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地理位置介绍
宁明县地处桂西南边陲,地理坐标北纬21°51′至22°58′,东经106°38′至107°36′,辖于崇左市,北倚江州区,东连上思县和东兴市,西接龙州县和凭祥市,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212公里。全县有壮、汉、瑶、苗等15个民族地理坐标北纬21°51′至22°58′,东经106°38′至107°36′。北距广西首府南宁130公里,南距越南谅山市63公里,辖13个乡镇,其中有4个乡镇处在边境线上,总面积3698平方公里。有壮、汉、瑶、苗、京等民族,总人口40万。区位、资源、文化三大优势使宁明成为对接东盟的前沿,文化旅游开发和投资置业的热土。 ——优越的区位优势。宁明,背靠南宁、崇左两大中心城市,左右连接东兴、凭祥两大边陲重镇,面向越南及东南亚各国,具有沿边、沿河、沿铁、沿高速公路的优势,是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结合部和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国家二类口岸爱店,是广西通往越南的重要陆地口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草药边贸市场。 ——丰富的资源优势。宁明,地处亚热带,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动植物、矿藏、水利以及生态资源优势。宁明是广西林业大县,盛产木材、八角、中药材等,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八角之乡"。宁明矿产资源丰富,有世界最大的膨润土矿床。宁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花山风景名胜区,是广西三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陇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喀斯特热带季雨林保护区。 ——淳厚的文化优势。世界最大的岩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山岩画,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厚的文化内涵、高深的科学价值和传奇的神话色彩,使宁明有着悠久而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以花山为杰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古骆越民族的根祖文化,其内涵囊括的壮族文化发展的巫文化、铜鼓文化、航运文化、歌墟文化和山水文化等各个阶段,体现了骆越先民从渔猎经济到农耕经济的生活风貌,是天下骆越后裔朝觐的圣地。1995年,宁明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是广西最早获此殊荣的县份之一。
二、广西宁明县花山历史学说
1.宁明花山的传说
花山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岂耀,即现在的耀达村,有个奇人叫蒙大,他十来岁就食量惊人,且力大无比。
那年兵荒马乱,官刮民财,老百姓苦不堪言。蒙大忍受不了压迫,决心起来造反,但苦于没有兵马刀枪,怎么办?他每天上山砍柴,总是呆呆地坐在石头上一筹莫展。
一天,来了一位银须白发的老人,送给蒙大一叠纸和一支笔,老人吩附道:“你在这纸上面画兵马刀枪,等到满一百天,纸上的兵马就会变成真人真马了,但千万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老人说完便飘然而去。
从此,蒙大每天干活回来,就关在屋里写写画画,废寝忘食。他母亲觉得奇怪,追问他,他总是说:“一百天后你就知道。”
谁知在第99天时,母亲实在耐不住了,心想:只差一天不要紧吧,待我看看他画的是什么。于是,趁蒙大不在家,便推门进去打开画箱。
刹那间,只见那些尚未成真人真马的纸片哗啦啦飞出屋外,粘在村前的崖壁上,成了壁画,这就是民间传说中花山壁画的来历。 。
2.宁明花山的有关介绍
▲宁明花山壁画 壁画,也称岩画,就是刻画在山洞壁上和山崖上的图画,最早是在欧洲发现的,它的创作时间大都是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到铁器时代早期,内容多是狩猎、野兽、家禽等,它们是人类祖先生活情景和思想智慧的反映,是研究一个民族发生发展的重要依据,有着非常珍贵的价值。
花山壁画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无岩画的空白。 花山,位于宁明县驮龙镇的左江岸边,距县城约25公里,离南宁市180公里。
在它那临江的一面高约260米的崖壁上,有一组规模巨大、内容丰富而奇特的图画,这就是花山壁画。这一画幅宽将近200米,高约四五十米,上面用赤红色的颜料画着密密麻麻的图像,经统计约有1800多个。
其中大小人像有1300多个,其中有一个最大的人像有3米多高,头插雉尾,手执匕首,身挂腰刀,脚跨骏马,威武雄壮,好像一个首领。旁侧好像是闪亮的铜鼓,前后的人物有的起舞,有的跳跃,有的骑兽,有的挥刀,有的持盾,姿态各异,生动热烈。
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是狩猎图,有的人说是取悦水神的祭祀图,有的人说是征战的誓师图。说法不一,至今没有定论,游客们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猜测。
据考证,这些壁画是壮族先民创作的,成画年代约在2000多年前。令人称奇的是,经历了如此久远的年代的风吹日晒,壁画的颜色仍然非常鲜艳,不知先民们是用什么颜料画的。
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骏的崖壁上,那些图像是怎么画上去的?一个个谜一样的问题,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和游人去思考,去探索。 除了花山壁画,左江流域的几百里的江岸石山上,类似的壁画还有50多处,它们是壮族人民古代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宁明花山壁画的传说 从前,宁明那利有一个叫做勐卡的青年,力气非常之大,吃得非常之多,一餐六十斤米只够吃粥,一百二十斤米才够吃饭。 有一次,他去坡宁拜访朋友,饮完了酒,走到村边,看见有一头黄牛偷吃田里的禾苗,就拿一块高五、六尺,长一、二丈的大石头来打牛。
