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五一放假 1 天其余调休冲上热搜,你有哪些计划和安排?
如果您需要一些放松和娱乐的计划和安排,我可以提供几个建议:
1. 看电影或电视剧:可以在家里看一些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剧,放松身心
2. 读书:可以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静心阅读,放松心情。
3. 运动:可以去户外散步、跑步或做其他适合自己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4. 旅游:如果想皮亏要出门玩耍,可以选择一些景点进行旅游,放松身心。
5. 学习新技能:衫厅可以选择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或技能,充实自己的生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节假日安排,具体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来选择。祝您五一节快乐或握隐!
二、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念态超40亿,“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江苏以“微旅游”“微度假”的就地近程游为主,乡村旅游热度散腔持续走高,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1
在草地上支起帐篷,遛娃、玩桌游、聚餐拍照,或是在星空下拉上幕布、小酌观剧……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省旅游市场以“微旅游”“微度假”的就地近程游为主,乡村休闲、户外露营、踏青赏花成为游客出门首选。
根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和手机信令数据测算,五一假期,纳入监测的省内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845.19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监测点接待游客314.42万人次。就近旅游新玩法带动新消费,五一期间全省旅游消费总额达40.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消费收入10.73亿元。
“家门口”的露营升级,亲子游愈发普遍
“打开朋友圈,一半人在露营,一半人在给露营的人点赞。”南京市民小柏感慨说。不能远行的情况下,户外露营游成为很多市民的首选。
“扬州各大户外景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纷纷推出户外踏青、露营野餐游等‘微度假’产品,很多在‘家门口’就可以放松休憩、亲近自然的景区火了起来。”扬州市文广旅局相关人士举例说,位于扬州东部生态科技新城的跑鱼河公园火了,这个集鱼类洄游文化科普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被网友称为“扬州的九寨沟”。
露营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微度假方式。五一假期,露营群体愈发“全龄化”,亲子游、全家游十分普遍。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开辟出一片精致露营地,配套面向孩子的自然课程,成为亲子游好去处;
连云港市Monkey Camp五一研学营走进渔湾公园,开启两天一夜以露营体验和木本植物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活动。家长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感慨:“孩子玩上瘾了,后续的绳降、采茶、攀岩、溯溪、皮划艇等课程,每个他都想参加。”
省内景区紧跟热点推出露营服务,强化供给。节前,省文旅厅发布“水韵江苏春游大赏”之“江苏十大景区”“江苏十大美丽乡村”等榜单,上榜景区大多推出户外露营项目。
无锡拈花湾、三国水浒影视城、融创乐园等景区开辟露营区域,梅园打造首届梅园露营大会,鼋头渚景区也推出帐篷露营节。南京溧水玫瑰园推出主打赏花的“一站式”露营系列产品,汤山矿坑公园打造“网红”矿山乐野探索营地,石湫影视基地“荔枝青绿营”推出篝火夜读、挑战神秘剧本杀活动,打造光影寻梦“影视之夜”主题露营。
常州中华恐龙园在园内原拓展营地区域推出恐龙主题露营产品,配备户外电影、音乐LIVE、营地桌游等娱乐项目,让城市露营有趣又好玩。
