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文化】江苏文化特色知识大全

我们都知道,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以及文化,或许每个地方的语言也有可能不太相同。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的中心,是一个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城市。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江苏文化特色以及 城市文化 都有哪些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我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江苏的文化: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而在此之前,考古工作者于1954年在泗洪双沟镇东下草湾发现的人类化石,据测定年代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距今约4~5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学界称之为下草湾人,又叫泗洪新人。距今六七千年前后,大江南北进入新石器时代兴盛阶段,据初步调查,江苏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其中淮安青莲岗文化、高邮龙虬文化、海安青墩文化、苏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五彩缤纷,星罗棋布。草鞋山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

江苏文化主要由“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徐淮文化”、“海洋文化”等组成。

文学

西汉淮阴(今淮安)枚乘是汉大赋的开山祖师,被后人推崇为“文章领袖”。盛行于梁、陈间的宫体诗,追求声律上的和谐美与韵律上的回旋美,对唐代律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唐江都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韵律和谐婉转,被闻一多称为“顶峰上的顶峰”。南唐后主李煜词作极富感染力,后人尊之为“词圣”。长篇小说《水浒传》《西游记》都享誉世界。和它们并称四大古典名着的《三国演义》《红楼梦》,也与江苏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唐代的传奇、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受读者喜爱。江苏民间口述文学丰富性和艺术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世纪80年代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学三部集成(故事、谚语、歌谣)编纂,江苏省收录2亿多字资料。

美术

江苏绘画艺术以山水画、水印木刻版画和水彩水粉画见长,被称为“江苏三水”。东晋无锡顾恺之善画人物,尤善点睛,有“画绝”之称。王羲之书法艺术出神入化,后人尊为“书圣”。梁吴县张僧繇擅作壁画,成语“画龙点睛”就和他有关。唐苏州张旭运笔纵横捭阖,连绵回绕,气势夺人,世人尊之为“草圣”。晚唐苏州杨惠之创“塑壁”新技法,被称为“塑圣”。常熟黄公望、无锡倪瓒,和王蒙、吴镇并称元代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位居元四家之首,其《富春山居图》是纸本水墨的经典之作。据统计,清代中国知名画家约5800余人,江苏一省就有2700多人,几乎占有半壁江山。

音乐

江苏素有“二胡之乡”美誉,“江南丝竹”是最富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古琴艺术在中国具有突出地位,先后形成常熟虞山琴派、扬州广陵琴派、南京金陵琴派等重要的地方性音乐流派。江苏流传至今的民歌有12800余首,有六合民歌《茉莉花》、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等,广为流传。历史上产生过大小曲种50余种,现尚存20余种,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徐州琴书、南京白局都是代表性曲种。

舞蹈

江苏民间舞蹈种类丰富,秧歌舞、花鼓舞、龙舞、狮舞、灯舞、傩舞、高跷等,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具有代表性的有70多个品种、1600多个舞蹈。

戏剧

“百戏之祖”——昆曲“百戏之祖”——昆曲

江苏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品种较多,名家迭出。地方戏种现存20余种,影响较大有昆曲、锡剧、扬剧、淮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等。小剧种主要有海门山歌剧、通剧、丹剧、海州童子戏、徐州丁丁腔、洪山戏、淮红戏、高淳阳腔目连戏。外来剧种主要有京剧、越剧、徽剧、沪剧、黄梅戏、吕剧等。新兴剧种中滑稽戏影响较大,深受群众喜爱。泰兴、扬州等地木偶戏也以其历史悠久、艺术手段丰富而名扬海内外。

饮食

苏菜为八大菜系之一,主要由淮扬菜(淮安、扬州、镇江)、金陵菜(南京)、徐海菜(徐州、连云港)、及苏锡菜(苏州、无锡、常州)四种风味组成。其中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并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中国菜的最经典代表作。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

江苏饮料主要是茶和酒两大类,茶文化集中于苏南地区,名酒主要有“三沟一河”,出产于江淮一带,通常指汤沟酒、双沟酒、高沟酒(今世缘)、洋河酒,其依托特异的地域生态环境、自然酿酒微生物体系,采用传统“混烧老五甑法”生产工艺,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醅(馇)配料,混蒸混烧。与“香气大、窖香浓郁突出且浓中带陈”的“川派酒”不同,“三沟一河”酒以“口味醇、绵甜、净、爽”为显着特点,是名扬天下的“江淮派”(苏、鲁、皖、豫)浓香型白酒的卓越代表,其中享有“汤沟传奇水土,美酒绝世风华”之美誉的汤沟酒尤其突出,其主导产品“汤沟绝世风华”、“汤沟盖世风流”酒自古誉满天下、驰名中外,历经千年而盛名不衰。