由于用力过大,石头从坡宁一掷到晚驮,有三、四十里远。 收谷时,他母亲请人来割禾,干了一天,不见他来挑,急得要死,催了几次,他才动身。
他用横梁做扁担,砍竹破蔑做捆索,把几十个人割了一天的禾捆做一担,末了还叫割禾的人坐在上面,一耸肩就挑了回来。 后来勐卡想造反,反对皇帝,但没有兵马,于是在纸上画。
他画的兵马,经过一百天就可以变成真人真马。可是,不能给任何人知道。
所以勐卡只好白天一人在屋子里画,晚上才去做工。因为白天大家都去田里做工了。
秋收时,勐卡已经画了九十多天,但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母亲见他白天不做工,非常怀疑而且着急,有一天,趁他不在家,就悄悄地走进他的房间,打开箱子察看,谁知刚把箱打开,所画的兵马就都飞出来了。 岜来洞的兵马 勐卡的兵马飞哪里去呢?大家不知道。
后来宁明岜耀屯有一个靠打柴为生的穷的到岜来(花山,壮名叫岜来。岜是壮语山的意思,来,壮语即花。
岜来直译就为花脸山。)打柴,不小心,柴刀掉落到崖边,顺着悬崖滑落下去。
砍柴人顺着陡崖爬到山脚下,不知不觉到了明江边。这时,突然听到敲锣、打鼓、弹琴、唱戏的声音从一个岩洞里传出来。
砍柴人觉得很稀奇,便往洞口走去。一走到那里,便看见有很多兵马在那里驻扎。
他们见生人到来,就都围拢上来查问: “你是什么人?” “你来干什么的?” “我是靠打柴为生的穷人。”砍柴的照直说,“我在山上把柴刀弄掉了,特地来找刀的。”
武士们见他为难的样子,都很同情与怜惜。有一个人说:“你想要什么东西,我们这里都有,你自己选吧!” 这时,打柴的才发现这个山洞非常宽大,里面堆满金银珠宝,闪闪发光。
但他什么也都不要,只要一把柴刀和两斤,说:“够我今天吃的便可以了,我今天砍不了柴罗。” 从此以后岜耀屯的人生活遇到困难,便都到岩洞去找他们解决,年青人走亲戚也去借一两套衣服,姑娘们赶歌圩就去借首饰。
但用完了就拿去还,不得私占。后来有个贪心的人借了不还,岩洞就自动关闭了。
那个贪心的人怀恨在心,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认为那岩洞里的兵马一定是勐卡的兵马,便派了许多人来打,山洞里的兵马们寡不敌众,结果全部被杀光。血、人头和尸首到处都是,映到明江边的峭壁上,就形成现在的壁画。
以后,凡是遇到阴雨天,走到河边或山边,还能隐约听到号哭的声音。人们都怀着沉重的心情,惋惜武士们的不幸遭遇,便商议请僧道来打醮,祈祷他们的英灵升天。
斋醮结束那天,人们发现洞口打开了,里面露一口金锅来。大家都很高兴,想把金锅搬出来用。
可是,洞口开得太小,人进不去。大家就用手伸进去拉,三拉两拉,把锅耳朵拉断了,洞口又紧闭起来。
人们把拉出来的金锅耳朵,拿到金铺里去兑换,所得的钱还清了斋醮的用费后,只剩下一文铜钱。大家觉得这一文钱分又不好分,买东西也不好买,便索性抛到河上去。
这一抛,却招来了一阵洪水,洪水冲过岜耀对面的荒坡,水退之后,就现出一个沙洲,大家才知道这一文钱是个宝。现在这个沙洲象一文铜钱那样圆,土地很肥沃,人们在上面种劳动。
3.宁明花山崖壁画的历史和艺术特色
左江花山风景区 从广西首府南宁乘火车、大巴旅游车,三个小时即可抵达距南宁160公里的宁明县城。
花山距宁明县城25多公里,乘机动船二个小时可到达。从驮龙桥头上船,沿左花山距宁明县城30多公里,乘机动船二个小时可到达。
从驮龙桥头上船,沿左江顺流而下,两岸平畴沃野,蔗林郁郁,禾苗青青,秀竹房舍相掩映。 约15华里,便进入花山地带,但见群峰耸立,山回水转,两岸青峰绿树倒映在澄碧的江水中,真可谓“船行山影动,人在画图中”。
左江花山风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神秘的的原始森林,世界罕见的崖壁画群,独具特色的民族山寨,秀丽的左江风光。
左江河岸曲折,峭壁兀立,沿江河岸景色娟秀,山寨土人情趣无穷,森林沐浴,猎奇无比,丰富多彩,别有一番大自然情趣,令人陶醉! 花山原始森林很早就辟为陇瑞自然保护区。 森林中植物茂盛古木参天,尽显季节性热带雨林风采。
珍贵树木如按木、金丝李、椎木、蜜花美登木和“茶族皇后”金花茶等就有多达10多种。各种濒临绝迹的珍贵动物在此独有。
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珍贵白头叶猴40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冠斑犀鸟;以及弥猴、大灵猫、麝、苏门羚、白鹅、原鸡等。 左江沿岸200多公里长的陡峭崖壁上,有着规模巨大的原始崖壁画群。
整个画群分为79个点、178处、287组。其中宁明花山壁画是画群中画幅最大、图象最多、分布最密、形象最高大的一幅,可谓左江原始崖壁画之王,是左江原始崖壁画的代表作,故人们把左江沿岸的崖壁画统称为花山崖壁画。
宁明花山崖壁画绘制在宁明县明江东岸海拔345米、相对高度250米、长约290米的花山悬崖峭壁口上,画面宽约150米,高约95米,画有各种图象约1800个。这些图象多为人像,也有动物和器具,画中人物形态各异,基本由“大”字变化成形,只粗画体态,不细描五官。
人像周围有单层或双层圆圈,象征太阳和月亮。
整个画面布局工整,繁而不乱,均衡对称,结构严谨;画像简单生动,古朴而原始。据考证,崖壁画始画于春秋,延至后汉,距今约一千八百年至四千年,它不仅是壮族先民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崖画中的珍宝。
花山壁画的主题、内容、颜色原料成分和如何绘制等这些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它巨大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也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山民族山寨是由具有文物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的壮族土司官、侗王、苗王、瑶寨寨主等数幢百年古老木楼旧居组成。
4.宁明花山是怎样形成的
花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西南部的宁明、龙州两县境,以古代壮族的大批山崖壁画为主要景观,分布于
