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2的文旅收入

浙江2022年的文旅收入预计将达到5000亿元,这一数字比2017年增长了近50%文旅收入将主要来自游客消费,其次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传播产业首困耐、文化教育产业等。浙江将继续加大文旅产业的投入,深化文旅改革,推动文者春旅产业发展,加快文旅经济建设步伐。浙江将大力发展文旅景区、文旅酒店、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等领域,尺凯推动文旅收入增长,以实现2022年文旅收入的5000亿元目标。

2023宝鸡春季交流会时间

2月24日上午,由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陈仓区人民政府主办,陈仓区文化和旅游局、陕西九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宝鸡春季旅游季暨“聚焦高质量发展•百万游客进陈仓”活动启动仪式在九龙山国际温泉酒店举行。来自甘肃、青海、宁夏、四川、重庆、山西、河南等省市400余家旅行社及旅行商代表,宝鸡各旅游区管委会、县区文旅局、4A级以上旅游景区及各旅游协会负责人,中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共计600余人参会。市政协副主席张德科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周保君发布了2023宝鸡春季文化旅游季、“引客入宝”、旅游惠民、旅游线路等相关政策信息。2023宝鸡春季旅雀世游季以“春来宝鸡•万紫千红看花海”为主题,围绕踏青、赏花、郊游、采迟兄摘、研学、放风筝等内容,采取市、县、景区(点)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举办20余项100余场活动,策划了市区赏花游、亲子爬山踏青游、近郊乡村民俗游、西府美食体验游、田园农业观光游、周秦历史文化游六条春季精品旅码岁袭游线路。

同时,将持续实施“引客入宝”旅游奖励政策,推出2023版《宝鸡文旅惠民年卡》,并联合景区开展春季文旅惠民消费月活动,15家A级以上收费景区景点对宝鸡市民及游客实行免费或半价等优惠政策,全力拉动宝鸡春季旅游消费市场,实现旅游开门红。

“聚焦高质量发展•百万游客进陈仓”活动是庆祝陈仓撤县设区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陈仓区推出了百万游客、百家媒体、百家旅行社、百家跑团、百位网络达人进陈仓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充分展示陈仓文化旅游新变化、新形象,唱响陈仓文旅品牌。

当天活动中,宝鸡旅游景区与旅行社代表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同时,举办重点景区及陈仓文化旅游专场推介活动,太白山、法门文化景区、关山草原、大水川、九龙山、周文化景区、青峰峡等景区进行了资源、产品、线路及政策推介。

此次活动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宝鸡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同时也全面拉开了2023年宝鸡文化旅游宣传营销活动的序幕。参会的旅行社范围广、规模大、人员多,为历年之最,成为宝鸡文化旅游市场快速复苏,拉动文旅消费,吸引更多游客来宝鸡观光旅游的“助推器”。活动通过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泡汤的“全季”营销模式,使“看中国•来宝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让宝鸡的文化更“火”、旅游更“热”,名片更“亮”,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有哪些近两年莫名其妙火起来的网红打卡地?

近日,北京的鼓楼之所以火爆,主要是因为《鼓楼》这首歌。

鼓楼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坐落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最近鼓楼前的三岔路突然火出了圈,成了年轻人朋友圈里的网红打卡地,来到这里,拍照打卡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随着赵雷的《鼓楼》这首歌,年轻人也更多的关心起了鼓楼,现在鼓楼已经成为了年轻人打卡胜地,站在北京的悔碧景山上,不仅能看清鼓楼,看清鼓楼后边北延长线的国家体育场馆,五环塔透过五环塔,我们还可以看到我们北绝前颤京远处的群山。有一种美不胜收都感觉。

鼓浪屿

鼓浪屿是集文艺与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也是历史纪念地,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鼓浪屿被完好的保存,汇集,包括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等景点,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这里具有独特的侨乡风情,也有美味的闽南特色小吃。鼓浪屿气候宜人,特别是那首著名的鼓浪屿并败之波,让鼓浪屿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凤凰古城

独具湘西风情的凤凰古城是国内有名的网红景区,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的石板小巷,沟通全程回龙阁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呈现,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就是热闹的集市。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聚地,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与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相媲美。

