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旅游书籍

威廉H.H.默里的《阿迪朗达克人指南》“点燃了上千个营火,教了上千支笔如何书写自然”,激励了大批美国城市居民冒险到野外,开始了一场持续至今的回归自然运动当然,默里那细长的书卷是伟大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两千多年来,旅游书籍对我们走向世界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把曾经不起眼的地区变成了广受欢迎的目的地。

一个详细的选择将填满一个图书馆。因此,下面是一个厚颜 *** 的、固执己见的旅游经典短名单一些臭名昭著的,一些几乎记不起来的,激发了扶手椅旅行者冒险走出他们的堡垒区,上路。

1。希罗多德,历史(约公元前440年)

荷马的奥德赛经常被称为第一次旅行叙事,创造了一个孤独流浪者的原型故事,奥德赛,在一个充满神话危险的航行,从可怕的怪物,如独眼巨人,诱人的仙女和迷人的巫师。但正如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第一位真正的“旅行作家”是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他周游东地中海,研究他的不朽历史。特别是他对古埃及的生动描述,创造了一个从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异国风光的持久形象,他甚至应对了诸如冲动的导游和贪婪的纪念品小贩等经典的旅游磨难。他的作品激发了大批其他古代旅行者探索这片神奇的、闹鬼的土地,创造了一种在维多利亚时代重现的魅力,至今仍与我们同在。事实上,希罗多德不仅称得上是历史之父,而且称得上是文化旅行之父,向很少认为外国社会值得关注的古希腊人揭示了探索一个遥远、陌生世界的回报。

2。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约1300年)

当13世纪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中国、波斯和印度尼西亚游荡了20年后回国时,他和他的两个兄弟所讲的故事被认为是彻头彻尾的虚构故事,直到(传说中)三人切开了他们衣服的下摆,成百上千的宝石在闪闪发光的瀑布中倾泻而下。尽管如此,如果不是一场意外让他无法超越作家的禁锢,马球的冒险之旅对后人来说可能还是未知数:1298年在一场海战后被热那亚人囚禁,他利用被迫的闲暇时间向他的狱友,浪漫主义作家拉斯蒂切洛·达皮萨口授回忆录。由此产生的这本书,充满了对中国城市和风俗的奇妙观察,以及与忽必烈当权者的邂逅(当然,也包括一些离谱的夸张),自此成为畅销书,并不可磨灭地定义了西方的东方观。有证据表明,波罗打算把他的书作为一本实用的指南,让未来的商人遵循他的道路。一位渴望冒险的意大利同胞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看到了中国惊人的财富,当然也鼓舞了他去寻找一条通向东方的新海洋之路。(当然, *** 学者会指出,14世纪的探险家伊本·巴图塔(Ibn Battuta)曾三次穿越非洲、亚洲和中国的马球,但他的纪念性作品《旅程》(the Journey)直到19世纪中叶才在西方广为人知)。

3。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一次穿越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之旅(1768年),

,当特里斯特拉姆·尚迪(Tristram Shandy)的作者写下这部非同寻常的自传体小说时,作为成人仪式的欧洲之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富有的英国年轻贵族(几乎都是男性)前往巴黎、威尼斯、罗马和那不勒斯等伟大的文化遗址进行教育考察,在博学的“熊领袖”或导游的陪同下寻找古典遗址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斯特恩的翻滚书突然开启了严肃的大巡演原则它的头。叙述者刻意避开所有伟大的纪念碑和大教堂,而是开始了一次个人的旅程,去遇见不寻常的人,寻找新的和自发的体验:(“这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然的宁静旅程,以及她所产生的那些使我们彼此相爱和世界相爱的情感,他在法国和意大利的蜿蜒旅程充满了有趣的邂逅,通常是多情的(包括各种各样的客房女佣和必须与异性同住旅馆的房间),这预示着浪漫时代的旅行是一次自我发现的旅程。即使在今天,大多数“真正的旅行者”仍然以找到生动独特的体验而自豪,而不是一般的旅游快照或偷懒逃逸。马克吐温,国外的无辜者(1869年)

