均有大幅增长,其中,演出搜索量上涨超22倍、博物馆搜索量上涨近18倍。

文旅部也表示,“五一”期间,游客出行更加看重休闲度假类品质出行,私密化、定制化、小型化成为主流,高星级酒店房源备受游客青睐,长沙、西安、杭州、成都等热门网红城市酒店的特色房型一房难求。

全国 旅游 监管服务平台监测数据也显示,“五一”团队游团均人数为14.67人,较2019年减少25%,小团游趋势明显。

分城市来看,“五一”期间,北京市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45.6亿元,同比增长10.1%,较2019年增长4.2%。北京市监测的西单商场、燕莎奥莱、贵友大厦和菜百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0.9%、86%、81.8%和80.5%。

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172家商贸企业共实现销售(营业)额18.5亿元,同比增长36.8%。

杭州市商务局据全市40793家样本企业监测统计,“五一”期间(4月30日至5月4日),累计实现销售(营业)额20.01亿元,同比增长22.7%,比2019年增长17.4%。

海口海关统计数据也显示,5月1日至3日,离岛免税购物金额为4.85亿元,购物人次达6.5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15%、140%。日均免税销售额约1.62亿元,相较2019年“五一”假期增长299%。

票房方面,猫眼电影统计显示,截至5月5日24时,“五一档”总票房合计达16.72亿元,成为“史上最强五一档”,对比来看,疫情前的2018年、2019年同期票房分别为10.06亿元和15.27亿元。

旅游 收入仍在恢复中 新技术和 旅游 业正加速融合

可以发现,北京、杭州等热点城市监测的企业“五一”期间销售额已经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全球疫情蔓延之下,海南离岛免税购物迎来“黄金”期,日均免税销售额也较疫情前大幅上涨;电影市场延续春节档的强劲表现,也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但备受冲击的 旅游 业目前还处于恢复期,出游人数按可比口径已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但 旅游 收入按可比口径仅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贝壳 财经 记者表示,“五一”假期的 旅游 消费数据符合市场预期,出行人数已经比疫情前要高了, 旅游 收入按可比口径也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而清明假期时, 旅游 收入仅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6.7%。对比来看,备受疫情冲击的 旅游 市场已经在回暖。

付一夫进一步表示,另外,官方虽然并未公布消费数据,但从大面上来看,很多景区一票难求,酒店预订、高铁、航班的数据都非常不错。同时,“五一”期间的消费市场还出现了不少新趋势,比如以田园综合体为核心的田园游、乡村游、民俗游,以及马术、水上桨板等新 时尚 运动;基于数字基础的VR主题乐园、云 旅游 等,背后反映的是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提速,新技术和 旅游 业正进一步加速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新兴 旅游 消费业态不断“破圈”,人们的消费方式、理念也在升级。与之对应的是,各地为了满足民众的 旅游 消费升级诉求,也在挖掘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 资源、特色文旅活动,从而促进消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文旅场景越来越丰富,生态越来越完善,我国的文旅消费行业正在迈向一个新阶段。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产业现在受到巨大冲击,国内旅游在经受巨大冲击后仍仅呈现缓慢恢复的态势。

旅游业将迎来快速增长的重要机遇期,前景还是很不错的,面向未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旅游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旅游业存在巨大投资机会: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全国旅游投资继续保持逆势上扬的态势,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

来旅游业发展将向跨界融合方向迈进,以传统观光游览为主要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近几年旅游娱乐业的发展数据情况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

2010年,我国旅游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增长态势:三大市场全面增长,国内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旅游投资规模扩大,产业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扩大消费和改善民生功能明显。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达1.34亿人次,同比增长5.8%。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我国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

2011年上半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突破一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约13.3亿人次,同比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约9200亿元,同比增长22%。入境旅游人数约6627万人次,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约2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发展如何?

文化旅游部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称,上半年,国民旅游消费需求旺盛,全域旅游聚焦美好生活,旅游与文化、创意、科技的融合创新备受关注,品质提升与绩效改善趋势愈发显现。国内旅游增长稳定,入境旅游市场稳中有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同比增长6.9%。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城镇居民19.97亿人次,增长13.7%;农村居民8.29亿人次,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城镇居民花费1.95万亿元,增长13.7%;农村居民花费0.50万亿元,增长8.3%。

数据显示,上半年,国际旅游收入6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其中:外国人在华花费354亿美元,增长4.6%;香港同胞在内地花费142亿美元,下降2.5%;澳门同胞在内地花费42亿美元,增长4.2%;台湾同胞在大陆花费79亿美元,增长4.2%。此外,上半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713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