稻城亚丁

稻城亚丁是抖音里最火的网红景区之一,核心景点牛奶海和五色海是最火的,也是出镜率最高的两个景点 到程家丁以其独特的原始生态环境和高品位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自然生态系统,被誉为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除了这些突然火起来的网红打卡地,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理想而神圣的旅游胜地,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欣赏角度也不同,所以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

新余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优势和缺点

首页省 政 府要闻动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民互誉物孝动数据开放美丽江西

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8月19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新余市人民政府、仙女湖区管委会联合召开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新闻发布会。中共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瑞峰介绍“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有关情况。新余市文广新旅局局长刘献忠,支付宝市场部高级专家李继鹏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文颖 摄)

黎峰: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将于本月24日在新余仙女湖开幕,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和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共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瑞峰先生,新余市文广新旅局局长刘献忠先生,支付宝市场部高级专家李继鹏先生,请他们介绍相关 筹备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李瑞峰部长介绍有关情况。

中共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瑞峰(文颖 摄)

李瑞峰:

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与大家见面。首先,我谨代表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向大家一直以来对新余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下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的有关情况。

文化和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近年来,我市铆足干劲狠抓文化旅游业的培植壮大庆稿,着力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化旅游发展环境,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2017年以来,我市连续4年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举办“天下有情人”七夕晚会,2018年还与央视合作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仙女湖专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市还加快推进中国七夕小镇、中国七夕演艺中心等一系列以七夕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建设,抓紧申报“毛衣女下凡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努力唱响“仙女下凡之地、人间爱情之源”品牌,走出一条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振兴之路。

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为促进我市疫后文化旅游市场快速复苏,进一步丰富仙女湖七夕文化内涵,充分发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下有情人”七夕晚会连续四年在仙女湖录制的品牌优势,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决定举办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

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妇女旅游委员会、江西省旅游协会等单位主办,仙女湖旅游发展集团、同程集团承办,以“浪漫七夕节,相约仙女湖 ”为主题,从8月开始,到10月结束,历时3个月,将主要开展以下10项活动:

第一项是202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下有情人”七夕晚会。

8月12日至14日,七夕晚会已经在仙女湖景区完成了录制,将于8月25日19:30在央视三套准时播出。整台晚会围绕七夕爱情的历史传承,七夕节的传统含义,新时代的新诉求、新愿景等主题,邀请诸多明星嘉宾倾情加盟,共同诠释具有时代气息的新七夕、新节日、新民俗。

第二项是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开幕式。

8月25日晚,启动开幕式仪式,活动将正式拉开帷幕。

第三项是2020“我们的节日”中国(蚂枣新余)七夕民俗文化研讨会。

8月25日,七夕民俗文化研讨会,将围绕“新时代、新七夕、新文旅、新消费”主题,深挖七夕文化内涵、探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促进消费,激活内需,恢复疫后旅游市场。

第四项是2020“浪漫七夕节·相约仙女湖”支付宝超级生活节暨江西卫视文旅消费主题夜。

通过与江西卫视、阿里巴巴支付宝合作,在今年七夕节期间,引进一批与七夕文化、仙女经济主题相关的特色好店,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在仙女湖景区打造一个七夕文化电商集市。从8月24日至30日每晚,将举办七大文化旅游消费主题夜活动,分别为“惊鸿初见之夜、新风婚典之夜、情歌经典之夜、仙女电竞之夜、诗词传情之夜、美人·鱼味之夜、汉服国风之夜”。同时,联动我市老上海风情街、赣西民俗风情街的夜间消费项目,发放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券,激活新余夜经济。

第五项是“#我怎么这么仙女”抖音挑战赛。

8月20日至9月10日,在抖音推出“#我怎么这么仙女”话题挑战赛,面向全网征集创意短视频作品,将设置奖项,评出获奖作品。通过活动,打造“是仙女,一定要来仙女湖”的品牌,助力仙女湖文化IP的打造。

第六项是“浪漫七夕节”仙女湖新风婚典。

8月25日晚上,开展主题为“移风易俗新风尚、不要彩礼要幸福”的仙女湖新风婚典,将在全国范围广泛征集不要彩礼的情侣到仙女湖举办集体婚礼,使仙女湖七夕节成为移风易俗的窗口,成为传播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的阵地。