文化供给升级,“逛展打卡”有了新体验
全省各地优化假日文旅产品供给,开展精彩纷呈、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文博场馆准备丰富的“文化”套餐,市民可以漫步博物馆、“泡”在图书馆,逛展打卡也有了更多新体验。
假日里,“千年遗址奇遇记”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景区举行。游客通过做手工,参加舞蹈秀、剧本杀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各大文化展览活动着力凸显互动性、趣味性。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展出88件(套)经典南京泥人。南京博物院开启导游深度讲解国家宝藏、模拟场景寻宝、答题赢文创礼品等活动。盐城市博物馆推出“寻盐记”活动,观众在馆内完成“寻宝”任务,即可在文创店兑换博物馆定制盲盒一份。
小型演艺活动同样精彩,一批项目“上新”。江苏园博园推出《百年石光》沉浸式演出,无锡影视基地上演舞台剧《洛神赋图》,南京华昌龙之谷推出由马戏演出和夜光仔掘源巡游组成的“潮极想象季”,打造夜间消费新体验。
文娱活动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各地推出一系列云展览、云课堂、云剧场等特色文旅产品。扬州博物馆联合扬州发布开设“‘云’上观博”栏目,“集萤映雪——扬州博物馆征集文物展”“印象·浮世——雕版印刷和浮世绘艺术展”“虎年生肖艺术展”等吸引市民线上线下观展。
第四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舞台艺术类优秀作品“云展演”举行,徐州推出“梆子戏演唱会+折子戏专场”线上展演……高质量的演出丰富了人们的假日选择。
消费场景升级,激发“本地游”消费潜力
五一假期,旅游网站数据显示,用户下单偏好呈现周期短、出游半径短、行程天数短的“三短”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省文旅市场通过创造新的玩法,不断激活假日经济。
“我跟闺蜜打算露营,第一次没什么经验,也不知道准备什么食材,偶然发现,很多烧烤店竟然提供‘露营套餐’。”南京市民白女士惊喜地说。事实上,不只饭店,很多景区也可以直接“点单”,比如位于溧水的南京玫瑰园,就有2—4人露营套餐和5—8人露营套餐供游客选择。
“潮玩新假日”无锡梁溪云上购物节开启。“为吸引更多人喜欢非遗,我们线上推出惠山泥人新IP‘倷泥模模’系列盲盒,打造文创品牌。”梁溪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挖假日文旅消费潜力,必须紧跟热点、不断满足新需求。
很多商场变身“网红打卡地”,街区、商圈成为旅游目的地,“本地游”消费潜力被不断激发。五一假期夜晚,位于南京市建邺区银杏里街区中央广场的酒吧便搭起露天舞台,悦耳的歌声不断,文化市集人来人往。
南京市玄武区举办“芳菲五月·相约玄武”活动,重点促消费活动超过50场,假期连续5天举办“51·high玄武”现场直播活动,给市民游客发放百万优惠券;
秦淮区推出“吃住行游购娱”消费抵扣活动,门东街区推出品尝各式美食、玩转街巷市集、体验新品展览等活动;南京江北新区FUN心消费季、建邺区“欢迎来邺”活动、鼓楼区鼓楼潮玩节等消费惠民活动一起发力,激活本地游消费。
“我们按照市区联动‘1+N’方式开展商文旅体系列活动,着力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消费场景,助力假日经济复苏。”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五一假期,该市商贸主体促销活跃,有力推动了全市文旅消费回暖。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2
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2022年“五一”假期,江苏纳入智慧文旅平台监测的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845.19万人次,全省旅游消费总额40.7亿元。
乡村休闲、户外露营、踏青赏花……“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江苏以“微旅游”“微度假”的就地近程游为主,“老地方”玩出新花样,乡村旅游热度持续走高,露营成为热门的度假方式。
置身于220亩大草坪,坐在天幕下、躺在大帐篷里,感受泥土芬芳、暖暖阳光……在南京六合枫彩漫城,游客在绿水青山间体会“漫生活”的悠然惬意;在苏宁钟山国际高尔夫酒店内的露营基地,精致的下午茶吸引了年轻人拍照,儿童沙坑、萌宠喂养等项目则满足了遛娃、逗宠等需求。