方言

江苏官方语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江苏分为3个方言区,即江淮官话区、吴语区、中原官话区。

二、江苏有什么特色?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自古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苏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陆域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12%,高邮市周山镇志光村龙华组确定为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点。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共26个海岛。

扩展资料

苏主要的特产有:

1、南京有盐水鸭

盐水鸭又名桂花鸭,是南京著名的特产。因南京有“金陵”别称,故也称“金陵盐水鸭”,久负盛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南京盐水鸭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而以中秋前后,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的盐水鸭色味最佳,名为桂花鸭。

2、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它与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我国三大名锦。

3、无锡阳山水蜜桃

阳山水蜜桃以其形美、色艳、味佳、肉细、皮韧易剥、汁多甘厚、味浓香溢、入口即化等特点而驰名中外。

4、宜兴紫砂壶

是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产品品质优异,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它在民间也有“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的美誉。

5、阳澄湖大闸蟹

这种螃蟹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蟹身不沾泥,所以又称清水大闸蟹。打开一个蟹盖,将蟹肉与蟹黄沾着醋吃,肉质膏腻,满嘴清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苏

三、江苏省有什么地方特色?

江苏省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东经116°21'—121°54',北纬30°46'—35°08',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地处长江下游,东濒黄海,河流湖泊密布,水面占总面积16—9%,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次之,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本区属于暖温带—亚热带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5°C,1月平均气温为2°C,7月为27°C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00—1100毫米。有汉、回、满等民族。农副业和工业都比较发达,是“鱼米之乡”,稻、麦、棉、丝、茶、鱼、蟹、化纤、机械与特种工艺产品丰富。

旅游资源:江苏省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是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和旅游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龙盘虎踞的南京,有“天堂”之称的苏州,“淮左名都”的扬州以及镇江、淮安、徐州、常熟分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使江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占其总数1/10以上,文化古迹也比较丰富,南京的“石头城”,明孝陵、中山陵,徐州的汉代兵马俑、刘邦“大风歌碑”,常州的“东南第一丛林”天宁禅寺,苏州的虎丘塔、寒山寺等堪称为代表,更有与长城齐名的古运河。江苏水网密布,素称“水乡泽国”,多有名山秀水,如钟山、云台山、惠山、金山、太湖、玄武湖等,这为构筑园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故名园荟萃,形成诸多风景园林名城,苏州、扬州、镇江等皆以此名闻世界。

地方文艺:苏州评弹擅长抒情叙事,广有听众,“无锡风光”小调极富地方色彩。

饮食文化:江苏菜系又称淮扬菜系,地属鱼米之乡,用料较广,以鸡、鸭、虾为主,口味平和,咸甜适中,原汁原汤,浓而不腻,要求酥、烂、鲜、香,各地又略有所不同:南京菜口味醇和,多用鸭;扬州菜清淡适口,多用江鲜、鸡;苏州菜口味偏甜,多用河鲜。常熟叫化鸡,无锡肉骨头,和桥老油豆腐干,黄桥烧饼等风味食品较有名气。

四、江苏有什么人文特色?

吴韵汉风是形象表达江苏文化的一种说法。江南以苏州为代表,是吴文化圈,吴侬软语、苏州评弹、昆曲是最典型文化表现形式;江北以徐州为代表,语言和人文环境又完全不同,京剧《霸王别姬》、琵琶曲《十面埋伏》,还有话剧《大风歌》─最能代表它的风格。而南北交界的省会南京,又有着独特的气质。

(南京秦淮河)

江苏文化主要由“吴文化”、“淮扬文化”、“徐淮文化”、“海洋文化”等组成。

江苏共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32座,中国历史文化街区5处,拥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均列全国首位。

楚汉文化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为中心的区域性文化,它以距2017年约有6000年历史的青莲岗文化、大墩子文化乃至更早的下草湾新人文化为渊源。它的显性特征是刚强雄浑。

(苏州狮子林)

吴文化的地域通常指靠近太湖的苏、锡、常地区,其具有清新气息、柔美风格、鲜活灵性,形成了聪颖灵慧、细腻柔和而又视野开阔、乐于创新等显性特征。

淮扬文化以扬州为中心,淮扬地区河多水多,船多桥多,呈现出古、文、水、绿、秀的地域风貌,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清新优雅与豪迈超俊相结合的显性特征。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32名、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1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32名。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1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5个、非遗研究基地14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个。

(扬州瘦西湖)