第七项是“我的古风结婚照(仙女照)”全网秀活动。

8月22日至8月31日,邀请澎湃新闻开发“我的古风结婚照(仙女照)”小程序,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选择古代相应服饰自动生成一张“古风结婚照”或“仙女照”图片,转发到朋友圈、微信好友、微博等渠道,形成全网体验“我的古风结婚照(仙女照)”热潮。

第八项是2020仙女湖七夕节路亚邀请赛。

8月23日至24日,邀请全国各地路亚爱好者组成男女CP,在七夕节期间,聚首仙女湖国际休闲垂钓基地,角逐情侣间的路亚桂冠,让广大的路亚爱好情侣既享受了激情澎湃的赛事,又在仙女湖的灵山秀水间享受惬意的浪漫之旅。

第九项是首届仙女湖七夕文化公共艺术展。

8月份至10月份,邀请国际知名策展人、艺术家,共同研究仙女湖的仙女文化与七夕传统习俗,创作和展示了包含雕塑、装置、大地艺术作品、美丽村庄壁画等在内的第一届仙女湖七夕文化大型公共艺术展,让仙女湖的七夕文化与“仙女下凡之地”传说更加生动丰富而充满艺术气息。

第十项是2020七夕节“仙女下凡·助力扶贫”直播带货暨新余市扶贫商品展销会。

8月24日至8月30日,邀请江西广播电视台知名女主持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带货主播”,化身为“爱心仙女”,通过“中国村播大会”现有 IP,全网推介新余“农旅文娱”全业态产品。

最后,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五大特点。

此次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在这里我也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是节日主题鲜明。整个活动,围绕“浪漫七夕节,相约仙女湖 ”的七夕文化主题,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将迅速形成热点,引导线上流量,激发线下消费,振兴疫后旅游市场。

二是品牌优势凸显。借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4年“天下有情人”七夕晚会在仙女湖录制的品牌优势,努力将仙女湖名气转化为人气,进一步提升仙女湖七夕文化内涵,助推仙女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努力将仙女湖打造成为国内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先行区、七夕文化旅游的首选地。

三是媒体倾力支持。这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了中央、省、市媒体和国内知名网站和平台的大力支持,各大媒体将权威集中聚焦报道本次活动,营造浓厚的节会氛围,进一步扩大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携手网红联动。为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活动内涵,我们精心挑选和聘请了本地8家网红平台和本土10个网红达人,分别作为本次活动的推广平台和推广大使,通过集结网红力量,打造一台网络盛宴。

五是活动精彩纷呈。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将持续3个月时间,共分为10大主题活动,可谓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精彩不断,不容错过。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过七夕节,来仙女湖”!欢迎大家届时莅临活动现场参观、体验、指导,我们期望通过举办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把仙女湖打造成为全球华人追求美好爱情圣地、爱情网红打卡圣地,为游客提供更多精美旅游产品和优质旅游服务,全力推动我市夜间文化旅游消费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造一张靓丽的新余文化名片。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黎峰:谢谢李瑞峰部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2017年2月,新余市入选国家第一批(第二次)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新余挖掘文旅消费潜力上做了很多努力,今年又推出了夜间经济发展,请问有哪些具体举措?

新余市文广新旅局局长刘献忠(文颖 摄)

刘献忠:2017年2月,新余市被批准为第一批第2次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这项工作,被列入2017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新余市立足“工业强市、区域小市、山水美市”的特点,突出政策引导,丰富载体建设,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文化消费网络,让城乡居民充分享受文化和旅游消费改革红利,实现小城市撬动文化旅游消费大格局。2018年全市文化服务业收入11.56亿元,比试点前的2016年增长203.41%。新余市在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上的有效探索,实现了文化消费引导机制由松散向系统的转变、供给主体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供给内容从粗放型到精细型的转变,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文化红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8月文旅部新闻发布会上专门点名表扬新余市的工作,11月11日,在长沙市召开的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推进会上,文旅部部长2次点名表扬我市的文旅消费试点工作。