2800多平方公里范围之内,大壁画有64处,最集中的是花山和明江两处。花山风景名胜区风光分布在地域上具有连续性条带状的特点,200里沿江风光带 以左江古崖壁画为主 体;500里公路沿线山水田园带以穿行于石灰岩峰 丛、峰林洼地、河谷之间的风光为内容;100里南疆边关风光带以凭祥友谊关、大新德天大瀑布等景观为 重点。 明江,发源于十万大山,全长172公里,流到宁明县城,注入左江就不远了。明江之水流出宁明城数里,风光大异,奇峰排列、峭壁临江,一会挡拦弯曲江水的去 路,一会弯成90度角,诱导江水向右回 流。从珠山 到花山,仅有10多公里水程,江水就弯了9道弯。每转一道弯,江水 都被峭壁拦截去路,令人感到“山重水复无流处,船到崖壁又一 川。” 这是明江江水之妙!左江呢?江流的妙处,依然是“弯”,所不同的, 左江的水弯多呈“S”形流向,行船徐进,崖壁、山峰连绵不绝。山峰 特别有个性,雄浑庄重。也有地壳运动留下的“折叠”状的。明江和左 江的江水之妙,崖壁之奇,为世人涂抹上一层神秘色彩。山崖壁画更是 千古之 谜。 五百年前,明代黄定宜曾对两壁画进行过调查。他在《考辨随笔》 中记载:“沿溪三十六峰,皆山岸壁画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有关部门进行多次考察证实明江、左江的山崖上有大壁画64处,其中花山临江的一幅画面全长约200米,高约40米,有各种人物图像3100余幅。 人像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只有30厘米。这些崖壁画,或三五为组, 或千百为群,多画在下临深渊、上难攀援的河道拐弯绝壁之上。并有各 种鸟兽和圆形图案。全部画像是用赭红色单线色勒,线条粗犷,形象传 神。古人是怎样上去作画的,令人费解。
花山崖壁画 花山整座峭崖画满了各种呈土红色的人像和物像。人像中有正面和侧面两种姿势。正面人 像两手高举、两脚叉开成立马式。侧面人像两手平伸、两腿微蹲成跳跃式,既像练兵习武,又如狂舞欢歌。物像中有似马似狗的,有像藤牌、锣鼓、太阳的。画像中的人物线条粗犷,栩栩如生。正画人像中有佩刀剑的,有戴桂冠的,是这些人物中的头人或指挥者。其周围都有一群“小人物”朝着他,组成了一幅幅神情各异的画面。有关资料记载,花山崖壁画宽220米,高45米,人物图像1800多个,绘画年代在东汉以 前,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观瞻者无不击节赞叹:神奇啊,花山!
花山崖壁画的创作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了。壁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过多次考察和论证,有说是壮族先民骆越人庆祝征战的胜利,有说是骆越人庆祝丰收,有说是古人祭祀水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总之,目前仍是个迷。
花山崖壁画不愧是壮族的艺术瑰宝。它那古朴粗犷的笔法和风格,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 态,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水准。有关学者专家公认:左江花山崖壁画就其分布之广,作画地点之陡峭,画面之雄伟壮观,作画条件之艰险,都是国内外所罕见,在世界美术史上应享有崇高的地 位。现在花崖壁画这一壮族艺术瑰宝已蜚声国内外。
5.广西崇左宁明县花山壁画正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旅游风景区可以发
崇左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理坐标在北纬21°36`~23°22`,东经106°33`~108°6`之间。崇左市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及东南部接南宁穿梗扁妓壮幻憋潍铂璃市、钦州市,北邻百色市,辖江州区和扶绥、大新、天等、龙州、宁明5个县,代管县级凭祥市。其中西与西南部的宁明、龙州、大新、凭祥四县市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是广西边境线陆路最长的县。
花山岩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东南14.5公里花山屯北明江东岸。位于宁明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处的明江河畔,有一座断岩山,临江断面,形成一个明显内凹的岩壁。岩壁上留存有大批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的赭红色岩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花山岩画。花山,壮语名为“岜来”,汉译为“有画的石山”。画面临江,崖壁明显内斜。广西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天等、凭祥等县市的沿江地区都分布有崖壁画,共79处,这些崖壁画多集中在江河转弯处宽大、平整、垂直壁上,陆地石壁和洞穴也有少量分布,花山崖壁画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全幅画长135米,高44米,分布在宁明县明江耀达河段的花山崖壁上。
以上,有崇左市宁明县花山岩画的详细地点。
6.毛主席所住过的花山简介
花山风景区坐落于宁明县城的2公里之外。从广西首府南宁乘火车、大巴旅游车,三个小时即可抵达距南宁160公里的宁明县城。花山距宁明县城25多公里,乘机动船二个小时可到达。从驮龙桥头上船,沿左花山距宁明县城30多公里,乘机动船二个小时可到达。从驮龙桥头上船,沿左江顺流而下,两岸平畴沃野,蔗林郁郁,禾苗青青,秀竹房舍相掩映。约15华里,便进入花山地带,但见群峰耸立,山回水转,两岸青峰绿树倒映在澄碧的江水中,真可谓“船行山影动,人在画图中”。
左江花山风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神秘的的原始森林,世界罕见的崖壁画群,独具特色的民族山寨,秀丽的左江风光。左江河岸曲折,峭壁兀立,沿江河岸景色娟秀,山寨土人情趣无穷,森林沐浴,猎奇无比,丰富多彩,别有一番大自然情趣,令人陶醉!