西汉淮阴(今淮安)枚乘是汉大赋的开山祖师,被后人推崇为“文章领袖”。盛行于梁、陈间的宫体诗,追求声律上的和谐美与韵律上的回旋美,对唐代律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唐江都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韵律和谐婉转,被闻一多称为“顶峰上的顶峰”。南唐后主李煜词作极富感染力,后人尊之为“词圣”。长篇小说《水浒传》《西游记》都享誉世界。和它们并称四大古典名著的《三国演义》《红楼梦》,也与江苏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唐代的传奇、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受读者喜爱。江苏民间口述文学丰富性和艺术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世纪80年代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学三部集成(故事、谚语、歌谣)编纂,江苏省收录2亿多字资料。

江苏素有“二胡之乡”美誉,“江南丝竹”是最富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古琴艺术在中国具有突出地位,先后形成常熟虞山琴派、扬州广陵琴派、南京金陵琴派等重要的地方性音乐流派。江苏流传的民歌有12800余首,有六合民歌《茉莉花》、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等,广为流传。历史上产生过大小曲种50余种,现尚存20余种,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徐州琴书、南京白局都是代表性曲种。

江苏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品种较多,名家迭出。地方戏种有20余种,影响较大有昆曲、锡剧、扬剧、淮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等。小剧种主要有海门山歌剧、通剧、丹剧、海州童子戏、徐州丁丁腔、洪山戏、淮红戏、高淳阳腔目连戏。外来剧种主要有京剧、越剧、徽剧、沪剧、黄梅戏、吕剧等。泰兴、扬州等地木偶戏历史悠久、艺术手段丰富。

江苏分为3个方言区,即江淮官话区、吴语区、中原官话区。

五、江苏有哪些特色的风俗

江苏的特色风俗有1、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2、金陵灯会,3、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4、云龙山庙会民俗游5、溱潼会船节,6、盱眙龙虾节。

1、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听钟声活动自1979年开办以来,已成功地举办了二十四届,是我国开办最早、规模最大的旅游节庆活动。中国传统的除夕年夜饭揭开听钟声活动的序幕,席间参插文艺表演、幸运抽奖等活动为游客助兴。听钟活动随着游客到达枫桥景区而进入高潮,寒山寺弄和枫桥大街展示龙灯、舞狮、高跷、荡湖船、乘轿等传统民俗活动;寺内众僧侣在香烟缭绕中做一年中最后一次功课;零点前夕,游人们聆听由寒山寺主持敲响的108响钟声。钟声悠荡除旧岁烦恼,虔诚吉祥;炮竹劈啪庆新年来到,欢快热闹。辞旧迎新、祈祷祝福。

时间:每年12月31日晚

地点:苏州寒山寺

2、金陵灯会

始于六朝,盛于明清。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闹花灯,以示与民同乐,共庆升平;自此数百年来,相沿成俗,至今不衰。灯会期间200多个品种、数十万盏各具特色造型各异的花灯云集于此,流光溢彩,汇成灯的海洋。尤以市民自扎花灯,千姿百态,极具特色。游人徜徉其间,宛如置身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时间:每年正月初一至月底

地点:南京夫子庙广场、大成殿

3、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

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自六朝至今不衰,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的梅花山为最佳。南京国际梅花节节庆期间,南京将以“梅”为主题,以花为媒,以“梅”会友,举办各种文化旅游、商贸及经贸洽谈活动。

时间:每年2月最后一个星期六至3月18日

地点:南京钟山风景区梅花山

4、云龙山庙会民俗游

云龙山庙会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内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之一。每逢庙会期间,数万人潮涌而至,景象热闹非凡。各类制作精巧、造型生动的民间手工艺品是庙会的主角,剪纸、面人、木玩、泥玩、布艺等小玩意儿随处可见,让人爱不释手。

时间:每年3月28日-4月3日地点:徐州云龙山

内容:逛庙会;看舞狮、高跷等民间艺术表演;品地方风味小吃;民间手工艺品展销。

5、溱潼会船节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这里河网交织,水面开阔。每逢清明时节,四乡八镇数百条会船云集溱湖,上万船民来此聚会,举办富有民俗特色的会船节,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竞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被海内外人士盛赞为“天下会船数溱潼”。中国溱潼会船节,渊远流长,据史书记载,该活动始于南宋年间,是为纪念在这里抗金阵亡的民族英雄而举办的。

时间:每年清明次日

地点: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6、盱眙龙虾节

盱眙十三香龙虾是淮安市盱眙县近年来新创的名菜,原料是价廉物美的螯虾,由十多味中药及特殊方法制作而成,色泽鲜艳,口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盱眙县人民政府和南京《扬子晚报》自2000年起联合举办"中国(盱眙)龙虾节",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力推广十三香品牌龙虾,充分展现“龙虾大餐、文化美餐、旅游套餐”的最佳组合,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时间:每年6月下旬