镀金时代的作家(马克吐温偶然创造的一个术语)产生了成千上万的认真和乏味的旅游书籍,这一趋势吐温巧妙地与国外的无辜者通缩。特温作为一名记者被派往欧洲和圣地观光旅游团,他向《阿尔塔加州报》提交了一系列搞笑专栏,后来又将这些专栏改编成了这部经典作品。它以及时、自嘲的幽默触动了人们的心弦,讽刺了他的美国同胞们的天真(“温和的读者永远不会,永远不知道他能做什么,直到他出国为止”)和探索复杂的旧世界的谦逊的侮辱(“在巴黎,他们只是睁开眼睛盯着我们用法语和他们交谈!我们从来没有成功地让这些 *** 懂得他们自己的语言。”)其结果是让更多的同胞勇敢地跨过池塘,沉浸在欧洲,更重要的是,开始一种新的ic旅行写作风格,这种风格在今天得到了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等非常受欢迎的现代作家的响应。如今,国外的《无辜者》是为数不多的19世纪仍然热衷于阅读的旅游书籍之一。(当然,它的完美之处在于粗糙地描绘了吐温在美国西部荒芜的土地上作为一名矿工浪费青春的故事)。

5。诺曼道格拉斯,塞壬之地(1911)

意大利卡普里岛在古罗马时代开始以放荡闻名,到了19世纪中叶,它吸引了来自寒冷北方地区的自由生活的艺术家、作家和快乐的生灵。(据说欧洲有两个艺术之都,巴黎和卡普里)。但它的现代声誉被自由作家诺曼·道格拉斯(Norman Douglas)所封印,他的《塞壬之地》(Siren Land)一书讲述了意大利南部无忧无虑的生活,“异教、裸体和笑声在那里蓬勃发展”,这一形象在他1917年的小说《南风》(South Wind)中得到了印证,该岛以古希腊的健忘长生不老药命名,被称为尼彭斯岛。(塞壬之地的名称来自荷马的《奥德赛》;卡普里是塞壬的故乡,迷人的女人用她们神奇的声音引诱水手们沉船而死)。数百万渴望阳光的英国读者被地中海式的性感和道格拉斯的幽默所吸引。(“当人们想到这一点时,”他写道,“想象一下过去的汽笛是如何在寒冷的暴风雨中消磨时间的,这是相当令人费解的。”。现代人会要求香烟、大玛尼尔和一包纸牌,然后让大风自己呼啸而出。”)道格拉斯本人是个华丽的同性恋,喜欢醉酒地在卡普里的花园里蹦蹦跳跳,头发上长满藤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著作,这个岛屿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吸引了被战后欧洲幻灭的流亡者。来访者包括许多伟大的英国作家,他们也写了旅游写作的经典著作,如D.H.劳伦斯(他的神奇的伊特鲁里亚地方涵盖了他在意大利的旅行;劳伦斯还向朋友们展示了1926年在卡普里度假时炎热的查特莉夫人的情人的草稿)、E.M福斯特、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奥尔德斯·赫胥黎,格雷厄姆·格林和W.H.奥登。(著名诗人写了一本关于冰河的游记)只要5150万英镑。从来没有人声称整个亚洲是高文学,但惠勒夫妇现在帮助资助一个文学机构,惠勒中心,在他们的家乡墨尔本,澳大利亚,促进严肃小说和非小说。布鲁斯·查特温,在巴塔哥尼亚(1977年)

和保罗·塞鲁克斯(Paul Theroux)的娱乐性很强的铁路集市,查特温纤细、神秘的作品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旅游写作的重生。这位博学的查特温曾是苏富比拍卖行的艺术品拍卖师,他通过给编辑的电报退出了《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London Sunday Times),消失在当时鲜为人知的南美偏远地区。在巴塔哥尼亚,这一类型的作品首先在文体上编织了一个个人的探索(寻找一块作者小时候见过的史前美齿象的皮肤),与该地区最超现实的历史情节有关,以诗意、清脆和简洁的风格。查特温关注的是被上帝遗弃的前哨基地,而不是受欢迎的景点,他用巴塔哥尼亚过去故事书中巧妙绘制的小插曲唤起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氛围,比如布奇·卡西迪和圣丹斯·基德是如何生活在阿根廷南部的一个小木屋里的,或者威尔士民族主义殖民地是如何在风雨交加的特雷尔镇开始的。于是奇怪的旅行朝圣诞生了。

