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一下各地代表性民居特点(优缺点)
我见过那院落宽敞,雄伟壮观的四合院,也见过那状如蘑菇,漂亮美观的哈尼族蘑菇房,还见过那端庄稳固,古朴粗犷的藏族碉房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陕北窑洞和羌族碉楼。
陕北窑洞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风把黄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带到了陕北,造就了这片金黄而辽阔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淳朴的人们,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陕北窑洞。
这种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被靠山。门朝开阔的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个院的窑洞一般只修3个至5个。最中间的为正窑,两边常放杂物或是小的房间,也可以贮存粮食。
走进窑洞的内部,内侧有灶台、锅等。洞头垒着土炕。土炕正中间的下有一个洞,用来生火,这样到了冬天也不会感觉到冷。这种窑洞夏天也很凉快,真是冬暖夏凉!
羌族碉楼
羌族是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独具特色的民居就是----碉楼。
在羌语中,碉楼被称为“邓笼”,意为美丽、高贵的房子
羌族人有“依山而居,垒石为屋,高者十余丈”的习俗。碉楼的高度在十米至三十米之间。用于御敌、贮存粮食和柴草。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平顶房,呈正方形。多数为三层,每层高约三至四米。有着强烈传统民俗文化。
总之,每个民族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民居。但我认为它们都是古朴而纯洁的美!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文原文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途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蜍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客家人那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看不到村寨、房舍,显然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屋
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大都改为用瓦顶。
如果你到傣家作客,走进竹篱,登上木梯,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宽大堂屋,中间铺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你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徐,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八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荟萃<3>2007-02-08 03:33 傣族民居——干栏式建筑 傣族民居分为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土掌房三种。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全境和德宏州的瑞丽,遮放坝子。干栏式住房以竹术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檩、掾、楼面、墙、梯、栏等,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蔑绑扎,为单幢建筑,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径相通。房顶用草排或挂瓦。瑞丽的干栏式建筑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地面建筑主要为芒市、盈江等地采用,为土墙平房,因受汉族影响,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土掌房,是居住在红河流域地区的主要住宅形式,大量分布于云南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土掌房以木梁柱和土墙承重土质平顶,形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因地势建成二、三层的土楼,层层垒进,呈阶梯形,有天井、楼层,一般居家拥有十数间房屋,平顶上可凉牺粮食或堆放农具。土掌房建造容易,冬暖夏凉,特别适合于干热河谷地带的气候。 景谷傣族住土木结构平房,房顶不高,用茅草或瓦覆顶。分中堂,左右两厢。中堂置三角火塘,为煮饭、会客之处。左厢房为长辈卧室,右厢房为子女卧室。 孟连傣族为干栏式竹楼。白族建筑——“三房一照壁”
白族的住宅,因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水乎不同,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房屋形式。高寒山区的白族人民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白族人民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其布局则采取“三房一照壁”和“一正两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多数人家还设有花坛,种植山茶、石榴、挂花、香橡等花木,花草芬劳四溢,环境优美舒适。白族人民十分重视照壁、门楼的建筑。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题写“万紫干红”、“旭日东异”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宇。四周山墙也一样彩画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都很讲究,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面富于独特风格的门楼,其建筑装横更倾注了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一般都是斗拱重叠,飞搪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其造型之优美,结构之严谨,可与内地殿阁婉美。许多门扇是由钱空三层的花、鸟、虫、鱼、人物等以及浮雕图案所组成,显得玲现剔透、精巧优美。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出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彝族民居一大特色——土掌房
在彝区,各地、各支系传承的居室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与当地的居住习俗有密切关联,从村寨的聚落到住宅的地址;从房间的分置到什物的堆放;从建筑结构到民居信仰和禁忌,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民居特色
村寨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座落有其独特的传承。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半山区,相沿聚族而居,一般选择向阳山麓,顺山修建,以山腰、山梁处居多,山脚、河谷地带较少。《元阳县志》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层层,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民居在我国西南地区,彝族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其民居类型为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而显得比较复杂,不过彝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却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说来,彝族民居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瓦房、土掌房、闪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