新余市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已先后举办3次消费季活动,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消费者得实惠,达到刺激消费、扩大消费的目的。支持的行业门类先后有书店、电影、旅游、特色文旅产业、特色餐饮等。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城市文化和旅游着力开发的重要增长点。我市高度重视发展文旅夜间经济发展工作,在全市争创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一批以景区景点、文博场馆、特色小镇、商业街区等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打造一批夜间文旅消费放心品牌,形成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相匹配的夜间文旅消费新体系。刚刚开街的老上海风情街实行24小时“不夜城”定位,采用保护性开发手段,保留原始村落民房,根据老上海情怀的建筑风格改建而成。赣西民俗风情街围绕着“一江两岸、土洋结合、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核心理念进行打造,设置“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商业文化”主题,打造具有滨水景观特色的,集古色民俗、演艺剧场、仙女文化、非遗展示、主题商业为一体的市级高品质夜间消费聚集街区。仙女湖打造全国旅游度假区,须进一步丰富仙女湖七夕文化内涵,促进疫后文化旅游市场快速复苏,亟待刺激消费,扩大消费。

为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打造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全市发放1600万元消费券,经过第一期、第二期电子消费券发放后,市场反映良好,营业收入1454万元,撬动消费1974万元,已有500多家企业积极响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为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近日举办的我市首届夜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拟向全市发放180万元电子消费券,支持包括文旅产业、商贸和餐饮等行业,这笔资金专项用于刺激文旅消费夜间集市活动,并鼓励企业和政府联手让利促销。目前为止,已有200多家企业报名参与夜间市场的经营活动。

在夜间市场,文旅等行业纷纷推出优惠活动,比如慧众艺术文旅小馆的油画肖像定制(25×35cm)原价300元/幅,现价5折,150元/幅;古典风景油画定制,原价800元/平方,打5折,400元/平方。赣绣文旅小馆受欢迎的团扇,原价298元,现场销售价198元;装框小绣品原价480元,现场销售价298元……让关注这些文旅小馆的消费者,花钱少能买到更多如意的文旅产品。同时增加体验和

浙江文旅观察:为什么人们期待烟花秀?

《浙江敬祥文旅观察:为什么人们期待烟花秀?》全文如下:

这两天,杭州人朋友圈讨论最热烈的,是时隔11年重启的烟花秀。

今天是元宵节,2023年“迎亚运、庆元宵”烟花灯光秀活动将在浙江杭州的钱塘江畔上演。这也成为这一周来,人们最期待的盛会。

为目睹一场烟花盛宴,酒店的江景套房、江上游轮被抢空,就连4万元一晚的江景房也“名花有主”。抢不到的网友,出了烟花秀观赏参考指南,“吐血整理”最佳观看点。杭州高速交警预判,元宵节将有“超百万级”观看人群。

期待烟花盛会的,不止杭州。记者了解到,广西桂林、广东广州、湖南株洲等地都发布相关通知,宣布将于元宵节举办烟花秀,引得不少网友跟帖、转发。

元宵节是中国农历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在人们的认识中,闹完元宵,春节才真正结束。这个元宵节,为什么人们那么期待一场烟花秀?

朵朵星火升上夜空,在黑夜中绽放璀璨焰火。从视觉上来看,烟花秀充满了氛围感,颇具观赏性,贴合了民众的休闲需要。

近年来,无论长沙的橘子洲头、江西婺女洲还是上海迪士尼,都凭借烟花秀吸引众多游客打卡,烟花秀已成为吸引客流的“网红”项目。

记者看到,在各社交平台,网友晒烟花秀的照片层出不穷,哪怕知道人山人海也愿意去。有网友评论:与几个朋友在天台站了八小时就为烟花秀的半小时。有的还意犹未尽:如果问我再来一次机会还会不会选择去看烟花秀,我的回答是一定会。

此次杭州烟花秀除了酒店观景房火爆,钱塘江边能看到烟花秀的茶室、餐厅同样热销,几家高层餐厅元宵节当晚桌位基本销售一空。由此可见烟花秀对于民众的吸引力。

从文化层面来看,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陈华文表示,燃放烟花爆竹,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它是记忆中过年的气氛担当,这从古代文人骚客留下的诗词中可见一斑。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如此形容元宵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亮宴搏,星如雨。可以看出,烟花是一场持续千年的中国式浪漫。今年,杭州重启烟花秀,吸引了诸多游客。

在记者看来,与其说人们打卡烟花秀,不如说他们在追寻年俗文化。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这个春节,传统文化、民俗体验等逐步成为旅游市场新热点。嘉兴堪称“江南一绝”的硖石灯彩、台州府城的打铁花、有“处州第一龙”美称的丽水云和板龙舞等,都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丰厚文化祥孙底蕴。