10。彼得·梅尔(Peter Mayle)在普罗旺斯待了一年(1989年),

梅尔轻快地讲述了他中年决定逃离阴暗潮湿的英格兰,在法国南部的一个村庄梅内贝斯(Ménerbes)翻修一座农舍的故事,他创造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动手”旅行回忆录的亚流派,里面充满了迷人的古怪当地人。这也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仿效他的改变生活的计划,让普罗旺斯和其他阳光明媚的田园牧民们涌入普罗旺斯,寻找乡村风格的固定鞋面和廉价葡萄酒。在欧盟(eu)、折扣航空公司(discount airlines)和法国超高速TGV列车(super fast TGV trains)宽松的居住法规的帮助下,一度贫穷的法国南部很快就被曼彻斯特、汉堡和斯德哥尔摩的退休人员所尊崇,直到现在,用一位评论家的话说,一个“外国人的资产阶级主题公园”(托斯卡纳变得同样受欢迎,这要归功于弗朗西斯梅耶斯(Frances Mayes)的书,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岸紧随其后)。事情变得如此拥挤,梅勒自己搬了出去——尽管他后来回到了另一个小村庄,劳尔马林,离他原来的出没地只有一步之遥。近年来,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的《吃祈祷之爱》(2007)获得了巨大成功,她提供了一种类似的个人重塑精神,激发了新一轮的旅行者沿着她的道路来到巴厘岛的乌布镇,寻找精神(和浪漫)的满足感

一位史密森杂志的撰稿人托尼·佩罗特(Tony Perrottet)是五本旅游和历史书的作者,包括异教节日:古罗马旅游者的足迹和罪人的大旅游:穿越欧洲历史腹地的旅程;tonyperrotte

英国十大旅游景点排行榜,你想去哪个

白金汉宫 2.大本钟  3.圣保罗大教堂  4.伦敦塔  5.福尔摩斯博物馆  6.威斯敏斯特教堂  7.亨德森岛  8.凯文格罗夫艺术博物馆  9.塔桥  10.巨石阵

想去:

亨德森岛位于太平洋的皮特凯恩群岛中,是其中最大的岛屿,占地面积为37.3k㎡,也是南太平洋中最为偏远的岛屿之一,1902年被并入英属皮特凯恩群岛辖区。亨德森岛屿是世界上升高的环状珊瑚岛生态系统保存最好的一个例子。与其它环状的珊瑚岛相比,该岛屿受到的干扰比较低,所以这一点就显得格外突出。亨德森岛是南太平洋中最为偏远的岛屿之一,也是太平洋的皮特凯恩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占地面积37.3平方公里。与其他环状的珊瑚岛相比,亨德森岛受到的干扰比较低,所以它保存了世界上最好的升高的环状珊瑚岛生态系统。亨德森岛的重要性得到了国际组织和个人的肯定。根据自然遗产评选标准N(III)(IV),1988年,亨德森岛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由于亨德森岛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荒凉,它现在仍然处于一种不为发展所影响的环境中。享德森岛以十种特有的植物和四种鸟类而十分著名。

英国旅游景点排名前十的是哪些景点?

英国旅游景点排名前十的是:唐宁街十号,英国议会大厦,大本钟,伦敦眼,西敏寺,伦敦塔,塔桥,巨石阵,大英博物馆,巴斯的古罗马遗迹。

1、巴斯的古罗马遗迹

尽管巴斯是英国较小的城市之一,但它有很多可看和可做的事情,足以弥补它的小面积。这座美丽的城市以其著名的罗马浴场命名,两千多年来一直吸引着游客到这里来沐浴。虽然不可能在原来的罗马浴池洗澡,但附近的一些温泉——最著名的是一流的温泉——为客人提供了享受城市著名水域的机会。

2、大英博物馆

英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藏品主要是英国于18世纪至19世纪发起大英博物馆的战争中掠夺得来。主要受害国家包括希腊、埃及及中国等。英国国家博物馆位于伦敦中心,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罗马柱式建筑,十分壮观。

3、英国议会大厦

威斯敏斯特宫,又称议会大厦,为世界文化遗产,是英国议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

该建筑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尽管今天的宫殿基本上由19世纪重修而来,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时的许多历史遗迹,如威斯敏斯特厅(可追溯至1097年)、国葬前的陈列等。

4、巨石阵

英国埃夫伯里巨石遗址即巨石阵,又名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由巨大的石头组成,每块约重50吨。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建造。

英国十大名著?

