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香港哪些地方小吃多
香港虽是弹丸之地,但在食方面的选择,却绝对不少只要你在街上逛一逛,就一定会满「肚」而归。很多人在外地旅行的时候,都喜欢三五成群一起去品尝当地的地道小吃,例如台湾的鸭舌、日本的八爪鱼丸等,这种以食为目的,四出搜罗的形式,俗称「扫街」。
其实香港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地道小吃,通常在路经的地铁站、巴士站、街头巷尾会看到一档档小贩档摊,卖的是一串串的鱿鱼、鱼蛋、煎酿三宝、鸡蛋仔、砵仔糕、炸萝卜丝饼、碗仔翅、炸鱼皮、鱼肉烧卖、沙爹串烧、煨蕃薯,有卤味、油炸的,有甜的、有咸的,但不论是穿西装打领带的上班族,或是穿著学生制服的学生,总是见他们人手一串地站在摊子前或角落吃。
糖朝
九龙尖沙咀广东道88号(2375-9119)
周一~周五10:00~24:00、周六~周日及公众假日7:30~12:00
除去许留山我最爱「糖朝」,这可是一家连明星都爱光顾的甜品店,店中众多甜品都是手工磨出来如像合桃露、芝麻糊、湘莲子芝麻糊等,磨得又细又绵,是别家店吃不到的。他们的糖不甩超Q! 除了甜品之外,它也卖粥面,生意不比甜品差。
太平馆
油麻地茂林街19至21号(2384-3385、2384-1703)
香港不少怀旧餐馆,但真正最有气氛、最具历史的一家首推以乳鸽闻名的我的最爱太平观!他们的瑞士鸡翼超正的,想起来就流口水。招牌乳鸽 和烟鲳鱼 也是招牌菜。去逛庙街的时候可以考虑走2条街去太平观试一下。
瑞士鸡翼:HKD125、烧肥乳鸽: HKD118
深井裕记烧鹅
九龙城南角道6号
既然是一代食城,著名的裕裕记烧鹅又怎可不推荐。除了深井老店外,九龙城是唯一的分店。裕记烧鹅的脆皮烧鹅十分著名,不可不试。
好旺角
九龙旺角西洋菜街146号
说到粥面店,那一定要提到好旺角。每次到那里,店内总是很忙,想找位子都不太容易。就因为东西好吃,客人也只能耐心等候了。好旺角的面很好吃,香Q又有咬劲,不论是配上牛腩、云吞、南乳猪手或只是拌上嚎油,都毫不逊色,店内最有名的是“京都炸酱面”。由於酱料是另行放在碟子里,不敢吃辣的人最好记得勿加太多,否则吃完可能已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檀岛咖啡饼店
湾仔轩尼诗道176号
茶餐厅可算是香港特有的食店,卖的大多是融合港式的西式餐点,许多香港人喜欢到此吃早餐,檀岛咖啡饼店正是一家老字号的茶餐厅。 他们的咖啡,蛋塔,波罗包都是我的最爱。有可能的话,试下A餐B餐,标准香港人的早餐~
香港最好吃的小吃是什么?
茶餐厅类
兰芳园的丝袜奶茶, 葱油鸡扒捞丁, 猪扒包
香港中环结志街2
中环手扶梯旁 摆花街口 百家超市旁
*大会堂
道地的港式饮茶,在天星码头旁的香港大会堂。只有中午有,不能订位。
人很多,最好十一点多就到,否则会等挺久。
檀岛咖啡厅
中区租庇利街12-13号
==甜点==
*泰昌饼家
招牌蛋塔值得推荐,地址在摆花街32号,从兰桂枋步行约七八分钟,近中环手扶梯。
*XTC 冰淇淋
水果冰淇淋,口味超浓超特别,一定要试试看。在中环手扶梯,刚过摆花街右手边有一家。铜锣湾也有。
*满记甜品 (by 掟坏人)
西贡一著名甜品屋,由一个铺位扩张至三个,更外销至全港各分销处,最特别的是她设有榴莲区给客人吃榴莲甜品.想吃新鲜的甜品当然是去西贡正店较好.
地址:西贡普通道10号A,B,C地下;价钱约每人$20-40.