当然,年俗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如不少地方将“老”习俗过出新味道,运用传统艺术技艺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造就的经典与时尚并存的现代灯会,满足了全年龄层的游玩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因为年俗不断与时俱进,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相信未来的年俗一定会有更多新颖的、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我们期待烟花秀,也同样期盼历久弥新的年俗文化。

“五一”假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业的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假期刚过,

“五一”假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业的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假期刚过,各地又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

广西出台政策促文旅消费稳经济增长

5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稳定上半年经济增长的措施方案。根据方案,今年广西将重点跟踪推进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举办促进“广西人游广西”系列活动,提振旅游消费。

方案提出,广西将对全区各市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实行分层分片联系协调推进,重点联系推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大力协调推进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特别是要重点跟踪推进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桂林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扶绥恒大文化旅游康养项目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同时,将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督促、协调、调度,加大对全区重大文旅项目存在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每月收集一次、协调解决一次。

据了解,5月中下旬,广西将举行全区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活动,推动全区各地氏凯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另外,将制定实施《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建立重大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积极谋划储备重大文旅项目。

根据方案,今年,广西将开展一系列举措促进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包括继续推进广西博物馆建设,推动广西自然博物馆搬迁至南宁园博园宜居城市馆前期工作;实施好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乡村振兴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和旅游厕所建设项目;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恢复生产,鼓励景区景点开发个性化、特色化“安心游”产品。

此外,为促进“广西人游广西”,广西将开展2020年“诗在壮乡 何必远方——广西人游广西”文旅复苏行动及多项旅游扶贫活动,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示范街区,促进城市消绝谨费。广西将继续实施门票打折等优惠政策,力争二季度全区458家星级酒店、869家旅行社、557家A级景区全面复工,实现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性增长。

江西文旅行业复苏推进夜间经济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文旅消费受到明显冲击。为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江西省政府印发《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在促进旅游消费方面提出了试行周末弹性作息、实行景区门票优惠、跨界合作推出优惠礼包等八项具体举措。对此,各地积极响应“出游为健康、健康才出游”消费理念,安全有序推动“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江西人游江西”,并成立了跨区域旅游联盟,加强了区域互动合作,延长消费链条,放大消费效能。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夜游成为不少地方激活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近期,江西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推进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各地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开发驻场演艺、公园夜游和沉浸体验式夜生活项目,旨在加快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助推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五一假日期间,江西各地景区实景演出纷纷按下重启键,《寻梦龙并核基虎山》《滕王宴乐》等演出已于“五一”假期前复演。南昌滕王阁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配合疫情防控,复演节目所有表演均在户外进行,且实行游客量管控,每天晚间夜游游客控制在300-400人。婺源《梦里老家》实景演出则在复演前对舞美道具、灯光音响等进行了全面提升,吸引不少游客观光打卡,五一假期首日观看人数达800人次。婺源梦里老家演艺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能给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我们不断完善夜间游、演、吃、购、娱、宿的旅游服务,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提高游客过夜率,形成了一个微度假体验闭环。

江西各地夜间经济也进一步升温,夜游成为不少地方激活旅游市场的重要抓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地方文旅部门策划夜游活动,推出夜游线路,景区延长开放时间,打造夜游产品,夜游再度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

逛宋城、穿汉服、品美食、看非遗……五一假期,赣州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特色美食、汉服体验等一一呈现在宋城古街。古城夜景在提升改造后,将文创、演艺、文化与商业有机融合,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廖女士表示,这里晚上的灯光特别美,穿着汉服,看看表演,逛逛店铺,感觉自己就好像回到了那段历史之中。

2020年年初,赣州城投集团在街区改造过程中,积极丰富街区旅游业态,并深入挖掘古宋城文化及赣南客家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存及民间技艺等特色地方文化,打造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主题街区和夜经济集聚区。据赣州城投集团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打造夜经济,园区对几千盏田院灯进行了提升完善,增设了大量灯带将二三十栋建筑的屋檐翘角勾勒出来;用灯笼和彩旗装点了约1.5公里长的城墙,让游客在夜晚也能上城墙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