英国的十大文学名著如下

1、《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2、《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4年4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宾逊”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

该小说发表多年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3、《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

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4、《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此作品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作品。

5、《简·爱》夏洛蒂·勃朗

《简·爱》(Jane Eyre)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6、《苔丝》托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诱奸,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

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

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

7、《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

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格列佛游记》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读者追捧,一周之内售空。出版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根据其内容改编的电影分别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荧幕。

8、《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

该剧的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西亚选亲;一条是杰西卡与罗兰佐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

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9、《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描写了小乡绅班纳特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儿伊丽莎白。她在舞会上认识了达西,但是耳闻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以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10、《失乐园》弥尔顿

《失乐园》是英国政治家、学者约翰·弥尔顿创作的史诗。《失乐园》讲述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

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

该作说明人类从不识不知的原始社会进入生产劳动的文明社会,必须依靠知识和劳动。同时,宇宙间本身就有正反相对、相互矛盾的两种势力存在,人类历史上也反复出现过变革、斗争的流血事件,出现过失乐园的悲剧。

《失乐园》与荷马的《荷马史诗》、阿利盖利·但丁的《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失乐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傲慢与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尼斯商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列佛游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伯家的苔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简·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呼啸山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卫·科波菲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滨逊漂流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姆雷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十大名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八大经典名著

有关旅行的7本好书推荐

又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季节,给大家推荐有关旅行的7本书,希望大家喜欢:

 01、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旅行的艺术》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创作的随笔集,阿兰·德波顿通过这本书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

这是一本读起来并不轻松甚至烧脑的书,

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

为什么要旅行,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

按照作家余秋雨的观点,这本书简直是一本纯粹的文学作品,划分出了旅行的等级。

文中有大量的引用和典故。如德波顿引用帕斯卡尔的话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

旅行的意义究竟何在?所思还是所见?

一个人,如果他的确是个人,走慢点也不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在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02、詹宏志:《读书与旅行》

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台湾作家詹宏志一直在践行。

他的旅行多由读书而起,十个推理小说般的精彩故事,犹如一场百科知识的脑内冲浪与日常哲思的马拉松。

被一本托斯卡纳食谱指南引路的摊牌考验;因尽信书而惊险万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无力招架念诵着鲁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丛中充满生命体验的萨伐旅;在灾难过后的巴厘岛矛盾复杂的旅人心境……十场梦幻旅,别样新人生。

都是作者真实的旅行体验,有些旅行已经过去了10年以上,但其中的细节细腻真实,仿佛就在眼前。

路中提到有些美食,让人有带着这本书去探究的冲动,比如日本,又如土耳其。

旅行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记的经验往往发生在最无目的的时候与场所,树下小酒店的一杯沁凉白酒,迷路崎岖城区偶遇的小面包店,异国乡间等待公交车窥见的乡民日常生活景致,这些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旅行滋味。

这样的体会,在你我的旅行路上也会遇见,某个地方、某样美食、某个人、某个物件,就自发触动你的心绪,让你一辈子也难以忘怀。

旅行变成了记忆——在脑海里,也可以像詹宏志一样记录在书籍里。

 03、余秋雨:《文化苦旅》

我在高中的时候读了这本书,也是因为这本书产生了对文学的热爱。

那个时候余秋雨,在我眼中的地位很超然,我相信那个年代很多年轻人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旅行与读书,旅行与历史,有没有关联?

詹宏志有他的感悟——《读书与旅行》,余秋雨更是加上对历史的理解,因而也带来了历史的苍凉与悲壮,也就被他称之为“苦旅”,《莫高窟》、《道士塔》等无一不是。

“用情至深,所以动人”。

余秋雨以其渊博的文史功底和丰厚的文化感悟力,超越了许多散文的凡俗与平庸,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开创了“文化散文”这一新的创作形式。

这样的赞誉并不为过。

 04、村上春树《远方的鼓声》

作者是我十分喜爱的村上春树,这本书是他不太出名的一本游记,游历地区为欧洲,主要为希腊、意大利两个国家,已经多次被我推荐。

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

我喜欢村上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旅行方式,融入日常,平凡而真实,琐碎而有趣。

村上的游记具有个人特色,他几乎不写人所熟知的名胜古迹,而是与普通居民共同生活,描写他们的日常工作、饮食起居等,以及他的所思所想,富有深度感,对读者了解这些国家的真实状况有很大帮助。

