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大学生消费情况的基本思路怎么写?

调查大学生消费情况的基本思路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确定调查目的:明确为何要调查大学生消费情况,例如是为了了解大学生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偏好等。

确定调查方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例如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焦点小组讨论等。

制定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根据调查目的,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例如全校所有大学生、某个专业的大学生等。

进行调查:在符合调查方法的条件下,进大陆行调查。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清理、统计分析等。

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对大学生消费情况的结论,例如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较高、消费方式以网购为主、消费偏好以休闲娱乐为主等。

提出建议:基于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例如针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可以推出更多的消费优惠政策滚兆顷等。

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分析结论、猜搭提出建议等内容整理撰写成调查报告。

二、大学生消费调查问卷的内容怎么写?

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的消费构成和消费方式、消费标准上都存在一些特殊性,为了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月消费状况,寻求其消费的发展规律,对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非常重要的手旅,为此我们对**学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内容

此次的调查我们共分16小题涉及到大学生活消费的多个方面,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2份,有效率为100%。

二、数据分析

1.消费水平

据调查显示40%学生每月生活费在600-1000元之间,有32%的学生生活费在1000-1400元之间,在600元以下、1400元以上的各占13%和15%。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多数处于合理水平,但对于消费在1400元以上学生来说还存在奢侈的现象。

2.消费来源

其中86%的学生生活费来自于父母和家人,只有10%的学生是自己打工挣钱。可见,大学生的经济还没有达到独立性,对家庭的依赖性还很强。

3.消费结构

调查显示,生活消费占50%以上,其中包括日用品生活必需品等,学习用途的消费在100元左右,通讯消费和网络费用也在100元左右。由此可见大学祥圆生的消费支出最主要用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除此之外,还有休闲娱乐消费,每月100元以上,包括游玩,朋友会餐吃饭,看电影等方面的娱乐等。同时,恋爱消费也变成了基本消费以外的另一部分消费形式,其中有26%的学生在恋爱的消费中每月支付在150-200元之间。

三毕宴凳、建议和对策

通过分析我们看出,虽然大学生的消费比较合理,但也存在着两级分化的现象,为此,大学生要保持健康的消费心理,要懂得珍惜金钱,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

参考资料

问卷网:

三、旅游偏好如何分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青年人的重要生活

方式之一。青年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组成部分,据国外的一份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青年旅游者在全体旅游者中的比例为:美洲42.9%,欧洲49.0%,非洲34.0%,亚洲38.7%,大洋洲34.0%。尽管不少业者认为在青年旅游者中至少有半数以上是主要指大学生,但目前却尚未有令人信服的具体数字。不过,青年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本文以绍兴高校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高校学生的旅游偏好。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择绍兴在两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绍兴文理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四个年级的学生

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个人特征、

出游时间、出游腊码动机、出游决策偏好、旅游消费六要素偏好等。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的方法,对绍兴两所大学四个年级的学生发放了问卷,并对一些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本次调查工作于2008年12月1日开始,12月30日结束。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腔罩问卷476份,有效问卷462份。其中2005级学生52人(占总数的11.26%,男生21人,女生31人),2006级学生98人(占总数的21.12%,男生32人,女生66人),2007级学生188人(占总数的40.7%,男生79人,女生109人),2008级学生142人(占总数的30.74%,男生66人,女生76人)。

二、高校学生旅游偏好分析

(一)出游概况

1.出游频率及时间。据调查,在绍兴高校学生中,每年出游一至二次和三至四次的分别占到76.3%和13.5%,出游四次

以上的占8.5%,不出游的只占1.7%。说明大部分学生每年至

少出游一至二次,且98.62%以上的学生都很愿意出游,0.91%的学生认为旅游对学生而言可有可无,只有0.47%的学生持不赞成外出旅游。在出游时间的选择上,选择寒暑假出游的学生人数最多,占到总体的60.5%,其次是黄金周,占27.6%,选择双休日出游的只占11.9%。伍局闹

