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城晋城的美食名称
这两个地区美食有:高平烧豆腐、巴公烧大葱、晋城炒凉粉、高平十大碗、过肉油
1、高平烧豆腐:历史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主要原料是豆腐、豆腐渣、玉米面、姜、大蒜、盐。豆腐用旺火烤成黄色,但不能烤焦,且一定不能用油炸,否则便失去正宗风味。菜皮黄肉白,松软筋道,辛辣鲜香,风味别,营养丰富,含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2、巴公烧大葱:巴公镇盛产大葱,特点是个大、辣烈、香浓、质地细密、肉厚心实,称作巴公大葱。
3、晋城炒凉粉:炒凉粉是晋城民间传统风味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将凉粉切成长宽各3到4厘米,厚约1厘米的方块,再在锅内放少量食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凉粉块入锅翻炒。再将醋汁蒜沫浇入,加盖,待蒜、醋味入里后出锅,口感软嫩,香辣可口。
4、高平十大碗:“十大碗”是老家山西高平待人的一碗碗独特的菜,共10道菜水白肉、铬桃肉、碗子肉、川汤肉、肠子汤、豆腐汤、鸡蛋汤、天河丹、软米饭、扁豆汤。一碗一个味道,犹如南北大菜系列,但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称“汤”,素有“碗汤菜”之说。
5、过油肉:是山西地区所特有的地区名菜,以猪肉搭配冬笋过油制作而成,肉油而不腻,并且还有着一股冬笋特有的芳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运城晋城美食
二、晋城传统风味小吃
晋城传统风味小吃
晋城市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想去晋城玩的朋友,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晋城传统风味小吃,相信你会喜欢的!
晋城传统风味小吃
阳城烧肝:晋城的地方名吃。以鲜猪肝加佐料,用花油包卷,经煎、蒸、炸等工序达焦黄酥软即成。其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
高平烧豆腐:据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秦军将领白起坑杀赵军降卒40万人,激起了高平人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烧水煮而食之。不料,人们食后颇觉新鲜,别具一番风味。于是烧豆腐便在高平境内流传下来。
陵川炖土鸡:是陵川风味美食,厨师们用食材与土鸡搭配,炖制出美味、滋补的地方美食——陵川炖土鸡。
晋城十大碗:是晋城地区特色综合菜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说。十大碗的十大菜系主要有木耳圪贝、烧大葱、毛头丸、过油肉、小酥肉、 糊卜肉、糖醋溜丸、油圪麻、天鹅蛋、甜饭等。其以凉菜、热菜、汤菜、主食为系统体系,按照“十大碗”、“六六”、“八六”、“八八”为区分标准,是本地区婚丧嫁娶、宴请宾朋的特色饮食。
红烧带鱼:晋城一道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带鱼肉嫩体肥、味道鲜美,除了中间的大骨外,鱼身便无细刺。带鱼属海鱼类,对病后体虚、产后乳汁不足和外伤出血等症有补益作用。
烫面饺:晋城传统风味小吃,此品种由北宋时期的“角子”演变改制而来。以七分烫面三分死面和面制皮,韭黄、鲜肉作馅,形似月牙,背面有褶如百叶裙,汤满肉鲜,面皮筋光香甜。
毛头丸:毛头丸子是阳城的独特佳肴,其主材是萝卜。丸子表面毛茬茬的,如同黄毛丫头的头发,因此得名。
素氽汤,是晋城特色风味小吃。起源于清朝的`泽州府(今晋城),素氽汤不同于其它地方氽汤,别具风味,成为晋城人喜庆宴席必备的汤肴。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晋城地方小吃,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汉族传统汤类名吃。糊辣汤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
巴公烧大葱:用瘦猪肉丝或羊肉及大葱加佐料烧制。制作时先将巴公大葱葱白切段8--10厘米,用开水煮熟,油炸,再过水,捞出去水备用,取一碗在碗中放入少量虾皮,把烧好的葱段放入碗底及碗周边,中间放入炒好的肉丝,肉丝上撒少量的白糖,放入蒸锅蒸后扣到盘中,浇上少量烧葱原汁即可食用。
炒凉粉儿:是晋城市一道民间传统风味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先将凉粉切成长宽各3—4厘米、厚约1厘米的方块,放置待用。锅内放少量食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凉粉块入锅翻炒。再将醋汁蒜沫浇 入,加盖,待蒜、醋味入里后出锅。
蒸槐花:蒸槐花是一道晋城小吃。蒸菜可用的原料很多,春季一般用野菜,如荠菜、面条菜、白蒿等来蒸,夏季多用荆芥、茼蒿、茄子,秋冬季节则用土豆、萝卜、胡萝卜、莲藕等来蒸,将蔬菜择洗干净,块茎类的经过切细丝,拌上面粉(或玉米面、小米面),上屉蒸熟,用调料拌匀直接食用,或者蒸熟后炒食,亦菜亦饭、方便快捷、别具风味。
清汤饸饹:是最具晋城特色的一种小吃,做法简单又极具特色。清汤饸饹的配菜需要胡萝卜、豆角、豆芽、粉条,也可以加豆腐,加土豆等等。胡萝卜和豆角洗干净切成丝,过水粉条在水里泡好,把这些东西放到一起,浇上点香油,放少许盐和味精,用手搅拌均匀,混合好的菜离很远就能闻到扑鼻的香味。
;
三、晋城有什么好吃的?