花山原始森林很早就辟为陇瑞自然保护区。森林中植物茂盛古木参天,尽显季节性热带雨林风采。珍贵树木如按木、金丝李、椎木、蜜花美登木和“茶族皇后”金花茶等就有多达10多种。各种濒临绝迹的珍贵动物在此独有。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珍贵白头叶猴40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冠斑犀鸟;以及弥猴、大灵猫、麝、苏门羚、白鹅、原鸡等。
左江沿岸200多公里长的陡峭崖壁上,有着规模巨大的原始崖壁画群。整个画群分为79个点、178处、287组。其中宁明花山壁画是画群中画幅最大、图象最多、分布最密、形象最高大的一幅,可谓左江原始崖壁画之王,是左江原始崖壁画的代表作,故人们把左江沿岸的崖壁画统称为花山崖壁画。宁明花山崖壁画绘制在宁明县明江东岸海拔345米、相对高度250米、长约290米的花山悬崖峭壁口上,画面宽约150米,高约95米,画有各种图象约1800个。这些图象多为人像,也有动物和器具,画中人物形态各异,基本由“大”字变化成形,只粗画体态,不细描五官。人像周围有单层或双层圆圈,象征太阳和月亮。。整个画面布局工整,繁而不乱,均衡对称,结构严谨;画像简单生动,古朴而原始。据考证,崖壁画始画于春秋,延至后汉,距今约一千八百年至四千年,它不仅是壮族先民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崖画中的珍宝。花山壁画的主题、内容、颜色原料成分和如何绘制等这些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它巨大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也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山民族山寨是由具有文物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的壮族土司官、侗王、苗王、瑶寨寨主等数幢百年古老木楼旧居组成。
7.宁明花山的有关介绍
▲宁明花山壁画 壁画,也称岩画,就是刻画在山洞壁上和山崖上的图画,最早是在欧洲发现的,它的创作时间大都是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到铁器时代早期,内容多是狩猎、野兽、家禽等,它们是人类祖先生活情景和思想智慧的反映,是研究一个民族发生发展的重要依据,有着非常珍贵的价值。
花山壁画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无岩画的空白。 花山,位于宁明县驮龙镇的左江岸边,距县城约25公里,离南宁市180公里。
在它那临江的一面高约260米的崖壁上,有一组规模巨大、内容丰富而奇特的图画,这就是花山壁画。这一画幅宽将近200米,高约四五十米,上面用赤红色的颜料画着密密麻麻的图像,经统计约有1800多个。
其中大小人像有1300多个,其中有一个最大的人像有3米多高,头插雉尾,手执匕首,身挂腰刀,脚跨骏马,威武雄壮,好像一个首领。旁侧好像是闪亮的铜鼓,前后的人物有的起舞,有的跳跃,有的骑兽,有的挥刀,有的持盾,姿态各异,生动热烈。
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是狩猎图,有的人说是取悦水神的祭祀图,有的人说是征战的誓师图。说法不一,至今没有定论,游客们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猜测。
据考证,这些壁画是壮族先民创作的,成画年代约在2000多年前。令人称奇的是,经历了如此久远的年代的风吹日晒,壁画的颜色仍然非常鲜艳,不知先民们是用什么颜料画的。
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骏的崖壁上,那些图像是怎么画上去的?一个个谜一样的问题,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和游人去思考,去探索。 除了花山壁画,左江流域的几百里的江岸石山上,类似的壁画还有50多处,它们是壮族人民古代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宁明花山壁画的传说 从前,宁明那利有一个叫做勐卡的青年,力气非常之大,吃得非常之多,一餐六十斤米只够吃粥,一百二十斤米才够吃饭。 有一次,他去坡宁拜访朋友,饮完了酒,走到村边,看见有一头黄牛偷吃田里的禾苗,就拿一块高五、六尺,长一、二丈的大石头来打牛。
由于用力过大,石头从坡宁一掷到晚驮,有三、四十里远。 收谷时,他母亲请人来割禾,干了一天,不见他来挑,急得要死,催了几次,他才动身。
他用横梁做扁担,砍竹破蔑做捆索,把几十个人割了一天的禾捆做一担,末了还叫割禾的人坐在上面,一耸肩就挑了回来。 后来勐卡想造反,反对皇帝,但没有兵马,于是在纸上画。
他画的兵马,经过一百天就可以变成真人真马。可是,不能给任何人知道。
所以勐卡只好白天一人在屋子里画,晚上才去做工。因为白天大家都去田里做工了。
秋收时,勐卡已经画了九十多天,但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母亲见他白天不做工,非常怀疑而且着急,有一天,趁他不在家,就悄悄地走进他的房间,打开箱子察看,谁知刚把箱打开,所画的兵马就都飞出来了。 岜来洞的兵马 勐卡的兵马飞哪里去呢?大家不知道。
后来宁明岜耀屯有一个靠打柴为生的穷的到岜来(花山,壮名叫岜来。岜是壮语山的意思,来,壮语即花。
岜来直译就为花脸山。)打柴,不小心,柴刀掉落到崖边,顺着悬崖滑落下去。
砍柴人顺着陡崖爬到山脚下,不知不觉到了明江边。这时,突然听到敲锣、打鼓、弹琴、唱戏的声音从一个岩洞里传出来。
砍柴人觉得很稀奇,便往洞口走去。一走到那里,便看见有很多兵马在那里驻扎。
他们见生人到来,就都围拢上来查问: “你是什么人?” “你来干什么的?” “我是靠打柴为生的穷人。”砍柴的照直说,“我在山上把柴刀弄掉了,特地来找刀的。”
武士们见他为难的样子,都很同情与怜惜。有一个人说:“你想要什么东西,我们这里都有,你自己选吧!” 这时,打柴的才发现这个山洞非常宽大,里面堆满金银珠宝,闪闪发光。
但他什么也都不要,只要一把柴刀和两斤,说:“够我今天吃的便可以了,我今天砍不了柴罗。” 从此以后岜耀屯的人生活遇到困难,便都到岩洞去找他们解决,年青人走亲戚也去借一两套衣服,姑娘们赶歌圩就去借首饰。
但用完了就拿去还,不得私占。后来有个贪心的人借了不还,岩洞就自动关闭了。
那个贪心的人怀恨在心,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认为那岩洞里的兵马一定是勐卡的兵马,便派了许多人来打,山洞里的兵马们寡不敌众,结果全部被杀光。血、人头和尸首到处都是,映到明江边的峭壁上,就形成现在的壁画。
以后,凡是遇到阴雨天,走到河边或山边,还能隐约听到号哭的声音。人们都怀着沉重的心情,惋惜武士们的不幸遭遇,便商议请僧道来打醮,祈祷他们的英灵升天。
斋醮结束那天,人们发现洞口打开了,里面露一口金锅来。大家都很高兴,想把金锅搬出来用。
可是,洞口开得太小,人进不去。大家就用手伸进去拉,三拉两拉,把锅耳朵拉断了,洞口又紧闭起来。
人们把拉出来的金锅耳朵,拿到金铺里去兑换,所得的钱还清了斋醮的用费后,只剩下一文铜钱。大家觉得这一文钱分又不好分,买东西也不好买,便索性抛到河上去。
这一抛,却招来了一阵洪水,洪水冲过岜耀对面的荒坡,水退之后,就现出一个沙洲,大家才知道这一文钱是个宝。现在这个沙洲象一文铜钱那样圆,土地很肥沃,人们在上。
三、广西各市旅游特产
广西各市旅游特产大全
广西山水的魅力大家都知道,但是,广西的特产一定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广西各市旅游特产大全,赶紧来了解看看吧!