地点:主会场设在盱眙县城

溱潼会船节介绍

清明节(溱潼会船),江苏省姜堰市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溱潼会船民俗活动又称“水上清明节”,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清明时节,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及周边两百多个村庄家家户户都要祭奠自己的祖先。清明第二天,各家撑船划桨前往乱坟地祭祀无名阵亡将士,而后千余只供船、龙船、篙船、划船、拐妇船汇聚溱湖,共同参加表演、竞技活动,参与者和闻风而来的观众多达十万人。活动由多个环节组成,其程序依次为选船、试水、铺船、祭祀、赴会、赛船、水上文艺表演、送头篙、酒会、唱夜戏等。

活动

赛船

清明节前10天,有会船的村子就由会头在村里树起旗帜。他是本村的行政负责人,会船的安全由他负责。被选中的船主很乐意。经过试水、铺船、赴会等程序,进入最振奋人心的赛船阶段。两船对齐后,开始扬锣,“堂!堂!”两声,发出竞赛的号令,接着水手们齐喊:“下!下!”声音响亮,篙手两臂张开,两手挥动竹篙,笔直地两上两下,竹篙与船帮相碰发出“笃——笃”撞击声,扬篙如长矛列阵,下篙如巨蟒入水。有节奏的锣声越来越紧,船立即从水面上腾起,犹如离弦的箭飞驰而去。两船比赛,终有胜负,在进行中如有胜者,“堂堂堂”一阵乱锣,就表示停篙。不断的比,反复的赛,把会船竞赛推向高潮。当赛船结束,会船节活动临近尾声时,欢闹的演戏、酒会、送头篙三部曲又凸现高潮。

演戏

按惯例,赛船前,各大村庄的头面人物,早就张罗着在露天搭台唱戏谢神的事了。扬剧、淮剧、京剧、杂技……各庄花钱请戏班子,在赛船结束的当晚开演。也有不请戏班子的,则由本庄的文娱爱好者组织起来载歌载舞,或请电影队放电影的。一个庄子,这天晚上要是没有演出活动,庄上人就会觉得不痛快,不尽兴。酒会赛船结束的当晚,篙手们毫无例外地要举行一场热烈的酒会。

送头篙

习俗以送头篙预祝人家生儿子。这对于个别久婚不孕夫妇或新婚夫妇颇有有活力,谁能够得到高手们的青睐,成为头篙的得主,那真是一件喜事。酒会上,头篙的得主一选定,马上就会有热心人向这一家通报喜讯。这一家便立即做好迎接的准备,全家上下,满怀喜悦的心情,恭候篙手们的光临。头篙一进门,灯烛辉煌,鞭炮齐鸣,主人向篙手们奉上糖果、香茶,一一致谢。送篙者满口都是“祝愿早生贵子”的话。得主不断许诺:“到时候一定请各位吃喜酒。”要是头篙的得主这一年碰巧真生了“贵子”,那可就热闹了。首先要为一船的篙手每人添一根新篙子,富裕者还自动置办酒菜,宴请全体高手。可以想见,一条会船有一根头篙,一个庄上,多少会船,多少头篙,牵动着多少处欢乐的人群。溱潼一带,村村社社的乡亲们,年复一年,就是以这样那样的健康的风俗导演出一幕幕寻求欢乐的戏,使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水乡。

4、云龙山庙会民俗游

云龙山庙会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内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之一。每逢庙会期间,数万人潮涌而至,景象热闹非凡。各类制作精巧、造型生动的民间手工艺品是庙会的主角,剪纸、面人、木玩、泥玩、布艺等小玩意儿随处可见,让人爱不释手。

时间:每年3月28日-4月3日地点:徐州云龙山

内容:逛庙会;看舞狮、高跷等民间艺术表演;品地方风味小吃;民间手工艺品展销。

5、溱潼会船节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这里河网交织,水面开阔。每逢清明时节,四乡八镇数百条会船云集溱湖,上万船民来此聚会,举办富有民俗特色的会船节,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竞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被海内外人士盛赞为“天下会船数溱潼”。中国溱潼会船节,渊远流长,据史书记载,该活动始于南宋年间,是为纪念在这里抗金阵亡的民族英雄而举办的。

时间:每年清明次日

地点: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6、盱眙龙虾节

盱眙十三香龙虾是淮安市盱眙县近年来新创的名菜,原料是价廉物美的螯虾,由十多味中药及特殊方法制作而成,色泽鲜艳,口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盱眙县人民政府和南京《扬子晚报》自2000年起联合举办"中国(盱眙)龙虾节",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力推广十三香品牌龙虾,充分展现“龙虾大餐、文化美餐、旅游套餐”的最佳组合,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时间:每年6月下旬

地点:主会场设在盱眙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