“五一”假期,南京玄武湖景区、常州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洪泽湖湿地景区等活动空间大、生态环境好的室外景区成为游客热门首选。江苏各地景区也陆续推出露营服务,强化供给。“五一”节前,江苏省文旅厅发布“水韵江苏春游大赏”之“江苏十大景区”“江苏十大美丽乡村”等榜单,上榜景区大多推出户外露营项目。
“微旅游”带火了“本地游”“郊县游”,激发消费潜力,江苏“五一”假期旅游消费总额达40.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消费收入10.73亿元。江苏餐饮消费渐现“烟火气”,乡土地标美食热销,游客们纷纷通过品尝美食体验乡味、乡情。据江苏各地餐饮行业协会统计和对典型餐饮企业调研分析,“五一”假期,江苏餐饮服务收入37.3亿元。
随着多地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室内场馆“解封”,在文博场所“赏花看景”品尝“文化大餐”,也成为“微旅游”的一种方式。江苏各地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推出一批“云旅游”“云展览”“云课堂”“云互动”“云剧场”等特色文旅产品,“云赏瘦西湖·五月寻芳菲”线上游览、“梆子戏演唱会+折子戏专场”线上展演等广受好评。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3
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多数市民选择“就地过节”,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本地化消费势头强劲。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今天(5号)发布“五一”假期期间全省消费舆情分析报告:
餐饮消费渐现“烟火气” 露营火爆“出圈”
随着助企纾困措施的落地,各地促消费活动的举办,全省餐饮业发展信心增强,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全省餐饮服务收入37.3亿元。
受假期推动,外出就餐人群增多,中小型餐饮街边店、品牌特色餐饮恢复较快,包间消费回暖。加之本地游、郊县游的火热,小龙虾、野菜时蔬等美食正值时令,乡土地标美食也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除此之外,开袋即食、加热即食、简烹即食的预制菜点也为餐饮业增添了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呈现出近程化、深度化、休闲化的特征。某旅行app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 “露营”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17%,公园露营、星空露营和亲子露营等成为最受关注的露营主题。为丰富消费者的游玩体验,部分民宿推出了采摘、钓鱼、亲子活动等体验型项目。
在省内城市中,本地游消费较为活跃的主要有:南京、无锡、泰州、连云港等,基本以本地疫情形势较为平稳的城市为主。
此外户外景区仍然受青睐。受疫情影响,短途深度游需求旺盛,正逐渐取代跨省等长途游成为消费者的优先选择,用户偏好呈现出游半径短、行程天数短的特点。
省内居民旅游消费主要以本市近郊游及省内周边游为主,文旅消费热点主题以自然风光、森林公园、公园、人文古迹等户外类景区或接待场所为主。某旅行app大数据显示,无锡的宜兴免费公园、常州的新龙生态林、宿迁的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徐州的云龙山,也是江苏省内居民周边游的热门景点。
“五一”假期期间,出游半径受限后,部分地区出行不畅,但亲子消费热度不减,各大旅游平台均推出亲子相关主题活动。基于家庭消费的儿童亲子业态是实体商业回归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亲子消费正在走向IP化、场景化、主题化,亲子餐厅、儿童游乐园、亲子研学游等受到众多家长关注。
除了主题公园外,博物馆成为最受关注的“遛娃圣地”。根据某旅行app数据显示,南京莫愁湖入围了全国周边游热门景区前五名,南京博物院入围全国热门博物馆榜单前五名。
新型消费占主流 假期全省维权诉求超5000件
五一假期,江苏省消保委共计受理维权诉求5045件,其中咨询185件、投诉4860件,分别占接收总量的3.7%、96.3%。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消费维权信息138646条,吐槽类32684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23.57%。