桂A:南宁
那楼镇淮山
淮山是煲汤的好原料,而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独特,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所产淮山以其独特的香、粉、糯而驰名,肉白细嫩,口感清香爽脆,含粉量高,是淮山中的上品,是人们餐桌上的首选。
南宁芒果干
口感酸甜清香,甜而不腻,让你入口难忘,回味无穷,简直就好像在吃鲜芒果那样、让您享受到最好的舌尖美味又能达到补充营养的功效。
粉利
粉利是壮族原生态的稻米制品,经过石磨磨成浆,然后经过蒸煮而成。广西地区一般会在过年期间食用粉利,以讨大吉大利之意。
黎塘莲藕
皮色乳白,肉质肥厚,质脆微甜,藕质鲜甜,厚实丰满,适合炖煲,适合切片炒煮,煮熟后藕片透亮,清脆可口。
横县芝麻饼
横县芝麻饼以其香酥的特色而誉满八桂,成为人们访亲问友的必备佳品。横县芝麻饼以上好白面为主料,配以芝麻、酥油、碱面等副料,上炉烘烤而成。芝麻饼馅料多样,风味独特多变,趁热吃坚韧、鲜香,烤干吃酥脆可口。
横县茉莉花茶
横县是中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横县茉莉花世界闻名,茉莉花茶融茶叶之味,鲜花之香于一体,饮茉莉花茶,犹如品赏一件茶的艺术品。
隆安板栗
板栗是隆安县的一大传统特产,隆安板栗油黑发亮,果质丰满,果肉香甜,具有糯性、味甜、口感好、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
桂B:柳州
水油堆
水油堆,壮家特色小吃之一。是广西柳江县洛满镇的一道名小吃,已被该县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牛腊巴
柳城太平牛腊巴是采用太平镇四十八弄生长的优质黄牛鲜肉,辅以纯天然香料等佐料,经传统土灶明炉烧烤,纯茶油酥炸等工艺精制而成。
辣椒骨
苗族的一种特殊食品,是将所杀的猪、牛、或其他野兽的骨头舂烂,拌上干辣椒粉、生姜、花椒、五香粉、酒、盐等,置于坛内密封,经半月以后或更长时间制成。
云片糕
柳城云片糕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细腻,以上等大糯米、纯猪油、精白糖为主要原料,辅以天然香料和陈皮末精制而成,具有营养丰富、余香悠久的特点。
螺蛳粉
如今科技进步,想要吃到正宗的螺蛳粉不一定需要到柳州才能品尝得到,过年过节,何不带上自煮的螺蛳粉回家与家人分享。
三江油茶
侗家人喜欢喝油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喝油茶,一般还配有糯米饭,油茶泡冷米饭和糯米饭是三江传统喝法。侗族油茶能御寒防病,还有生津解渴、提神醒脑、解除疲劳等功效。
融安滑皮金桔
由于融安县南北气候、土壤等差异,所种出来的金桔的口感也不同,其中以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种植的.金桔品种最好,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份是该金桔结果季,所以现在正是品尝滑皮金桔的好季节。
桂C:桂林
永福罗汉果
罗汉果是盛产于桂林市永福县的山区,是名贵的药材、高级清凉饮料兼调味佳品。方便的小包装,温水一冲即可。香气浓郁,鲜甜爽口,生津止渴,清肝润肺,化痰止咳,明月益思,回味无穷。
桂林辣椒酱
桂林辣椒酱为桂林特产之一,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桂林酱料厂制的辣椒酱曾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桂林市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
桂林豆腐乳
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远在宋代,桂林的豆腐乳已很出名。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特产“桂林三宝”之一。
平乐沙田柚
平乐沙田柚在当地具有悠久的栽培生产历史,曾为宫廷贡品,果皮光滑,色泽橙黄,果肉晶莹透明,汁多爽口,果品极耐贮藏,藏后风味浓郁,有“天然罐头”之美誉。
恭城月柿
作为广西传统出口创汇名优产品,恭城月柿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已有400多年的栽种、加工历史,堪称“神州一绝”。
兴安葡萄
桂林兴安葡萄,全国闻名。桂林兴安县以盛产葡萄出名,还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兴安巨峰葡萄晶莹剔透,些里透红,以其粒大,色艳、汁多、味美、具芳香味著称。
荔浦芋
荔浦芋肉质细腻,个头大,芋肉白色、质松软者品质上等。荔浦芋营养丰富,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强身健体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
桂D:梧州
梧州龟苓膏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药膳,其性温和,具有清热去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畅销中外,远近闻名。