居住习俗彝族实行一夫五妻制的小家庭,儿女婚后另建住房,自立门户,仅幼子与父母同住。彝家院落宽敞,以供生产和生活之便,尤其是在置办红白喜事时,可以广纳宾客。居室内,正房堂屋靠墙处供奉着天地祖宗处于牌位,供桌上摆设着香炉及虎、狮雕像;正中安放八仙桌,用于接待客人;左侧有常年不熄的火塘,由三块石头支成,俗称“锅庄”,用以取暖御寒,热水烤茶,火塘周围是家人围坐议事的地方。正房两侧房间为当家儿子媳妇的卧室,兼存放贵重物品。一般长子居左,次子居右。老人、小孩及客房设在侧厢房。大门后做磨房,正房楼上是粮仓,楼下为畜厩。
彝族民间建筑
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二、怎么总结工作的亮点与不足
我是一名安全生产执法人员,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自从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工作上来以后,日子就过得明快起来。17年8月工作至今,已一年有余,现就近期的一些思想转变与体会,简单的谈谈几点感想,毕竟,节后复工,工作需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一、关于敬业
在不久之前,我对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事务及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疲于应付,时有怨言。某一刻,我突然想到,应当跳出当前的思想格局,以更富有责任或者说是更富有职业道德的心态去审视自己所处的岗位。仅仅以完成职责所在的“硬指标”事务为目标(不得不说,完成这些已经要耗费大量精力),就无法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提出新问题、创造新事物、开创新局面。如果所处岗位在我接手后,没有新的变化,我想这会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显而易见的是,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已足以证明其价值之高。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推动着人类历史的持续发展,在旧职业的消亡与新兴职业的出现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人类历史也不断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职业道德也随之成为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
因此,我不想做一个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人。
二、关于加班
加班对于上班一族而言是绕不开的话题。与私企不同的是,作为追求社会公益的政府机构,失去了经济利益的激励,如果频繁出现“5+2”“白+黑”似的加班情况,大抵是由于人手不够,工作职责范围广等客观原因及职责分工不明、自身水平不足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其中,因职责分工不明造成的经常性加班是值得警惕的。
首先,如果一个单位因为职责分工不明、造成苦乐不均,甚至出现“鞭打快马”的现象,那么将严重影响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完成标准。
其次,既然国家出台了职工工作时间和公休假日的相关规定,并且也以工作时间作为计量薪酬的基础之一,意味着正确、合理的情况就是能够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即不需要加班。
再次,若是个人能力水平的缘故,我相信既然当前逢进必考,能通过考试,即证明其本身具备了相应的履职能力,即使因为初来乍到,对业务不熟悉等原因造成的经常加班,也必然是阶段性的。
最后,如果是面对群众来访或是处理群众紧急诉求造成的加班,那无话可说,这是应该的。
我没有加班费,没有加班餐,没有经常性加班。
三、关于休假
休假作为劳动者的权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每每从新闻媒体上看到一些工作者由于工作过度劳累而引发疾病,或是因此耽误治疗而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都感觉非常痛心与可惜。
对此,我们既要看到这其中的奉献精神,也要明白,他们不仅是有职责的工作者,同时也是父母的儿子,孩子的爸爸,妻子的丈夫。(女性同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工作却是做不完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呢?那就是努力保持健康的身体,活得久一点。即使退休也还可以返聘嘛。而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过度工作,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毕竟我们不是工作的机器,是有血有肉的人类。
当然,休假也要注重实际,处于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的特殊时期如果喊着要休假,简直就是居心叵测了。
我写这段不是因为工作满一年有5天年假所以想休假了,不是的。
四、关于业务
大概当年填报志愿选择行政管理专业时,不会想到今天从事的是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路边商店里亮着的“安装监控” 广告牌,我一眼望去就只看到“安监”两个字。
由于工作职责,需要参与事故调查及行政处罚,多少有些庆幸当年为了准备司法考试看完了三大本(后因为参军的缘故,没能参加考试不得不说是遗憾)。
进行笔录询问大概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提出一个或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比给出正确的答案更需要思考、经验、想像力、专业知识。第一次做笔录的时候,我比被询问人还紧张,一旁的公安同志说了句,习惯就好了。
到现在我还没习惯,但不再紧张。
一年多来,我数次到达事故现场,深感生命之脆弱。事故原因总是多方面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总之,希望企业充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业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平平安安。
我叫王伟,我为安全生产代言,没收代言费(可能是合着工资一起发了吧)。
五、关于食堂的伙食
一年前,我对食堂的伙食津津乐道;半年前,我对食堂的伙食耿耿于怀;三个月前,我对食堂的伙食心如止水;一个月前,我对食堂的伙食……我已经不去食堂了,如果你在食堂看到我,那可能是因为我迷路了。
六、关于工资
这个就不说了,我只拿我应拿的。
七、结语
作为一名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不断打磨提升业务能力与专业素质,毕竟,做安全生产执法,我们是专业的。
三、亮点工作与不足之处
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对于领导交办的任务,办事心切,处事不够干练,想问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虽然能基本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但在工作中面对困难面对压力也感到力不从心,缺乏工作动力; (2)、有时处理问题思路不够清晰,使得开展工作起来比较被动;工作开展中也缺少积极开拓创新,协调能力有待加强; (3)、缺乏工作经验,面对问题过于急躁,一心想干点事情,做点成绩,但缺少全盘筹划,工作不够谨慎周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待领导同事的进一步指导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