2.在外停留时间。据调查,高校学生在外过一至二夜的人数最多,占到51.7%,其他停留时间依次是三至四夜的人占15.5%,一日游的占17.2%,停留四至五晚的占5.1%,停留五晚以上的基本没人。由此可推断,绍兴高校学生中大部分人的停留时间都在四天以内,在访谈中很多学生也提到出于经济和学业因素的考虑,他们不愿意在外逗留时间太长,除非寒暑假和父母出游,选择的在外停留时间会在一周左右。

3.旅游费用来源。大学生旅游费用主要来自于家庭,首先大学生外出旅游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和支持,对学生的出游费用来源调查显示,94.8%的学生出游的费用来自家庭,大部分是从生活费中节省下来或问家长另外给的。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家庭的支持不是学生旅游费用的唯一来源,用奖学金出游的学生占11.6%。由于调查时间在一学年年底,2008级学生还没有评过奖学金,故不能体现出2008级学生用奖学金出游所占比例。有20.78%的学生通过自己兼职赚钱的方式外出旅游,且年级的增加与兼职学生所占的比例成正比。

在调查学生中,每月的生活费集中在1000元~1200元(50.9%),生活费在500元~800的占3.6%,800元~100占29.1%,1200以上的占16.4%,说明学生有足够的钱出去旅游。

4.出游率与年级呈递增。学生的出游率从年级上看,基本呈递增趋势。随年纪的增加,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越来越强,有更多的机会与能力获取兼职赚钱,相比起低年级学生而言有更多钱去参与旅游活动。在访谈中,高年级学生表示他们在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更多元化,不再局限于观光旅游型,还有

休闲度假、

外出进修等旅游也占一定的比例。其中2005级的学生因目前面临实习就业等压力,出游比例有所下降,不过有52.3%的学生表示很愿意参加毕业旅行,35.6%的学生表示如有机会会考虑毕业旅行,只有12.1%的学生表示不会考虑。

(二)旅游决策偏好

1.价格成为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人对旅游目的地的决策方式归为两类,一类是属于惯例决策。这类决策者以其头脑中已形成的观念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几乎不假思索地对旅游目的地作出快速决定。另一类是属于外延性决策,这类决策者认为自己理解有效选择知识的程度较浅,对信息感到需要的程度较强,因而愿意花较多的时间收集资料,以增加对旅游

目的地的了解。

旅游,对于仍为消费者的学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价格成为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学生能接受的价格集中在500元以内,其中有21.4%的学生能接受的价格是100元以下,接受100元~300元的占21.4%,接受300元~500元的占32.1%,接受1000元以上的占11.5%。在访谈中81.5%的学生认为外出旅游,首先会考虑的就是价格,其次依次是时间、安全、交通等。

2.旅游决策信息来源。调查显示,大学生比较偏爱上网(占36.7%)查询相关的旅游信息,其余依次是亲朋好友的介

绍(占30.4%

),报纸杂志(占17.7%)和直接去旅行社了解信息(占15.2%)。调查发现,在做旅游购买决策时亲朋好友的评价对大学生影响最大,而相比起其他的媒介,大学生更接受从网络和旅行社获取信息,其中对网上论坛中的旅游信息十分关注,并且对其信任度也较高。

(三)旅游六要素的消费偏好1.对“食”的消费偏好。大部分学生对饮食的要求并不高,干净卫生、价格适中是前提,其次讲究营养。如果旅游目的地有独特的风味小吃和饮食,则是他们的首选。

2.对“住”的消费偏好。在调查学生外出选择住所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时,61.2%的被调查者选择卫生、安全,30.6%的被调查者选择经济和舒适性,6.9%的学生表示环境和舒适性也是考虑的范围之一,只有1.3%的学生选择豪华、完善的配套设施。经深入访谈,发现选择豪华、完善的配套设施的这类学生家里经济较好,与父母一同外出时会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的饭店。

3.对“行”的消费偏好。据调查,学生外出经常选择的交通工具依次是公共交通工具、旅游大巴、火车。经过访谈有不少的学生表示在旅游外出时自驾车也是他们常选择的交通工具,江浙沪一带经济比较发达,很多学生家里都备有私家车,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驾车出游会越来越受欢迎。

4.对“游”的消费偏好。学生在旅游动机、选择和向往的旅

游目的地偏好上也有较为明显的特征。(1)旅游动机。经过调

查,游览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最主要动机,接下来是放松和休息、促进朋友间的感情、希望结识新的朋友、探亲访友。(2)旅游产品偏好。问卷中将旅游景点划分成