梧州六堡茶
六堡茶是历史名茶。属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黑茶类(后发酵茶),是广西黑茶杰出代表,清嘉庆年间已列为中国名茶,以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
梧州腊肠
代表产品“龙舟牌”腊肠,包括龙舟牌腊味、肉脯系列产品。梧州腊肠源自于清末民初的梧州荘记腊味,至今已积累了近百年的历史。
藤县大黎镇黑灵芝
藤县大黎镇黑灵芝属天然名贵药用真菌,富含多糖、生物碱、有机酸、腺苷、有机锗等药物成份。能使人体血液畅通,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梧州蜜枣
梧州蜜枣呈暗红色,马鞍形,含糖量70%左右,枣体半透明,干爽宜长期贮存,肉厚质松,清甜可口,具清心润肺之功效。
桂E:北海
莲南萝卜干
色黄质脆、风味独特而大受客商的青睐,远销广东、海南、香港等地。
北海鱿鱼丝
北海海洋资源丰富,是中国四大渔港之一,以盛产优质无污染的鱿鱼、墨鱼、虾仁、鱼柳等,而闻名全国及东盟各地。
萝卜糕
中式传统的糕点,在米粉浆中加入腌制好的萝卜丝等材料,上蒸笼蒸制而成的糕点小吃。
龙落子
属于海龙科动物,是一种珍贵药材人称为“北方人参、南方海马”。可采用海马产酒,该酒味道醇香、纯正,曾获北京国际诗酒节博览会金奖。
北海皇冠螺
外形美观,可以加工成各种工艺品,同时也是本地一道名菜。
海鸭蛋
北部湾海边红树林中海鸭所产的蛋,每次落潮总会滞留很多小鱼、小虾、小蟹、小螺等海洋生物,这些高蛋白的饵料使海鸭体肥蛋多,鸭蛋黄晶红,味美鲜香,营养丰富。
沙虫
沙虫看似没有海参、鱼翅名贵,但其味道鲜美无比,这是海参、鱼翅所不及,食疗价值也不输海参,被誉为“海洋虫草”。可以用来炖汤、水煮,味道非常鲜美。当然,略贵。
北海南珠
北海合浦珍珠,这个就不用多介绍了吧。
桂F:崇左
凭祥菠萝蜜
又称为南方水果之王,体形庞大,大者可达10多公斤,色泽有绿色和土黄色两种,根据肉质的硬软还分有干包和湿包,果肉甜美,果核可煮熟食用,有滋补和摧奶的功效。
龙州乌龙茶
龙州乌龙茶是龙州县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产品。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环境优越,雨量充足,茶品相当之高。
宁明八角
宁明八角是崇左市宁明县的特产。宁明县盛产八角,所产八角肥壮饱满,皮红色,气味浓郁,品质较好。宁明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八角之乡”。
桄榔粉
桄榔粉属于传统特产,采用桂西南深山丛中特有的桄榔树加工制作而成,可以说是森林营养食品中之珍品。
桂G:来宾
红薯粉丝
采用来宾本地优质鲜红薯为原料,经传统手工和现代生产相结合精制而成,把红薯中大量糖分,脂肪提取走,人们长期食用不会发胖,是一种现代不可多得的纯天然食品。
莲蓉层层酥
莲蓉层层酥是来宾忻城县当地的传统风味小吃,既作为小吃应市,也做筵席点心上桌,色泽金黄,形态美观,皮料酥香,馅鲜味美。
果蒸粽
果蒸粽具有色泽鲜美、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松软不腻、四季均可进食的特点,博得人们的喜爱。
象州红米
象州红米,种植历史悠久,糙米赤红色,精米淡红色,具有浓郁的广西荔浦芋香味,米质较优,富含多种营养保健成分,营养价值比普通白米高,深受市场欢迎。
金秀瑶瓠古酒
金秀瑶瓠古酒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县的特产。金秀瑶人取天然植物之精华与自酿米酒,泡制出天下奇香美酒!一滴知千古,瑶酒永相传!不喝瑶瓠酒,白来广西走。
桂J:贺州
信都红瓜子
八步红瓜子以其粒大肉厚,色泽深红,味道芬香,久藏不褪色,不变霉生虫而著称。是广西著名的传统出口产品之一。
黄姚豆豉
古朴的制造工艺,悠久的民族传统,使黄姚豆豉成为世人几百年来佐餐调味佳肴,誉美东南亚,也是送礼佳品,“昭平三宝”之一。
信都红糟辣椒
信都人对红糟辣椒怀有独特的感情。红糟辣椒因其色泽圆润、醇香酸辣而区别于普通的酸制辣椒。它酸而不呛,辛辣爽口,具有驱寒开胃等良效。
富川脐橙
富川脐橙曾获中国同类产品金奖。富川瑶族自治县拥有“富川八景”、“古明城”、“灵溪庙”等旅游景点,被誉为“小桂林”。
桂K:玉林
玉林牛巴
在玉林,“牛巴”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传统美食,是玉林最出名的汉族风味小吃,玉林牛巴的美味自清朝就有记载,历史悠久。
白糤
白糤即米花,壮如圆盘,白中微黄,甘香酥脆,稍压即碎裂数块。白糤是玉林人的传统年货,每逢过大年,必定是年货之一。
容县沙田柚
容县沙田柚是我国柚类中独树一帜的优良品种。果大形美、味甜蜜、耐贮藏,汁胞脆嫩、蜜味清甜;10月下旬成熟,极耐贮藏,果实可贮藏150 - 180天,贮后风味尤佳,有水果珍品"天然罐头"之美称。
桂圆肉
博白县有“中国桂圆之乡”的美称。桂圆肉性温味甘,宜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
桂L:百色
百色蜂蛹
蜂蛹营养丰富,风味香酥嫩脆,是真正的纯天然美味食品,当属赠送亲友的绝佳礼品之一。
粽子
每逢端午和春节,百色家家户户必定少不了粽子。绿豆肉粽、板栗肉粽、冬豆肉粽、香肠粽、粽等,一根就能全家分享!