*沾仔记云吞
香港的云吞是一大特色,在威灵顿街有三家相当知名的店成三角形,最便宜的事沾仔记,一份只要十元港币,云吞绝对大!地址在中环威灵顿街上,离中环手扶梯不远。
香港有咩特色美食???(1日)
本地菜
中国香港家庭大多以中国菜为家庭菜。他们大多保留了自己民族传统饮食特色。在华人社区内,以广府人、客家人(以新界的原居民尤甚)、潮汕人、蜑家人为主。因此广府菜、客家菜、潮州菜等被视为本地菜色。盆菜是新界原居民在节庆时的传统菜。西贡市、南丫岛、流浮山和鲤鱼门则以海产闻名。传统食肆则可到古渔村如长洲和大澳里寻。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a/a8/HK_Lin_Heng_Teahouse_ba/180px-HK_Lin_Heng_Teahouse_ba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位于中上环的莲香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香港中上环一带遍布以供应点心和茗茶的中式茶楼和二厘馆,譬如石塘咀至西环一带的三元楼、燕琼林、中上环的冠南茶楼、三多茶楼、云来茶楼[1]、高升大茶楼、平香茶楼、得男茶室、得云大茶楼、莲香楼与陆羽茶室、湾仔的龙门。因为茶楼客人差不多全是男子,所以茶楼名字多以「多男」、「得男」寓意开支散业的传统思想。早年的茶楼分为楼座和地厅,楼座的风景好一点,茶价是七里,地厅的茶价是三厘六,而二厘馆的茶价当然是二厘。三四十年代,茶楼竞争进入白热化,茶楼开始在晚上开设歌坛,以供表演粤曲。后来附设歌坛的茶楼多达三十几家,譬如如意、富隆、平春、添男、大观、莲香、高升等等。[2]当年高升大茶楼曾聘请女伶梁瑛演唱粤曲,并且另聘乐师伴奏。当时除了茶楼,还有主要举办筵席的中式酒楼,譬如杏花楼、镛记酒家、南园、西苑、文苑、大三元、宴琼林、聚馨楼、探花楼、观海楼、桃李园。杏花楼就是中国香港的第一家酒楼,早在1846年已开设在西环水坑口。1900年,酒楼已增至三十多家。当时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也曾经在杏花楼与朋友笑说诗词,大谈国是。[3]由于中国香港人喜爱饮早茶,中式茶楼每天从清晨大约五时开始供应点心,到中午为止。战后,中式酒楼也开始兼营了茶楼的业务,供应不少新式点心。在经济起飞的八十年代,中国香港夜生活越来越繁盛。到了九十年代,部份酒楼开始会供应夜茶服务。
斋菜方面,一般的寺庙,如宝莲寺、圆玄学院、观音寺会供应正式的斋菜。由于早期交通不便,有商人开始经营斋菜馆。中国香港第一间斋菜馆就是成立于1935年位于中国香港岛坚道的小祇园。斋菜馆也常常售卖佛经、佛珠、木鱼等佛教用品。素菜馆则会供应一些彷荤的素食。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d/dd/HK_Sai_Kung_Seafood_Street_Cuisine.JPG/300px-HK_Sai_Kung_Seafood_Street_Cuisine.JPG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中国香港的避风塘风味,自《苏丝黄的世界》已经名扬天下
避风塘原为船只避风之地,由于大量东南亚食材经此地进口,一些湾仔的餐馆便乘势推出带有战后避风塘特式的小菜,一般以海鲜为主,如避风塘炒蟹,辛辣及味浓是避风塘菜的特色。另外,位于中国香港仔避风塘的珍宝王国也是非常著名海上食府,并且成为中国香港重要旅游景点之一。随着中国香港经济起飞并且对饮食要求越来越高,以海鲜为主的高级食府也不断出现,例如阿一鲍鱼、阿翁鲍鱼、新同乐与海都海鲜酒家。
早餐方面,城市内的中国香港人比较喜欢饮早茶。可是对于要出卖劳力的人,米就是每餐的主要食粮。他们的早餐主要是白粥、油炸鬼和中国香港特有的炸两。
中国人在秋冬吃野味的风俗,在中国香港也曾是大行其道。蛇羹(尤其是太史五蛇羹)、果子狸、穿山甲、禾花雀曾是常见的野味。后来,很多野味受到法律保护,很多想吃野味的人都前往中国内地吃。
[编辑] 外江菜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国共内战,不少中国内地各省移民涌入中国香港。当中为数不少的是上海人、宁波人。这些上海菜、宁波菜、徽菜被统称为外江菜。