山西晋城小吃 种类繁多,简介如下:
烧大葱 相传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泽州(今晋城),当地官员隆重设宴招待。但在开宴时,厨师发现慌乱之中少做了一道菜。为了免遭杀身之祸,厨师急中生智,马上把菜案上的巴公大葱拿来一把,几刀切碎,烧成一道菜,端了上去,叫做烧大葱。谁知慈禧品尝后,认为满桌菜中数这道菜最有味道。传说归传说,慈禧西逃时并未经过晋城,但烧大葱作为当地一道名菜,口感香软不腻,却一直流传至今。
晋城炒凉粉 炒凉粉是晋城民间传统风味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先将凉粉切成长宽各3—4厘米、厚约1厘米的方块,放置待用。锅内放少量食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凉粉块入锅翻炒。再将醋汁蒜沫浇入,加盖,待蒜、醋味入里后出锅。口感软嫩,香辣可口。
木耳圪贝 木耳圪贝是晋城有上百年历史的地方名吃,是“十大碗”宴席中的头道菜,因制法特殊在当地广为流传。其色泽洁白清亮,柔软利口,汤味清香。
酸菜黑圪条 酸菜黑圪条,当地人又叫浆水菜黑圪条,是晋城的一种地方名吃。旧时由于当地白面紧缺,人们为了调剂生活,用白面包高梁面擀成面条,又因晋城酸菜腌得好,用酸菜作卤配以黑圪条。撒上香菜、芝麻、也可加入辣椒。口味酸香辣俱全,高梁面特有香味胜似精米白面,使人越吃越爱,越吃越香。久之,成为晋城一种地方大众化名吃。
高平烧豆腐 烧豆腐是高平的一种特有传统食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传,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括被秦将白起一举打败,40万赵军降卒被白起坑杀。白起的残暴激起了后世人们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烧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之愤。不料,人们食后颇觉新鲜,别具一番风味。于是“烧豆腐”在高平境内流传下来。现在,“烧豆腐”不仅在高平境内颇为人们所欢迎,还常常用“烧豆腐”来待客。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八路军经高平时,当地群众家家都做“烧豆腐”慰问子弟兵。解放后,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高平视察工作时,都要尝尝高平的“烧豆腐”。
铺层馍馍 高平地方名吃,其特点是层如纸薄,软绵香甜。
羊肉火烧 陵川羊肉火烧是陵川一种传统名吃。特点是香酥可口,软硬适宜,暖胃祛寒,风味独特。
李圪抓 全名羊肉李圪抓,是沁水风味小吃中的一朵奇葩。相传一个姓李的牧羊人喜吃羊肉包子,食多生厌,他就突发奇想,借来邻居做煎饼的鏊子,想把包子用油煎一下,可包子皮厚难熟,他就在手上抹了点油,把包子皮拽薄,这样做成后油而不腻,别有风味。
烧三鲜 沁水县名菜。三鲜为猴头、木耳、黄花菜,皆是沁水境内特产。经名厨精细加工,配以佐料,勾兑成汤,即保留了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又使味道更加鲜美
转面 将碱、盐溶于水中和面,用擀杖压出光亮后,抹以植物油,醒30分钟后擀成面条。再用笼布盖严。待散出香味时下锅煮食。其特点是清香味美,光滑可口。
绿豆丸子 主料绿豆面,配料花生、豆芽、调料,上油锅炸成丸子,放入调好味的热汤里泡开。特点是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有清热降暑功能。
馍馍 把猪方油用刀背剁成泥,与用花椒炒后的葱白、花椒盐搅在一起成糊状,摊在擀好的精面片上,卷圈,拉成长条,切段,上笼蒸30分钟。其特点是层如纸薄,软绵味香,可供主食,也可和菜肴。
馋酥 油炸食品。把白面用水加鸡蛋、白糖和好,捏成四、五厘米大小的麻花状,放入油锅炸至金黄。吃着酥软、香甜。多作早点,也可作点心。因人都爱吃,故名馋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