若干类型,让学生选择,从而看出他们的旅游偏好。

被调查学生的选择依次是:自然风景游(30.8%

)、历史古迹游(23.1%)、休闲度假游(19.7%)、民族风情游(14.5%)、宗教旅游(6.0%)、修学游(3.4%)、红色教育游(2.6%)。这一结果表明,对于大学

生而言,还是偏好与传统的观光游。

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学生对休闲度假游十分感兴趣,但是国内的休闲度假游产品还做的不够完善,很多学生有过一次不满意的度假游经历之后就不愿再购买。随着国内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休闲度假的偏好正在稳步上升。(3)旅游目的地偏

好。大学生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依次是江浙沪地区、

云南等少数民族区域、东北地区、海南等地、中西部、京津唐地区,不少学生还表示出对国外旅游地的偏好。经过深入的调查,发现出于时间、经济等因素上的考虑,大学生实际出游的旅游目的地集中在浙江省内和周边地区,随旅游目的地距离的增加旅游的人数递减。

5.对“购”的消费偏好。大学生在旅游途中最喜欢购买的是名特优产品(47.4%),以下依次为旅游纪念品(44.7%)、高

新科技产品(5.3%

)和化妆品(1.3%)。在访谈中,学生对国内的购物产品都很不满意,认为产品单一化,很少有有特色的产品,对旅游购物服务也不满意。

6.对“娱”的消费偏好。旅游外出时大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依次是娱乐休闲场所(55.6%),自行活动(20.6%),旅行社安排的娱乐活动(17.5%)和酒吧(6.3%)。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在旅游目的地等多点娱乐活动,说明大学生对娱乐活动的需求很大。

三、结论

对大学生出游情况和消费偏好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学生每年的出游率比较高,其中以每年出游一至二次的为最多占到76.3%,98.62%的大学生对旅游持肯定态度。大学生的旅游花费主要来自于家庭,选择外出旅游的时间集中在寒暑假、黄金周和双休日,在外停留时间在一周以内。(2)价格是影响大学生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价格在五百以内。大学生的旅游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和旅行社,也参考亲朋友的意见和查阅一些旅游杂志。(3)对旅游六要素的偏好上。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大学生对饮食和住宿的要求并不高,大多表示只要安全、卫生即可。外出旅游时大学生对娱乐活动的需求很大,他们喜欢购买名特优类的旅游产品

四、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访谈

大学生消费报告

在当前物价攀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大学生消费问题无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记者走访了几所高校进行了调查。

(记者)问:每月你们消费支出最多的是在哪一方面?

(c班)答:花的最多的还是在吃饭上,再就是穿衣服了。比如我(班长:小王),每个月有600块钱,一般花在吃上,其余的买买衣服、鞋,还有书也买买,一个星期要一本。

问明羡仿:你们一个月有多少可支出费用?钱都是谁给的?

答:问卷统计,、消费呈现多层次化。对于我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40.0%的学生集中在450—600之间,600—750元之间的约为21.3%,高消费群体(900元以上)为10.2 %。大多数人的钱都是家长寄的(大约70%),也有课外办公,勤工俭学自己赚的。

问:你们对待爱情与友情所带来的消费是什么态度?

答:有男女朋友的同学毫无疑问开销就大得多,消费不派孙够理性。而友情消费也一样拉人大腿,常常会因为学校的一些活动而被迫取消自己的“节俭月计划”,导致物质与精神消费水平一直停滞不前。

问:目前同学们的消费心理是什么样的?理性?跟风?追求个性?攀比?

答:有八成的同学见到激纤别人有时尚的电子产品会羡慕,会产生购买欲望,有三成会在考虑长远规划后选择购买与否,有两成甚至会选择购买价位更高的同类产品。

针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 “面子”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的不良现象,记者提出几点建议:

1我们应加强合理储蓄观念。

2对于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合理消费观念。

3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地消费;强调节约、勤劳俭朴等节俭消费观 。

4强调理性消费、理性行为,反对非理性的盲目消费,包括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等浪费现象。

5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6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学生旅游消费偏好的访谈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