龙棒
是桂中、桂西北壮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美食,煮熟的龙棒,盘曲似龙,伸直像棒,这个音译可谓音形完美结合。
田林八渡笋
八渡笋是田林著名传统土特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幼学琼林精解》记载,八渡笋为麻竹的竹笋,被钦封为“角胎”,因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驮娘江畔的八渡瑶族乡而得名。
桂M:河池
南丹椪柑
果皮光滑、果形漂亮、含糖量高、籽粒少、口感好等特点,曾荣获“广西绿色食品”称号。
罗城野生毛葡萄酒
罗城自古民间就有用毛葡萄土法酿造红葡萄酒的习惯,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适合过年与家人朋友分享。
巴马山茶油
巴马山茶油位于长寿之乡巴马,由于这种微妙关系,巴马山茶油闯出了名气,食可健身,用可美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饲养历史和稳定的遗传基因、且品质优良而珍贵稀有的地方小型猪品种。
巴马火麻
巴马火麻是目前世界上唯有的一种能够溶解于水的植物油,是巴马人长期食用得以健康长寿重要原因之一。火麻被当地人称为“长寿麻”,或“长寿油”。
巴马矿泉水
巴马县有着两处优质矿泉水:巴马镇赐福矿泉水和那桃民安矿泉水(又叫丽琅矿泉水)。巴马矿泉水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桂N:钦州
“香荔红”荔枝酒
以桂味、妃子笑、香荔等灵山名优荔枝为原料,运用现代工艺,用荔枝全汁和杞子进行发酵酿造而成的一种新型保健酒。
小董麻通
小董麻通是钦州市钦北区小董出产的地方名牌小食品。小董麻通用香糯粉加红肉芋粉为主料,配入白糖,搓成小粒,置于油锅中炸成直径三四厘米、长达10~12厘米、中间发泡而不空的小圆柱。
黄瓜皮
钦州黄瓜皮是精选钦州黄瓜经传统方法秘制加工而成,风味独特,是钦州市著名地方特产,是钦州市民家庭常备的风味小吃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坭兴陶
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享誉中外,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桂P:防城港
东兴肉桂
肉桂为亚热带常绿乔木,樟科植物,是广西药料植物中的“三宝”之一。可作为药物,也可制香料、提炼桂油。
金花茶
茶族皇后——金花茶。
咸海鸭蛋
蛋黄多油、具有鲜、细、嫩松、沙、油六大特点,是佐餐佳品,味美醇香,精爽可口,久吃不腻,可以助酒开胃,增进食。
桂R:贵港
平南墨底鳖
平南墨底鳖是广西的优质淡水水产品之一,含肉率高、肉质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东津细米
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素有“东津好细米”之称,米质晶莹,营养丰富,煮熟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口感柔软,丝甜,乃饭米佳品。
膏蟹
贵港市曲口镇的膏蟹最为有名,是这里名副其实的特产。
;
四、宁明在哪?宁明的花山在哪?
"宁明县"在广西南宁,与凭祥市相隔, 花山国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西南部,坐标地跨北纬21°51′至22°58′,东经106°38′至107°36′之间。核心景点花山岩画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仅135公里。花山风景区范围包括崇左市江州区、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和凭祥市,涉及23个乡镇,153个行政村,总面积3001平方公里。 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西北25公里的明江河畔,以其古老神奇的岩画而闻名于海内外。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中的代表,也是世界同类岩画中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被誉为中国稻作文化的最大标志、壮族文化的瑰宝和世界岩画的极品。据专家考证,花山岩画创作始于春秋时期,延至后汉,距今已有2500-2800多年的历史。 花山岩画画面长达172米,高约50米,面积8800多平方米。现存各种图像111组约1900多个,画面以人物造型为主,也有铜鼓、刀、剑、羊角钮钟和野兽之类,人物呈双手向上弓张,双腿半蹲舞状。人像最大的有3米高,最小的也有30厘米高。画面色调为赭红色,线条粗犷,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场面热烈而富有诡秘色彩,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古骆越民族历史画卷。其图像之多分布之广密、作画地点之陡峭、作画条件之艰险,都被公认为国内外罕见。 花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左江岩画群为中心的沿江风光带;公路沿线的山水田园风光带;与越南交界的南疆边关风光带;陇瑞、弄岗、陇科、恩城、罗白、濑湍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以及这三带六片周围广泛分布的独具特色的风景点。精华景观可概括为一宝、三珍、十八景、八百里画廊、三万座奇峰。一宝指左江岩画群,三珍分别为白头叶猴、金花茶、赤魟。花山岩画、洞廊榕林、蓉峰古塔、德天瀑布、友谊关楼、南国长城、崇左石林、归龙斜塔、明仕山水、攀龙观猴、陇呼蚬王、龙宫洞府、那榜田园、金湖峰影、上金船街、弄金长卷、大新龙眼、金龙风情则组成十八景,八百里画廊则为左江山水二百里、公路景观五百里、边关景观一百里。
五、宁明花山是怎么样的
宁明花山,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是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壮语叫做“岜莱”,意思是“有画的山”。集中分布在105公里的左江两岸,悬崖上有两千多年前壮族先民所作的雄伟壮观的岩画,因画意、画法和成画年代至今尚无准确详实的考古结论而成为千古之谜。花山岩画也因此闻名世界!
沿着花山的民间历史,为深入挖掘骆越文化, 塑造花山岩画的文化品牌,此次专为广大游客重磅打一场造依托声、光、电、等高科技、蕴含花山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的视觉盛宴——《花山》实景演出!