当然,和海明威一样,书中有非常非常多有关饮酒的描写。

05、陈春花《让心淡然》

这是著名管理学家、企业家陈春花教授的一本游记——南极之旅。

无论是浩瀚的大洋、无际的天宇、变幻的冰川,还是活跃的企鹅、日月同辉的天空、深不见底的海,足以衬托人之渺小。

这本书比较小众,看过的人不多。我个人的一个阅读习惯就是一旦认可一个人,我会找到他(她)写的基本上所有能买到的书。

蒋勋是,林语堂是,陈春花也是。

在繁复、吵杂的今天,抽一段很长时间外出旅行,让心沉静下来已经变得无比奢侈。

我喜欢这样的方式:通过作者的笔触和感悟,与读者分享了一段自我省思的南极之旅,并联想未来与现实,通过对自然法则的思索,找出内心的真正追求。

 06、舒国治《门外汉的京都》

舒国治,台北奇人,梁文道眼中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两个人之一,他似乎永远在路上,在城市的通衢小巷流连。

一次又一次地在京都的巷弄流连,舒国治自嘲是京都的门外汉,不愿登堂入室,只在门外徘徊,却能看到常人忽略的风物景。

理想的旅行是怎么样的?有些人希望是这样的,

我想去一个地方玩,却是坐下来的时光多,行走的时光少,有没有这样的好地方?——可不可以只是以这些佳美寺院肃静神社为我身背的屏风,以这些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作为我无尽的想象,而我人不用再一座座地名刹进(事实上我也都去过了),一处处地庭园赏,只是淡淡地点缀一下,却花较多的时光坐着,放松腰腿,品尝咖啡,休养身心,谈天说地,聊聊天,而它的古都、它的美、它的幽清洁净,我全沾染享受拥有了。

有些人希望是这样的,

我去京都,为了小桥流水。巴黎的塞纳河很美,但那是西洋的石垣工整之美;东方的、比较娇羞的河,或许当是小河,如祇园北缘的白川,及川上伫立的鹤,与那最受人青睐的巽桥,及桥上偶经的艺伎,并同那沿着川边一家又一家觥筹交错、饮宴不休的明灭灯火店家。

有的人希望看看南朝的寺庙,有的人想看城市里的稻田,有的人喜欢去适合野餐的地方,有的人想看小桥流水,有的人却想去补觉,

……

京都有很多咖啡馆,整个城市就像一座大花园,有精致的美食(在作者眼里不如野餐),有很好的宾馆,有春之樱花,有秋天红叶……

舒国治的游记独树一帜,他以虔敬的态度游历,实际上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他个人独特的一种感觉,却会让你我为之迷醉。

舒国治说,“倘若老来,在京都”,或许原欲效法古人生活之梦,莫不便能实现?

07、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

“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峯叫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峯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

这样的开头,一下子抓住我的心。

这部短篇小说集,似乎打猎,钓鱼,斗牛以及喝酒是全部主题,这难道就是海明威心中旅行的意义?

好的作家奢爱烈酒和菸草,似乎是理所当然。

在海明威的笔下,非洲的风景让我十分向往。

最喜欢书中《大双心河》有关去野营钓鲟鱼的描述,让人身在其中。

一个人的野炊,野钓……充满了细节,真实,让人向往这样的体验……

地势越来越高了,上有树木,下有沙地,直到高得可以俯瞰草场、那截河道和沼地。尼克放下包裹和钓竿袋,寻找一块平坦的地方。他饿得慌,但是要先搭了帐篷才做饭。在两棵短叶松之间,土地很平坦。他从包裹里拿出斧子,砍掉两个撅出的根条。这一来弄平了一块大得可供睡觉的地方。他伸手摩平沙地,把所有的香蕨木连根拔掉。他的双手被香蕨木弄得很好闻。他摩平拔掉了香蕨水的泥土。他不希望铺上毯子后底下有什么隆起的东西。等他摩平了泥土,他打开三条毯子。他把一条对折起来,铺在地上。另外两条摊在上面。

除了那迷人的风景,《乞力马扎罗的雪》却描述了有关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有种奇怪的孤独感。

如果你什么都做得太久,开始得太晚,你就不指望大家还留在那里。人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