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多数领域消费市场快速复苏,大宗消费、旅游出行消费、餐饮消费、新型消费仍为节日主流,消费升级加快。较往年投诉纠纷量并未明显增加,网购、院线、直播购物、旅游出行等方面成为投诉热点,并呈现出覆盖面广、领域突出、问题集中、需求个性化与咨询诉求攀升等特点。
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咨询投诉较多:首先网购问题较为突出,“五一”假期期间,江苏省内与网购相关的“吐槽”信息共6890条,问题有快递物流延迟引起退费争议,部分网购渠道维权难,预售商品引起争议等等;其次直播售货问题集中,假日里全省消保委系统共接到涉及直播带货的投诉达83件,带货质量难保障,售后维权难,宣传不实等情况较为普遍;
此外网红打卡点“滤镜过重”,实际消费体验不符合预期;健身热潮带来的相关预付卡消费、运动产品质量问题;以及新型娱乐项目,例如院线与密室逃脱消费投诉也有明显增长。
对此省消保委建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从监管部门到经营主体应当聚焦新型消费,与时俱进破维权难题。作为消费者,也要避免“人云亦云”,要做到理性消费,积极正确表达诉求。多方共同发力,才能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全面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三、2021五一去哪旅游最合适 五一假期旅游好去处
2021五一去哪旅游态春孝最合适 五一假期旅游好去处
厦门
如果说,厦门玩的是一种情调一点也不为过。悠闲,手工,小吃,邂逅一只猫狗,慢生活已经是这里最棒的旅行体验。
如果说,厦门的每一条小路都像是一个美丽的谜语,你不走近它,永远也无法探寻到巷子深处的谜底。目之所及,都被这清新自然的绿色拥抱,一不走神,掉进了绿野仙踪的神奇秘境。
厦门的天和海,蓝的让人以为是二次元世界,夹着海风,随意的吹着,吹乱了发,吹来了云,岁月静好不过如此。小岛上的文艺小店和居民的渔船,一个文艺浪漫,一个朴实惬意,都给城市中呆久了的心,一种慰藉。
大理
风花雪月,彩云之南,一年四季皆是美景,春季最为绝色。春天的大理,红了樱花,青了黛瓦,黄了油菜……一起去洱海,凝望那一抹深邃的蓝,在海边发呆,洱海不是海,却美过任何一片海。
春天的洱海蓝得透底,水面上微微泛起的波浪,把阳光打碎成一个个发亮的小白点,形成一片耀眼的粼粼波光。沿着环海公路骑行,沐浴着阳光,伴着春风,一路尽赏洱海的春色。
累了,就在海边找一家心仪的客栈住下,看着窗外的苍山洱海静静发呆,一瞬间忘却所有,天地间只有我和你。
成都
听过赵雷的歌,去过成都的人都忍不住感叹:成都有1000种方式让你爱上它。两山夹一平原的成都,占据了四川盆地内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堪称精华中的精华它风景秀丽,既有中国东部常见的青翠大山,又可仰望终年积雪森液的西部雪峰。
风景优美、水系发达、土地肥沃、动植物丰富,却又极少地震灾害帆稿。成都的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正所谓“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普通人津津乐道于它的生活方式,美女、美食、麻将、茶馆。似乎是成都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其舒适度之高,足以令全国人民艳羡不已。
稻城
5月稻城亚丁的自然春光依然醉人,策马高原花海,欣赏川西雪山群、花海、草原、牧群、村寨和谐相映的绝美风景。从稻城前往亚丁自然保护区念青贡嘎日松贡布神山景区,一路上穿越川西风光最美的林带,可以经历四季更替的神奇体验。
香格里拉
5月春末夏初,此时的香格里拉最美。5月份这里冰雪融化,万物生长,杜鹃花满山怒放,铺满山林草原,染红青山绿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山大花园”!徜徉在花海之中,呼吸着那弥漫大自然味道的空气,那是怎样一种美的体验,去过的人才知道。
九华山
登山必去九华山。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庄严圣神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有一种收啬宁静之感。
5月,不能错过花台杜鹃!海拔1200米的花台景区野生杜鹃正盛开。成片的各色高山杜鹃形成壮观花海,山花繁盛,佳木葱茏。品味九华山素食文化,品茗九华山新鲜谷雨茶......
千户苗寨
5月,黔东南州的西江苗寨像一处世外桃源,潺潺的流水,葱郁的山林,静谧的村寨,最能体现“岁月静好”。苗寨清晨的日出、鸡鸣、炊烟,仿佛置身桃源,晚上即可赏苗寨夜景,品长桌宴,吃酸汤鱼,体验“高山流水”。在这里,苗族的热情、豪气体现得淋漓尽致。5月来西江感受不一样的习俗,感受不一样的苗族文化!