大型壮族神话实景剧《花山》在世界文化遗产旁 - 花山·时空剧场震撼开演。此剧由左江花山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山水盛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国内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著名导演 梅 帅 元 担任制作、总导演;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 张 仁 胜 担任编剧、艺术总监;广西艺术创作中心音乐舞蹈部部长 白 桦 铭 担任导演;著名作曲家/编剧/导演 张 骁 担任作曲、音乐总监;中国舞台美术领军人物,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 高 广 健 担任舞美设计。为大家呈现一场宏大悲壮的壮族先民对抗水怪、保卫家园的巨制演出!
整个《花山》的演出,融入了花山岩画的原始性、抽象性、神秘性和仪式性,故事内容从文学故事、舞美服装、民俗音乐到人物造型的创作,把花山岩画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丰富的植被构成壮丽神奇的自然景观,惟妙惟肖的融为一体。整体空间构成写意、局部写实是这个《花山》演出的视觉特征。日、月、山、水、林 都成为了主要形象构成。
魅力《花山》 巨制呈现
大型壮族神话实景剧《花山》是一台以花山岩画的山体、河流等自然景观为舞台背景,结合壮观的多媒体舞台视觉特效,呈现出壮族先人繁衍生息,守护家园,与化作水怪的洪灾恶魔斗争,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奋斗与牺牲,还有那永恒的主旋律——爱情与亲情,等一些列故事的演出,为观众带来一场难忘的观剧体验。
整 个 故 事 分 成 三 幕
序
序幕:暴风雨的宁静
■灯光亮起,映入眼帘的便是繁星点点,乍眼一看,那是两千年前壮族先民悠闲自在生活着的村寨,寂静的山谷里传来潺潺流水声,田园深处的光将这个世界渲染得平和而美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在放牛娃晚归的歌声里显得爽朗悠意,群牛摇曳在江畔的步伐,与响亮的歌词,让这一切沉浸在朝夕变幻的优美时光中,没有人知道,这一切平静即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壹
第一幕:大河鼓动,灾难降临
■向着光,灾难来临的征兆便是崖壁上那副挂着环手刀的蛙姿男人的岩画被大风剥落...而硕大的铜鼓同赤人英雄一样,千年来镇守着这片净土。天琴扬,鼓声起,女巫们千年吟唱着的歌谣,那是在预言灾难的来临:“没有崖壁赤子与大鼓的守护,千年河妖复仇,花山将要沉没在大河里...”
贰
第二幕:铸鼓决战,誓死守护
■熊熊烈火将黑夜烧得通红,照亮花山人们为大战做准备的场面,宽阔宏大的鼓面上雕刻着太阳芒纹、翔鹭纹,羽人纹、雷纹、云纹……,这象征着自然神力的鼓纹会赋予他们神奇的力量,他们高昂的吼声中透出击败敌人的决心与勇气。
大战在即,三千水怪从水中显身,花山的男人们与百名恶魔进行多回合的生死搏斗,排兵布阵的大场面震撼至极,花山的男人用血肉之躯对抗强敌。大战使山崩地裂,惊涛拍岸,瀑布汹涌,而花山的男人们在碎石滚落中与敌人们同归于尽。
叁
第三幕:千年信念,屹立不倒
■花山的村寨笼罩在弥漫的大雾之中,如同梦境一般,如同昔日那个幸福祥和的花山一般,阿妈在灶火前引火煮饭,乡间炊烟袅袅,磨石旋转着,织布机的木梭穿梭,家畜在门下觅食... 而水怪们再一次席卷着洪水在半空中叫嚣,各大怪物如同巨石一般再次生灵涂炭整个村落,生死之际,黑衣阿妈的鲜血如瀑布飞泻而下,落入坩埚之中溅起漫天火星...随着鼓模裂开的巨响,一个红透心的铜鼓旋转而起,染红整个天地。
在姆六甲的神力下万千红婴儿变成了红色勇士,击起大鼓,瞬间令场面雷电交加,光芒万丈,场面震撼惊险,剧情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大战之后,最终将水怪惨败。一阵迷烟过后,大鼓固定在悬崖之上,勇士们和阿妈们凝固在崖壁上,成为红色岩画。他们幻化成火红的印记,千百年来,来自远古战魂的野性呐喊,昭示那段远去的过往。
悲壮有力,却又沉抑绵绵,光线照亮远处的悬壁,宏大的花山岩画震撼展开…斑驳的岩壁赤人是生命源起的照影,那场天地交辉的史前盛宴,从未落幕!大战的人们永久的凝固在崖壁上,成为红色岩画。来自远古战魂的野性呐喊,昭示那段远去的过往。
尾
尾声:后来的花山
女巫依然弹奏着千年的古曲,猴儿在悬崖上自由行走,花儿在丛林间怒放,而蝴蝶在花间飞舞;古朴的村落在山坡延绵,幸福的现代花山人在磨米、织布、挑水、犁田、插秧……
这就是花山的故事,一段流传千年,令人魂牵梦绕的历史。花山的红人,坚韧的血泪如同不断的生命之水,延续着不屈和坚韧,血色练就的刚强,让每一次的镌刻都化成信念,燃出生命之火,永不磨灭。
《花山》的呈现——声、光、电的撞击,其声撕心裂肺,震耳欲聋;其光绚丽多姿,光彩耀目;其电以假乱真,身临其境。
看过的观众一定会为了《花山》实景剧的现场表现力欢呼,不管是从灯光舞美还是音乐服装,紧张的节奏感加上震撼的舞台效果,无一不让人大 开 眼 界 的!2019年,《花山》又在试演季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再做升级,不管是裸眼3D的呈现还是Hirender系统的融入,光与电的结合,都叫人叹为观止!相当值得一看!
交通:交通方便,自驾的话是G7211南友高速宁明北 175号花山出口下,行驶5KM左右到达。 汽车/火车均设有南宁——宁明的车次
地址: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世界文化遗产旁 - 花山·时空剧场
时间:每周二至周六晚八点开始演出,时长70分钟。(特殊节假日例外)
门票:船票90元/人 ,演出门票188/人 儿童半价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