由于上海人促进了中国香港工业,上海菜逐渐受到欢迎,譬如粢饭、豆浆、上海粗炒、大闸蟹、赛螃蟹、蚂蚁上树、高力豆沙等等。著名的上海菜馆有老正兴和三六九上海菜馆。
中国香港川菜以麻辣为特色,虽然在使用辣椒方面已经受到了亚洲各国的影响,但加入新的烹调方法,让香气更甚。现在许多川菜馆都在菜牌上显示菜肴的辛辣程度,以之识别。
[编辑] 特色饮食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zh/thumb/b/be/Dai_pai_dong_1/200px-Dai_pai_dong_1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结业前的民园面家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zh/thumb/a/af/P1010272/200px-P1010272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茶餐厅的内部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9/93/HK_Stanley_St_Chinese_herb_tea_shop/200px-HK_Stanley_St_Chinese_herb_tea_shop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中国香港的凉茶店
以前,大牌档曾经是非常普遍的食肆,但是由于严苛的卫生条例以及 *** 不再向公众发出有关的经营牌照(许可证),大牌档在港已经面临绝迹的命运。大牌档慢慢把茶水档搬进室内,并且结合了以菠萝冰、杂果冰和红豆冰作招来的冰室,逐渐变成今天的茶餐厅。茶餐厅主要提供速食面、云吞面、米粉、煎蛋、糭子和粥等廉价食物,但部份大型茶餐厅会供应炒粉面,如干炒牛河、福建炒饭、星洲炒米。有些如太兴烧味茶餐厅兼营烧味业务。当日本料理在中国香港受欢迎的时候,茶餐厅也开始供应部份日本熟食菜色。早餐方面,则供应牛油面包、多士、鸡蛋、香肠、咖啡、奶茶等。虽然这些食物名称在每一间茶餐厅都是一样,但真正的制成品会因不同的茶餐厅而有少许的不同。
在殖民地时期,中国香港慢慢吸收了英国的饮食文化,其中英式下午茶逐渐本地化,成为茶餐厅的主要部份。当中最著名的就是「 *** 奶茶」。「 *** 奶茶」以多种茶叶冲泡,用如丝的绵网过滤,再加入淡奶,是个迷人的文化融合。「鸳鸯」则是中国香港另一特色饮料──以淡奶、红茶和咖啡混合调制而成。在饼店及茶餐厅可以找到蛋挞与菠萝包这两种中西文化混合而成的中国香港特色食品。及后,还有更多的创新饮品,如柠啡与柠宾。
街头小食亦是中国香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鱼蛋、鸡蛋仔、肠粉、碗仔翅、钵仔糕、狗仔粉、凉粉、猪红、牛杂、萨琪玛、龙须糖、脆麻花、蛋散都是很受欢迎的街头小食。大部分街头小食都是来自广东,但也有少数来自其他省份。例如,萨琪玛是满洲小吃。中国香港其他的咸甜小吃也是充满传统风味,有些更是中国香港特有的。元朗的老婆饼和老公饼亦十分有名。客家人的茶粿则在离岛地区比较受欢迎。
车仔面出现在1950年代,因为大陆内地难民涌入中国香港,谋生困难,所以涌现了流动摊贩。由于顾客可以选择面条、配料、汤汁,而且价钱实惠,所以受到大众欢迎。
港式甜品亦有很多选择,传统的有红豆沙、绿豆沙、芝麻糊、杏仁糊、炖奶等,西式的有芒果布甸、芝士蛋糕等,还有中西合璧的西米布甸和最创新的杨枝甘露、西米捞等,真是各有特色。
由于中国香港天气炎热潮湿,能够解暑消毒的的凉茶成为民间常用的中草药饮品。例如:廿四味与五花茶。而凉果方面,则有嘉应子、山楂饼、话梅、陈皮梅、飞机榄等等。
中国香港在金融风暴后,经济下滑,很多人在饮食业创出一条新路。那就是私房菜。中国的私房菜原是达官贵人在生活安稳后,在饮食上不断有所追求而产生偏重主人口味的特别菜色。中国香港人把各省份的私房菜移植到中国香港,以比较隐蔽的楼上铺方式经营,地点遍布港九。例如:名门私房菜、囍宴、活色生香等等。后来,除了四川私房菜、潮州私房菜、顺德私房菜,还有法国私房菜、义大利私房菜、日式私房菜、素食私房菜等等。
[编辑] 外来饮食文化
