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年旅游消费能否“报复性”增长?
今年的元旦假期,你去旅游了吗?应该有不少小伙伴去了因为数据显示元旦的三天假期有5000多万人在旅游,创造了260多亿旅游收入,比去年同期略有提高,当然相比Y情前还是差距很大,但也基本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的40%左右。“跨年经济”继续发挥魔力,很多热门城市出现了爆量,比如西双版纳、哈尔滨的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超过10倍,飞三亚的航班满员,酒店也满房。“烟火气”确实恢复了不少。
不过由于第一波波峰的到来,更多的人还是在居家休息。所以以旅游、餐饮等为代表的消费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报复性”增长。但是回升却也是肉眼可见的。从经济学角度看,消费复苏有几个大前提,场景、需求和供给。过去三年被限制的消费场景基本都已经恢复了,需求和供给来看,起关键作用的是需求。FGW也提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需求背后呢是收入水平和未来预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2022年的人们比以前更愿意存钱了。这一点从居民超额储蓄规模上体现的很充分。什么叫超额储蓄?数据显示,2021年居民新增储蓄额9.9万亿,2022年预期新增储蓄额大概在16万亿左右,多出来的这6万亿就叫超额储蓄。相比过往几年,去年的人们更愿意存钱,而不是消费和投资。
那么去年的超额储蓄能不能变成今年的超额消费呢?还是有机会的。随着消费环境不断向好,各地促销费的政策不断落地,以及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不断创新,我们对于2023年的消费市场还是可以多一点信心的。毕竟春暖花开以后,人们还是更愿意拥抱同类,拥抱世界。
合信岛是一个你买不到任何东西,却能带走知识的平台,关注我一起学习投资知识吧。#元旦旅游#
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二、2021年五一机票酒店价格报复性上涨,对此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会打消一部分人外出旅行的想法。
五一假期马上就要到来了,之前因疫情因素所有人不得不宅在家里,而伴随着疫情防控的稳定,五一假期或将迎来一波报复性旅游。可与此同时,机票酒店价格的报复性上涨,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五一或将迎来居民报复性出游,但机票酒店价格业随之报复性上涨。
因疫情因素而被压抑的外出需求,在今年或将会完全释放。从五一火车票机票可以预定开始,火车票秒光、普通机票一票难求的状态就一直存在。据相关机构统计,在五一假期期间或将迎来2亿人次出游。
可是人们履行需求的释放,随之而来的是机票酒店价格的报复性上涨,五一机票订票价格已明显高于清明放假期间,而酒店方面预定房间价格也有了大幅增长,甚至某些地区的酒店,价格增幅在80%以上。
这引发了网友的吐槽,很多网友都称自己,本来想出门看看,但由于票价及住宿费用的提升,不得已打消了出门旅行的念头,还是在家里宅着吧。
我觉得这是市场波动引起的涨价,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确实缺乏善意。
巨大的旅游需求释放,让机票、火车票以及酒店领域迅速进入了卖方市场。在这种状况之下,适当涨价其实是一种必然。这是很自然的市场规律的结果,也在很多人的考虑范围之内。
可是这种机票酒店价格的报复性上涨,打消了很多人外出的念头,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实在是缺乏善意。因为普通消费者能够外出旅行的时间本就有限,而因薪资收入以及实际生活状态所限制,能够用于旅行的钱也有限。
机票酒店价格的报复性上涨,其实并未对有钱人造成多少影响,反而是让普通消费者难以满足旅行需求。这有可能引发消费者对某景区或地区的不满,也有可能导致在后续外出旅行时直接pass掉这个地方,这对依靠旅游收入的地区来讲也是不利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各类事物因季节性不同而涨价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在五一外出旅行也并非一定是好事。或许酒店机票价格的报复性上涨,也能避免某些普通游客谢俞高速堵车和景点人挤人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