龙脊梯田
五月初,梯田开始放水,准备春耕,光影水彩的十分漂亮,此时欣赏日出日落,感叹大自然的美好,中下旬,开始插秧,春耕劳作,梯田绿浪翻涌,又是另一幅美景。
普达措
五月的普达措风景正好,湿地百花盛开,牧场水美草丰,湖水清澈碧蓝,此时,还能在碧塔海看见杜鹃醉鱼的著名景象,公园周围还有民俗生态文化村,是5月国内旅游最佳去处。
四、“五一”假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业的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假期刚过,
“五一”假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业的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假期刚过,各地又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
广西出台政策促文旅消费稳经济增长
5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稳定上半年经济增长的措施方案。根据方案,今年广西将重点跟踪推进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举办促进“广西人游广西”系列活动,提振旅游消费。
方案提出,广西将对全区各市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实行分层分片联系协调推进,重点联系推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大力协调推进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特别是要重点跟踪推进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桂林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扶绥恒大文化旅游康养项目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同时,将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督促、协调、调度,加大对全区重大文旅项目存在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每月收集一次、协调解决一次。
据了解,5月中下旬,广西将举行全区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活动,推动全区各地氏凯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另外,将制定实施《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建立重大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积极谋划储备重大文旅项目。
根据方案,今年,广西将开展一系列举措促进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包括继续推进广西博物馆建设,推动广西自然博物馆搬迁至南宁园博园宜居城市馆前期工作;实施好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乡村振兴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和旅游厕所建设项目;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恢复生产,鼓励景区景点开发个性化、特色化“安心游”产品。
此外,为促进“广西人游广西”,广西将开展2020年“诗在壮乡 何必远方——广西人游广西”文旅复苏行动及多项旅游扶贫活动,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示范街区,促进城市消绝谨费。广西将继续实施门票打折等优惠政策,力争二季度全区458家星级酒店、869家旅行社、557家A级景区全面复工,实现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性增长。
江西文旅行业复苏推进夜间经济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文旅消费受到明显冲击。为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江西省政府印发《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在促进旅游消费方面提出了试行周末弹性作息、实行景区门票优惠、跨界合作推出优惠礼包等八项具体举措。对此,各地积极响应“出游为健康、健康才出游”消费理念,安全有序推动“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江西人游江西”,并成立了跨区域旅游联盟,加强了区域互动合作,延长消费链条,放大消费效能。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夜游成为不少地方激活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近期,江西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推进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各地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开发驻场演艺、公园夜游和沉浸体验式夜生活项目,旨在加快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助推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五一假日期间,江西各地景区实景演出纷纷按下重启键,《寻梦龙并核基虎山》《滕王宴乐》等演出已于“五一”假期前复演。南昌滕王阁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配合疫情防控,复演节目所有表演均在户外进行,且实行游客量管控,每天晚间夜游游客控制在300-400人。婺源《梦里老家》实景演出则在复演前对舞美道具、灯光音响等进行了全面提升,吸引不少游客观光打卡,五一假期首日观看人数达800人次。婺源梦里老家演艺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能给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我们不断完善夜间游、演、吃、购、娱、宿的旅游服务,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提高游客过夜率,形成了一个微度假体验闭环。
江西各地夜间经济也进一步升温,夜游成为不少地方激活旅游市场的重要抓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地方文旅部门策划夜游活动,推出夜游线路,景区延长开放时间,打造夜游产品,夜游再度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
逛宋城、穿汉服、品美食、看非遗……五一假期,赣州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特色美食、汉服体验等一一呈现在宋城古街。古城夜景在提升改造后,将文创、演艺、文化与商业有机融合,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廖女士表示,这里晚上的灯光特别美,穿着汉服,看看表演,逛逛店铺,感觉自己就好像回到了那段历史之中。
2020年年初,赣州城投集团在街区改造过程中,积极丰富街区旅游业态,并深入挖掘古宋城文化及赣南客家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存及民间技艺等特色地方文化,打造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主题街区和夜经济集聚区。据赣州城投集团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打造夜经济,园区对几千盏田院灯进行了提升完善,增设了大量灯带将二三十栋建筑的屋檐翘角勾勒出来;用灯笼和彩旗装点了约1.5公里长的城墙,让游客在夜晚也能上城墙游玩。