作为国际美食都会,中国香港汇聚了各国菜色,常见的有:日本料理、韩国菜、星加坡菜、马来菜、泰国菜、印尼菜、印度菜、尼泊尔菜、俄罗斯菜、越南菜、英国菜、美国菜、法国菜、瑞士菜、德国菜、义大利菜、中东菜、南非菜,甚至阿根廷菜。中国香港食肆主要集中地包括铜锣湾、九龙城、兰桂坊、尖沙咀、跑马地及中环苏豪区。其中,九龙城的以东南亚菜色为主。
[编辑] 酒吧及餐厅,参考: zh. *** /w/index?title=%E9%A6%99%E6%B8%AF%E9%A3%B2%E9%A3%9F%E6%96%87%E5%8C%96&variant=zh-,啱啱上个礼拜有个外国朋友黎左中国香港4日,身为中国香港人的我当然尽地主之仪带佢四围去。但原来我发现,要我选一D有特色既地方同野食真系几难,因为自己去惯去熟嘛。以下系我认为可以介绍一食的,至于去边间铺头食,我就唔响度同人卖广告啦。
1.打边炉 (富有地道文化)
2.大排档小炒(富有地道文化)
3.海鲜(富有地道文化)
4.烧味(富有地道文化)
5.点心(富有地道文化)
6.蛋"摊" (地道小食)
7.街边鱼蛋档+煎"样"3 宝(地道小食)
8.车仔面(地道食品)
9.奶茶(地道食品)
10.廿四味(地道食品)
以上食品有哂早午晚Tea都有啦。,饮食
主条目:中国香港文化和中国香港饮食文化
中国香港著名的旧式酒楼——莲香楼中国香港人对饮食极为重视,除了以粤菜闻名外,日、韩、台、越、泰、印度及欧洲的菜系亦十分常见,享有美食天堂的称号。
早年中国香港人习惯上茶楼,早上冲一壶茶、叫两件点心,这经常成为西方人眼中中国香港饮食文化的典型。受英国影响,港人同样喜好吃下午茶,多数吃一件三文治、蛋挞、奶茶咖啡。
在华洋杂处下,中国香港发展出茶餐厅的独特餐馆,它原本出售一些三文治、咖啡等廉价西式小食,后来再引入各式传统小炒,并自创炒或捞出前一丁、菠萝油、柠七、鸳鸯等,而大牌档及冰室也曾经是非常普遍的食肆。此外,中国香港街头小食也是多姿多采,例如鸡蛋仔、砵仔糕、叮叮糖、煎酿三宝、碗仔翅等小食都颇为著名,以及由于中国香港人性格好「一窝蜂」,故有些小食会有如风一样,骤然而来,骤然而去。
传统本地菜以广府菜、客家菜及潮州菜为主,盆菜则是新界原居民在节庆时的传统菜。由于中国香港临近海洋,因此海鲜也是常见的菜色,亦发展出如避风塘炒蟹的避风塘菜色。另外,位于中国香港仔避风塘的珍宝王国是著名的海上食府,而西贡市、南丫岛、流浮山和九龙鲤鱼门也是吃海鲜的热点。
另一方面,中国香港饮食也深受外来饮食文化影响。中环苏豪区、湾仔及尖沙咀酒吧林立,而慕尼黑啤酒节更由1991年起每年于尖沙咀广东道举行。快餐方面,美式快餐主要由麦当劳及肯德基经营,而中国香港也发展出自己的港式快餐,当中以大家乐、大快活及美心快餐为代表。,
香港人早餐吃什么?
香港人早餐吃港式早茶。
早茶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从头盘到甜品,一应俱全。
在港式早茶的点心中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并称为“四大天王”,其中虾饺居于“四大天王”之首。此外,肉包、菜包、玛拉糕、黑米糕、蜂巢糕、糯米鸡、奶黄包、红枣糕以及凤爪、牛肉丸、牛百叶、香菇滑鸡、粉果是港式早茶的常见点心,茶水则多为绿茶、红茶以及豆浆。
扩展资料
常见的港式早茶有:
1、茶水
西湖龙井、大红袍、铁观音、碧螺春、红茶、茉莉花茶、普洱茶、菊花茶、玫瑰花茶、豆浆、牛奶、咖啡;
2、粥点
卧蛋牛肉粥、鱼片粥、猪肝瘦肉粥、皮蛋瘦肉粥、白粥、养颜红枣粥等;
3、汤类
猪红汤、咖喱鱼丸、清凉绿豆汤、相思红豆汤、粟米汤等;
4、肉食
虾饺、干蒸烧卖、牛百叶、牛肉丸、椒盐鸭下巴、豉汁蒸凤爪、蒸排骨、香菇滑鸡块等;
5、素食
叉烧包、鲜肉包、腊肠卷、鲜虾蔬菜饺、蔬菜包、玛拉糕、黑米糕、蜂巢蛋糕、广式糯米鸡、特色流沙包、美容养颜红枣糕、小笼包、灌汤包、粉果等。
6、干点
蛋挞、油条、飘香榴莲酥、港式金网酥、叉烧酥、鱼网酥、红薯酥等;
7、水果
时令水果;
8、饮品
港式龟苓膏、豆腐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叹”广式早茶 中式brunch给你的惬意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